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ipidoid 作为新型脂质载体对肝脏非实质细胞的靶向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谌双君;郑书全;赵卫华;范旭;刘天会;王萍;刘涛;郭良霞;高山;尤红;丛敏

    目的:探讨新型脂质载体 Lipidoid 对肝脏的细胞靶向效率,为抗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一定实验室依据。方法 C57BL/6小鼠分别给予 CCl4灌胃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 Lipidoid、Lipidoid/ siRNA - TIMP -1尾静脉注射,通过 Masson 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纤维化情况,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Lipidoid/ siRNA - TIMP -1对 TIMP -1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绿色荧光(GFP)标记的 Lipidoid - GFP,取其肝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分别进行 Desmin 及 F4/80染色,评价 Lipidoid - GFP 对肝脏非实质细胞的靶向作用;通过对小鼠分离的原代肝星状细胞 SW - HSC、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转染 Lipidoid - GFP,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上述两种细胞中 GFP 荧光强度。结果通过对肝组织进行 Masson 染色发现,在 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给予 Lipidoid/ siRNA - TIMP -1治疗可显著降低胶原纤维的沉积;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 Lipidoid/ siRNA - TIMP -1可以显著抑制TIMP -1基因的表达;肝组织冰冻切片 Desmin 及 F4/80染色结果显示,Lipidoid - GFP 主要被肝脏肝星状细胞和 Kuffer所捕获,肝星状细胞、Kuffer 细胞捕获 Lipidoid - GFP 的阳性率分别为13.4%、43.8%;原代肝星状细胞 SW - HSC、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转染 Lipidoid - GFP 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 Lipidoid - GFP 的 SW - HSC 及RAW264.7GFP 阳性率分别为66.9%、7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鼠实验结果表明,Lipidoid/ siRNA - TIMP -1可有效降低肝脏 TIMP -1水平,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Lipidoid 作为一种新型脂质载体可有效感染肝脏非实质细胞(肝星状细胞和 Kuffer 细胞)。

  • 肝脏微环境对肝脏干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琳;陈孝平;张伟;董汉华

    随着对肝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肝脏内存在具有向肝/胆系细胞双向分化潜能的成体肝脏干细胞的观点已经被广泛接受.在肝脏严重受损,成熟肝细胞增殖受抑制或增殖不能满足肝脏代偿时由肝脏成体干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肝细胞.而由肝实质细胞,肝脏非实质细胞(肝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窦状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神经系统等组成的肝脏微环境对肝脏干细胞增殖分化有重要作用.现对肝脏微环境对肝脏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肝脏相关淋巴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晓红;周晓军

    肝脏相关淋巴细胞(Liver-Associated lymphocytes,LAL)是Wisse于1976年首次发现并命名为"Pit"细胞的第四类肝脏非实质细胞,粘附于肝窦壁且具有自然杀伤(NK)活性.根据其形态学或功能上的特点,有学者将它们命名为肝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granular lymphocytes,LGL)或肝NK细胞[1].本文就LAL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BMP4是个体化治疗肝脏疾病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马琳媛;王中峰

    【据《Hepatology》2014年2月报道】题:肝窦内皮细胞旁分泌信号调节HCV复制(作者Rowe IA等)
      HCV是引起全球肝脏疾病的一个主要因素,它可引起慢性肝损伤,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肝脏是由包括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组成的大而复杂的器官。肝细胞是HCV复制的主要场所,然而肝脏非实质细胞在HCV复制周期中的作用仍未被探究。肝窦内皮细胞分泌因子可增加HCV的感染,文献研究证实骨形态形成蛋白-4(BMP4)即为内皮细胞表达的一种前病毒分子。重组BMP4促进HCV的复制,中和BMP4后可以终止肝窦内皮细胞介导的前病毒的活动。重要的是,VEGF-A通过作用于VEGFR-2激活p38 MAPK,从而负性调节BMP4的表达。来自伯明翰大学的Rowe IA等论证了在正常肝脏中VEGFR-2呈激活状态,而BMP4呈抑制状态,这与体外实验是一致的。相比之下,包括HCV感染的慢性肝脏疾病中可以发现内皮细胞的增生,作者发现内皮细胞VEGFR-2的活性减弱,而BMP4的表达随之增加。

  • 脾细胞和肝脏非实质细胞门静脉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

    作者:焦治兴;倪少滨;陈起引;赵忠山;付宜鸣;任明华;麻立;邢兆辉

    目的 研究门静脉输注供体脾细胞和肝脏非实质细胞对大鼠皮肤移植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皮肤移植模型,实验共分4组:对照组,实验1、2、3组.各实验组于皮肤移植前门静脉输注供体脾细胞、肝脏非实质细胞及两种细胞联合输注.观察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测定迟发型超敏反应和体外抗体形成细胞水平,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和细胞黏附因子-1(ICAM-1).结果 各实验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延长,各检测项目指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联合输注组为著.两种细胞单独输注组的存活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皮肤移植前门静脉单独或联合输注两种细胞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诱导免疫耐受,以联合输注组的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及体液移植免疫反应,IL-2、ICAM-1的表达有关.

  • 肝星状细胞与肝窦毛细血管化

    作者:范震;张啸;吕敏和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位于肝细胞与肝窦之间的Disse间隙,有丰富的伪足包绕肝窦,是来源于间质的一种肝脏非实质细胞.1876年Kuffer通过氯化银(AgCl)组织化学染色,首先发现该细胞,并根据其星形形态将其命名为HSC,认为是肝脏的一种吞噬细胞,与Kuffer细胞相似.

  • 大鼠肝脏非实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鉴定

    作者:王志明;董银英;周乐源;贾庆安;刘彬彬;叶胜龙

    目的 肝脏非实质细胞主要包括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上述3种细胞在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建立上述3种肝非实质细胞的分离方法,培养并鉴定其纯度.方法 采用体外酶灌注消化肝脏,将肝脏组织剪碎并进一步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结合贴壁培养分离法分离肝脏非实质细胞,以锥虫蓝染色检测分离所得细胞的存活率,采用自发荧光、细胞形态观察、免疫荧光以鉴定所获得细胞.结果 从大鼠肝脏分离出的3种非实质细胞纯度较高,大于90%;其中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存活率在85%以上,可传代培养7 ~10代.结论 本研究采用体外酶灌注消化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从大鼠肝脏成功分离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肝巨噬细胞,该方法相对简单、易操作.

  • 同种异基因肝脏非实质细胞对小鼠移植皮片存活的影响

    作者:李宁;袁育康;丁小明

    目的 探讨输注同种异基因肝脏非实质细胞(NPC)对小鼠移植皮片存活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选用123只近交系小鼠,其中C3H小鼠65只、C57BL/6小鼠58只.20只C3H小鼠作移植供体;40只C3H小鼠肝脏为NPC来源;余下5只C3H小鼠作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的刺激物,由每分钟放射性荧光闪烁计数(cpm)值表示.58只C57BL/6小鼠分为实验组50只、对照组8只.对照组小鼠仅作皮肤移植,未行NPC输注.实验组50只小鼠尾静脉输入由40只C3H小鼠肝脏制备的2×107个NPC,48 h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并接受C3H小鼠皮片移植.于NPC输注前及输注后各时相点处死实验组小鼠,每时相点5只.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4水平、脾淋巴细胞嵌合体水平及cpm值,并观察2组小鼠的存活时间. 结果 实验组小鼠皮片存活时间为(70.0±17.2)d明显长于对照组;NPC输注后IL-4、嵌合体水平逐渐上升,而cpm值逐渐降低.NPC输注后60 d实验组小鼠IL-4为(251.5±11.0)ng/L,脾脏嵌合体水平达到(26.30±1.04)%. 结论 IL-4、嵌合体水平的升高对诱导和保持免疫耐受起着重要的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