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螺旋水刀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黄文君;关惠军;敖兵

    目的熟悉螺旋水刀的操作规程和保养,正确掌握手术配合的方法.方法术前了解病情和手术方式,检查测试仪器功能,连接电凝器械,负压吸引器,按操作程序密切配合手术步骤开机,术后正确彻底的清洗、保养、消毒与灭菌.结果25例螺旋水刀应用肝叶切除中能提高手术速度,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结论护士加强对螺旋水刀应用的学习,正确掌握操作规程和保养灭菌的方法,是预防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提高手术配合成功率的关键.

  • 术中超声和超吸刀在解剖性肝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陈焕伟;甄作均;苏树英;蔡云峰;廖珊

    近10年来,随着一些先进设备的应用,肝脏外科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术中超声(oper-ative ultrasound,OUS)的应用使肝脏切除更加精准[1],超吸刀(CUSA)、水刀、激光以及微波固化等的出现使肝脏切除术中出血减少[2].

  • 术中超声在肝脏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刘允怡

    术中超声是现代肝外科不可缺少的工具,尤其是在合并肝硬化病人中.术中超声可分为开腹和腹腔镜两种不同技术,使用的探头则有扇型和直型探头.这两种不同探头各有优劣.术中超声在肝切除的应用很多.它可提高肝外科医师进行术中诊断和肿瘤分期能力.因此,23%~51%病人会改变术前所定手术计划.在超声引导下,外科医师可通过穿刺进行活检或治疗.此外,术中超声还可协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决定切缘,决定离断肝实质平面,引导、监视离断肝实质平面,找出重大血管施加以保留或结扎.术中超声应由受过术中超声培训的肝外科医师,或由医学影像专业和肝外科医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实施.

  • 附加左侧或右侧肝脏切除治疗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

    作者:蔡文科;张永杰;卢军华;杨广顺

    无手术禁忌肝门部胆管癌(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的切除率近年有很大提高,对于常见的BismuthⅢa、Ⅲb 及Ⅳ型病例,往往需附加左或右侧肝脏切除(半肝及尾状叶)才有可能实现切缘阴性.Konstadoulakis等[1]报道HC切除左侧肝脏切缘阳性的比率显著高于右侧.我们研究行左侧肝脏切除治疗HC的临床结果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率及病死率,并与行右侧肝脏切除治疗HC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术式之疗效差异.

  • 完全腹腔镜下肝左外叶解剖性切除七例

    作者:刘荣;黄志强;周宁新;黄晓强;姜凯;向昕;夏红天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肝脏左外叶解剖性切除手术的方法和适应证. 方法在不阻断全肝血流的情况下,应用多种器械于完全腹腔镜下进行解剖性肝左外叶切除7例(男3例,女 4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例,肝脏血管瘤5例(2例为多发).术前3例行超声和CT检查,4例行超声、CT和MRI检查. 结果 7例手术均在完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10 min,平均出血量700 ml,平均输血量343 ml.术后平均住院5.7 d,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4 d.未发生胆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在现有的手术器械条件及在不阻断全肝血流的情况下,可安全地进行腹腔镜肝左外叶解剖性切除.

    关键词: 腹腔镜 肝脏切除
  • 第Ⅳa肝段肿瘤切除术中肝中及肝左静脉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作者:林志强;王在国;游志坚;俞武生;叶振伟;何润沛;胡夏荣;梁子君;郑惊雷;邓润枢

    目的 探讨及总结第Ⅳa肝段肿瘤切除术中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主干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至2008年12月47例第Ⅳa肝段肿瘤切除合并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主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切除术式包括:Ⅳa肝段肿瘤局部切除12例、Ⅳa+部分Ⅳb肝段切除(左内叶切除)10例、Ⅳa+部分Ⅳb+Ⅱ+Ⅲ肝段切除(左半肝切除)25例.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切除及术中止血均获成功,均涉及肝中(左)静脉主干的处理.行肝左静脉主干结扎者27例,肝左静脉主干修补8例;肝中静脉主干结扎者4例,肝中静脉修补者16例.通过术前CT或MRI评估,肝中静脉或肝左静脉损伤发生的符合率97.2%(35/3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6%(5/47),其中活动性出血再手术1例,胆汁瘘并膈下感染2例,肝功能代偿不全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第Ⅳa肝段肿瘤是可以安全切除的.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是手术的重点与难点,损伤处理的具体措施包括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结扎和(或)修补术.术前CT或MRI可以较准确判断术中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 一项肝细胞癌循证治疗概况的Meta分析

    作者:胡炎军;朱求实;李盛

    前言 做为十大常见肿瘤之一的肝细胞癌,在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肝癌昂贵的治疗费用给财政、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对早期肝癌认识的不断增加,小肝癌或癌前病变的检测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分子靶向治疗的出现以及各种相互冲突的不同肝癌治疗指南的存在,特别需要对肝癌的治愈性治疗及医学管理进行循证学的回顾和研究.目的 研究和确定肝细胞癌首次医学治疗的生存获益,本次研究的试验多数开展于2005至2010年间;其次,对采用与此次研究目的相关的选择标准所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入组完成后,根据所有文章的强度分级排序.材料和方法 我们选择Medline、Cancerlit、Embase database以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的资料,检索2005至2010年间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评价的主要终末结局为总生存率以及无复发累积生存率,终末结局的评价依据研究的规模以及随访的长短经历1~3年的时间.采用广泛应用于Mata分析的软件Meta-analysis ver 2.0.exe进行数据结果分析.结果 在2005年至2010年的资料中我们找到了相关的193个随机对照试验,其中32项符合要求,终根据文章的强度我们筛选出了17项研究.这17项研究后按照以下标准分类:手术切除(2项),经皮穿刺乙醇介入治疗(5项),化疗栓塞(1项),全身治疗(8项),其他治疗(1项).经皮穿刺乙醇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ethano1 injection,PEI)和手术切除相比疗效不确定,但比较总生存率,经皮乙醇介入疗法与传统手术切除相似.PEI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相比,射频消融在3年总生存率上有一定优势(优势比1.698;95%置信区间1.206~2.391;P=0.002).考虑到副作用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1.199;95%置信区间0.571~2.521;P=0.632).结论 对仅有单个病灶且小于3 cm的肝细胞癌患者,RFA应作为首选的治疗.因经动脉化学栓塞治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可能导致肝衰竭风险的增加,因此患者的选择极为关键.他莫昔芬对于肝细胞癌治疗而言无任何意义.索拉非尼对于进展期以及无法手术的患者而言,可作为一线的治疗选择,但对于早期肝癌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确定.

  • 第二肝门部肿瘤手术切除的经验体会

    作者:王在国;林志强;游志坚;郑惊雷;俞武生;胡夏荣;叶振伟;何润沛;刘光中

    目的:总结第二肝门部肿瘤手术切除经验.方法:对手术切除的137例第二肝门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37例手术切除及术中止血均获得成功.出现术后并发症30例(21.9%),包括术后出血7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胆汁瘘及膈下感染各3例,肝衰8例,肝性胸腔积液5例.因术后早期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各死亡1例,肝衰死亡2例,肺转移肺梗塞、脑及脊髓广泛转移而放弃治疗各1例,围手术期死亡率4.4%(6/137).结论:第二肝门部肿瘤是可以安全切除的.

  • 微波凝固止血切肝术对肝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文智;冯玉泉;王悦华

    回顾分析根治性切除肝癌156例,其中微波刀切除80例,普通肝切除76例,两种方法经分析对比及统计学处理其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5年复发转移率.结果表明:微波刀切肝与普通肝切除无明显差异.提示:微波刀切肝只能减少术中出血并可提高手术的速度,不能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 半肝血流阻断在原发性肝癌肝脏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吴志科

    目的:探讨在肝部分切除手术中应用半肝血流阻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肝脏部分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肝血流阻断,研究组采用切除侧半肝血流阻断,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连续阻断时间及术后肝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连续阻断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AST、ALT、CHE及PA水平无显著差异,患者术后1d及7d 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CHE、PA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能够延长肝脏切除术中连续阻断时间,减少肝功能损伤.

  • 不同肝血流阻断法在肝脏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对比

    作者:吴培生;罗永香;叶坤伟;麻元亮;江毅

    目的 探讨Pringle法及Glisson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在肝脏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肝脏切除手术的患者,疾病诊断为原发肝脏肿瘤,类型为肝血管肉瘤、肝细胞腺瘤、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Glisson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和对照组(接受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法).对比两组术前生化结果、术中相关指标及输血情况、术后3天肝功能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术前生化结果(Hb、PLT、PT、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天术后肝功能(ALT、AST、TBIL)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切除手术中,采取Glisson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可以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少术中出血,同时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 计算机辅助规划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会星;史宪杰;梁雨荣;何蕾;陈明易;王宏光;吕少诚;王学栋;孟翔飞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至12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实施的47例联合部分肝脏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其术前是否进行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将47例患者分为两组,即经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组(CASP)和未经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组(WCASP),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前相关检查、术前预案、实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ASP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5±1.3)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72.0 ±.214.3)ml;WCASP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9±2.9)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70.0±330.1)ml.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平均手术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两组间术中平均出血量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6).CASP组患者术中的首次送检阴性率高于WCASP组,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19).结论 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可辅助设计优化的手术方案,在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手术规划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完全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10例讨论

    作者:刘学伟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肝脏左外叶解剖性切除手术的方法和适应证。方法在不阻断全肝血流的情况下,应用多种器械于完全腹腔镜下进行解剖性肝左外叶切除10例(男7例,女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例,肝脏血管瘤5例(2例为多发)。术前3例行超声和C T检查,4例行超声、C T和M R I检查。结果10例手术均在完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10min,平均出血量500ml,平均输血量300ml。术后平均住院5.7d,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4d。未发生胆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现有的手术器械条件及在不阻断全肝血流的情况下,可安全地进行腹腔镜肝左外叶解剖性切除。

    关键词: 腹腔镜 肝脏切除
  • 肝内胆管结石外科诊治158例研究

    作者:李胜

    目的 总结外科诊治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肝内胆管结石,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估相关辅助检查的准确性、手术方案选择的合理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单独行B型超声检查、单独行CT检查、行B型超声联合CT检查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率与引流与否无关.双侧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肝段切除联合高位胆管切开取石,结石残留率低于单纯肝段切除或单纯高位胆管切开取石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术前单独采用B型超声或CT检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单侧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率与引流与否无关;双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段切除联合高位肝胆管切开取石效果好,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稍高.

  • 刮吸法慢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附10例报告)

    作者:朱岳华;徐侃;叶芃

    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是彭淑牖教授发明的外科解剖器械,在肝脏切除术中应用较广泛[1].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8月,我们将这种解剖方法(刮吸法)应用于慢性脓胸手术,对10例慢性脓胸患者施行纤维板剥脱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肝脏切除术后患者留置胃管时间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作者:周丽平;王志红;贺斯嘉

    肝脏手术一般采取间歇肝门阻断法切除肝脏病变组织,肝门阻断时间一般为20-30 min,第一肝门阻断往往造成胃肠道内血液淤滞,血流缓慢;手术麻醉药物的使用及术后镇痛泵的普遍使用,使肝脏手术后胃肠胀气十分常见.因此,肝脏手术后常规进行胃肠减压~([1]),直至患者通气后再拔管,但期间诸多的不良反应给术后患者带来了更多痛苦.为探讨如何减少胃管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更具人性化的治疗,我们对100例患者进行了不同留置胃管时间的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 肝血流阻断的方法及实施策略

    作者:马跃峰;付维利;谭文翔

    本文主要介绍各种肝血流阻断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选择策略.持续性肝门阻断是较古老和简单的肝血流控制方法,目前仍被外科医生广泛的应用.间歇性肝门阻断、半肝血流阻断和保留腔静脉通畅的全肝血流阻断主要适用于肝实质异常的患者,全肝血流阻断操作复杂,并且有10%~20%的患者不能耐受阻断期间血液动力学变化,但是对于需要进行广泛下腔静脉重建的肝脏手术非常适合,保留腔静脉通畅的全肝血流阻断方法适用于涉及肝静脉重建或局限性下腔静脉重建的手术.肝脏手术中肝血流阻断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变位置、肝脏病理变化程度、患者心血管情况以及术者和麻醉医师的经验和习惯等情况综合考虑而定.

  • AFP分层有利于预测乙型肝炎相关肝癌预后

    作者:金晶兰;温晓玉

    【据《Ann Surg Oncol》2013年11月报道】题:AFP分层有利于预测乙肝相关肝癌预后(作者Blank S等)
      前瞻性随访了189位接受肝脏切除的HBV相关肝癌的患者。这些患者在1995年到2008年在同一家医疗机构接受随访。将AFP水平分为不同层次,以用于K-M分析及多因素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

  • 全麻术后低温对肝脏部分切除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作者:高业兰

    目的 提高对"全麻术后低体温时对肝部分切除患者危害性"的认识,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全麻下进行"肝叶/肝段"切除,将术后中心温度高于36℃的全麻未醒患者与中心温度低于36℃的全麻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全麻后的苏醒时间、寒颤发生率、术后2h内的凝血功能(PT、APTT)、住院期间切口感染率.结果 两组间苏醒时间、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寒颤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住院期间切口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全麻术后低体温对肝脏部分切除患者的苏醒时间、凝血功能、寒颤发生率均有影响,而是否增加住院期间切口感染率尚不能确定.因此,需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治术后低体温,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等效剂量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术后硬膜外或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效应的观察

    作者:沈霞;葛宁花;缪长虹;薛张纲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肝脏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或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效应.方法:80例ASA Ⅰ~Ⅱ择期行肝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术后行PCEA(背景剂量4ml/h+PCA 4ml/次,锁定时间8min)或PCIA(背景剂量为2.5ml/h+PCA 5ml/次,锁定时间8min).Bf组镇痛用药为硬膜外0.125%布比卡因+2mg/ml芬太尼;Bs组镇痛用药为硬膜外0.125%布比卡因+0.4mg/ml舒芬太尼;S组镇痛用药为静脉0.8mg/ml舒芬太尼;F组镇痛用药为静脉4mg/ml芬太尼.观察术后2,4,8,12,24,48h镇痛(VAS)和镇静效果、镇痛泵使用情况;记录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均镇痛良好.Bs组各时点的镇痛评分低,与S组相比2、4、48h镇痛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与Bf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S组较F组8、12、24h镇痛评分低(P<0.05),Bs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物使用量少,与其它三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四组生命体征稳定.结论:舒芬太尼镇痛是可行、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推广.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