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雷迁;陈雷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HIT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IgC类是主要的致病抗体,能与肝素和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血小板凝集和凝血反应增强,同时抗体还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参与HIT的形成.抗体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包括功能性血小板试验和免疫学试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但是在检测方面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方法.本文就AHPF4抗体、HIT发病机制、临床实验室检测和免疫学试验检测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 从血液透析的角度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蒋兰萍;陈丽萌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副反应,其特征是血小板减少同时伴有动静脉血栓形成的高风险.临床上HIT并不少见,而被诊断并得到治疗的却很少.HIT的发生与HIT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而血液透析患者中HIT抗体阳性是否会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仍存在争议.HIT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HIT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监测血小板计数和血清学检查方法2大类,4T临床评分系统对诊断HIT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临床高度怀疑HIT的患者,应立即停所有肝素制剂、转换抗凝剂、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仔细监测血栓事件、避免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及其抗体阳性率调查

    作者:高亚玥;赵永强;王书杰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病率和HIT抗体阳性率及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选取应用肝素制剂的患者197例(男120例、女77例),进行4Ts评分(Pretest Clinical Scoring System)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T抗体,并按4Ts评分及病种分组、分别统计HIT发病率及HIT抗体阳性率.结果 HIT总发病率为3.0% (6/197);HIT抗体总阳性率为12.2% (24/197),抗体阳性率在4Ts评分低、中、高可能性组分别为10.1% (18/178)、7.7%(1/13)、83.3% (5/6).HIT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检测平均值,在高可能性组与低、中可能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HIT发病率及HIT抗体阳性率均为外科高于内科(5.8%比0.9%,P =0.047;19.8%比6.3%,P=0.004).结论 肝素制剂应用人群中HIT的发病率和HIT抗体阳性率不低,且均与病种有关.HIT抗体检测在4Ts评分高可能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期间抗凝治疗

    作者:于坤;梁碧霞;刘明政;吕峰;高国栋;胡强;秦春妮;黑飞龙

    目的 术前诊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需要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时面临较大的挑战.本文旨在为HIT患者行心脏外科手术期间的抗凝策略提供新的选择.方法 回顾了近期本院3例术前诊断HIT、术中使用替代肝素抗凝实施心脏手术的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讨论了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TI)中阿加曲班和比伐卢定在各种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监测指标、安全性、有效性、临床效果和注意事项等.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行全麻下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过程顺利,恢复良好,2例患者术后胸液量较多使用血制品.结论 在严密的抗凝监测下,阿加曲班和比伐卢定用于HIT患者心脏OPCAB是安全有效的.

  • 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药学监护

    作者:侯珂露;崔向丽;刘丽宏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药学监护重点及模式,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临床药师为1例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抗凝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的识别与用药建议、保肝治疗的监护等方面提供全程的药学监护,协助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患者急性肺栓塞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血小板计数、肝功能等均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发挥药学专业特长,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积极参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帮助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1例利伐沙班治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用药分析

    作者:刘彦会;崔向丽;崔海洋

    本文通过对1例肺栓塞患者使用肝素治疗过程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后,选用利伐沙班进行治疗,进而探讨利伐沙班对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疗效.通过使用利伐沙班,患者肺栓塞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血小板计数及其他指标均恢复正常.故对肺栓塞患者使用肝素时需要严格检测实验室指标,以便及时防治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利伐沙班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治疗HIT及肺栓塞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肝素/血小板因子4复合物抗体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亚玥;赵永强;王书杰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肝素/血小板因子4复合物抗体对临床诊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选取应用肝素制剂患者197例(男120例、女77例),ELISA法进行HIT抗体检测,并根据临床4Ts评分法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临床诊断HIT患者6例,ELISA法检测HIT抗体对诊断HIT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0.0%,阳性预测值为20.8%,阴性预测值为99.4%.结论:4Ts评分系统仍是目前临床诊断HIT的重要依据,HIT抗体的检测对HIT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好、可用于辅助诊断HIT.

  • 磺达肝癸钠用于ACS患者PCI术后并发HIT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希伟;吴同果;韦建瑞;赵强;何芸;蔡玉华

    目的 观察ACS患者在PCI术后发生HIT时应用磺达肝癸钠预防血栓的疗效及出血风险.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ACS予以PCI治疗术后并发HIT及高度怀疑HIT患者,在标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血管栓塞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的例数)和合并出血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后均未出现大出血:2例患者轻微出血;随访30天,全部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未出现明显波动,未出现新发急性血栓事件及出血.结论 本研究提示磺达肝癸钠作为凝血因子Xa抑制剂在预防ACS行PCI治疗术后并发HIT及高度怀疑HIT患者动脉血栓事件疗效肯定.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常见问题

    作者:赵永强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常见表现包括轻中度血小板减少和静脉或动脉的血栓栓塞,后者是HIT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HIT可明显降低不良预后的危险.目前我们亟待提高对HIT的认识,改善HIT的诊断方法.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诊治进展

    作者:徐子真;胡翊群

    肝素是临床应用广泛的抗凝药物之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使用肝素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1].

  • 血液透析患者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

    作者:龚宇;许化溪

    慢性肾功能不全逐渐发展进入尿毒症期后,患者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和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已十分明显,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患者每次行血液透析均需使用肝素(heparin),故肝素引起的并发症如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

  • 重症医学科病人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张彬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与肝素相关的严重副反应.其中II型HIT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常发生在使用普通肝素、但较少发生在使用低分子量肝素病人中的血栓形成并发症,可见于各临床专科,但易被临床医师忽视或漏诊,特别是重症医学科危重病人普遍存在血小板减少现象且通常可由HIT外的其它病症所致,诊断较为困难.应用4T评分表有助于这类病人的确诊与治疗用药的选择.确诊HIT需实验室检查发现存在HIT抗体,而血小板功能检测与抗原检测相结合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度.HIT治疗较棘手,严重者会危及生命,故临床疑诊HIT即应尽早开始替代抗凝治疗,治疗药物可选择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Xa因子抑制剂.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作者:任静;李刚;门剑龙

    目的 评价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抗体试验的诊断性能.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HIT患者血浆标本52例,未发生HIT的用肝素治疗患者的血浆标本126例和体检健康者血浆标本50例.根据是否伴有血栓形成,将HIT患者进一步分为未伴血栓形成的孤立性HIT组30例和伴血栓形成的HIT(HITT)组22例.用ACL-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及其相关试剂(HemosIL HIT-AbPF4-H)测定血浆HIT混合抗体;用ACL AcuStar发光分析仪及其相关试剂(HemosIL AcuStar HIT-IgGPF4-H)测定血浆IgG特异性抗体.结果 肝素对照患者组的混合抗体和IgG特异性抗体水平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644.0、1 191.0,P均<0.01);HIT患者组的两种抗体水平均高于肝素对照患者组(U值分别为550.0和4.7,P均<0.01).ROC曲线结果显示,混合抗体和IgG特异性抗体诊断HIT的敏感性均为100%,上调临界值可提高两个试验的诊断特异性.混合抗体以1.50 U/mL为临界值时,肝素对照患者组的阳性率为27.8%,HIT患者组为100%.IgG特异性抗体以1.51 U/mL为临界值时,在肝素对照患者组的阳性率为0,在HIT患者中为100%.IgG特异性抗体临界值为2.32 U/mL时,评估HIT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的诊断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0.0%;高于此临界值的HIT患者在15 d内的血栓形成累积概率显著增加(Log-rank x2=56.577,P<0.01).结论 HIT混合抗体试验与IgG特异性抗体试验有助于对HIT患者进行排除诊断、诊断或风险评估.

  • 凝血试验在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门剑龙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癌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而凝血试验则为VTE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依据.癌症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复杂,在进行VTE排除诊断、风险分层和疗效监测时,应用规则和评价标准与非癌症患者存在显著差异.目前,有充分循证证据且可安全用于临床的实验室指标很少,能够被纳入国际主流抗栓治疗指南的指标主要包括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以及常规凝血试验等,且这些指标的应用也多被限定于风险评估模型或验前概率评分的框架之下.

  • 1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及临床特点

    作者:黄馥菡;施向东

    目的 探讨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院首次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00例,均给予普通肝素体外抗凝治疗,每周血透3次,观察血小板计数及其他临床表现.结果 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4例(A组)HIT抗体阴性,8例(B、C组)HIT抗体阳性,这8例中4例伴有出血,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停用肝素改为尤肝素透析后血小板计数均恢复正常,再次使用肝素后,A组血小板未明显下降,B、C组再次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终改为局部枸橼酸制剂为长期血透抗凝.结论 尿毒症患者血透治疗使用肝素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并不少见,需警惕HIT可能,轻症患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但部分患者会出现出血、栓塞等严重后果.

  • 血液净化合并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观察

    作者:程大义;宋秋鸣;武道荣

    目的:观察不同对策下血液净化中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生及治疗情况,为相关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液净化患者34例,分为低分子肝素组24例和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组1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情况及HIT发生率。并观察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CVVH+HP)不同血液净化方式下,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与肝素+鱼精蛋白组血液净化结束时血小板水平较血液净化前均减低,低分子肝素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和CVVH+HP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血小板数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抗凝法,能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有效地预防HIT的发生,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磺达肝癸钠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并发HIT-Ⅱ患者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赵普宇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Ⅱ型(HITⅡ)时应用磺达肝癸钠抗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CS经PCI术后并发HITⅡ患者38例(观察组),立即停用肝素抗凝治疗,改用磺达肝癸钠替代抗凝7d,监测观察组患者14d内各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变化情况.另选择同期ACS经PCI术后未并发HIT-Ⅱ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30 d内出血事件及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①肝素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PLT、PT、APTT均在正常范围内;②发生HIT时观察组患者的PLT显著减少(t=20.991,P<0.01),PT、APTT显著延长(t=13.710、12.355,均P<0.01);③停用肝素(磺达肝癸钠替代治疗)24h时,观察组患者的PLT、PT、APTT开始恢复(t=2.542 6、2.543 9、2.588 4,均P<0.05);④停用肝素(磺达肝癸钠替代治疗)3d、7d时,观察组患者的PLT、PT、APTT均较以前显著恢复(3d时:t=11.175 0、18.767 0、6.820 5;7 d时:t=18.767 0、9.776 8、8.141 5,均P<0.01);⑤停用肝素14d时,观察组患者的PLT、PT、APTT基本恢复肝素治疗前水平(t=0.528 8、1.240 0、1.826 5,均P>0.05);⑥术后30 d内两组患者的轻度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93 4,P>0.05);⑦随访6个月中,两组患者的轻度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82 3,P>0.05).结论:①停用肝素24 h后,观察组患者的PLT、PT、APTT开始恢复,停用肝素14d后,观察组患者的PLT、PT、APTT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磺达肝癸钠对HIT-Ⅱ患者的PLT、PT、APTT无明显影响;②与未并发HIT-Ⅱ患者应用依诺肝素相比,磺达肝癸钠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磺达肝癸钠用于ACS经PCI术后并发HIT-Ⅱ患者的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作者:谷文静;张磊

    肝素及其衍生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广泛应用于预防性抗凝治疗,出血是肝素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一种罕见、高危、具有潜在致命风险的免疫介导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病率为0.1%~5.0%[1].由于临床上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同时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或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或介人性治疗,HIT的鉴别诊断变得尤为困难.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分析

    作者:张韶辉;李璐璐;邓体瑛

    华法林目前仍然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的唯一选择.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HIT) 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重要并发症, 而HIT患者应用华法林会增加血栓形成及肢体坏疽的风险.本文将就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HIT患者的抗凝治疗探讨HIT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周福硕;黄凌瑾;王锷;林国强;罗万俊

    目的:了解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发生率及其抗体阳性率,探索HIT发病及其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检测连续的315例心脏手术病例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HIT抗体、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4,PF4).按4Ts评分诊断HIT.按性别、年龄、病种等分别统计发生率及其抗体阳性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HIT发生率3.5%(11/315),HIT抗体阳性率36.5%(115/315).其中冠心病患者HIT发生率(17.1%)高于心脏瓣膜病患者(1.9%,P<0.05)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0.8%,P<0.05).先天性心脏病患者HIT抗体阳性率(51.7%)高于心脏瓣膜病患者(30.5%,P<0.05),心脏瓣膜病患者HIT抗体阳性率高于冠心病患者(14.6%,P<0.05).HIT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6.4%)高于非HIT患者(10.5%,P<0.05).Logistic回归示HIT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年龄,HIT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和体外循环.结论: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HIT发生率较低,但易产生严重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应警惕HIT发病的危险因素.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