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hD变异型个体的表型类型和基因突变机制研究

    作者:骆宏;温机智;张润青;姬艳丽;莫春妍;魏玲;王贞;廖志坚;罗广平

    目的:探讨RhD变异型个体的表型类型和基因突变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经我中心用血清学方法确证的48例RhD变异型孕妇和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应用常规血清学方法进行Rh抗原分型后,提取血样DNA,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对入选的48例受检者的RHD进行检测,分析RHD的杂合性和外显子突变情况,并将MLPA检测结果与常规血清学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RHD外显子全长测序,并对其中新发现的等位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48例标本中,CcDee 20例(41.7%)、ccDEe 12例(25%)、CCDee 11例(22.9%)、CcDEe 5例(10.4%).MLPA检出RHD单条等位基因突变(即杂合性为Dvd型)的38例,其中包含点突变18例、RHD/CE杂交替换20例;涉及两条等位基因突变(即杂合性为DvDv型)的10例,其中包含点突变合并RHD/CE杂交替换9例、碱基缺失合并RHD/CE杂交替换1例.MLPA能够明确其RhD变异型别的有41例(85.4%,41/48),包括弱D15型(845A)等位基因14例、RhDⅥtype3等位基因22例;7例通过测序分析得以明确.发现2例新的等位基因,分别为79-81 delCTC、689G>A.结论:CcDee是RhD变异型人群的主要表型,弱D15和RhDⅥtype 3是受检人群的主要RhD变异型,点突变和RHD/CE的杂交替换是主要的分子机制,79-81delCTC和689G>A为本研究发现的2个新等位基因.

  • 1例男性不育患者与1例产前诊断胎儿的idic(Yp)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作者:耿茜;罗福薇;吴维青;徐志勇;王丽;王勤;谢建生

    目的:综合应用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技术检测1例男性不育患者和1例产前诊断胎儿,以明确idic(Y)的基因诊断,并指导临床咨询和患者生育. 方法:常规外周血和羊水细胞培养制片,G、C显带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常规提取外周血和羊水基因组DNA,进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及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分析. 结果:综合各项检测结果,2例患者均诊断为45,X/46,X,idic (Y) (p11.31)嵌合型,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基因组序列为chrY:2,710,250-57,428,567;SRY、ZFY、UTY及AZF等关键基因结构完整.产前诊断胎儿除AZFc区有父源性微缺失外,与男性不育患者结果相似. 结论:idic(Y) (p11.31)可引发矮小及男性不育症状.在经典的核型分析和FISH基础上,综合应用Array-CGH、MLPA技术可以提高idic(Y)的诊断准确度,有助于其遗传基础与临床效应的研究及指导临床遗传咨询.

  • 中国Phelan-McDermid综合征1例患儿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作者:付敏;邹小兵;章钧;邓红珠;李建英;唐春

    目的 对1例不明原因的生长过快、发育迟缓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及基因诊断分析.方法 描述患儿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采用常规G显带分析染色体核型,进一步通过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对微小缺失片段进行拷贝数变异(CNVs)检测,同时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技术(array CGH)检测全染色体微小改变,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新发现的缺失片段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1.患儿,男,1.5岁,宽额,尖下巴,生长过快,全面的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孤独症样表现.2.常规G带染色体核型示46,XY,MLPA结果显示患儿22q13段的SHANK3基因的9~23外显子及ACR、RABL2B基因的杂合性缺失,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分析证实22q13段杂合性缺失,并排除其他染色体的微改变,FISH进一步证实22q13段的缺失.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诊断患儿为Phelan-McDermid综合征;针对性的CNVs适宜采用MLPA技术,而array CGH更宜作为全染色体CNVs的筛查.

  • 应用MLPA技术分析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

    作者:谢润桂;娄季武;刘彦慧;林洋洋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在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染色体非整倍体及亚端粒区MLPA技术,检测6例核型分析诊断为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标本。结果6例病例经MLPA分析,均检出染色体相应区域探针信号异常,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均涉及亚端粒区。结论 MLPA技术,特别是亚端粒MLPA技术在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为细胞遗传学诊断提供补充。

  • 一例由NR0B1基因重复引起的46,XY女性性反转的遗传学分析

    作者:秦胜芳;汪雪雁;李运星

    目的 探讨1例46,XY女性性反转患者的遗传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核型分析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确认性染色体、Sanger测序法对SRY基因测序、下一代测序技术对外周血DNA外显子组测序、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NR0B1、SF1、SRY、SOX9、WNT4基因拷贝数变异.结果 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FISH分析结果显示性染色体为特异的X和Y信号;Sanger测序未检出SRY基因变异,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未见该疾病相关的有害变异,在Xp21上有大约67.31 kb的重复片段,此片段包含MAGEB1、MAGEB3、MAGEB4和NR0B1基因;经MLP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和母亲的NR0B1基因有1个拷贝重复.结论 Xp21携带的NR0B1基因重复引起的46,XY女性性反转,由表型正常的携带者母亲以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传递,具有隐匿性和较高发病率的特点.

  • G显带和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联合分析心脏发育畸形胎儿的染色体异常

    作者:刘洋;谢建生;耿茜;徐志勇;吴维青;罗福薇;李素丽;王勤;陈武斌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与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在检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MLPA技术对104例中孕期B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进行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检测.对检出的染色体异常,进一步通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予以验证.结果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与MLPA检测结果显示,在104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羊水标本中,检出19例染色体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8%.93例心脏畸形胎儿的羊水标本进行CMA检测,共检出14例染色体异常,其中10例异常为已知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4例为临床意义未明的CNV.10例致病性CNV羊水标本的MLPA检测结果也显示相同的染色体异常,4例临床意义未明CNV的羊水标本的MLPA检测结果仅1例检出异常.结论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MLPA技术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检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方法.

  • 染色体9q34.11微缺失可能致一患儿脑瘫

    作者:李海波;陈瑛;李琼;刘敏娟;毛君;宋丹;李红

    目的 探讨1例因不明原因轻度脑瘫伴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患者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对患儿及核心家系成员进行常规遗传咨询,抽取外周血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分析,并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对aCGH的结果进行验证,经数据库比对和文献分析以明确异常区域的病理意义.结果 该患儿G显带核型分析未见染色体异常,26种遗传代谢病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aCGH检测发现染色体9q34.11区存在2.11 Mb的缺失,该区域包含SPTAN1、TOR1A等近50个基因,其功能与智力低下、早期婴儿痉挛、癫痫性脑病、髓鞘形成不良、肌张力失常等相关.MLPA验证结果与aCGH一致.结论 染色体9q34.11区域约2.11 Mb微缺失可能为该疑似脑瘫患儿的主要致病原因.MLPA、aCGH等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遗传学依据.

  • 一个2p25与12p13隐匿性重排家系的遗传学诊断及基因分析

    作者:涂向东;曾健;丛学文;严爱贞;林宇翔;张晓;丘丽萍;周游;兰风华

    目的 对1例智力低下与精神发育异常的患儿及其双亲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 应用染色体G显带分析、亚端粒区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rray,SNP-array)等技术分析该家系染色体及相关基因的异常.结果 染色体G显带检测显示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X,母亲核型为46,XX,add(12)(p13),父亲核型为46,XY.亚端粒区MLPA检测提示患儿2p25区ACP1基因拷贝数减少,12p13区SLC6A12、KDM5A基因拷贝数增加,父母MLPA未见异常.SNP-array显示患儿12p13.33-p12.3区15.142 Mb重复,造成SLC6A12等9个基因重复,2p25.3区3.194 Mb杂合性缺失,造成SNTG2等11个基因缺失.FISH分析提示患儿46,XX,ish,der(2),t(2;12) (p25;p13) mat,即2p25部分单体和12p13部分三体,患儿母亲46,XX,isht(2;12)(p25;p13),为染色体隐匿性平衡易位携带者.SNTG2、MYT1,基因缺失,SLC6A12基因重复可能与患儿精神发育异常、智力低下有关.结论 MLPA、FISH和SNP-Array等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从基因组水平诊断隐匿性染色体重排.

  • 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快速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与结构异常

    作者:张菁菁;胡平;罗春玉;季修庆;周静;刘安;马定远;许争峰

    目的 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羊水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染色体结构异常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LPA技术对286份羊水样本进行检测,并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对比,对于检测到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进行验证.结果 在286份羊水中,共检测到10例21-三体,2例18三体,1例13三体,1例嵌合21-三体,1例X单体,1例X染色体短臂大片段缺失,1例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三体,1例18号染色体长臂和短臂大片段缺失.所有MLPA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均一致.对于检测到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均应用aCGH技术验证,检测结果符合率100%.结论 MLPA可快速检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及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大片段缺失与重复,为临床产前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应用Array-CGH及MLPA技术检测核型不明的4例染色体不平衡易位

    作者:耿茜;吴维青;罗福薇;徐志勇;陈武斌;李芳;谢建生

    目的 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和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分析疑似为染色体病、但核型分析未能诊断的染色体不平衡易位,并探讨两种技术在染色体不平衡易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常规提取DNA,并分别进行Array-CGH及染色体亚端粒区MLPA分析.结果 4例患者经ArrayCGH分析均诊断为染色体不平衡易位,亚端粒区经MLPA检测的3例与Array-CGH结果吻合,1例因缺失位置不在检测范围内而未能检出.结论 Array-CGH和亚端粒区MLPA分析可以弥补核型分析的不足,两者结合应用是诊断染色体不平衡易位更为经济和高效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21-羟化酶缺陷症基因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马定远;孙云;陈玉林;杨冰;成建;黄美莲;张瑾;张菁菁;胡平

    目的 建立21-羟化酶缺陷症的基因诊断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例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血样,采用全长基因直接测序法分析21-羟化酶编码基因CYP21A2的点突变,同时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和位点特异性PCR-酶切多态分析大片段的CYP21A2基因缺失或(和)转换突变.同时对患儿的双亲也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 9例患儿共发现点突变5种,分别为IVS2 13A/C>G(9个等位基因)、p.Arg356Trp(1个等位基因)、Cluster E6(1个等位基因)、p.Gln318X(1个等位基因)和Prom cony(1个等位基因).除Prom conv不能明确其功能外,其它4种均为致病突变.检测到的基因缺失或(和)转换突变有两种,一种为大片段缺失,导致CYP21A2基因单拷贝缺失,共发现3例患者(3个等位基因),另一种为CYP21A2基因重排后形成的CYP21 A1 P/CYP21A2嵌合基因,共发现3例患者(3个等位基因),并应用建立的基因诊断方案确定了全部患者的基因型.所有的突变均遗传自亲代.结论 建立了21-羟化酶缺陷症的基因诊断方法.该方法不仅能特异性地检测点突变,而且能够检测大片段的缺失或(和)转换突变,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MLPA联合遗传连锁分析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涛;吴东;侯巧芳;王莉;郭谦楠;康冰;刘红彦;杨科;丁雪冰

    目的 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联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连锁分析用于Duchenne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 通过检测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Y chromosome sex-determining gene,SR Y)判断胎儿性别;MLPA检测45个DMD家系中先证者、孕妇以及胎儿Dystrophin基因突变情况,并对家系成员和胎儿进行第45、49、50内含子以及5′和3 ′端STR的连锁分析.结果 45个进行产前诊断的家系中,SRY阳性31例,其中6例为DMD患病胎儿;阴性14例,其中4例为携带者,余未见异常.结论 MLPA能检测胎儿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突变情况,STR连锁能分析胎儿是否继承母源性风险X染色体,因此,STR连锁分析能发现MLPA技术检测不到的外显子突变胎儿.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于DMD的产前诊断准确性更高.

  • 联合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和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对PAH基因突变筛查研究

    作者:季春燕;孙莉莉;曹丽华;胡煜;黄宏;王述森;罗阳

    目的 联合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和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者基因突变,并探讨两种技术联合运用对于突变筛查的价值.方法 采用HRM和MLPA技术对26例临床诊断为PKU的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进行检测,并通过测序验证;针对未报道的基因改变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 在52个等位基因中检测到44个突变等位基因(共21种不同突变),包括第4外显子拷贝数的增加,总检出率达84.62%(44/52),其中c.584_585insA和IVS10+ 1G>T突变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此外,R243Q(25%)突变为中国常见的突变种类.结论 应用HRM和MLPA技术相对提高了PAH基因突变筛查的检出率,检测结果丰富了基因突变数据库,并为临床诊断与产前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 等臂双着丝粒Ph染色体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中的遗传学分析

    作者:李倩;林晓骥;林颖;姚荣欣;黄武;梅翰冬;宫剑;陈慧;藤宁燕

    目的 研究等臂双着丝粒Ph染色体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lymphoid blast crisis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BLC)中的遗传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2例CML-BLC患者采用24 h骨髓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R显带核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基因拷贝数变化.用荧光原位杂交(fl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验证SNP结果.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cation,MLPA)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基因如CDKN2A/2B和PAX5等的缺失或扩增.结果 SNP证实例1的衍生9号有缺失及扩增,与FISH结果相符合.例1和例2的FISH分析可见BCR/ABL融合信号在等臂Ph染色体上,距离远近不同,排列方式为脚对脚(例2)和头对头(例1).结论 CML-BLC中等臂双Ph染色体预示对格列卫治疗抵抗,而用达沙替尼治疗有效.

  • 应用MLPA亚端粒检测技术分析妊娠失败的遗传学原因

    作者:赵颖;娄季武;孙曼娜;付有晴;刘彦慧

    目的 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分析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分析染色体异常与超声指标的相关性,对不明原因流产的遗传学因素进行评估.方法 收集421例自然流产、宫内死胎和用超声异常终止妊娠的样本,用MLPA的P036、P070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在421例流产样本中,MLPA提示异常者有232例,占55.11%.在孕13周前的286例样本中,有206例存在异常,比例高达72.03%,在孕14~19周的49例样本中,有14例检出异常,占28.57%.在孕20周及以后的86例样本中,有12例检出异常,占13.95%.在117例超声提示胎儿存在畸形或异常的样本中,有33例检测出异常,占28.21%.其中28例为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为染色体微缺失和/或微重复、1例同时存在数目异常和微重复.在颈部超声异常、胎儿水肿综合征、多发畸形、消化系统异常组中,MLP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1.4%、58.8%、37.8%、9.1%.在心脏、神经、面部、骨骼和泌尿系统超声异常者中则未发现异常.结论 在自然流产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主要因素.随着孕周的增大,染色体异常与流产的关系逐渐减弱.联合应用超声检查和MLPA检测,可以有效地提升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 一例9p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遗传学分析

    作者:张建林;李海波;姜胜华;李红;张玉泉

    目的 对1例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分析,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 应用常规外周血G显带对患儿及父母进行核型分析,进一步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G显带染色体分析显示患儿核型可能为46,XY,der(9)t(9;14)(q13;q11.2),父亲核型可能为46,XY,t(9;14)(q13;q11.2),患儿母亲核型未见异常,MLPA验证与核型分析预期结论一致.结论 患儿衍生的9号染色体来源其发生了平衡易位的父亲,患儿的异常表型归因于9p11.2-p24.3重复.细胞遗传学联合MLPA等技术有助于准确鉴别异常染色体来源,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遗传学依据.

  • 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无缺失或重复家系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

    作者:李涛;侯巧芳;吴东;王红丹;刘红彦;杨艳丽;张朝阳;丁雪冰;廖世秀

    目的 对一个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无缺失或重复家系进行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方法 首先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该家系成员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缺失或重复情况,然后应用PCR-测序技术分析患者及孕妇Dystrophin基因79个外显子编码序列及其碱基突变情况.后,根据上述检测结果确定该家系Dystrophin基因致病突变并指导其产前诊断.结果 MLPA结果显示患者及其家系成员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未见缺失或重复;PCR-测序结果显示患者Dystrophin基因第70外显子第22位存在无义突变C>T,使密码子由CGA突变为终止密码子TGA,孕妇及其女儿该位点为杂合突变(C/T).羊水标本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阳性,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未见缺失或重复,第70外显子第22位存在纯合突变(C>T),且连锁分析显示其继承的母源X染色体与患者相同.结论 明确了该家系Dystrophin基因的致病突变,并对其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

  •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家系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媛媛;刘晓亮;何蓉;麻宏伟;赵彦艳

    目的 评估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患者临床诊断、携带者筛查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LPA法检测DMD基因79个外显子的缺失或重复突变,DNA测序以及STR毛细管电泳与连锁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及辅助诊断.结果 47例患儿中7例可见重复突变,31例可见缺失突变,其中7例为单个外显子缺失.23例MLPA检测阳性的患儿的母亲中有13例为携带者.产前诊断的13例胎儿中,3例为男性胎儿患者,2例为女性胎儿携带者.结论 MLPA能迅速、直接、准确地检测DMD基因外显子的缺失/重复突变.联合应用MLPA、基因测序以及连锁分析可以提高DMD/BMD基因诊断的准确率.

  • 一个超雄综合征伴Yqh+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作者:张建林;李海波;姜胜华;陈瑛;张玉泉

    目的 对1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分析,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 常规外周血G显带分析后,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技术明确鉴定异常染色体.结果 患儿G显带染色体核型为47,XY,+?,不明来源的染色体经FISH结果证实为Y染色体,MLPA结果显示Y染色体探针增加,aCGH也显示Y染色体的拷贝数增加.未发现家系成员有其它染色体异常.结论 患儿的额外染色体为Y染色体.FISH、MLPA和aCGH等技术与细胞遗传学联合应用有助于准确鉴别不明来源的染色体,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遗传学依据.

  • 应用多重PCR和MLPA技术检测DMD患者和携带者的基因突变及产前诊断

    作者:李红;丁洁;王玮;陈瑛;陆伟;邵红;吴柏林

    目的 应用多重PCR和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Duchenne/Becker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患者、携带者并应用于产前诊断.方法 首先采用多重PCR对临床诊断为DMD/BMD的患者检测DMD基因的26个外显子,未查到缺失突变者和可能的携带者采用MLPA检测全部79个外显子是否有缺失或重复突变.对产前诊断病例,用PCR法检测缺失突变,用MLPA法检测重复突变.结果 多重PCR对22例患者的DMD基因的26个外显子检测.13例有缺失突变.未查到常见缺失突变的9例患者经MLPA检测DMD基因的全部79个外显子,3例为重复突变、1例为单个第18外显子缺失、其他5例未查到缺失和重复突变.16例携带者中,3例有家族史,其中2例检出突变;13例为检测到突变的散发病例患儿的母亲,有8例检测到突变.产前诊断9个胎儿(其中双胎1例),2例胎儿有突变,引产后核实无误;7例胎儿未检测到突变,现均已分娩.结论 多重PCR可检出92.86%的缺失突变并可用于缺失突变的产前诊断,因其简便、可靠、价廉可作为临床上DMD/BMD基因诊断的初选.MLPA可用于多重PCR未检测到缺失突变的患者及携带者的检查.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