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S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高万勤;李云东;毛毅敏;孙玉霞;黄可;候民聚;张朝文;吴江潮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呼吸系统的危重疾病,未经治疗的病人死亡率高达20%~30%,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死亡率降至2%~8%[1].我院自1999-10~2002-02间经DSA确诊的PE有12例,现就其临床与DSA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DSA在PE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价值

    作者:周红英

    目的 研究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8年2月治疗的8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验组患者,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都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结果 :诊断之后,实验组患者的V1-V3导联ST段压低率、V1-V3导联T波倒置率、V4-V6导联ST段压低合并T波倒置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两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电图区分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作用和推广.

  • 高海拔地区导管碎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吉海;李勇;武建英;杨佳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导管碎栓术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共21例,均在介入下行肺动脉导管碎栓+局部溶栓治疗,并给予抗凝、扩血管、祛聚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氧分压、肺动脉压力等指标,并通过肺动脉CT或造影检查评估肺动脉再通率.结果:本组21例经导管碎栓+局部溶栓治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氧分压明显升高,平均肺动脉压明显降低,行肺动脉CT或造影检查提示肺动脉基本再通.结论:导管碎栓+局部溶栓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 高原地区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尹德荣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通过对2009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收治的3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护理的角度提出应加强APE患者应急处理与安全转运、有效吸氧、用药的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结果:39例患者治疗护理前后观察指标行统计学对比,心率、SpO2、D-二聚体、疼痛评分指标均P<0.01,PaO2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护理上要注意积极观察患者各项症状体征,做到及时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肺栓塞指数对判别急性肺栓塞危险度分层的临床评价

    作者:伍强;龙文;杨春燕;李平;赵峰;卓兵芝;闫腾

    目的:探讨肺栓塞指数与临床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临床确诊的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例90例,进行危险度分层及肺栓塞指数计算,将两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危险度分层与Qanadli指数正相关,本组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Qanadl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anadli栓塞指数与APE危险度分层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评价危险度分层的一项指标.

  • 抑制血小板药物抵抗致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反复发作胸闷,憋气的病案讨论

    作者:徐晓蓉;杨中苏;那开宪

    1 鉴别分析患者胸闷、憋气2天,并于活动后反复发作入院,应考虑的疾病.1.1 急性肺动脉栓塞 入院前2天因情绪紧张出现胸闷、憋气,持续1小时后缓解,并于活动后反复发作,应与该病鉴别.

  • 巨块型肺动脉栓塞急诊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切开取栓术一例

    作者:

    1 病历资料患者男,65岁,2004年3月12日因"左髌骨骨折"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石膏外固定.2004年4月7日13:00因"突感心慌伴晕厥发作4 h"收住我院内科治疗,16:00行心脏彩超检查示:右房内约10 cm长条状强回声,盘曲于右房内,随心脏舒缩摆动,有时经三尖瓣口进入右心室,右房、右室大,肺动脉高压.患者做完心脏彩超搬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晕厥.体检:体温35.0℃,血压80/50 mm Hg(1 mm Hg=0.133 kPa), 心率13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全身皮肤湿冷,左下肢石膏外固定,左小腿、踝部肿胀.心电图示:快速房颤,Ⅲ、aVF 导联呈QR型,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为急性肺动脉栓塞、右心房血栓、心房纤颤.

  • 多层螺旋CT与肺动脉MRI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建辉;刘有云

    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与肺动脉MRI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的8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MSCT肺动脉造影下的增强扫描进行病情的分析;观察组患者使用MR进行肺动脉的成像和肺动脉栓塞的病情分析,将诊断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诊断的灵敏度和约登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52,x2=10.052;P<0.05),观察组的灵敏度高于对照组,诊断特异度两组均为100%;不同部位的栓塞诊断观察组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左侧多发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8,P<0.05);而右侧多发、单发和双侧多发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55,x2=0.917,x2=2.912;P>0.05);对不同间接征象的诊断,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两组肺段梗死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0,P<0.05);而两组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和肺动脉高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14,x2=3.733,x2=3.281;P>0.05).结论:对于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应用MR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操作方便快捷,诊断准确率高,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判定准确.

  • 尿激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23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玉;李宏旭;曹炳雁;张淑云;高湜洪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分析23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尿激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肺动脉栓塞经尿激酶治疗后有效率为86.9%,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尿激酶溶栓是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安全可靠.

  • 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应用

    作者:邓雪英;丁丽丽;艺茹汉

    目的 分析心电图用于鉴别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收治的3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甲组,同期收治的30例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乙组,两组分别经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经心电图诊断甲组导联V1-V3 T波倒置、V1-V3 ST段压低、导联V4-V6 T波倒置合并ST段压低异常发生率与乙组相比,P<0.05,其余各项心电图异常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心电图鉴别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显著.

  •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评价

    作者:杨龙权;李传明

    目的 评价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所有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5月10日-2017年5月1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患者),分别实施介入溶栓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P<0.05).结论 通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介入溶栓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ctpa诊断与临床特点相关性分析

    作者:兰卓

    目的 观察与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的CT肺动脉成像(CTPA)诊断特征与临床特点相关性.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抽取本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CTPA诊断的特征与临床特点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APE患者CTPA直接征象皆表现为充盈缺损,CTPA显示栓塞灶总数目为101个,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长期卧床、活动后气促或气喘、冠心病、DVT以及D-二聚体升高和动脉氧分压等;其中D-二聚体水平与CTPA显示的肺动脉栓塞灶总数目呈正性相关.结论 APE患者CTPA的直接征象为充盈缺损,针对临床症状疑似的患者,应用CTPA诊断是较为有效的手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王雅;张启明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 本次研究中80例对象均来自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论 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临床护理各项指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孟昭玲

    目的 应用心电图鉴别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分析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时间:2016年9月~2017年9月,同期选择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心电图检查,经SPSS 21.0系统分析组间的V1-V3导联T波倒置、V1-V3导联ST段压低、V4-V6导联T波倒置、V4-V6导联T波倒置合并ST段压低的发生率数据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V1-V3导联T波倒置(5.00%)、V1-V3导联ST段压低(5.00%)的发生率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V4-V6导联T波倒置(40.00%)、V4-V6导联T波倒置合并ST段压低(45.00%)的发生率数据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 急性肺动脉栓塞14例诊断与临床分析

    作者:王斌;王晓培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4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PE患者都有发病的诱因.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检查是PE的初选诊断方法.由于肺接受双重血液供应,APE时X线胸片检查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低,早期病变不明显.X线片正常,不能排除诊断.CT扫描可代替肺通气扫描,综合肺灌注显像进行分析,可大大提高特异性,作为诊断PE的依据.

  • 一例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与护理

    作者:虞盛艳

    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外科术后并发肺栓塞的发病率不详,但病死率高且近年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这可能与患者就诊率增加有关。我科于2009-08-13发生了一例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后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发现及时并积极抢救,挽回了患者的生命,护理体会如下。

  • 重症监护治疗急性肺梗塞的护理体会

    作者:汤雪清;邹永芳

    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因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具有特异性,误诊,漏诊较多,且病死率高。认识肺血栓的各种危险因素,提高辨别能力,警惕性,加强患者病情观察,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是降低急性肺动脉栓塞(APE)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APE患者28例,通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人总数28例,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31-65,住院16天-59天.基础疾病: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1例,剖宫产术后5例,外伤骨折5例,高血压病2例,心肌病1例,不明原因2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咯血,咳嗽等。所有患者均经过胸部X片,螺旋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D-二聚通体,血气分析,下肢深静脉超声等确诊。

  • 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殷玉华

    目的 探究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1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选取15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心电图进行检查,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1-V3导联T波倒置和V1-V3导联ST段压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4-V6导联T波倒置和V4-V6导联T波倒置合并ST段压低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发生率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电图可较好的检测出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异常情况,其中,心电图显示的V1-V3导联T波倒置和V1-V3导联ST段压低可较好的反映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异常,心电图显示的V4-V6导联T波倒置和V4-V6导联T波倒置合并ST段压低可反映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异常,因此,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28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分析

    作者:邢适颖

    目的:对280例APE患者综合分析,寻找提高APE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APE患者的临床及ECG资料.结果:①280例APE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依次为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晕厥、胸痛、咯血、乏力、发热;②APE患者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60岁、下肢静脉血栓阳性等.③280例中ECG异常率为77.1%.④ECG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右心室内径、氧分压、D-二聚体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经肺通气-灌注扫描确诊病例中ECG异常率65.4%.结论:依据临床表现,结合APE的高危因素、ECG改变、超声、D-二聚体等辅助检查,提高临床对APE的诊断水平.

  • 栓塞介入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急性肺动脉

    作者:赵瑞莲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72例,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2),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法更加有效.结论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介入治疗过程中,应当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重视病情观察,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222 条记录 11/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