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TpP、D- D联合监测对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监测血栓前体蛋白(TpP)、D-二聚体(D- D)在早期预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PVT)形成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因门静脉高压行脾脏切除(或联合血管断流)术的48例患者,将术后PVT形成的2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无PVT形成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第1、3、5、7、14天TpP、D- D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TpP及D- D水平并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观察组术后第1、3、5、7天TpP及D- 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第1天TpP及D- 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天D- D检测的灵敏度达84.6%,诊断符合率为81.3%,误诊率为22.7%;TpP检测的灵敏度高达88.5%,诊断符合率为75.0%,误诊率为40.9%。D- 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TpP为0.875;两者联合,其AUC可达0.912。结论 TpP、D- D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PVT的早期预测。
-
脊柱手术围手术期D-二聚体及TpP的变化研究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作为脊柱大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DVT是指多发生在大腿及小腿的深层静脉血栓,引起静脉内的血流部分或完全堵塞.一旦下肢血栓脱落后伴随血液循环掉入肺动脉,可继发PE,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早期诊断VTE成为脊柱外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现将当前临床研究整理总结如下.
-
血浆血栓前体蛋白的检测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TpP)的检测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组和48例患病组血浆中前体蛋白的水平.结果患病组中心肌梗死患者(n=35)血浆TpP水平为(8.132±3.028) μg/ml;其中男性为(8.325±3.358) μg/ml,显著高于健康男性(P<0.01),女性为(7.684±2.987) μg/ml,显著高于健康女性(P<0.01).对照组(n=30)血浆TpP水平为(2.875±0.975) μg/ml,其中男性为(3.014±1.135) μg/ml,女性为(2.738±0.895) μg/ml,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统计学处理表明对照组与心肌梗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肌梗死患者血浆Tp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浆TpP水平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一项敏感指标,对心肌梗死的早期溶栓治疗有指导作用.
-
血清内脂素、血栓前体蛋白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内脂素、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确定2种因子对腔隙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95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别入组不稳定斑块组56例和稳定斑块组39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内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TpP水平;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的内脂素、hs-CRP、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0.886、9.180、11.889、4.990、5.084、9.703,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内脂素、hs-CRP、IL-6水平分别为(29.10±8.85)μg/L、(6.15±2.78)mg/L、(5.98±2.66)ng/L,均高于稳定斑块组的(21.47±8.39)μg/L、(4.37±2.09)mg/L、(4.64±2.03)ng/L(t=4.222、3.385、2.652,均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hs-CRP、IL-6水平均呈正相关.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在脑梗死发作后3 h、6 h、12 h的Tp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7.342、21.770、18.138、11.228、15.245、14.306,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在脑梗死发作后3 h、6 h、12 h的TpP水平分别为(18.52±6.43)mg/L、(25.95±7.98)mg/L、(18.43±6.10)mg/L,均高于稳定斑块组的(12.40±5.37)mg/L、(20.81±8.60)mg/L、(13.86±5.04)mg/L(t=3.282、2.991、3.850,均P<0.05).结论 血清内脂素、TpP水平均有较强的特异性,可作为预测和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指标,且两者均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
血栓前体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栓前体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3月一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疾病分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32例).分别检测不同时间段血栓前体蛋白(Tp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h内急性心肌梗死组TpP和cTnⅠ浓度均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 TpP浓度低于6h内浓度,24 hc TnⅠ浓度高于6h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两个时间段Tp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 cTnⅠ浓度高于6h内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24 h两项指标浓度均高于6h内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稳定心绞痛组TpP阳性率(10.42%)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前体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Ⅰ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检测方便,周期短,前者对急性血栓形成特异性高,后者具有心肌特异性,因此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和治疗.
-
血栓前体蛋白及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塞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急性脑梗死病人在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越来越高[1].急性脑梗死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脑血栓形成,新观察发现,血栓前体蛋白(TpP)是急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指标.TpP升高提示体内动态血栓形成.血浆D-二聚体(D-D)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当血管内血栓形成时产生大量交联纤维蛋白,纤溶酶活性继发性增强,血浆D-D含量增高.
-
血栓前体蛋白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血栓形成是许多疾病的病理基础.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是一种可溶性纤维蛋白的多聚体,是血栓中不溶性纤维蛋白的直接前体,它在血浆中的浓度反映循环中凝血酶的活性.血栓形成的关键是血液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相互交联的纤维蛋白多聚体,TpP是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人体血浆中TpP水平的升高表明有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此,血浆TpP水平检测对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监控有一定的价值.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体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了解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5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并测定胸痛发作6 h内和24 h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含量,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其心肌肌钙蛋白Ⅰ含量,同时检测相关指标CK-MB含量.结果:胸痛发作6 h内血栓前体蛋白AMI组为(11.73±4.38)μg/mL,UAP组为(3.20±2.10)μg/mL,AMI组明显高于U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肌钙蛋白Ⅰ:AMI组为(32.7±5.74)μg/L,UAP组为(24.8±2.72)μg/L,AMI组高于UAP组(P<0.05).24 h时两组心肌肌钙蛋白Ⅰ含量均持续升高,而血栓前体蛋白已基本趋于正常.结论:血栓前体蛋白可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形成于早期阶段,而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显著的特异性.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鉴别诊断的价值.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栓前体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出血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尤以皮肤粘膜等部位出血为常见.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是反映凝血酶活性和评价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1],因此检测血浆TpP的浓度有助于了解急性白血病发生出血及并发DIC的可能性并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客观的实验室依据.
-
血栓前体蛋白含量变化与年龄的关系
目的:检测不同年龄人群血栓前体蛋白(TpP)含量变化及其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在30~79岁健康人群,共168例,按年龄分为5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TpP含量.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TpP含量有递增的趋势,60~69岁组TpP含量为9.53±2.08 μg/ml,70~79岁组TpP含量为11.37±2.05 μg/ml,明显高于59岁以下各组,差别极为显著(P<0.01).结论:TpP检测可作为老年人是否有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指标.
-
ACS患者血栓前体蛋白检测的意义
目的:了解血浆血栓前体蛋白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将60例ACS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AMI组,3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UAP组,30例)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胸痛发作6 h内和24 h内血浆血栓前蛋白含量,肌钙蛋白T(cTnT)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胸痛发作6 h内血栓前体蛋白AMI组为(11.24±4.39)mg/L、UAP组(3.21±2.11)mg/L,AMI组明显高于UAP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T:AMI组为(0.08±0.05)mg/L,UAP组(0.05±0.03)mg/L,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5);胸痛发作24 h CK:AMI组为(589.00±424.00)U/L,UAP组(136.00±42.00)U/L,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5);CK-MB:AMI组为(103.00±73.00)U/L,UAP组(13.00±9.10)U/L(P<0.01).24 h 2组CK和CK-MB含量均持续升高,而血栓前体蛋白已基本趋于正常.结论:血栓前体蛋白可作为AMI患者早期诊断指标.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前体蛋白、D-二聚体在抗凝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D-二聚体(D-dimer,D-D)含量与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及其与国际化标准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其在抗凝治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0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按有无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三组:无并发症组(135例),出血组(12例),栓塞组(3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20例为对照组。通过TpP、D-D、INR等指标的检测及随访并发症的结果等情况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 TpP检测指标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3)。D-D在无并发症组(100.96±61.56)、栓塞组(17.78±5.94)和对照组(5.97±1.58)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INR在无并发症组(1.65±0.34)、出血组(2.22±0.65)和对照组(1.11±0.10)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但对于血栓发生的状态其监测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 TpP、D-D检测在瓣膜置换术后具有辅助监测的效果,对确定抗凝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时效性?
目的:探讨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时效关系及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栓前体蛋白( TpP )水平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药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发病≤12 h 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A组( A组,发病后12 h给予纤溶酶)、试验B组( B组,发病后24 h给予纤溶酶)及对照组( C组,不予纤溶酶),每组各50例。试验A组及B组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纤溶酶治疗,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安慰药。通过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后FIB及TpP水平、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值、治疗前及治疗90 d后患者Bathel指数( BI)、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治疗90 d及1年后患者脑卒中复发率及脑卒中病死率,分析评价纤溶酶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患者肝肾功能、出血发生率及患者皮试过敏率了解纤溶酶安全性。结果① NIHSS评分比较:3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A组(4.0±1.6),B组(6.5±2.2),C组(8.0±4.7)。与治疗前比较,3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A组及B组较C组下降明显(P<0.05);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P<0.05)。②BI评分比较:3组治疗后BI评分为A组(68.5±30.6),B组(55.6±29.2),C组(49.7±28.9)。与治疗前比较,3组BI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A组较B组、C组提高明显(P<0.05)。③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A组、B组及C组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4.0%,20.0%及30.0%。 A组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较B组、C组低( P<0.05)。④脑卒中复发率及病死率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90 d脑卒中复发率为A组(6.3%),B组(8.3%),C组(25.5%),治疗后1年脑卒中复发率为A组(10.4%),B组(14.5%),C组(31.9%)。 A组及B组治疗后90 d及1年脑卒中复发率较C组明显降低(P<0.05)。3组脑卒中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FIB及TpP水平比较:3组治疗后FIB分别为A组(2.74±0.75) g?L-1,B组(2.82±0.83) g?L-1,C组(3.67±1.35) g?L-1。与治疗前比较,A组、B组患者治疗后FIB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但A组及B组FIB较C组下降(P<0.05)。3组治疗后TpP分别为A组(3.56±1.26) mg?L-1,B组(3.43±1.22) mg?L-1,C组(13.21±6.54) mg?L-1。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TpP水平明显下降( P<0.05);A组及B组TpP水平较C组下降更明显( P<0.05)。安全性指标:纤溶酶无明显肝肾损伤,不增加出血风险,过敏发生率低。结论脑梗死发病24 h内接受纤溶酶治疗均能安全获益,但发病后12 h给药较发病后24 h给药获益明显增多。纤溶酶主要通过降低TpP发挥抗栓作用,对FIB影响较小。
-
急性胸痛伴心电图ST段抬高患者联合检测血栓前体蛋白和心肌坏死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为探讨联合检测心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红蛋白和血栓前体蛋白对伴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对52例患者胸痛后2 h内、 3~4 h、 5~6 h分别采血,用荧光免疫干片法同时定量检测心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肌红蛋白值;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栓前体蛋白.结果发现,38例患者终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栓前体蛋白和肌红蛋白阳性率在发病后2 h内、 3~4 h、 5~6 h 3个时间段均显著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P=0.025~0.000),而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钙蛋白I阳性率仅在发病后5~6 h才显著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P=0.000).发病后2 h内血栓前体蛋白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准确性及其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钙蛋白I(P<0.05~0.01),发病后3~4 h血栓前体蛋白与肌红蛋白的这种差异消失,而与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钙蛋白I的差异仍存在的,至发病后5~6 h 4者均无显著差异;心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高.结果提示,血栓前体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一项敏感指标,而心肌钙蛋白I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一项特异指标,联合检测心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红蛋白和血栓前体蛋白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栓前体蛋白(TpP)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急性脑梗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煎剂.观察2组患者入组时及2疗程后(14天为1疗程)TpP、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变化,以及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4周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6%,对照组82.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TpP及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 0.01).而PT、APTT、TT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Fib和TpP,可用于观察抗血栓效果的评价.
-
血栓前体蛋白和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评价血栓前体蛋白(TpP)和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择168例确诊或疑似AMI的患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干预前其血浆TpP和CPBB浓度,同期常规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牙和心脏肌钙蛋白I(CTnI),比较这些生化指标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这五种生化标志物中,TpP和GPBB诊断AMI优势明显,两者灵敏度分别为100%和96.5%:特异度分别为85.5%和90.9%;真实度分别为95.2%和94.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4%和95.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92.6%.结论血浆TpP和GPBB是有价值的早期诊断AMI的生化指标.
-
肺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栓相关标志物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肺癌和卵巢癌患者的血浆FⅧ活性(FⅧ:C)、FⅨ活性(FⅨ:C)、vWF抗原含量(vWF:Ag)、TpP含量变化与肺癌分期分型及卵巢癌的相关性.方法 用凝固法在Stago全自动凝血仪上测定38例肺癌、11例卵巢癌患者、20名正常人FⅧ活性、FⅨ活性,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vWF抗原含量、TpP含量.结果 肺癌组和卵巢癌组血浆FⅧ:C,FⅨ:C,vWF:Ag、TpP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呈显著性(P<0.05).肺癌Ⅲ~Ⅳ期与Ⅰ~Ⅱ期患者比较,血浆FⅧ:C、vWF、TpP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呈显著性(P<0.05),血浆FⅨ:C差异无显著性.鳞癌、腺癌、小细胞癌三组间FⅨ:C、FⅨ:C、Tp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鳞癌组vWF:Ag高,与腺癌组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 肺癌、卵巢癌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易发生血栓.FⅧ:C、vWF:Ag、TpP含量可作为对肺癌血栓前状态的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参考指标.
-
脓毒症患者血栓前体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浓度检测在严重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院2007年2月~2007年11月收治的17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测定其血栓前体蛋白浓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含量,并将其与14例一般感染者,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①严重脓毒症组TPP浓度、D-D含量增高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3组间aPTT、PT、Fb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 严重脓毒症组死亡患者的TPP浓度与生存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可作为严重脓毒症早期高凝状态的诊断指标,并可帮助临床医师判断脓毒症的预后.
-
血浆血栓前体蛋白与颌面部肿瘤并发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血浆前体蛋白(TpP)与颌面部肿瘤患者并发血栓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对20例颌面部腺癌患者,20例颌面部非腺癌肿瘤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BPC、PT等常规检测,以及包括(TpP)在内的血小板活化、凝血纤溶激活和内皮细胞受损的分子标志物检测[1].并对其进行敏感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 颌面部腺癌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1或P<0.05),TpP在颌面部腺癌组的升高与其并发血栓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TpP与颌面部腺癌患者并发血栓有一定相关性,是颌面部腺癌患者并发血栓的危险性评估,采取早期抗凝治疗的特异性指标.
-
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在DIC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血浆前体蛋白(TpP)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人实验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27例DIC病人、45例Pre-DIC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BPC、PT等DIC常规检测,以及包括TpP在内的血小板活化、凝血纤溶激活和内皮细胞受损的分子标志物检测.并对其进行敏感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DIC患者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或P<0.001或P<0.05).Pre-DIC患者组的分子标志物检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TpP在DIC早期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0%,而特异性为96%.结论TpP可作为DIC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既敏感又特异,且对DIC的早期诊断和抗凝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