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血管腔内治疗

    作者:张致远;金龙;陈广;苏天昊;王振常;朱志军;魏林;肖国文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治疗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PV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因原发病为胆道闭锁接受肝移植、术后后发生PVS的患儿14例,均经门静脉造影证实,并接受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或)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分析14例患儿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效果.结果 14例患儿共进行23次血管内腔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82.61%(19/23).10例患儿经1~2次球囊扩张治疗后治愈,4例患儿球囊扩张治疗后,行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支架植入后未发生狭窄.14例患儿均未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 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PVS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 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血管腔内治疗进展

    作者:张致远;金龙;苏天昊;王砼

    门静脉狭窄是儿童肝移植术后常见的严重血管并发症之一.血管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微小、疗效确切的优势,是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对近年来儿童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血管腔内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超声诊断小儿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价值

    作者:任秀昀;高农;李威;游波;沈中阳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小儿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5年10月武警总医院实施的68例69次小儿肝移植受者术后进行超声多参数监测,评估门静脉并发症.超声测量参数包括:门静脉供受体段、吻合口及狭窄处直径,门静脉狭窄处上方及下方血流速度及脾脏大小.门静脉狭窄判断标准:狭窄直径比值>2倍,狭窄处上下方血流速度比值>4倍,且脾脏进行性增大;门静脉栓塞判断标准:门静脉管腔内见实性回声,彩色血流充盈缺损或消失.结果 69例次小儿肝移植受者,超声诊断门静脉并发症7例(10.1%,7/69),其中6例经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确诊.包括门静脉狭窄6例(8.7%,6/69),1例行球囊扩张术后恢复正常,其余5例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正常;门静脉血栓1例(1.4%,1/69),因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超声多参数测量可明确诊断小儿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超声检查为小儿肝移植术后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磁共振门静脉造影术对门静脉系统的研究价值

    作者:何必立;吕宾;许茂盛

    目的:磁共振门静脉造影术(MRP)是一种无创、高效的检查门静脉系统的成像方法.为了解其对于研究门静脉系统的价值,对此技术作一综述.方法:阅读相关文献30篇,对MRP的主要技术,临床应用以及局限性进行归纳分析.并重点分析MRP对门静脉系统的研究价值.结果:MRP清晰的展示了门静脉系统的解剖和变异,为评估门静脉高压提供准确的关于流量和阻力方面的信息,也能很好的显示门静脉狭窄、栓塞和包埋破坏等病变.结论:MRP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的解剖和病变,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都很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价值.

  • 先天性门静脉畸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作者:夏建国;李凤华;许桂英;彭梅;董胜翔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天性门静脉畸形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14例门静脉血管畸形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7例、肝内肝动脉门静脉瘘2例、门静脉狭窄3例、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2例,彩超结果与血管造影或CT相符合.其中有肝功能不全和门静脉高压症1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天性门静脉血管畸形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阻塞的介入治疗

    作者:刘凤永;王茂强;段峰;王志军;宋鹏

    目的 评价用介入技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PV)阻塞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13例原位肝移植术后PV阻塞[狭窄和(或)血栓形成]病人进行了介入治疗,男9例,女4例;年龄28~60岁(平均43岁).其中PV血栓3例,PV吻合口狭窄9例,PV吻合口狭窄合并血栓1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例(其中8例有呕血病史).7例用经皮经肝穿刺PV分支途径治疗,6例经TIPS途径,技术包括球囊扩张+置入支架8例、局部溶栓和清除血栓4例次、单纯球囊扩张2例、联合栓塞胃冠状静脉9例次.结果 介入治疗技术均成功,无重要并发症,结束治疗时复查造影显示PV血流通畅,PV主干管径接近正常10例、3例残留狭窄<30%.随访6~48个月(平均28个月),5例术前肝功能异常病人,术后2周有显著改善;9例以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术后复查胃镜显示静脉曲张明显好转,随访期间未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腹部症状较明显的病人,术后腹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逐渐减轻;复查Doppler超声波显示PV血流通畅.结论 介入技术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PV阻塞的安全、有效方法 .

  • 重视肝移植血管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陈规划

    血管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也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供受体血管的处理及吻合技术是影响血管并发症的关键环节.对于门静脉吻合来说,留置"扩展环"能较好地预防门静脉狭窄的发生,同时国内外均有采用先开放门静脉血流后置打结的报道,亦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为一种有效防止门静脉吻合口狭窄的措施.

  • 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临床效果初步评定及分析

    作者:杜紫雷;陈勇;郭广卿;刘长坯;王前程;陈俊卯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行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介入手术成功率100%,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3%,远期有效率90.0%。结论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效果确切。

  • 肝移植术后内支架治疗门静脉狭窄的护理

    作者:彭文;郑莉芳;陈贤;曹迅

    肝移植为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却是导致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门静脉由于血管直径较大,吻合技术相对并不复杂,因此,术后门静脉狭窄的发生率仅为0.5%-3.0%;但由于其危害性较大,可以导致移植肝的功能丧失和患者死亡.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快速发展,采用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门静脉狭窄,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我院在2007年1月-2010年10月对5例肝移植术后发生门静脉狭窄的患者置入内支架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表阿霉素PLGA缓释涂膜支架在猪门静脉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龚高全;王小林;陈颐;王克强;王建华;颜志平;程洁敏

    目的:通过表阿霉素涂膜金属内支架在正常家猪门静脉中的应用,评价带药支架在门静脉系统的急性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异物反应和血管内膜增生程度.方法:10头正常家猪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皮穿肝行门静脉造影并测量门静脉直径,实验组置入带药金属内支架,对照组为金属裸支架,重复测量门静脉直径.2组配对分别于术后4d、1周、2周、4周、6周处死动物,处死前行门静脉造影并测量门静脉直径.门静脉标本行病理检查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实验组4d未发生急性血栓,对照组4d发生血管壁部分急性血栓;实验组4周、6周门静脉直径分别为支架置放即刻的88.9%和87.5%,对照组4周和6周为自身的60%和50%.术后1~6周实验组均可见血管壁出血并呈逐渐加重,炎症细胞浸润,异物巨细胞出现,血管壁小血管增生,中膜增生不明显;对照组术后2~6周主要表现中膜增生改变为主,血管壁亦有出血改变,血管壁小血管增生较实验组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较轻,弹力纤维增生明显,管腔变窄.实验组1~6周电镜显示胶元纤维排列整齐,增生不明显,内皮细胞较完整,未见明显破坏,平滑肌细胞部分破坏,细胞核染色变深,胞浆内脂质增多.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未见明显增生.对照组电镜下可见成纤维细胞代谢活跃,内质网增多,合成活跃;平滑肌细胞内充满肌丝,血管壁胶元增多,排列未见明显紊乱.结论:带表阿霉素的PLGA涂膜支架在正常家猪门静脉中,发生内膜增生,血管腔狭窄的机会比金属裸支架少,发生局部炎症反应和异物反应的程度较金属裸支架组重.

  • 先天性门静脉狭窄并脑豆状核及基底节变性病及文献复习

    作者:王学红;卢放根;刘小伟;欧大联;吴小平;霍继荣

    目前公认的能引起大脑基底节区豆状核变性的先天性消化系统疾病只有Wilson病[1],少见其他先天性消化系统疾病引起脑基底节区豆状核变性.我院消化科近日收治1例先天性门静脉狭窄并脑豆状核变性患者,作为先天性疾病值得重视.

  • 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5例

    作者:刘鹏;袁伟升;宫琳;矫学黎;陆小亮;王鹏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低,与肝动脉并发症相比并不常见,但会导致移植物失去功能并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回顾性分析401医院肝移植中心2003年9月-2014年9月所施行的139例次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对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诊断处理进行讨论.

  • 小儿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球囊扩张治疗的中长期结果

    作者:高海军;陈光;王浩;温连芳;杨颐馨;王鹏辉

    目的 探讨小儿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PVS)介入治疗的中长期结果及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肝移植术后PVS 5例患儿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7个月~8岁,中位年龄2岁10个月.患儿原发病:1例为Carolis病,4例为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均采用球囊扩张治疗,对患儿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5例肝移植术后PVS患儿球囊扩张治疗均成功,成功率为100%.肝移植术后早期狭窄1例,发生于术后0.5个月,迟发性狭窄4例,发生于术后3 ~ 30个月.PVS部位均发生在门静脉吻合口部位,狭窄部位门静脉直径为(2.3 ±0.6) mm(1.2~3.0 mm),狭窄程度为70% ~ 95%.患儿均采用球囊扩张,球囊扩张后狭窄部位的直径为(9±1)mm(8~10 mm)(t=32.560,P<0.05).扩张前狭窄两端压力梯度为(11.0±3.2)mmHg(8~16 mmHg),扩张后狭窄两端压力梯度为(2.2±1.5) mmHg(0 ~ 4.0 mmHg)(t=8.242,P<0.05).术后随访10~ 66个月,患儿门静脉均通畅,通畅率为100%.结论 肝移植术后PVS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长期随访结果通畅率高.

  • 肝移植术后早期门静脉并发症的介入治疗一例

    作者:季茹;陶开山;遆振宇;杨建栋;千年松;闫薇;窦科峰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和门静脉狭窄(PVS)是肝移植术后的门静脉并发症,但由于门静脉直径较大,肝移植术后出现门静脉并发症并不多见.自1997年7月至2008年7月我中心共施行肝移植150例(原位肝移植142例,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8例),术后发生门静脉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0.7%,现报告如下.

  •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梅;张晓刚;田敏;师建华;王荣锋;刘学民;王博;吕毅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门静脉狭窄发生情况、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 17例患者肝移植术前有肝硬化病史,7例患者肝移植术前有门静脉血栓形成史,8例有脾切除断流或分流等相关手术史;3例为儿童供肝.18例患者门静脉狭窄发生时间为术后23 d~24个月,中位时间为2.2个月,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发现,通过门静脉CT血管造影术(CTA)或行介入治疗确诊.所有病例确诊后,均行华法林抗凝治疗;5例有门静脉高压表现的患者行球囊扩张术,其中1例同时放置血管内支架;其余13例采取保守治疗.治疗后9例好转,7例无变化,2例加重.结论 对肝移植术前有肝硬化病史的受者,术后常规彩超监测,CTA或介入治疗确诊门静脉狭窄.无临床症状患者可行保守治疗,合并门静脉高压者可行介入治疗,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监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

    作者:任秀昀;王凤水;刘煜;陈新国;李威;沈中阳;庄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监测对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DFI对504例原位肝移植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连续监测.术前监测内容包括门静脉主干直径、血流速度及有无门静脉栓塞等;术后监测内容包括门静脉供体段、受体段、吻合口的直径、管腔内回声、血流方向及血流速度等.结果术后当日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为46.27 cm/s,小流速为15.8 cm/s,大流速为110.8 cm/s.358例(71.03%)血流速度>40 cm/s.30 d后,347例(68.85%)流速降至40 cm/s以下.64例(12.70%)出现离肝血流,1例(0.20%)出现完全离肝血流.门静脉并发症13例(2.58%),包括4例(0.79%)栓塞(3例血栓、1例瘤栓),9例(1.79%)吻合口周围狭窄.结论异常门静脉血流信号不一定均出现并发症,连续动态观察门静脉血流的变化更有价值,因此,CDFI技术对监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先天性门静脉狭窄致肝前性门脉高压症1例报告

    作者:秦森;杨建江;王孝平;周昊;汤善宏;曾维政

    病例 女,18岁,因“黑便3d,呕血2d余”入院.既往史:6年前因不明原因脾亢于外院行“脾脏切除术”.查体:贫血貌,睑结膜、甲床及皮肤苍白,但无黄染;腹部平坦,左上腹可见一长约10 cm手术瘢痕,脾未扪及,余无特殊异常.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2.38×1012/L,血红蛋白78 g/L,红细胞压积23.20%;肝功:白蛋白39.60 g/L,总胆红素28.80 μmol/L,直接胆红素10.20,μmol/L;凝血4项、自身免疫性抗体、甲状腺功能、肾功、输血9项、铜蓝蛋白、贫血3项、肿瘤标志物等未见异常.

  • 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植入覆膜金属可回收支架护理体会

    作者:李琼;许红霞;蒲小金;徐冬霞;李汛;翼明

    胆管狭窄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10~30%肝移植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胆管狭窄[1].2011年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ERCP诊疗中心对1例肝移植术后胆管良性狭窄患者植入胆道覆膜金属可回收支架(wallflex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于2005年2月2日因“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终末期肝病”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免疫抑制剂及抗病毒药物.於2007年元月(术后21个月)后发现皮肤、巩膜黄染,B超、MRI检查示胆总管及门静脉狭窄,行经皮肝穿刺(PTCD)引流数日后黄疸逐渐消退.术后经常反复出现黄疸、发热等胆管炎症状,经治疗讨论后决定於2010年9月19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道扩张术+置入塑料支架一根(胆道内引流8.5F-10.0,Flex)治疗,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并于2011年1月19日再次行ERCP术,拔除塑料支架,植入胆道覆膜金属可回收支架(8.0F-1 0.0cm wallflex),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 经皮经肝血管成形术治疗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护理

    作者:赵文

    目的:评估经皮经肝血管内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肝移植术后发生门静脉狭窄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经肝血管成形术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前、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介入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共置入自膨式支架9枚,1例随访期间因门静脉主干内癌栓形成再次置入覆膜支架1枚。护理干预为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内支架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内支架植入治疗的随访观察

    作者:王欣;王剑锋;黄强;高堃;翟仁友;杨伟利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或伴血栓形成者内支架植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12年8月,北京朝阳医院介入放射科3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且成功植入门静脉支架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对合并门静脉血栓者行溶栓治疗,对侧支曲张明显或分流严重者行栓塞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了解支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1例患者共植入支架39枚,4例行溶栓治疗,5例给予侧支栓塞治疗,术后门静脉血流通畅。2例门脉海绵样变者成功开通门静脉且植入支架。随访期6~99个月,各随访时间支架累积通畅率均为100%。1例合并门静脉血栓者术后17个月出现脾静脉血栓再形成。术后严重并发症胸膜腔出血1例(3.2%);支架对侧门静脉分支血流缓慢1例(3.2%)。结论门静脉支架植入治疗是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合并门静脉血栓者,术后远期可能出现血栓再形成,对术后严重并发症需的处理需慎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