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坪虹膜综合征在超声生物显微镜中的表现
目的:用UBM检查发现睫状沟关闭、虹膜隆起、房角变窄所致的闭角型青光眼.方法:用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Model P40,检查5个病例,6只眼,其中闭角型青光眼5例、眼内肿瘤1例.结果:小梁网睫状突距离761.83±166.12,房角开放度500μm处21.10±7.7,与正常眼小梁网睫状突距离1122±232,房角开放度500μm处30±12对照比较差异明显(t=5.311,P<0.003,t=2.83,P<0.037).讨论:用UBM检查发现高坪虹膜综合征,对青光眼发病原因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手段.
-
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睫状突形态与青光眼的关系
目的 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定性、定量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睫状突形态,探索其与青光眼的关系. 方法 浅前房组为80例>40岁前房深度浅患者,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患者2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患者26例,可疑房角关闭(PACS)者26例.对照组为80例相同年龄段前房深度正常患者.对双眼进行UBM检查,记录上、鼻、下、颞4个象限睫状突矢状和冠状切面扫查图像,测量睫状突高度(CPH)、睫状突厚度(CPT)、睫状突间距(CPI)、睫状突数量(CPN)、A角以及α角.进一步比较上述生物学参数在浅前房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AACG、CACG以及PACS亚组间的差异、PACS亚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别,并对A角与α角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浅前房组较对照组CPH、CPT测值增加,CPI、CPN、A角以及α角测值减小(P<0.05).CACG与PACS亚组的CPH、C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S亚组较对照组CPH测值增加,CPI、CPN、A角以及α角测值减小(P<0.05),α角与A角呈正相关. 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睫状突形态有明显变化,超声检测其参数可能成为早期筛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较敏感指标之一.
-
房水中微量元素与糖尿病性白内障关系的研究进展
房水为一种从后房到前房持续生成和排出的无色透明液体,由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至后房,通过瞳孔进入前房,再经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管、集合管和房水静脉,后流入巩膜表层的睫状前静脉而入血液循环,主要功能为营养角膜,使晶状体的形态保持相对稳定性,以保证正常的视觉功能.
-
小切口睫状突定量小梁切除术的设计及疗效
目的 探讨小切口睫状突定量小梁切除术的方法并观察其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原发性青光眼设计以小切口睫状突定量的小梁切除术并施行30例(40眼),其术后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与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随诊1月~5年,平均1.5年,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眼压控制率高,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小切口睫状突定量小梁切除术并发症少.
-
睫状突定量的小梁切除术的设计及其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改进手术方法提高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方法 对原发性青光眼设计了以睫状突定量的小梁切除术并施行102例(124眼),其疗效与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进行对比.主要的手术改进是定量地切除小梁组织,其宽度为3个睫状突宽度,大小为1~2 mm×1.5~3.5 mm.结果 术后随访4~36月,平均19月,与对照组相比,眼压控制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以睫状突定量的小梁切除术是一种设计合理,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手术.
-
睫状体神经纤维瘤一例
患者女,33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颞侧黑影14个月,加重2个月,于1998年8月11日以右眼内占位性病变收入本院.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眼前5 cm指数;左眼0.5,戴-3.00 D矫正至1.0.右眼睑、结膜、角膜及前房未见异常,瞳孔略呈斜椭圆形,虹膜左下象限睫状体部明显膨隆,可见晶状体后有棕褐色肿物向前生长,散瞳后见右眼瞳孔缘左下象限处瞳孔区内一棕褐色肿物自睫状体生长,向前挤压晶状体颞下缘,使其边缘有不规则凹陷,并呈乳白色混浊,其颞下周边部可见萎缩的睫状突,表面有菲薄的色素上皮组织覆盖,肿物向后浸润至脉络膜,并突向玻璃体腔内;玻璃体混浊并有机化增殖膜.眼底窥不清.左眼未见异常.眼压:右眼14.57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7.30 mm Hg.
-
晶状体悬韧带
被拍摄者男性,36岁.将瞳孔充分散大,使用佳能BQ900型照相机,拍照位于虹膜睫状突与晶状体之间的晶状体悬韧带(精粹图片1).拍摄技巧探讨 要将晶状体悬韧带拍摄清楚,应注意以下几点:(1)将瞳孔充分散大,直至完全暴露晶状体悬韧带;(2)拍摄时将光带从侧面投照在晶状体与虹膜之间,给晶状体悬韧带充分照明,由于晶状体悬韧带极细微,需要将背景光降低,从侧面投照可利用玻璃体腔内暗室效应,使细小的晶状体悬韧带在对比中显示清楚;(3)聚焦应精准;(4)避开眼球前部组织结构的反光,如角膜、巩膜、晶状体均可产生发光,导致光晕出现,适当调节照明光的方向,可避免光晕的出现.
-
人眼睫状突无色素上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房水是维持眼内压的基础,房水的产生由睫状突上皮完成.睫状突上皮包括色素上皮、无色素上皮细胞两层结构,其均为单层且其间联接紧密,因此难以分离纯净的两种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以往多为混合培养,近年来随着组织分离及细胞培养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国外学者开始对其进行研究[1-3].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除术的21例NVG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5 mg,3~5 d后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完成全视网膜光凝,16例联合行白内障手术,15例联合行睫状突光凝.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眼压、视力及虹膜新生血管(NVI)消退情况.结果 术后3周80.95%(17/21)患者NVI完全消退.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明显低于术前[(18.6±5.1)、(14.3±4.8)、(12.8±4.4)、(15.1±3.7)mmHg(1 mmHg=0.133 kPa)比(42.8±7.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个月2例因眼压难以药物控制,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6个月眼压完全控制15例,条件控制6例,无低眼压发生.4例视力没有明显改善,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对于伴有玻璃体积血和增殖明显的NVG患者,首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然后联合玻璃体切除、全视网膜光凝、睫状突光凝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眼科手术显微镜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设计及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行青光眼小粱切除术后眼压及视力的恢复.方法:对118例130只眼在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下行小梁切除术并注重在显微镜下观察虹膜根部切除术中睫状突暴露的数目,巩膜切口位置和大小,结膜瓣的选择、观膜辨的张力.结果:术后随访1-2年注重观察这些因素与术后前房的恢复,降压效果、术后视力、滤泡形成的关系,疗效满意.
-
年龄对睫状突位置及高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睫状突位置及突起高度的影响.方法:应用UBM定量测量两组健康被试者的睫状突的位置及突起高度相关指标.其中高年龄段组(51~79岁)31人,低年龄段组(1 2~35岁)21人.对两组间各指标测量值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睫状突位置相关指标:TCPD和A角的测量值上差异具显著性(P<0.05),显示高年龄段组睫状突位置较低年龄段组前移.在睫状突突起高度方面两组间差异不具显著性.结论:推测年龄因素作用下睫状突位置的前移与老年人中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较高有关.
-
无虹膜白内障囊外摘除植入带光阑人工晶体1例
患者女55因右眼被铁丝戳伤,于1995年5月20日第一次来我院就诊.右眼视力0.1, 5点钟角膜缘内1mm处见一不规则伤口,虹膜缺如,晶体透明.后极部视网膜水肿.行角膜裂口缝合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视力逐渐下降.2000年5月11日再次就诊,右眼视力光感,眼压20.55mmHg,无虹膜,睫状突及晶体悬韧带可见.晶体囊膜完整,皮质混浊,眼底窥不见.诊断:右眼外伤性虹膜缺失,白内障.采用德国MOrcher公司生产的带光阑(带虹膜)人工晶体,总长12.5mm,光阑直径10mm深褐色,中央光学部分直径5mm,呈双面凸型,两支撑襻分别与光阑间距约1.2mm,A常数118.1.行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晶体后囊膜完整,前房注入甲基纤维素后植入人工晶体,晶体襻位于水平位.角巩膜缘切口缝合5针.
-
睫状体囊肿合并强直性瞳孔一例
患者女 20岁视近易疲劳两月就诊.两月前无意中发现双眼瞳孔不等大,出现视近易疲劳.无全身病及局部使用散瞳剂.查体:Vod1.2 Vos1.2 Jrl/30 cm.眼压OD16.7mmHg OS15 mmHg.角膜透明,中央前房深,右眼颞侧及左眼鼻侧虹膜局限性隆起,右眼>左眼,对应前房变浅.散瞳后,右眼9点钟可见一半透明样囊肿.瞳孔直径右眼5 mm左眼4 mm.直接及间接光反射消失.集合运动右眼瞳孔无变化,左眼持续较长时间集合运动瞳孔可有缓慢缩小.晶体透明,视盘边界清,C/D0.2黄斑中心反光存在.UBM示双眼周边前房夹角开放,右眼9点处虹膜局限性膨隆,呈球状1.7×0.2囊样回声与睫状突相连,囊内回声均匀.左眼9点处可见类似囊样回声0.5×0.6.全身检查:神经系统正常,膝反射减弱.诊断:睫状体囊肿合并强直性瞳孔,处理:定期复查眼压.
-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在青光眼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判断预后中的应用
青光眼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转的致盲眼病[1-3].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SCP)是通过破坏部分睫状突来减少房水生成进而降低眼压[4]治疗青光眼.目前主要通过眼压控制状况、降眼压药物、术后并发症分析判断 TSCP的疗效 [5].超声生物显微镜(UBM)非侵入、无干扰、可以实时、动态观察并记录虹膜、房角及睫状体的解剖结构[6].临床上利用此项技术观察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及成形术后房角的变化、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道的变化,对治疗效果、治疗失败原因及激光、手术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3].本研究拟利用UBM检测TSCP术前、术后睫状体形态变化参数,及其与术后眼压的关系,从而明确 UBM检测在青光眼 TSCP术判断预后中的作用.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睫状体厚度和前房深度的关系
平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可观察眼前节结构,了解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眼前节解剖结构特点[1-2].PACG的发病机制与角膜小、前房浅、晶状体厚、眼轴短及晶状体位置偏前等解剖因素相关,有学者提出睫状突肿胀、睫状体位置偏前是PACG的可能发病因素[3].该研究主要关注的是PACG与房角关闭和睫状体厚度的特点及其与前房深度的关系.
-
湿蒸方式改善近视眼和记忆力
前言:近视眼是一个大泛围的社会问题,在国内小学生、中学生近视眼的发生率有些已超过50%.所以更好的预防和康复近视眼这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无论是国内和国外,对近视的病因认识不是十分明确.我通过10多年研究发现,要明确近视眼的病因十分困难,但是通过眼结构功能,明确近视眼病理改变是可行的.
-
超声生物显微镜睫状突冠状切面测量方法及其标准化
目的 探讨睫状突超声生物显微镜冠状切面标准化的方法,并对其测量的一致性进行评价.方法 设计了睫状突标准超声生物显微镜冠状切面,并在该切面基础上测量30例受试者(30只眼)的睫状突厚度、睫状突间距.评价同一操作者内及不同操作者间的测量结果,用类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测量的一致性.结果 测量者内CPT和CPI的ICC分别为0.989(F=91.054,P=0.000)和0.989(F=90.163,P=0.000),测量者间CPT和CPI的ICC分别为0.97(F=33.670,P=0.000)和0.99(F=100.103,P=0.000).结论 规范了睫状突标准超声生物显微镜冠状切面,认为该切面有利于睫状突生物学参数检测以及对眼科疾病的病情评估.睫状突标准UBM冠状切面是矢状切面的重要补充,应成为UBM眼科检查的常规扫查切面.
-
陈旧性眼外伤Ⅱ期植入悬吊式人工晶体及瞳孔成形一例
1 病历资料患者男,29岁.20年前被木棍戳伤右眼伴视物不见,当时急诊给予"右眼外伤缝合术",术后视力无改善,此后未再诊治.现就诊于我院,以"陈旧性眼外伤(右)"收入院.体检:视力为手动/眼前(右),1.2(左),眼压正常(双).右眼角膜中央略偏鼻下有一斜形粘连性白斑,斑内有新生血管长入,前房深浅不一,鼻下方虹膜根部断离,断开的虹膜连同被拽长的睫状突与角膜白斑粘连,其间有白色混浊,看不到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及眼底.右眼不能固视,外斜约10°.左眼未见异常.双侧泪道冲洗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