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肝泡型包虫病

    作者:宋书邦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肝泡型包虫病的新途径.方法:对5例经穿刺活检确诊的肝泡型包虫病,在超声引导下和监视下穿刺采用肿块内多点注射纯酒精法进行硬化治疗,对于巨大肿块坏死液化者抽完液化液,注入纯酒精为抽出量地10~50%保留于液化腔.同时服用足量的抗包虫药.结果:5例8个肿块全部有效,显效3例,肿块缩小20%以上并有明显钙化,好转的2例肿块亦有所缩小并出现钙化征象.穿刺多的11次,平均5次,无一例出现腹痛、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观察长的56个月,平均29个月,未发现包虫种植扩散的任何迹象.结论:本研究认为: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肝泡型包虫病是一种简便易行、创伤轻微、安全实用、疗效可靠的新途径.

  • 彩色多普勒诊断肝泡型包虫病并布加氏综合征1例

    作者:刘志红

    患者女,79岁.因腹胀,双下肢肿10d入院.体检:腹膨隆,剑下及肝区轻压痛.使用两门子ACUSON Atares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超声所见:肝脏体积增大,右肝前叶为主探及一大小约12.0 cm×11.8 cm×8.5 cm实性团块,浸及部分尾状叶及第二肝门区,与肝组织界限欠清晰.团块内部稍强与稍弱回声间杂,并可见密集点状、小结节状钙化,后方伴明显声衰减及声影,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肝左静脉汇人下腔静脉处狭窄,内径约0.2 cm(图1),局部血流加速,Vmax:2.05 m/s(图2),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显示不清,2支静脉的远端内径增宽、迂曲,管腔内血流呈“自发显影”征象.

  • 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55例治疗分析

    作者:郭强;邵英梅;温浩;蒋铁民;冉博;吐尔干艾力·阿吉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诊治的55例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姑息性手术组)38例采用姑息性病灶切除加胆道减压术;B组(介入组)17例采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脓腔引流管时间、病灶侵犯第一肝门程度、病灶继续浸润和(或)远处转移、胆道并发症、病死率、累积生存率等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行log rank检验.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血白蛋白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民族分布无明显差异.术前肝功能、术后脓腔引流时间、病灶侵犯第一肝门程度、病灶继续浸润和(或)远处转移、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治疗是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有效方法.该法具有微创、简便、安全、可重复性等优点,可以代替传统的姑息性手术治疗.

  • 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在难治性肝泡型包虫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阿卜杜艾尼·啊卜力孜;邵英梅;郭强;蒋铁民;温浩;吐尔干艾力·阿吉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在难治性肝泡型包虫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开展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以来收治的侵犯重要血管及胆道和(或)脑、肺转移的137例难治性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在多学科诊治组会诊,将患者分为多学科协作诊疗组(MDT组)49例和专业诊疗组(非MDT组)88例.MDT组分为手术治疗组(A组)26例和非手术治疗组(B组)23例,B组中后期根治性手术切除13例.非MDT组分为手术治疗组(a组)61例和非手术治疗组(b组)27例,b组中后期根治性手术切除5例.比较A组与a组患者确诊时间、围手术期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根治率.比较B组与b组后期根治性手术切除率.随访时间1~8年.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A组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术后晚期并发症(再次出现黄疸、吻合口狭窄及复发)低于a组(P<0.05),手术根治率高于a组(P<0.05).入院到确诊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胆漏、胸腔及腹腔积液、吻合口漏),A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单纯化疗或置管引流+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后期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综合药物、介入、手术治疗的优点,制定佳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提高难治性肝泡型包虫病手术根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已失去根治手术机会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创造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

  • 肝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戴季蓬;邵英梅;温浩;吐尔干艾力

    肝包虫病亦称肝棘球蚴病.根据致病源不同分为肝囊型包虫病(HCE)和肝泡型包虫病(HAE)两类.本研究对当前肝包虫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一、肝包虫病的影像学诊断进展1.超声新技术: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技术成功应用于HAE.因为病灶具有"乏血供"特点,所以其血流图亦具特征性,即:病灶内部无血流信号,表现为造影剂充盈缺损的"黑洞征",而病灶周边则有连续或短棒状血管环绕,在进入病灶边缘处"截断"[1].

  • 晚期肝泡型包虫病47例治疗分析

    作者:阿依甫汗·阿汗;曹峻;吐尔干艾力;张金辉;邵英梅;邰沁文;温浩

    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ecosis,HAE),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呈恶性浸润性生长,可继发肺、脑转移[1].大部分HAE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术.对晚期患者可采用姑息性手术加药物或单纯性药物治疗.我们回顾性分析47例晚期HAE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其治疗方法的选择.

  • 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临床研究

    作者:马海林;范晓棠;石绣江;何方平

    目的 探究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评价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完成的30例行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中尿量、术中出血量、无肝期时间、无肝期尿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等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0例受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3±2.6)h (7.9~22.3 h),术中平均红细胞输注量为(11±6)U (0~32 U),术中平均尿量为(4 020±1 299)mL (450~11 750 mL),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 498±2 160)mL (400~15 000 mL),无肝期中位时间为330 min (104~879 min),无肝期平均尿量为(1 397±480)mL (450~3 200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33 d (3~183 d),术后中位住院费用为22万元(9~84 万元),术后并发症发生人数1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无肝期时间与受者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均<0.05);性别、术中红细胞输注量、术中尿量及无肝期尿量与受者术后生存时间无关(P均>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术中出血量是影响受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中出血量是影响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术式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治疗终末期泡型包虫病的理想手术方式.

  • 肝泡球蚴病鉴别诊断和治疗3例报告

    作者:刘盛;江明

    肝泡型包虫病(alvcoar hydatid disease),又称肝多房型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mltil ocularis cysticus)又称"泡肝"或"肝泡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容易与肝癌、肝硬变、肝囊性包虫病相混淆,特别是与肝癌很难区别.本文结合1999年5月~2000年5 月遇到3例典型病例,就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 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作者:孙寅

    肝泡型包虫病(HAE)是一种严重危害中国西部人群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目前仍为主要的确诊手段,并为手术方式选择以及预后提供依据.在各种治疗方法中根治性肝切除术为治疗的首选方案.近几年随着异体肝移植、自体肝移植技术的发展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该文主要对近几年HAE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该病诊断与治疗现状.

  • 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治疗现状

    作者:郭强

    肝泡型包虫病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一种寄生虫疾病,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该病生长方式类似肿瘤一样以浸润式增殖的方式生长,可转移或侵害周围脏器,临床上素有“虫癌”或“寄生虫性肝癌”之称,预后较差.病灶侵入胆管时可出现梗阻性黄疸,液化空腔继发感染并破入胆管可引起胆管炎,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外科手术是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超声造影在肝泡型包虫病与肝脏实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郑惠芳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泡型包虫病与肝脏实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91例肝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结果91例肝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肝泡型包虫13例,原发性肝癌30例,转移性肝癌6例,肝血管瘤28例,肝脓肿5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6例,局灶性非均匀性脂肪肝1例,肝内血肿1例,肝硬化增生结节1例。常规彩超与超声造影对肝泡型包虫病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泡型包虫病具有特征性的超声造影表现,可作为与其他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依据。

  • 肝脏三维重建系统在肝泡型包虫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付仲;王海久;樊海宁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包括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幼虫病,单房/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幼虫病,多房棘球蚴病.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寄生虫病,属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在青海省,包虫病被列为重点防治寄生虫病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是一种特殊类型寄生虫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建国初对包虫病的认识只是空白,截止1996年,全国泡型包虫病患者约600例,目前遍及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四川、西藏等地,黑龙江和辽宁也有罕见报道.该病慢性损害肝组织,在肝内浸润生长,晚期像癌症一样转移侵及其他脏器,被称为“虫癌”,预后不容乐观[1].

  • 肝泡型包虫病自体肝移植中提升功能肝“量与质”的临床实践:附12例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吐尔干艾力·阿吉;邵英梅;赵晋明;李涛;冉博;蒋铁民;张瑞青;吐尔洪江·吐逊;吴磊;郭敏;温浩

    目的:探讨自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中精准评估及提升功能肝“量与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共实施12例自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患者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12例患者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8例,B级1例,C级3例;3例患者有中重度黄疸,3例患者术前计算移植功能肝体积(GV)和受体标准肝体积(SLV)比(GV/SLV)<30%;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引流、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分期肝切除等技术,肝功能 Child-Pugh 分级改善到 A级11例, B 级1例;胆红素均降至正常值2倍范围内;GV/SLV 分别达到44.4%、47.2%和56.2%。本组12例患者移植前 GV/SLV 在40.8%~73.2%之间,平均55.6%;手术时间为11.5~20.5 h,平均12.3 h;无肝期时间为193~375 min,中位时间253.5 min;术中输注红细胞悬液为0~6 U;术后住院时间为10~42 d,平均22.7 d;住院总费用12.16~43.48万元,中位费用17.44万元。1例患者术后一周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1)自体肝移植为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提供了技术上的安全和可行性;(2)术前精准评估移植功能肝“量与质”是成功的关键;(3)术中和术后通过精准手术和个体化处置可明显提升功能肝的“量和质”。

  • 1例行全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病人围术期护理

    作者:郑微微;郑倩;申晓敏

    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又称肝棘球蚴病,为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新疆、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畜牧地区,其发病原因在于人吞食被棘球属虫种的幼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虫卵通过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内,只要3周便可发育为包虫囊而致病,严重者病变可累及整个肝脏[1],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像恶性肿瘤一样呈弥漫性浸润生长且易发生远处转移,故又被称为“虫癌”.目前,HAE的治疗方案多以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其中,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为晚期HAE病人提供了根治性切除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围术期精心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16年11月收治1例终末期HAE病人行全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于12月20日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肝泡型包虫病B超误诊为肝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秀生

    1 典型病例患者男40岁,上腹隐痛1年多,近4个月加重.查体:一般状况较佳.肝大在剑突下触及5横指,并扪及包块,质硬,边界尚清,不活动,有轻度压痛.血常规检查正常.嗜酸粒细胞2% ,CaSoni验阳性,AFP 2次试验分别为6ng/ml和2ng/ml,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X线胸片未见异常.B超检查:肝大,以左叶为著,厚12.8cm,外形失常.在左叶探及一直径11cm实性较强光团,边缘不规则,呈结切分叶状,与肝组织的界线不清晰,在实性包块内探及直径 7.8cm的暗区,近似园形,周边不规整,暗区内有小光点分布,B超诊断:肝左叶混合性占位病变,肝癌液化.手术见肝左叶有15×12cm的白色包块,抽出黄色味臭的粘稠液220ml,行左叶切除术.病理诊断:肝泡型包中病,病灶中心部坏死液化.

  • 包虫病影像诊断技术和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温浩;刘文亚;邵英梅;赵晋明;宋涛;吐尔干艾力·阿吉;冉博

    包虫病是严重危害中国西部人群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手术仍为包虫病临床主要的治疗手段.该文通过对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等两型肝包虫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各种术式回顾性分析总结后,综述如下:1)超声检查主要用在两型包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是在农牧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普查时,超声以其便携低耗易行的特点成为首选.近来用超声对肝两型包虫病病灶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基础上进行灰阶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可以更好地显示其病灶的确切范围,周边增值带微循环血供状态,为肝包虫病外科手术提供更多的诊断治疗信息.2)囊型包虫病CT/MRI均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囊肿,病程发展中出现子囊、囊膜剥离、囊壁及内容物钙化等特征;泡型包虫病CT/MRI均表现为非均质实性肿块,内部有小圈状和颗粒状钙化,中心常出现液化坏死,形成"地图状"外观.其类似肿瘤的浸润生长可压迫和侵蚀肝血管和胆管并伴远处血行转移.MRI水成像技术对不典型包虫病有独特的诊断效果;CT/MRI血管成像和胆系成像有利于诊断包虫并发症;CT/MRI灌注技术、MRI扩散成像和波谱成像有望实现活体无创的分子影像诊断.3)肝囊型包虫病:(1)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的首选术式;(2)外囊次全切除术可有效消减残腔,避免胆瘘等,能减少手术时间及外囊完整剥除术所致手术风险;(3)肝内囊摘除术仍是主要方法,术中应经胆道或胆囊管美蓝造影以确认是否胆漏.4)肝泡型包虫病:(1)根治性肝切除是治疗首选方法;(2)姑息性病灶切除手术,因继发难治性肝切面胆瘘而宜慎重采用;(3)肝移植是治疗两型包虫病终末期后手段,术后仍存在复发的可能,需酌情服用抗包虫药,如阿苯达唑片剂或其他剂型(乳剂、脂质体口服液等).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泡型包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邓薇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对肝泡型包虫病的检出率,分析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就诊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常规接受普通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入组患者病灶的大小以及弹性评分,比较诊断结果与手术或病理结果的差异.结果 研究表明,入组的8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中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以及肝泡型包虫病分别为28例、22例、20例和10例,与普通超声检测相比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的肝泡型包虫病、原发性肝癌的病灶面积、周长以及体积明显增加,且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泡型包虫病与原发性肝癌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相比明显降低,与肝血管瘤相比则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可疑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有助于明确病灶硬度,提高检出准确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常规彩超与超声造影诊断肝泡型包虫病效能比较

    作者:才让卓玛;南嘉格列;李晓君;刘君

    目的 探讨常规彩超和超声造影在肝泡型包虫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疑似肝泡型包虫病的肝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 在78例肝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肝泡型包虫30例,原发性肝癌18例,肝血管瘤17例,肝脓肿4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转移性肝癌3例,肝内血肿1例,肝硬化结节1例,局灶性非均匀性脂肪肝1例;超声造影诊断肝泡型包虫病的检出率为94.9%,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的76.9%(P<0.05).结论 超声造影能清晰地显示肝脏病变的血管分布,有利于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现状

    作者:阿依甫汗·阿汗;吐尔干艾力;邵英梅;温浩

    肝包虫病(Hepatic echinococcosis)是一种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我国肝包虫病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肝囊型包虫病(Hepatic cystic echinococcosis),占大多数,另一种为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较少见.肝包虫病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据调查,人肝包虫病的感染率在3.1%~31.5%,患病率在0.5%~5.0%[1].

  • 藏汉双语式思维导图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马洁;樊海宁;王海久;王志鑫

    目的 :探讨藏汉双语式思维导图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肝泡型包虫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应用藏汉双语式思维导图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肝泡型包虫病相关知识问卷及满意度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藏汉双语式思维导图模式应用于肝泡型包虫病围术期健康教育中,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和满意度,是一种方便、高效、低成本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