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诺卡菌属菌株04-5195发酵产物5195B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抗骨质疏松活性研究

    作者:孙银玲;贺晓波;李永臻;孙海峰

    近年来研究证实,增强成骨细胞作用、改善骨质形成代谢、促进骨质形成是治疗骨质疏松新的更为重要的途径.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多种因素调节,其中骨形态形成蛋白家族尤其是骨形态形成蛋白 II(BMP2)在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作为骨形成诱导因子有望成为骨质疏松治疗的新靶点.

  • 骨形态形成蛋白4增强大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经典瞬间受体离子通道表达和钙池操纵性钙离子内流及基础钙水平

    作者:付欣;王健

  •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作者:尹庆水;张余;李兆麟;徐国洲;夏虹;黄华扬;权日

    目的自行研制复合人工骨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天然海珊瑚碳酸钙在特定条件下经过"热液交换反应"先制成一种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g HydroxyAptite,CHA)人工骨.再将此CHA人工骨与重组人BMP2(rhBMP2)和2%几丁糖复合,制备成rhBMP2/CHA复合人工骨.将此新型复合人工骨分别植入20只SD大白鼠体内,观察其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并应用临床治疗骨缺损和椎间融合共30例,观察术后局部伤口情况,全身反应和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观察平均14个月,无全身性异常反应,仅1例伤口有渗液,3周内伤口愈合,其余无不良反应,伤口均在2周内一期愈合.骨愈合情况:骨囊肿和胫骨干骺端骨折骨缺损植骨后2个月愈合;脊柱椎间融合术后3个月融合;骨不连术后4~6个月愈合,无并发症发生.人工骨在观察期内未能完全降解.结论自行研制的rhBMP2/CHA复合人工骨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性,成骨诱导作用优于单纯CHA和异体脱钙骨,临床应用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 骨形态形成蛋白在脊柱外科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伟峰;任先军

    骨形态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由Urist在1965年对脱钙骨基质的成骨研究中发现的一种小分子量可溶性透膜糖蛋白,属于轻型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

  • rhBMPs在下颌骨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苗;俞光岩

    自1965年Urist发现脱钙骨基质的骨诱导成分-骨形态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以来,学者们相继发现,BMPs在骨及软骨形成、胚胎发育等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1,2]).

  • 骨形态形成蛋白-2及其受体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作者:陈长曦;杨德业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骨形态形成蛋白-2(BMP-2)是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BMP-2初发现是与骨和软骨形成有关,现在认为是多重作用的细胞因子,尤其在心肌细胞分化和心脏发育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大量的实验方法包括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方法发现,BMP-2及其受体尤其是BMP受体-IA在心肌细胞分化和心脏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该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BMP-2及其受体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 BMP4是个体化治疗肝脏疾病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马琳媛;王中峰

    【据《Hepatology》2014年2月报道】题:肝窦内皮细胞旁分泌信号调节HCV复制(作者Rowe IA等)
      HCV是引起全球肝脏疾病的一个主要因素,它可引起慢性肝损伤,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肝脏是由包括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组成的大而复杂的器官。肝细胞是HCV复制的主要场所,然而肝脏非实质细胞在HCV复制周期中的作用仍未被探究。肝窦内皮细胞分泌因子可增加HCV的感染,文献研究证实骨形态形成蛋白-4(BMP4)即为内皮细胞表达的一种前病毒分子。重组BMP4促进HCV的复制,中和BMP4后可以终止肝窦内皮细胞介导的前病毒的活动。重要的是,VEGF-A通过作用于VEGFR-2激活p38 MAPK,从而负性调节BMP4的表达。来自伯明翰大学的Rowe IA等论证了在正常肝脏中VEGFR-2呈激活状态,而BMP4呈抑制状态,这与体外实验是一致的。相比之下,包括HCV感染的慢性肝脏疾病中可以发现内皮细胞的增生,作者发现内皮细胞VEGFR-2的活性减弱,而BMP4的表达随之增加。

  • 兔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经皮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常红星;李亚非;时述山;张立仁

    目的:比较兔骨髓基质细胞(MSC)与新鲜红骨髓经皮注射到骨缺损处后的成骨能力.方法:18只新西兰兔经穿刺抽取骨髓培养,将扩增的MSC收集稀释成悬液0.5ml(细胞数约5×106),加入100ng BMP后经皮注射到兔双侧桡骨缺损中的一侧(18侧),对侧分别注射骨髓0.5ml(含BMP 100ng)(13侧).分别于2、4、8周行X线、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X线、组织病理切片表明BMP+MSC组多数术后2周有明显的骨痂生成,术后4~8周形成骨性连接,新骨形成、骨改建及骨髓成熟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条件下,体外扩增诱导的MSC较新鲜红骨髓有更强、更快的成骨能力.经皮注射MSCs+BMP能够迅速促进兔桡骨缺损处新骨形成,修复骨缺损.

  • 骨形态形成蛋白复合纤维蛋白载体修复全厚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益中;葛宝丰;刘兴炎;陈克明;白孟海;王勇

    目的:用骨形态形成蛋白(BMP)复合纤维蛋白载体修复创伤性全厚关节软骨缺损。方法:60只新西兰家兔,体重2.5~3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5组。每侧股骨髌髁关节面低速电钻钻一直径为4mm全厚关节软骨缺损。一侧缺损填充BMP/FS,对照侧缺损填充单纯FS、单纯BMP和空白组,膝关节不做固定,允许笼中自由活动。术后2、4、8、12周空气栓塞分批处死动物,大体观,组织学切片HE染色,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结果。结果:术后4周,BMP/FS填充的部分关节软骨缺损由类透明软骨修复;术后8周,实验组缺损大部分由类透明软骨修复,而对照组则由纤维软骨或纤维组织修复;术后12周,实验组修复组织主要是透明软骨或类透明软骨,修复面较平整光滑,与周围组织愈合良好。但部分修复软骨面变薄、纤维化。结论:BMP/FS复合物促进了关节软骨的早期修复,并且终的修复组织更接近正常的关节软骨,但术后12周修复的关节软骨出现退行性改变。

  • NNB/BMP复合物在胫骨骨折不愈合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光;杨建中;许会敏;王铭;曹文宏;朱勇;王美婷

    目的:验证天然型无机骨(NNB)与骨形态形成蛋白(BMP )复合物取代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胫骨陈旧性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的可行性.方法:将NNB与BM P按20:1的比例,经化学方法制成NNB/BMP复合物,以80例陈旧胫骨骨折及骨折不愈合为研究对象,本次手术到受伤时间平均8.5个月(4~24个月),平均年龄3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治疗组50例,依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甲、乙二组,分别在骨折区域植入自体松质骨与 NNB/BMP,观察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及连续X线片表现.随访平均19个月(13~36个月). 按Johner-Wruh评分评价终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愈合时间上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甲与治疗组乙间无显著差异.结论:NNB/BMP复合物具有与自体松质骨相同的促进骨愈合的生物学活性,是一种理想的促进骨折愈合的松质骨替代材料.

  • Gremlin基因与纤维化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帅张丽;石国庆

    Gremlin基因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高度保守性,是骨形态形成蛋白(BMP)拮抗剂家族成员.Gremlin基因早从蟾蜍中枢神经脊中克隆出来,其编码的蛋白有三种,分别命名为Gremlin-1、Gremlin-2和Gremlin-3.Gremlin基因在肺纤维化、肾纤维化、肝纤维化、心纤维化、胰腺纤维化、晶状体及视网膜纤维化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多与BMP/Smads信号传导通路、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有关,主要通过影响Smads蛋白胞内信号通道影响纤维化的发生,与Gremlin-VEGFR2轴、NF-κB信号通路等关系密切.在促纤维化发生过程中,Gremlin可能依赖于应激活化蛋白激酶途径的激活,受miR-27b/30-UTR的正向调节、抗纤维化趋化因子10的负向调节、多糖硫酸乙酰肝素的适当调节;在眼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过程中,Gremlin可能受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水平的正向调节.

  •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同种异体骨骨移植中研究进展

    作者:李龙腾;郭华;杨少龙;夏武宪;杜英

    在同种异体骨骨移植的骨愈合过程中,骨形态生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关键性的调节因素,它们通过调节转录因子以及借助一些信号转导途径,促进骨祖细胞分化成为成熟的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发挥了诱导分化和定向分化的效应.骨形态生成蛋白使诱导分化生成的新骨与以同种异体骨移植为支架的骨传导作用相辅相成,完成骨缺损的修复.本文就BMP在同种异体骨骨移植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脑胶质瘤组织中BMP-7与YY1 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光辉;李黎;张帆

    目的 探讨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和Yin Yang-1(YY1)mRNA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定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6例胶质瘤组织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BMP-7和YY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①BMP-7 mRNA在胶质瘤标本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并且其表达量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增加(P<0.01);②YY1 mRNA在胶质瘤标本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并且其表达量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增加(P<0.01);③BMP-7和YY1 mRNA表达量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15.831,P<0.01).结论 BMP-7和YY1 mRNA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且两者表达均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这提示BMP-7和YY1 mRNA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BMP-7和YY1可能能作为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 BMP-4和BMP-6在小鼠胫骨牵引成骨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刘振东;张朝跃;詹瑞森;张迪华;臧晓方;江皓;吴松

    目的应用小鼠胫骨牵引成骨模型,分析骨形态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在牵引成骨过程中的表达,探讨机械牵张力怎样转化成为生物信号以调控骨再生过程. 方法本研究采用8周龄雄性CD-1小鼠36只,所有小鼠接受左胫骨中上段骨干横行截骨,安置特制延长外固定架,胫骨牵引过程包括5 d静止期,12 d牵引期和70 d固塑期,牵引速率为0.1 mm/Bid, 共0.2 mm/d.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分组杀取动物,采集左胫骨标本,分别作组织学检查,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静止期其修复过程基本与骨折愈合相似. 牵引期,被牵引骨痂显示三个典型的生物学功能区:纤维间区,初始骨基质前沿和微脊柱形成区.固塑期早期,牵引骨痂骨性愈合,第10周骨髓腔再通,新生骨再塑基本上完成.RT-PCR分析显示机械牵张力能提高BMP-4和BMP-6的表达,而BMP-7仅在牵引期后期和固塑期早期微弱表达.免疫生化检测表明BMP-4 在肥大软骨细胞和成熟的骨细胞中表达,而BMP-6在早期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中表达. 结论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牵引成骨是一种持续的骨再生过程,机械张力通过刺激局部生长因子(如BMP-4和BMP-6)的持续表达,维持骨痂的不断形成和再塑,以填充被逐渐延长的骨间隙.

  • Gremlin研究进展

    作者:鲁一兵;刘超

    Gremlin是骨形态形成蛋白(BMP)拈抗剂家族的新成员,在脊椎动物肢体的胚胎发育和肾脏、肺的形态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Gremlin分为Gremlin1、Gremlin2、Gremlin3三种,结构中均具有半胱氨酸结,Gremlin通过与BMP2和BMP4的直接结合阻断BMP作用的信号通路.Gremlin还可能参与调节中脑、卵泡、视神经细胞的发育和成骨细胞、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并且可能与糖尿病、肿瘤、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相关.

  • 三七总皂苷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形成蛋白-2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韩杰;王世鑫;莫坚;王大伟;周龙清;韩林轩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形态形成蛋白-2(BMP2) mRNA的影响.方法 运用改进马血清联合甲强龙造模方法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模型兔分为生理盐水组、复方骨肽组、三七总皂苷组各10只,分别于股骨头局部注入生理盐水、复方骨肽及三七总皂苷,连续治疗4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兔骨组织VEGF及BMP-2的mRNA表达量.结果 复方骨肽组和三七总皂苷组的BMP2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三七总皂苷组与复方骨肽组的BMP2 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骨肽组和三七总皂苷组VEGF mRNA的表达量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且三七总皂苷组高于骨肽组(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对提高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的VEGF mRNA和BMP2mRNA具有正向影响.

  •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23例临床分析

    作者:程相文;李日光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形成过程和防治对策。方法对1983—1999年23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化性肌炎住院治疗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男性17例,女性6例,平均39岁,创伤诱发的15例,手术继发的8例。骨化时间17—92天,平均38天,接受按摩理疗,局部封闭,非类固醇抗炎药和手术切除等治疗。结果症状消失10例,改善8例,无改变5例。结论创伤性骨化肌炎是人体修复一种特殊形式,经历创伤、炎症、肉芽组织和异位骨化四个阶段,间充质细胞,骨形态形成蛋白是诱导异位骨化的主要活性介质。改进操作,必要药物应用可延缓,减轻骨化性肌炎。

  • BMP-2与VEGF基因在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中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亮;杨玉宝

    目的 探讨“补肾壮骨合剂”(骨碎补、续断、自然铜、土鳖虫)在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中对骨形态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two,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的表达及影响 方法 普通家兔48只,取其中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18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再继续分为6组,每组各为3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常规1术在无菌条件把左侧桡骨中下1/3处用骨磨钻制成10mm的骨缺损模型,取另外12只备用家兔处死后取髂骨植入以上骨缺损处;实验组用“补肾壮骨合剂”复合饲料喂养,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于术后3d及1、2、4、6、8周各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普通家兔3只,取骨缺损处标本进行BMP-2和VEGF基因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结果 对BMP-2和VEGF的目的基因校正结果后,以对照组1周拷贝数为基础,其他各组与其比值:对照组和实验组在3d及1、2、4、6、8周BMP-2基因分别为0.55、1.00、2.19、3.20、2.29、1.42和1.84,8.83、3.44、2.50、6.50、6.00;VEGF基因分别为2.08、1.00、0.88、3.40、1.71、1.17和6.5、2.25、1.86、3.13、3.33、3.3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肾壮骨合剂能明显缩短骨缺损的修复时间和提高骨组织的修复质量,在对BMP-2和VEGF的释放水平和诱导成骨进程及促进骨损伤区血管化方面有显著的影响,并可以看出在骨缺损的修复过程中各个时间段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关系.

  • 骨形态形成蛋白载体与可控释放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树祎

    骨形态形成蛋白(BMPs)是目前已知的诱导骨生成能力强的因子之一.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rhBMPs)的产品已经在骨科、口腔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临床使用时,需要将其与具有缓释作用的载体复合,保持作用部位的浓度以持续诱导成骨.本文就BMPs载体及其释放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大鼠脊髓损伤后BMP7表达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萌;张开放;赵海恩;郭忠卫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学行为变化及脊髓形态学的变化特点,观察BMP7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损伤后表达量变化趋势,以了解脊髓损伤后BMP7的表达特性.方法:通过Allen法建立脊髓钝性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运动行为学评分观察大鼠的运动行为学变化及中枢神经损伤后BMP7表达量变化趋势.结果:正常脊髓组织中有少量BMP7的表达,脊髓损伤后BMP7表达量明显增多.结论:成年大鼠脊髓受到损伤应激后,BMP7在脊髓中的表达量呈上调趋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