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区段的胃肠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李强;黄鹤;魏强;唐宗生;朱洁垚;黄埔;陈洪汉;洪智;王宇

    目的 探讨胃转流手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后大鼠空腹血糖的变化与胰岛素、胰岛血糖素样肽(GLP-1)的分泌以及胰岛素抵抗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抽签法将32只GK大鼠随机分成四组(n=8),实施保留全胃、不同区段小肠转流的胃肠转流术(GBP)建立起GK大鼠手术动物模型,分别为:对照组;十二指肠转流组;空肠转流组;回肠转流组.分别于术前第1周及术后第1、3、6、12周采取所有大鼠眼眶后静脉血,动态测定各只大鼠体质量和血液中空腹血糖值;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手术前后血清胰岛素、GLP-1的水平,后计算出各只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全组32只大鼠的手术成功率为90%,回肠转流组大鼠术后3~4 周时由于严重营养不良相继死亡;(2)与术前和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GBP手术组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均下降,至术后12周时十二指肠转流组由(14.98±2.17)mmol·L-1下降至(5.23±0.70)mmol·L-1(P<0.05);空肠转流组由(15.20±1.92)mmol·L-1下降至(5.29±0.42)mmol·L-1(P<0.05),且比十二指肠转流组降低较显著;(3)与术前相比,术后除回肠转流组外其余各组GK大鼠的体质量均增加,回肠转流组大鼠体质量术后显著降低(P<0.05);(4)与术前和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GBP手术组术后空腹胰岛素先升高后降低,至术后12周时比术前减少;十二指肠转流组由(14.86±1.22) mU·L-1下降至(9.46±1.10) mU·L-1(P<0.05);空肠转流组由(14.71±1.14) mU·L-1下降至(8.93±1.36) mU·L-1(P<0.05) ,且比十二指肠转流组下降尤为显著;(5)与术前和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GBP手术组术后GLP-1水平均有不同幅度的升高,至12周时达到高,十二指肠转流组由(9.38±1.88)升高至(18.96±3.42)(P<0.05);空肠转流组由(9.02±2.20)升高至(23.23±4.17)(P<0.05) ,且比十二指肠转流组上升较为明显;(6)与术前和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GBP手术组术后大鼠HOMA-IR均下降,至12周时下降明显;十二指肠转流组由(9.97±1.95)下降至(2.21±0.38)(P<0.05);空肠转流组由(9.98±1.39)下降至(2.03±0.23)(P<0.05) ,且比十二指肠转流组下降略为明显.结论 保留全胃的胃肠转流手术对非肥胖型GK大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与大鼠的体质量增减无关;GBP的佳转流效应区域可能是小肠中段,即空肠与回肠交界处;术后食物提前进入末端回肠,刺激GLP-1的分泌增多,从而达到GBP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50例的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邹武军

    目的 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的l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50例患者的手术过程均较顺利,平均手术时间(220.5±15.2)min,平均出血量(170.6±22.8)ml,术后禁食4~8 d,常规给予5~7 d的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10例(20%),其中肺部感染3(6%)、切口感染5例(10%)、吻合口瘘1例(2%)、腹腔感染1例(2%).结论 根据不同的肠梗阻部位及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术式进行处理,并做好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 电刀切割和一层缝合法在胃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郭军;万荣辉;唐爱科;许峰;戴雪峰

    本院自1997年2月~2000年8月共对92例胃肠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胃肠吻合手术中应用电刀切割胃肠组织并做一层吻合,其方法简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92例,男65例,女27例.年龄15~76岁,平均46岁.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溃疡50例,复合溃疡4例,胃癌10例,胃平滑肌瘤3例.择期手术73例,急诊手术19例.2 手术方法采用国产康迪S900K型微电脑多功能高频电刀,在拟切断处直接用电刀切割胃肠组织,粘膜下血管只需两端点凝后,在其中间切断,即可有效止血;较粗血管点凝无效者改用丝线缝扎.再按B-I或B-Ⅱ式方法,按层直接对合一层吻合.用1号丝线,针距约4 nrr,距切缘约5 mm处从浆膜面进针,穿过肌层、粘膜下层、粘膜层出针,出针处距切缘2~3mm,然后按相反方向进针,对称地缝过对侧肠管,要求将线结全部打于胃肠腔外.

  • 胃十二指肠端侧吻合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

    作者:王芳元;邹启耀;余后火;郑朝新

    目的:为了克服传统BillrothⅡ胃大部切除术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的弊端,寻找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手术治疗的理想术式.方法:对49例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切除困难者,胃大部切除后,将胃小弯封闭,胃大弯与十二指肠1、2部交界处端侧吻合.结果:全组病人除1例术后第7天胃小弯侧粘膜下血管结扎线脱落并出血外,余均恢复顺利;术后胃液胆红素测定均为阴性,pH值平均由术前的2.7±0.5上升到5.2±0.4,12例钡餐检查见吻合口有节制食物排空功能.结论:该术式符合生理通道,有较满意的节制排空及抗返流功能,无输入袢症候群及吻合口后间隙,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介绍一种新的消化道重建术

    作者:薛颢雨;刘树清;李新年;解震河

    从1989年6月~1997年11月我们在改良Roux-Y消化道重建的基础上,又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十二指肠异向排空重建术,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胃肠吻合术
  • 早期腹腔化疗与胃肠吻合口的愈合

    作者:刘勇;杨阳

    治愈性手术联合早期腹腔化疗有益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化疗药物干扰成纤维细胞的DNA、RNA,阻碍胶原纤维的生物合成,延迟吻合口的愈合.因此,在临床中必须考虑这种疗法对胃肠愈合的潜在影响.近年的实验研究发现有效预防措施可避免不利影响,从而充分发挥早期腹腔化疗的优势.

  • 膈腹膜悬吊覆盖食管空肠吻合口预防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67例分析

    作者:耿岩

    吻合口漏是全胃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术后死亡主要原因.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主要发生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为防止食管空肠吻合口漏.1993年4月~2000年11月我院共施行经腹全胃(或残胃)切除膈腹膜悬吊覆盖食管空肠吻合口手术67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漏,现报告如下.

  • 远端胃癌病人不同胃肠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的效果

    作者:杨方武;张炳远;孙传东;卢云;曲林林;张宪祥

    目的 探讨病人不同胃肠吻合术对远端胃癌并发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48例因远端胃癌并发T2DM而行不同胃肠吻合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BILLROTH Ⅰ式胃肠吻合术,21例行BILLROTHⅡ式胃肠吻合术,对病人手术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PG2h)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不同胃肠吻合术对T2DM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前FPG及PG2h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ILLROTHⅡ式胃肠吻合术病人术后FPG和PG2h水平与BILLROTH Ⅰ式胃肠吻合术组比较明显降低(t=3.58~8.04,P<0.01).两组治疗T2DM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5.54,P<0.01).结论 并发T2DM的远端胃癌病人行BILLROTH Ⅱ式胃肠吻合术对其血糖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 胃髓外浆细胞瘤1例

    作者:仲铨维;崔德芳

    患者男,60岁。因突发头晕、大汗淋漓10 min,于2006年3月10日入院。查体: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出冷汗,尿量减少,脉搏细速,烦躁不安。血常规WBC 10.6×109/L,RBC 2.3×1012/L,Hb 65 g/L;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0.679,淋巴细胞0.227。血生化未见异常,胸片、肝胆胰脾肾彩超未见异常。给予输血、补液等对症治疗,入院后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阳性。胃镜检查示,胃体小弯侧可见巨大新鲜血痂,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行剖腹探查,术中胃内探查见胃小弯侧2 cm ×3 cm溃疡;术中诊断胃溃疡合并出血,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后胃肠吻合术。大体标本检查:切除胃大部,大弯长13 cm,小弯长8 cm,沿大弯剪开见小弯侧距上切缘4 cm、下切缘6 cm处有一溃疡,面积2.5 cm ×2 cm,周围黏膜隆起,溃疡底有凝血块,切面见有基层中断。显微镜下所见:低倍镜下呈慢性溃疡变现,在溃疡底部及浅肌层可见片状肿瘤细胞浸润,间质血管丰富,肿瘤细胞卵圆形,核偏位似印戒细胞,但胞质红染,内有圆形红色折光小体(Russell小体),见封三图6;免疫组化:CD138阳性、Kappa 阳性、Lambda 阴性;CK-pan、CK20、CK8/18、CD68、Vimentin、S-100、CD117、Actin、CD34、EMA均为阴性,AB/PAS染色阴性,刚果红染色肿瘤细胞呈红色。病理诊断:(胃小弯)胃髓外浆细胞瘤。根据病理诊断查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及血清κ、λ链均未发现异常。手术后未行其他治疗,随访6a无复发。

  • 胃癌合并高血糖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孙立臣;潘旭波

    1995~1999年,我们对82例血糖升高的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1~79岁,平均59.35岁.术前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肿瘤位于胃窦部60例,胃体小弯部15例,贲门胃底部7例.术前空腹血糖均高于6.40mmol/L,其中31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空腹血糖>8.0mmol/L.患者均无典型糖尿病症状.本组施行胃癌根治术58例,其中毕Ⅱ式术37例,毕Ⅰ式术6例,全胃切除1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4例;姑息性胃癌切除12例;胃肠吻合术8例;单纯剖腹探查术4例.术后病理检查示早期胃癌5例,其余均为进展期胃癌.术后出现并发症42例次,其中吻合口瘘7例,切口感染19例,肺部感染6例,胰瘘2例,腹腔脓肿2例,泌尿系感染4例,死亡2例.术后平均13(7~60)天出院.

  • 胃肠吻合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作者:曲兴龙;柴宇啸;韩毓;张怡

    目的 探讨胃肠吻合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肠吻合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经胃镜下成功止血4例,急诊二次手术治疗5例,均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胃肠吻合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是高危并发症,术中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及时规范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 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5例临床分析

    作者:关秀文;韦炳邓;冯贤松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7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合并幽门梗阻的病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高达9.21%,显著高于术前未合并幽门梗阻病人的2.23%(P<0.05).25例确诊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后均给予非手术综合治疗,均治愈.结论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癌根治术后相对少见的近期并发症,术前合并幽门梗阻及行毕Ⅱ式吻合术为其易发因素.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动态检查一般能明确诊断,确诊后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 胃术后排空障碍的临床分析

    作者:费国猛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上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排空障碍,一般分为功能性通过障碍与器质性通过障碍。前者主要由吻合口炎症、水肿,胃肠运动功能减弱所致胃排空延迟,常在术后早期发生,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多可治愈[1]。国内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约为4.7%[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月至2012年2月诊治的20例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浅谈胃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及防治。

  • 不同胃肠吻合方式的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石汉平;张赟建;雷尚通

    胃肠吻合术是胃肠外科患者常用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之一.随着外科手术器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胃肠吻合已经从过去的单纯手工吻合发展为现在的手工吻合、胃肠腔内支架吻合和器械吻合的结合,广泛应用于外科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之中[1],如消化道肿瘤、消化道溃疡、肠梗阻、肝胆管结石、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疾病,切除肿物、病灶所在区段或无功能区后再行胃肠道的吻合成形术.

  • 环状胰腺合并十二指肠闭锁一例

    作者:韩福友;于有;张鹏;王凤兰

    患儿,女,8岁.生后3 d因呕吐在外院以急性肠梗阻剖腹探查,术中证实为环状胰腺,急诊行胃肠吻合术,术后不久家长发现患儿阵发性哭闹,但无明显规律性,未引起注意.2岁时,患儿间断出现腹痛症状,亦呈阵发性,无规律,并且在进食不佳时伴发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上述症状随年龄增加有加重趋势,发作频率逐渐增多,并且近期家长发现患儿上腹部出现两处膨隆、时隐时现肿块,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但腹痛症状每天均发作数次,故而求诊.查体:患儿发育欠佳,营养不良,体形消瘦.头颈部各器官及心肺均未见异常.腹部中线右侧可见到手术切口瘢痕,上腹部可见到两处膨隆,时大时小,与胃肠蠕动波节律一致,触之质软,无压痛,余无阳性体征.

  • 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的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罗先勇;王家祥;陈新让;李苏宁;夏自强;陈浩;高鹏飞

    目的 探讨非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7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10例儿童幽门梗阻,其中非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18例.2例幽门痉挛,2例幽门前瓣膜,9例水肿瘢痕性幽门狭窄,3例溃疡性幽门狭窄,1例幽门肿瘤,1例Jodhpu病.总结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的典型症状及治疗特点.结果 有明确病因者5例.本组4例保守治疗,1例介入下置入空场营养管后继续保守治疗,1例介入下球囊扩张术,余12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组术前明确诊断者4例.手术方式采取幽门成形术、瓣膜切除+幽门成形术、胃十二指肠吻合术(BillrothⅠ式吻合)、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随访0.5~5.5年,平均(2.47±2.0)年,呕吐症状消失15例,饱食后偶出现呕吐3例.结论 非肥厚性幽门梗阻临床类型较多,术前明确病因诊断较困难,治疗方式多样,对于儿童幽门管切除、迷走神经切断应慎重考虑,以减少倾倒综合征及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建议针对溃疡及肿瘤病变可切除幽门管,其余均可保守治疗或行幽门成形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等替代手术.

  • 小儿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治疗

    作者:孙晓毅;余东海

    目的 报道4例小儿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的手术抢救以及预后.方法 2002至2008年间收治的4例男性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儿,年龄2.5~4岁,均在内科治疗溃疡病期间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而紧急手术治疗.手术发现溃疡分布于球部上壁1例,后壁1例,球后部2例,表现为动脉性喷射状大出血或溃疡边缘渗出性出血.所有病例均采用打开十二指肠直视下缝扎止血.彻底止血后妥善封闭十二指肠残端,行半胃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术.结果 4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5年,术前消化道症状消失,未再复发溃疡或出血;患儿血红蛋白、血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饮食及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结论 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病合并不可控制的大出血极为罕见,出血常由后壁溃疡腐蚀动脉引起,需紧急手术打开十二指肠在直视下控制出血.止血后溃疡可给予旷置,采用毕Ⅱ式吻合,胃切除范围应不同于成人,半胃即可.

  • 小儿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作者:于鼎

    6例患儿均为钝性撞击伤,上腹部受伤4例,右上腹受伤2例.6例均有腹膜刺激征,其中4例伴有创伤性休克.腹腔穿刺6例,4例抽出不凝固血液,2例未抽出液体.腹部X线检查5例,4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1例口服碘剂造影,见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受压征.B超检查2例,均可见肝下少量积液.强调腹腔穿刺、X线腹部透视及平片、口服碘剂造影以及辅以B超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上应尽早行剖腹探查术.正确的手术方式、综合治疗和加强术后护理对预后甚为重要.

  • 小儿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与手术时机

    作者:吕志葆;金百祥

    近10年来收治小儿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94例,其中早期手术组(Ⅰ组)44例,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转手术治疗组(Ⅱ组)19例,非手术治疗组(Ⅲ组)31例.结果Ⅱ组肠绞窄坏死发生率和病死率高于Ⅰ组.强调迅速准确判断病情进程的重要性.认为非手术疗法经12~24 h不见好转,应及时修正治疗方法,把握手术时机.

    关键词: 肠梗阻 胃肠吻合术
  • 快速康复外科中小茴香热敷对胃肠吻合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何玉琨;刘权焰;刘志苏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中小茴香热敷对胃肠吻合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92例胃肠吻合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开放式手术92例,腹腔镜手术100例),每组按术后处理方式分为小茴香热敷组(试验组)和热毛巾热敷组(对照组).记录术前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腹痛腹胀评分,炎症反应指标和营养状态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缩短,腹胀明显减轻,第一次肛门排便时间、腹痛评分、炎症反应指标和营养状态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小茴香热敷能促进胃肠吻合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提早恢复,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推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119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