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进展

    作者:石建平;赵梦华;刘吉祥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已发现癌症患者VTE的风险比非癌症患者增加4倍之多[1].已发生VTE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低于未发生VTE的癌症患者[2].本文对癌症患者的VTE风险、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 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星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常见的频繁复发性疾病,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临床上常采用持续抗凝疗法治疗及预防血栓形成,而抗凝治疗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降低 VTE 复发风险,另一方面会增加出血风险。了解 VTE 复发危险因素对指导临床抗凝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 VTE 复发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 ACCP-10:静脉血栓栓塞抗栓治疗指南

    作者:医脉通

    2016 年 1 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ACCP) 发布了第 10 版" 静脉血栓栓塞( VTE) 抗栓治疗指南",ACCP-10 抗栓指南对深静脉血栓(DVT)及肺动脉栓塞(PE)等的抗血栓治疗进行了阐述,具体如下.1. 对于近端 DVT 或 PE 患者,推荐长期(3 个月)抗凝治疗(1B 级).2. 腿部 DVT 或 PE 且无癌症的患者,长期(3 个月)抗凝治疗推荐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或依度沙班,其效果优于维生素 K 拮抗剂(VKA)(2B 级).腿部 DVT 或 PE 且无癌症的患者,未接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或依度沙班治疗者,建议维生素 K 拮抗剂,其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LMWH)(2C 级).

  •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吴新民

    一、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一个疾病的两个方面,近来人们倾向于将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腘静脉以上(含腘静脉)深静脉血栓形成为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腘静脉以下深静脉血栓形成为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

  • 颅脑外伤对多发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影响

    作者:岳立锋;刘艳丽;姚赛男;郭艳波;赵娜;魏朝辉;陈涛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对多少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影响。方法对111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颅脑外伤分为脑外伤组51例和无脑外伤组60例,比较2组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CU 住院时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脑外伤组血管栓塞发生率为25.49%,非脑外伤组血管栓塞发生率为26.67%,2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外伤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高于非脑外伤组(P<0.05),ICU住院时间大于非脑外伤组(P<0.05);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部损伤不会增加多发伤患者血管栓塞风险,且给予恰当的抗凝治疗不会增加患者颅内出血的风险,并且与患者病死率无明显相关性。

  • 静脉血栓栓塞与肺栓塞的内科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黄翔;吴华容;明莫瑜

    尽管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常被看做是手术和创伤后的并发症,事实上,50%~70%的症状性血栓栓塞事件和70%~80%的致死性肺栓塞发生在非手术条件下,尤其是内科人群,内科疾病急性期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8倍以上[1].现就VTE、肺栓塞 (PE)常见的内科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 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安全性分析

    作者:解皓;李海涛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后静脉血栓栓塞( VTE)的安全性。方法将96例初次行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患者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均一致。利伐沙班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口服利伐沙班10mg,共14d;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口服安慰剂。于术前及术后第2天行血常规检查,根据公式计算失血总量和血红蛋白( HGB)下降量;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及拔管后伤口渗液量,计算显性失血量;记录术后35d内的出血事件。结果利伐沙班组失血总量及HGB下降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术后显性失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伐沙班对TKA术后出血有一定影响,但与安慰剂比较无显著差异。

  • 加拿大警告顺铂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

    作者:

    近期,加拿大卫生部网站发布信息,警示顺铂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此项安全性评估是根据国外监管机构发布的处方更新信息开始启动的。
      顺铂是抗肿瘤药品,与其他疗法联合用于治疗晚期膀胱、睾丸和卵巢癌。于1979年在加拿大上市,仅可通过处方获得。在加拿大市场上共有5种以顺铂为通用名的产品销售,均为1mg/ ml 规格的静脉注射剂,容量分别为10ml、50ml 和100ml。
      加拿大卫生部共收到18份与顺铂使用有关的静脉血栓栓塞报告。所有病例被确定为可能与顺铂相关。在报告的病例中,5份报告死亡结局,但基于不良事件报告中提供的信息无法对死因做出定论。癌症患者本身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和相关致死性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库中有520个与顺铂有关的静脉血栓栓塞病例。另外,在一项发表的研究1中评价了接受癌症治疗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频率,结论认为,接受顺铂治疗实体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高于非顺铂治疗者。

  • 临床路径在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VTE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新娟;郭杰;李淑云;史健

    目的 观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预防临床路径在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VTE预防临床路径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96例为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6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VTE发生率和满意度评分.结果 试验组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总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E预防临床路径应用于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可以降低其VTE发生率,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胡天洋;蒋幼凡

    目的 观察非维生素K拮抗剂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新型口服抗凝药与维生素K拮抗剂对比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多中心对照研究相关文献,检索日期截至2017年6月,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个研究共计29 879例患者,结果显示:①新型口服抗凝药较传统维生素K拮抗剂可明显降低大出血事件(OR =0.61,95%CI =0.50~0.75,P<0.01)、致命性出血事件(OR =0.37,95%CI=0.17~0.81,P=0.01)发生的风险;②新型口服抗凝药与传统维生素K拮抗剂相比,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或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的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95%CI =0.81~1.08,P=0.38),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 %CI=0.83~1.13,P=0.70);③纳入研究所报道的不良反应结果无法合并分析,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安全性优势有待进一步评估.结论 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不亚于传统维生素K拮抗剂,在降低出血风险方面前者更具优势,但其安全性优势仍需进一步评估.

  • 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张国忠;杨琛腾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因两者在形成过程、发病机制及治疗上颇为相似,因此将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VTE是一种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疾病,但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同,其确切的发病率很难获得.

  • 腹部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作者:杨蓓

    静脉血栓栓塞时,静脉瓣损伤和静脉管腔阻塞可导致静脉瓣功能不全和活动后静脉高压,长期静脉淤滞可导致血栓形成后综合症(PTS),而急性期严重者可能发生肺栓塞而死亡.临床上,药物治疗动、静脉血栓栓塞的方法主要是抗凝和溶栓.及时抗凝治疗可以防止血栓扩散、减少血栓复发和降低肺栓塞的发生,但对已形成的血栓无作用,且临床上部分病人还存在抗凝禁忌.溶栓治疗可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但对亚急性、慢性期血栓的溶解效果不佳,且加大溶栓强度可能导致严重大出血,因此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也受到广泛限制.故临床上腹部大手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有关DVT形成的原因、预防和护理综述如下.

  • 以静脉血栓形成为早期临床表现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研究

    作者:韩洪超;许洁;王爱坤;徐越超

    目的 探讨以静脉血栓形成(VTE)为早期临床表现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恶性肿瘤的诊治意识,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被明确诊断为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VTE的患者4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以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入院,在医院接受手术之后或诊治期间首次出现VTE的患者;研究组:以VTE为首发症状就诊、进一步诊断出消化道恶性肿瘤、且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有无合并症、VTE发生部位、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侵犯程度、入院时首次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 42例患者中,以VTE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7例(40.5%),对照组25例(59.5%).研究组患者男性比例、VTE发生在双下肢的患者比例、肿瘤发生在胃部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BMI、合并症、VTE发生部位(除外双下肢)、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侵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原发性VTE为早期临床表现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男性患者发病率相对较高,双侧DVT的发生率较高,且以胃恶性肿瘤为主.提醒临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若遇有不明原因的VTE患者,尤其是男性、双侧下肢VTE患者,应高度警惕其并发胃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 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在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顿晓熠;刘志英;吴勤奋

    目的 探讨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内分泌科2013年1月-2016年3月临床疑似VTE的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305例,其中确诊VTE组176例,未发生VTE组12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比较Padua评分、D-二聚体水平及两者联合时对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发生VTE的诊断价值.结果 确诊VTE组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adua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未发生VTE组,而三酰甘油水平低于未发生VTE组,确诊VTE组的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感染、慢性肺部疾病、恶性肿瘤及既往VTE病史的发生率均高于未发生VTE组(P<0.05).Padua评分诊断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VTE的佳切点为4分,≥4分时灵敏度为53.41%,特异度为89.15%,约登指数为0.426,ROC曲线下面积为0.713[95%CI (0.655,0.771)];D-二聚体佳切点为0.5 mg/L,≥0.5 mg/L时灵敏度为84.12%,特异度为51.94%,约登指数为0.361,ROC曲线下面积为0.683[95% CI (0.618,0.743)];Padua评分≥4分联合D-二聚体≥0.5 mg/L时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51.94%,约登指数为0.457,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 (0.748,0.852)].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诊断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发生VTE的ROC曲线下面积与单独使用Padua评分或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768,P<0.001;Z=5.624,P<0.001);而Padua评分与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32,P>0.05).结论 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诊断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发生VTE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风险诊断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VTE高危人群.

  • 请您收藏--静脉血栓栓塞(VTE)的知识点(三)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

    D-二聚体和VTE无创诊断方法·DVT的诊断规则已证实几种基于CUS(系列/联合)、临床可能性评分和D-二聚体结果的无创策略有效,成效研究表明它们很安全.图1所示策略(D-二聚体配合临床可能性)非常安全,成本效率高,可显著减少加压超声成像扫描的使用.内科医生需根据实践及经验和医院现有的有创和无创试验调整策略.对于临床可能性为中低度的患者,ELISA技术(VIDAS)是惟一经验证可行的测试方法.

  • 请您收藏--静脉血栓栓塞(VTE)的知识点(一)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

    关键词: 收藏 静脉血栓栓塞
  • 请您收藏--静脉血栓栓塞(VTE)的知识点(二)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

    关键词: 收藏 静脉血栓栓塞
  • 恶性肿瘤相关血栓形成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倩;陈宏林;徐旭娟

    静脉血栓栓塞是恶性肿瘤患者第二大死亡原因,但一直未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对恶性肿瘤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及评估量表进行综述,以期帮助医护人员早期识别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尽早干预,降低血栓发生率.

  •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倩竹;黄建平;曾小兵;蒋徐维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上海曙光医院及其宝山分院治疗的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398例,367例术后未发生VTE为非VTE组,31例术后发生VTE为VTE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VTE的影响因素.结果 非VTE组和VTE组患者比较,在年龄、性别、吸烟、嗜酒、肥胖、糖尿病、AJCC分期、肿瘤部位、术者、血栓防治治疗、低分子肝素使用、机械预防血栓、手术时间>180 min、化疗、围术期放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VTE既往史、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术后并发症、输血、制动时间>3 d、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TE既往史、心血管疾病、AJCC分期、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制动时间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VTE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有VTE既往史、现存心血管疾病、肿瘤处于进展期、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制动时间长的患者,并发VTE的风险性大.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应该运用规范性的血栓预防措施.

  • D-二聚体和残余血栓与静脉血栓再发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陈锋;熊吉信

    目的 系统评价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停用维生素K拮抗剂后高浓度D-二聚体(>500 ng/ml)和残余血栓与静脉血栓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Meta分析专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0,对国外7篇关于高浓度D-二聚体和残余血栓与静脉血栓再发关系的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D-二聚体水平增高组的静脉血栓再发率明显高于D-二聚体水平正常的对照组(P<0.00001);有残余血栓组与无残余血栓组间的静脉血栓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停止抗凝治疗1个月后,D-二聚体浓度>500 ng/ml与静脉血栓再发的危险性相关,而残余静脉血栓与静脉血栓再发的危险性无关.

489 条记录 10/25 页 « 12...78910111213...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