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围术期输血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作者:庄远;张冬青;王淑英;周武;潘纪春;汪德清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术后感染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围术期的输血状况是否会加重术后感染程度.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开发软件“临床输血数据库”进行检索,选取150例外科手术后感染病例,按感染部位分为深部感染组和浅部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红细胞输注量、非红细胞输注量、输血次数和平均每次输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生浅部感染患者的中位红细胞输注量和非红细胞输注量分别为4.50(0-59)U和2.95(0-119.6)U,深部感染组中位红细胞输注量和非红细胞输注量分别为9.00(0-153)U和8.05(0-136.6)U,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显著的差异是输血次数的不同,发生浅部感染的患者中位输血次数为2(1-31)次,远远低于发生深部感染患者的输血次数4(1-49)次(P<0.001).两组患者的平均每次输注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输血量及输血次数同患者术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似乎呈正相关.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输血的术前预测

    作者:刘宇;石云;高妍;宋恒昌;徐殊;王强;吴海波;王辉山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术期输血的术前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分析了120例行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红细胞比容(Hct)体重乘积预测围术期输血的佳临界值及预测围术期输血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20例病例对照研究的患者术后输血15例,发病率为12.5%,ROC曲线下面积0.836,根据ROC曲线选定22.559为佳临界值,预测围术期输血的灵敏度为47.38%,特异度95.88%.结论 Hct体重乘积对OPCAB围术期输血有较强的预测意义,Hct体重乘积>22.559的患者OPCAB围术期输血发生率低.

  • 围术期血液保护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郭银堂;燕振中;郑庆林;王海梅;莫旭芝;姬峰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新方法,减少异体输血用量.方法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采用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控制性降压、微创小切口、合理应用抗纤溶制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方法,减少手术中出血,促进血细胞生成,从而减少异体血用量.结果本组260例患者中,只有28例患者输注异体血,异体血输注率仅为10.77%.结论围术期血液保护是减少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异体输血用量的有效方法.

  • 观察分析血栓弹力图指导围术期合理输血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结局的影响

    作者:栾鹢

    目的 观察血栓弹力图指导围术期合理输血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疾病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全部患者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均采取了输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的输血方式为常规输血,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在血栓弹力图指导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实施输血.对比两种输血方案下的输血后凝血情况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低于观察组;而相比观察组,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的时间均比较大.两组研究数据的差异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栓弹力图指导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血容量,降低患者的输血量和失血量,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

  • 血栓弹力图指导围术期输血策略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鲍瑞玲

    目的 研究建立血栓弹力图对围术期确定输血方案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 2017年6月本院怀疑术中出血量超过1000ml的患者120例,将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依据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输血处理,研究组通过建立血栓弹力图来对围术期输血进行指导,结束后对照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常规组术中、术后24小时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次出血率差异不显著;研究组纤维蛋白原、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浓缩红细胞使用量少于常规组.结论 通过血栓弹力图对患者围术期输血方案进行指导可以帮助降低输血量,且能保证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

  • 围术期输血与结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梅礼军;张宁;王宝燕

    目的 探索围术期输血对结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安康市中心医院住院并首次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ASA分级、手术方式、围术期输血、术后化疗、复发等指标,并定期进行随访.结果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500例结肠癌患者,根据病例是否进行围术期输血,将其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36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结肠癌患者围术期输血率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ASA分级和手术方式(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更长、死亡率更高、生存率也更低(P<0.001).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围术期输血与不同ASA分级结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围术期输血与II、III级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显著相关(P<0.001),并且与I、II、III级结肠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相关(P<0.001).结论 围术期输血与结肠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具有相关性,接受围术期输血的患者预后效果差,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都显著降低.

  • 围手术期输血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田永生;梁寒;马慧发;吴禹

    目的:通过大宗结肠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探讨围手术期输血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对10年内723例结肠癌手术治疗病例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单因素分析.结果:围手术期输血≥800 mL可显著降低患者生存率(P<0.05),特别对40岁以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乳头状腺癌、TNM I期、一站淋巴结转移(N1+)、以及无肝转移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性不良影响(P<0.05).结论:围手术期输血对上述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不良影响,因此对此类患者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但对Ⅳ期病例及有远处转移者的预后围手术期输血并无不良影响,输血的适应证对此类病人应当放宽.

  • 围术期输血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及免疫系统的影响

    作者:关铁军;王健楠;赵震;张冬霞;齐晓红;白晓龙

    目的:观察与探究围术期输血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及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输血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输血,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未接受输血,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2年存活率和术后3个月的CD+4/CD+8值.结果:观察组术后2年存活率(86.67%)与对照组(5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CD+4/CD+8值与对照组的CD+4/CD+8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输血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及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儿童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许华晔;孙玉娥;崔士和;顾小萍;马正良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在儿童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年以来我院行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手术儿童(72个月<年龄≤144个月)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诊断、Cobb角、合并症;外科手术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椎体融合数量、截骨数量、术中失血量和术后24h伤口引流量,以及术中、术后输入血液制品种类和数量;术前及术后第1天获得的实验室数据,包括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术中自体血回输在儿童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自体血回输组(n=62)与非自体血回输组(n=89)比较,患儿的年龄、体重、术前HCT、Cobb角、手术时间、融合节、围术期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凝血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体血回输组患儿的异体血输血率是25.8%,自体血回输组患儿的异体血输血量比非自体血回输组明显减少[(20±16) ml·kg-1 vs (31±19) ml·kg-1,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系统可以安全有效地减少儿童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围术期异体输血,但是不能完全替代异体输血.

  • 血小板抗体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在指导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意义

    作者:张水建;曾祥文;陈超

    目的 分析血小板抗体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在指导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意义.方法 将2014年5月~ 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筛选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患者62例作为A组,按1:1比例筛选血小板抗体检+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患者62例作为B组;对比两组一般手术情况、成分血输注率及输注量,统计输注1h、24 h时CCI,评价输血效果,并记录预后转归.结果 两组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长、主动脉阻断时长、红细胞输注率及死亡率对比无差异(P> 0.05);但B组手术结束时及出ICU时血红蛋白值、成分血输注率及总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长、出院时血红蛋白值水平、输血相关不良反应(肺炎、过敏反应)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输注1h、24 h时CCI值、输注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或可与弹力血栓图协同指导心脏手术围术期输血,不仅可减少成分血输注率及输注量,还可进一步确保输注效果.

  • 骨椎体、椎骶肿瘤手术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与围术期用血量相关性

    作者:陈波;刘银;刘业;周晔;唐晓峰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骨椎体、椎骶肿瘤患者体内凝血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TEG测定372名骨椎体、椎骶肿瘤患者的凝血象,以检测结果高凝、低凝及正常图像状态分成实验组1、2、3组,对照组25人为正常健康献血者;结合患者术前凝血象的检测结果,及肿瘤切除围手术期用血量的状况,了解患者凝血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TEG高凝状态(1组)占37.10% (138/372)、低凝状态(2组)占5.38% (20/372)、正常图像状态(3组)占57.53%,与患者的围手术期输血量(悬浮红细胞)有着直接相关性;实验组患者的凝血象(除TT之外)、D-D检测结果都呈现异常现象,与患者的TEG高、低凝状态结果无直接相关性(P>0.05).实验结果证实了TEG检测实验1组、2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3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可根据术前TEG的检测结果来判断骨椎体、椎骶患者围手术期用血量的状态,正确估算、申请围手术期备血量.

  • 血栓弹力图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

    作者:周长平;王义桥;李元海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TEG指导输血组(TEG组)和常规凝血试验指导输血组(对照组),比较2组不同血液成分的输注率和输注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EG组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率36.6%和冷沉淀输注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和40%,血小板的输注率4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均为P>0.01);而红细胞输注量(mL)为50.3±31.4 vs 64.7±46.8,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量(mL)为25.5±34.2 vs 63.6±50.8,冷沉淀输注量(U)为0.13±0.33 vs 0.35±0.45,血小板输注量(U)为0.93±1.17 vs 0.37±0.89 U(均为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mL)为59.07±10.13 vs 72.57±15.29(P<0.05);2组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TEG指导婴幼儿CPB直视手术围术期的输血明显减少输血(成分)量和术后出血量.

  •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大量输注红细胞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万程;鲁显慧;孙俊杰;王顺奎;程兆云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围术期大量输注红细胞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心脏外科接受单纯CCABG治疗的394名患者,按围术期红细胞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组(Al组,>4U,n=223),少量或未输血组(A2组,≤4 U,n=171);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和术中相关数据,采用SPSS 21.0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s回归分析CCABG围术期大量输注红细胞的危险因素.结果 CCABG输血比例为87.82%(346/394),其中大量输血56.60%(223/394),单因素分析显示A1组与A2组年龄、女性比例、BMI、吸烟史比例、术前静脉应用硝酸脂类药物、转机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x2=3.864,OR0.933,P<0.05)是CCABG围术期大量输注红细胞保护因素;女性(x2=6.368,OR2.163,P<0.05)、转机时间长(x2=11.087,OR 1.008,P<0.01)、术前静脉应用硝酸脂类药物(<24 h,x2=9.419,OR1.999,P<0.01)是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低BMI、术前静脉硝酸脂类药物(<24 h)、转机时间长是CCABG围术期大量输注红细胞的危险因素.

  • 输血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现强;孙志强;高华炜;袁昕;纪宏文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输血对术后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 420例成人CABG病例,根据围术期是否输注异体红细胞,分为输血组(n=464)和对照组(n=956);对比分析2组围术期输血对CABG后早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对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影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围术期输血及输血量是否为CABG后死亡及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CABG后输血组和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08%(5/464)vs0.31%(3/956) (P>0.05),重大并发症发生率为49.14%(228/464) vs 27.72% (265/956)(P<0.05);住院时间(d)为9.24±6.32 vs7.63±-4.38(P<0.01),住院费用(万元)为10.23±4.90 vs 8.79±3.21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异体输血是重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红细胞输血量是增加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BG围术期输异体血会明显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输血量增加则会增加CABG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 心脏手术围术期输血与血液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鹤;王文法

    心脏手术围术期贫血与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输血因此成为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常态,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输血的诸多不良后果.因此,输血是1把双刃剑,目前尚不太清楚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应用这个紧缺资源.本文回顾了贫血与心脏外科手术结果之间的关系、输血相关风险、输血对心脏手术后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影响、限制与自由输血策略比较和近年来指南提出的多模式血液保护技术.相信各医院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多学科协同贯彻指南的相关建议后,心脏手术围术期输血与血液保护策略会得到进一步优化.

  • 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输血与术后肿瘤复发机制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丽玮;李志强

    自1982年Burrows等[1]首先报告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简称围术期)中,接受输异体血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未输血患者以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输血除了替代性治疗及恢复患者生理功能治疗作用外,可能增加术后感染、肿瘤复发、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至目前为止,大部分国外学者认为围术期输血可导致肿瘤发生免疫逃逸诱发转移,增加肿瘤术后复发率并降低了患者5年生存率,即肿瘤患者围术期输血量与生存期呈负相关;但也有国外学者对其相关性持不同意见.我们现将有关围手术期输血与肿瘤复发研究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 浅谈围术期用血存在的几点问题

    作者:章健萍;郭建荣;金孝岠

    自2012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85号令)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临床用血合理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现代输血理论与技术革新,围术期输血治疗的合理规范性越来越受重视。但从新全国10省市60家医院临床用血调研结果看,我国围术期合理用血仍存在问题。近年,我国成分输血已达发达国家水平,并且自体输血技术发展迅速,但也存在问题值得思考。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就围术期输血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总结一些改进措施,为综合提高围术期输血水平提供一点实用建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