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配合促进技术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东雁;彭德强;贺天喜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促进技术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脑梗死上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促进技术组(A组)、针刺组(B组)、促进技术组(C组)和对照组(D组),应用针刺疗法和促进技术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简式Fugl -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MBl)和简易上肢功能评分的改变.结果治疗后A组明显优于其他3组,B组和C组无差异,A、B、C各组治疗后优于D组.结论早期针刺和促进技术联合治疗是急性脑梗死上肢瘫早期康复治疗较为理想的方法.

  • 针刺配合神经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金星;崔贵祥;朱士文;郑舒畅;吴士杰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神经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下肢瘫患者分为4组,每组30例:Ⅰ组应用针刺和促进技术治疗,Ⅱ组应用针刺治疗,Ⅲ组应用促进技术治疗,Ⅳ组应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简式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结果 治疗10周后,各组指标均有明显变化.Ⅰ组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1),Ⅰ、Ⅱ、Ⅲ组明显优于Ⅳ组(P<0.01),Ⅱ、Ⅲ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配合神经促进技术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分期巨刺结合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利泰;冯文丽;张红文;杨明惠;韩乐乐

    目的 观察分期巨刺结合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11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根据偏瘫恢复阶段采取分期巨刺、拮抗肌取穴以及促进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及促进技术,疗程均为30 d.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分期巨刺结合促进技术可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 头针结合促进技术对脑梗死功能障碍的评价

    作者:魏铁花;邢艳丽;唐强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方法结合促进技术对脑梗死后功能障碍、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14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结合康复组、头针组、康复组和对照组.采用SIAS运动功能评分法、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方法综合评定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结果在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上,针刺结合康复组、头针组、康复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疗效上,头针结合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头针组、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方法结合促进技术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 运动想像和促进技术对偏瘫肩痛康复疗效的影响

    作者:姚保龙;蒋小毛;霍文璟;姚波

    目的探讨运动想像和促进技术对偏瘫肩痛的康复疗效.方法 3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被随机分成运动想像和促进技术组(治疗组)18例与一般康复治疗组(对照组)13例.采用Partridge方法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想像和促进技术对偏瘫肩痛的康复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 呼吸促进技术配合针刺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曦;韦伟;伍玉兰

    目的 观察呼吸促进技术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 将68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毫针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呼吸促进技术训练.分别在治疗3d、7 d后评价患者呃逆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连续治疗3 d及7 d后进行疗效观察,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促进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

    关键词: 促进技术 针刺 呃逆
  •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综合康复治疗

    作者:欧海宁;康健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促进技术为主,辅以高压氧、功能性电刺激、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另20例作为对照组,以 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以促进技术为主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 应用促进技术与作业疗法对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永刚;靳瑞领;孙美艳

    对30例中风患者采用运动促进技术及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并采用Fugl-Meyer法评测运动功能.结果表明: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随年龄增长,功能改善的积分逐渐下降;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在半年以前者,功能改善明显半年以后者仍有改善.说明促进技术与作业疗法可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 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医疗

    作者:吴丽君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对 32例脑卒中早期患者根据不同运动功能状态,采用促进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方案。以 Fugl- Meyer法、 MAS量表评价,与对照组 30例作比较。结果康复组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活动能力较原来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 P< 0.05),而继发下肢痉挛、垂足、内翻足的发生率则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早期适当的康复措施可以促进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步态。

  • 促进技术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的随机对照观察

    作者:董薇红;程安龙;陶泉;李韵;贾鸿妹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促进技术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综合治疗,与单纯促进技术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 52例,对照组 48例。上述方法治疗的功能评定均采用 Barthel指数和 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两种数据进行 t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后偏瘫患者的综合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提高,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和 P< 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综合性康复措施优于单纯本体促进技术。

  • 行为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作者:吴莹;李雨峰;黄林;徐丽;程明;李怡;余茜

    目的 研究运动再学习方法和促进技术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的比较,以及运动再学习方法对事件相关电位(ERe)P300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运动再学习组(51例,接受运动再学习训练)、促进技术组(50例,接受促进技术训练)和对照组(49例,未训练),比较12周后3组患者MAS、Berg平衡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等指标,观察两种方法对运动功能改善的优劣,以及运动再学习方法对ERP F300是否有改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ERP正常对照.结果 运动再学习组的手部运动和手精细活动能力较促进技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再学习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ERP 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的ERP P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运动和手精细功能的改善优于促进技术,这将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同时运动再学习方法也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 促进技术和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研究现状

    作者:朱宗俊;肖洪波;陈瑞全;邵俊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在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卒中120万~150万人,累积存活者中约75%致残,其中老年患者的残疾率高达80%~90%,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能力,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1].偏瘫是脑卒中后主要的后遗症,指脑卒中后遗留的,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等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早期康复的介入疗效显著,在病情稳定后24h内即可进行.促进技术和头皮针是临床治疗偏瘫的常用方法,笔者就近年来促进技术和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方法综述如下.

  • 促进技术和β-七叶皂甙钠治疗脑梗死

    作者:龚望梅;乐维汉;周佑群;黄丽霞;朱凤芝

    脑梗死是常见病, 致残率高, 我们采用促进技术和β-七叶皂甙钠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 现代综合促进技术治疗急性脑卒中

    作者:朱建国;袁栋才;潘殿卿;张菊香;王红燕;魏琰;张俊岭;孟祥生

    对12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常规组各60例.康复组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分为轻、中、重3型.康复组及常规组均给以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配合以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运动疗法进行早期康复干预.采用FIM躯体功能评分及Fugl-Meyer积分评估运动功能,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康复组中轻、中型预后好,轻型患者康复干预影响因素较少些,自然恢复比重大,中、重型之间疗效差异显著,中型患者康复效果高,另外脑出血恢复优于脑梗塞.

  • 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

    作者:邢艳丽;唐强;魏铁花

    目的:研究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14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36例,4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综合组同时接受头针治疗及康复训练,头针组同时接受头针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脑卒中残损评价表(SIAS)评价患者功能状况.结果:经过8周治疗,运动功能、肌张力、躯干平衡、关节活动范围及疼痛评分比较,综合组、头针组及康复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综合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头针组和康复组(P<0.05),头针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肌张力、躯体平衡,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疼痛,其疗效(尤其是运动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单一采用头针治疗或康复训练的疗效.

  • 头针结合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作者:焦建凯;郑盛惠;刘牧军;彭志华;杨丽霞

    目的 观察头针结合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头针及促进技术,对照组仅采用促进技术.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定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头针结合促进技术对改善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疗效.

  • 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应用概况

    作者:赵一宇

    促进技术即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又称促通技术,是神经学、神经生理学方法应用于运动治疗中各种理论和治疗技术的总称,其技术的核心是诱发运动、抑制异常的姿势与运动模式,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改善肌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现广泛应用于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