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中不同冲洗液和不同冲洗量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预后的影响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 H )是常见的继发性颅脑损伤之一。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手术操作简单,但血肿易复发。现总结分析2008-2013年间收治的首次发病的CSD H患者160例的手术疗效,探讨2种不同冲洗液和冲洗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
右美托咪啶联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在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Dex)和咪芬合剂联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在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对患者镇静和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一Ⅲ级神志清楚,病情稳定,无活动性出血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Dex组:以负荷量1ug/kg微量泵剂量缓慢泵注15min,继而以0.5ug·kg-1·h-1的速度维持麻醉;咪达唑仑组以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1.0ug/kg的负荷量缓慢静脉泵注15min,然后持续泵入咪达唑仑维持量0.15mg·kg-1·h-1,比较两组用药后的循环、呼吸和镇静Ramsay评分效果.结果:两组的MAP(平均动脉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Dex组有轻微下降趋势.与T0比,给药后咪芬组的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右美组仅心率(HR)有明显下降,RR变化不显著且高于同时刻的咪芬组(P<0.05).与Dex组比较,咪芬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两组的及镇静评优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能达到良好的镇静.结论:右美托咪啶静脉镇静效果确切,没有明显的循环和呼吸抑制作用,是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合理辅助用药.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护理.方法:选取本院40例实施钻孔引流术的硬膜下慢性血肿患者分成路径组和对照组.路径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间的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术前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路径路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路径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术前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实施路径护理有助于医疗行为的规范,有助于护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医护合作,值得推广.
-
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纳入的94例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A组采取钻孔引流术,B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A组手术、住院时间及出血量低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但A组各项评分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10.64%与B组6.38%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在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中均具有一定价值,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能力,但后者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更低.
关键词: 钻孔引流术 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血肿清除术 -
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术,观察组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疗效;记录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死亡病例发生;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相似,钻孔引流术相对而言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也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慢性硬膜下血肿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慢性硬膜下血肿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1.32±0.3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37±2.82)d,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而言,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运用.
-
锥颅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锥颅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锥颅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低于对照组的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16.7%,高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锥颅引流术和钻孔引流术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的概率较低,但是锥颅引流术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相对较少,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钻孔引流术中冲洗对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术中冲洗对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患者.根据术中所采取的冲洗方式不同,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血肿引流组、冲洗一次组、冲洗完全组各16例,从慢性血肿复发及脑复张速度等方面进行观察、评估、分析.结果 随着冲洗次数的增加,术后患者出现复发的几率减小(P<0.05),而脑复张的速度增加(P<0.05).结论 钻孔引流术中充分冲洗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和恢复有一定作用.
-
传统开颅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颅内压变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传统开颅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颅内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1月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传统开颅治疗,对照组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分别统计并记录患者病情,进行相应的比对.结果 试验组颅内压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传统开颅治疗可以更好的降颅压,但因为治疗方法对患者伤害较大,临床在实际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确定.
-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实施效果
目的 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实施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于传统护理模式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及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P<0.05).结论 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缓解其经济压力,缓解其负性情绪,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钻孔引流术(BHID)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I)的佳治疗方法[1].我院从1995年-2001年对CSDI 124例行BHID,方法简单有效,治愈率高,但仍发现一些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我们结合本组资料,对一些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
不同手术时机下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分析
目的:对不同手术时机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术及钻孔引流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年来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并按照具体病情不同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及钻孔引流术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残死率及康复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下采用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两种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大致相当,不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可依据高血压脑出血的不同手术时机酌情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手术方式.
-
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恢复中所起的作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术治疗患者的作用.方法: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术治疗患者的作用显著.
-
钻孔引流术和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采取钻孔引流术与微创穿刺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钻孔引流术给予治疗,试验组实施微创穿刺术给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手术后残余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采取微创穿刺术治疗,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较短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治疗硬膜下血肿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选摔1年多来12例硬膜下血肿的钻孔引流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12例患者中,除1例由于心理负担过重,延误手术佳时机,遗有轻度肢体功能障碍外,其余全部治愈,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自理.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以及术后正确护理,对于硬膜下血肿治愈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
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例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钻孔引流术.结果 所有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
-
经颞前和额后入路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9例临床体会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需要手术的患者,传统的术式是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虽疗效确切,但损伤大,病程较长,需二次修补颅骨,费用高.有些医生采用钻孔引流术,虽损伤小,但可造成新鲜出血.近年来很多神经外科医生主张小骨窗开颅,既可清除血肿,又可直视下确切止血,且无需修补颅骨.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应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32例术后病人发生的并发症,分析原因,总结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 本组病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颅内积气22例,血肿复发9例,继发性颅内血肿3例,局部积液2例,癫痫3例,脑脊液漏3例,感染1例,,经治疗19例治愈,11例好转,1例未愈,1例死亡.结论 钻孔引流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治愈率高,但仍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且后果不容忽视,对并发症的防治我们应引起重视.
-
我院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的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6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进行钻孔引流术.结论:术中操作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微侵袭钻孔引流抢救基底节脑出血伴脑疝
基底节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临床上常采用传统标准开颅手术作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合并脑疝的主要方法,但手术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患者发病后90 d的病死率高达45%~65%[1].研究和探讨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就具有相当的意义.为此,本研究初步观察了微侵袭钻孔引流术对基底节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