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搏呼吸骤停75分钟,电击除颤66次复苏成功一例
患者,男性,51岁,于2008年3月9日活动时反复出现心前区憋闷不适,范围手掌大小,无放射痛,经休息数分钟后自行缓解,未就医.
-
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CPR)应减少障碍
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在美国及加拿大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在美国,每年约有33万人因冠心病死于院外或急诊室,其中>15万例心脏骤停发生于院外.虽然已经推出了电击除颤以及近年来实施了目击者除颤方案,但大多数患者未能存活至到达医院.近15年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加州的洛杉矶,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中约1.4%可存活至出院;在伊利诺州的芝加哥为2%;在密执安州的底特律<1%.但在少数城市,如西雅图、华盛顿,有报道心脏骤停的存活率较高,可>15%,从而表明存活率并非总是很低.近欧洲和其他一些地区的研究证实,出院时有较高的存活率的要求是实际的,据报道,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存活率为9%,而斯洛文尼亚的马利堡可达21%.
-
早期气管插管与心脏电击除颤对心肺脑复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插管与心脏电击除颤时机选择对心肺脑复苏(CPCR)的影响.方法 选122例心脏骤停病人,分成早期气管插管与心脏电击除颤选择顺序复苏组(A组,60例),与常规复苏组(B组,62例),对两组复苏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选择顺序复苏A组成功率为51.6%,常规复苏B组成功率为17.7%,(P<0.05).结论 早期气管插管与心脏电击除颤随不同的病因而作出顺序选择复苏,能比常规复苏组成功率提高.
关键词: 气管插管 电击除颤 心肺脑复苏(CPCR) -
模拟急救在心肺脑复苏培训中的应用与研究
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护理技术,[1]它以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构成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心搏呼吸骤停是临床危急情况,能否正确、及时、有效地实施CPCR,是复苏成败的关键.本课题为了探讨行之有效的急救培训方法,设计了CPCR模拟急救培训法,以培养急诊护士的急救技术、配合能力及应急能力,提高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及生命质量.
-
急性心肌梗死临时起搏电极穿孔致心包压塞2例
病例1:患者男性,70岁,主因“胸闷、胸痛2天”入院。2天前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因再次胸闷、气短加重,并出现心动过缓,药物不能纠正转入我院。入院查体:血压80/50 mmHg(1 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48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院急查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aVF、V3R~V5R、V7~V9导联病理性Q波,ST段回落至基线,T波倒置。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于入院当日安装临时起搏器。起搏心率60次/分,起搏阈值0.5 V,感知度5 mV,起搏电压3V,因患者入院时距发病超过24 h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同时予抗血小板、多巴胺升压补液等治疗。入院第3d夜间,患者突发抽搐,心电监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给予电击除颤后,起搏心律与自主心律交替出现,起搏功能不良。床旁调整起搏电极位置,仍为间断起搏。晨起在导管室行起搏电极位置调整。调整电极位置后约1 h,患者出现恶心、大汗、血压下降,伴心肌标志物水平升高,考虑再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拟行急诊PCI。造影发现左冠状动脉正常,右冠状动脉自近段完全闭塞。行PCI前患者再次出现心室颤动,血压下降,电击除颤后为转为起搏心律,但经大量升压药、主动脉球囊反搏后,仍不能维持正常血压,并出现心源性休克。心脏透视下发现心影增大,心脏搏动微弱,考虑心包填塞,在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穿刺,考虑不能除外起搏电极位置调整后心脏穿孔所致。更换起搏位置至室间隔继续临时起搏,4 d后患者恢复至窦性心律。留置心包引流管3 d,超声心动监测心包内无再出血后拔除。
-
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大威胁,占猝死患者的绝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欧洲人20~75岁院外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约1‰,美国人约为1‰~2‰.在美国,每年约40~46万的心脏骤停事件发生于院外;而院外心脏性猝死约80%发生在家中,15%发生在街道和公共场所[1].在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的病人中,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第一表现.及时发现并及时电击除颤和心肺复苏可挽救相当比例猝死者的生命;从倒地至除颤,每延迟1 min,患者生存的机率大约降低7%~10%[2].
-
心脏呼吸骤停的临床抢救探讨
目的 探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经验.方法 对142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击除颤、气管插管或气囊面罩、呼吸机械通气及心脏复苏药物应用,对复苏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复苏成功36例,25.35%,有效32例,总有效67例47.89%,死亡74例,占52.11%.结论 心肺复苏(CPR)愈早,成功率越高.心室颤动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心室静止,及早电击除颤对挽救患者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电击除颤技术在心肺脑复苏抢救应用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电击除颤在心肺脑复苏抢救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旨在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和质量.方法 总结分析2000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心室颤动(VF) 103例患者,针对VF持续时间与VF波形对电击除颤成功率及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 VF持续时间越长,VF振幅越低,电击除颤成功率越低.VF的频率是(6.99±2.31) Hz、振幅超过0.3mV时,电击除颤成功率较高.结论 VF持续时间与VF波形是与电击除颤优先次序的决定因素,以期提高电击除颤成功率.
-
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合并电击伤一例
患者男,28岁,农民.于2004年1月10日16时被行人发现躺在离断的电线旁(220 V),身边有呕吐物,左手掌有灼伤痕,伤后0.5 h送急诊科.患者呈深度昏迷状态,呼吸微弱,急诊经口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示心室纤颤,给予电击除颤4次,期间静脉推注肾上腺素3 mg、氟美松10 mg,心电图转为窦性节律,收入重症监护室.给予佩戴冰帽、呼吸机控制呼吸、多功能监护仪监护.查体:体温35.0℃,心率120次/min,无自主呼吸,血压14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深昏迷,全身皮肤干燥,肢端凉,双瞳孔直径1 mm,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心音弱,四肢肌张力低,无肌束震颤,一切反射消失.
-
急性川乌草乌中毒三例
例1 男,28岁,入院前1 h前饮含生川乌、草乌的药酒约150 ml ,感口舌喉头麻木50 min,全身麻木无力、恶心、胸闷、心慌、抽搐30 min.查体: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尚清,面色蜡黄,针样瞳,心率45~65次/min,律不齐,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Ⅱ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诊断川乌、草乌中毒,予吸氧、输液,静脉注射阿托品1 mg,洗胃后收重症监护室,监护发现室性心动过速,此时患者烦躁,血压60/30 mm Hg,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 mg,快速输液,多巴胺维持血压无效.监护示室扑、室颤,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微弱,立即电击除颤,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心律暂时恢复窦性,仍频发室早,并见R-on-T现象,10 min后再次反复室扑室颤,考虑乌头碱对心肌作用强.即连续作心肺复苏术 140 min,其间电击除颤6次,心律转为窦性,频发室早,患者神志转清,躁动,自主呼吸恢复,血压正常,继续予利多卡因1 mg/min及小剂量脱水剂,24 h后拔气管插管,7 d后痊愈出院.
-
原发性左心室横纹肌瘤二例
患者1,女,1岁.出生后反复发热、咳嗽.查体:体重8.0 kg,消瘦貌,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前区无震颤,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胸片:心影增大,心胸比例0.70,心尖圆隆上翘.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左偏,T波改变.心脏彩超:左心室腔内见一肿块影像,大小约4.3 cm×4.5 cm,回声不均质,局部有钙化样回声,可见包膜,无蒂,肿块凸向左心腔,附着位于左室前壁、前间壁及侧壁,并占据大部分左室腔,肿块内见新生动脉血管深入.于全麻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左心室肿瘤切除术,术中所见:左心房、左心室明显增大,肿瘤位于左心室前外侧壁,呈多发白色结节样,大小约5.5 cm×4.4 cm×4.4 cm,并有散在黄豆大小子瘤两粒,有包膜,无蒂,与二尖瓣轻度粘连.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反复电击除颤4次后正常复跳.术后病理诊断:左心室横纹肌瘤.术后顺利出院,随访1年,恢复良好.
-
由医疗仪器系统时间错误引发的思考
1问题的提出CCU的一位医生凌晨3:00抢救病人,对病人实施电击除颤.抢救获得成功,但除颤监护仪(PHILIPS M4735A HEARTSTARTXL)打印出的记录上显示的时间却是前一天15:00.细心的医生发现了这一点,及时通知仪器维修人员进行了修正.进一步检查发现,不止一台仪器存在这类问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思考.
-
早期气管插管心脏电击除颤在院前心肺复苏抢救中的时机选择
心肺复苏(CPR)技术近10多年来在国内外有了较快的发展.我院急诊科于1994年6月开始,对全体急诊医生实行气管插管及心脏电击除颤技术培训,要求每位急诊科医生要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及心脏电击除颤,在院前CPR抢救中早期普及性应用气管插管及心脏电击除颤,并对插管及除颤随可能不同的病因而作出顺序选择时机,使呼吸、心跳骤停抢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
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45岁,于2001年7月29日14时进食时突然出现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伴大汗、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自测脉搏缓慢,急入我院.急诊心电图为V1~6导联T波高尖.之后迅速出现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心电图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随之出现心室颤动(室颤),心搏骤停,立即予300 Ws的电击除颤无效,再予360 Ws电击除颤转复后再度转为室速、室颤,经反复360 Ws电击除颤共10次,同时配合使用气囊辅助呼吸及利多卡因、硫酸镁等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抢救约30分钟心肺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未恢复,处于浅昏迷状态,有自主呼吸,血压在10.70/6.67 kPa(1 kPa=7.5 mmHg)左右,心电监护仍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再次复查心电图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梗)图形,V1~6导联ST段抬高0.5 mV ,伴T波改变,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超常规电击除颤与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冠心病心脏骤停成功12例报告
心脏骤停是危重的急症,大多数为心室颤动(室颤)所致.目前国内外公认治疗室颤有效的方法是迅速电击除颤.我院1997年1月~1999年3月应用心电监护除颤仪,超常规电击除颤联合大剂量肾上腺素(E)成功抢救心脏聚停患者12例,报告如下.
-
心搏骤停42例抢救体会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临床医生必须分 秒必争,积极抢救,进行有效的心肺脑复苏,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将1995年4月 -2005年3月本院收治的42例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体会介绍如下.
-
美国心脏协会新版心肺复苏指南解读与急救护理应用
20世纪50年代,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和电击除颤三大技术的结合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形成.之后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各自的指南和培训标准.2000年美国心脏协会和国际复苏联盟组织世界各国的专家,拟定了第一部心肺复苏国际指南,并对指南每5年更新1次.
-
多次体外电击除颤在冠心病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多次体外电击除颤在冠心病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抢救方式不同,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作者参与抢救的冠心病心脏骤停患者103例分为心肺复苏组(51例)和电击除颤组(52例);心肺复苏组采取徒手心肺复苏法实施抢救,电击除颤组在徒手心肺复苏的基础上给予多次体外电击除颤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即刻及24 h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 心肺复苏组抢救成功率为7.84%(4/51),明显低于电击除颤组的23.08%(12/5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组抢救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9/51),明显高于电击除颤组的7.69%(4/5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抢救成功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即刻NSE、NT-proBNP和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组抢救成功患者自主循环恢复24 h时NSE、NT-proBNP和cTnI水平明显高于同时期电击除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徒手心肺复苏的基础上,应用多次体外电击除颤复苏措施,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抢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心肌收缩泵血能力,促进心功能恢复,减轻循环暂停对机体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电击除颤同时转复心室纤颤和心房纤颤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反复发作3年余,不能平卧伴阵发性呼吸困难1周于2010年3月18日入院.体格检查:T 36℃,P 90次/min,R 24次/min,BP 93/69mmHg.左房室瓣面容,颈静脉怒张,双侧中下肺中等量湿性啰音,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率120次/min,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主动脉瓣和左房室瓣听诊区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部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肝脏右肋下3~4cm,肝颈反流征阳性,腹水征阳性,双下肢中度凹性水肿.X线检查:心影增大呈左房室瓣型、肺淤血、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左右心房及右心室扩大、左房室瓣及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
-
COX迷宫手术加瓣膜置换体外循环的管理体会
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8年12月对1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房纤颤(AF)患者施行COX迷宫手术加瓣膜置换术.其中5例同时施行二尖瓣置换(MVR),4例MVR+三尖瓣成形(TVP),1例MVR+主动脉瓣置换(AVR)+TVP.心脏自动复跳9例,电击除颤复跳1例.心功能0~Ⅰ级9例,Ⅱ级1例,9例已经恢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