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妊娠期宫颈癌一例
患者,女,33岁,因"产后90d宫颈接触性出血2个月,宫颈活检示宫颈鳞癌"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则,无不规则阴道出血,于2004年8月18日外院行剖宫产住院时查出宫颈赘生物,产后4周恶露干净,无腹痛,产后性生活后阴道少量出血,10月20日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示宫颈鳞癌.
-
宫颈粘膜相关淋巴瘤一例
患者51岁,因阴道接触性出血4个月,持续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月于2001年12月31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孕3产3,末次分娩于22年前,末次月经为2000年7月,2001年8月出现性交后少量出血,同年10月出现阴道流血,量时多时少,淋漓不净,感腰酸、下腹隐痛,无阴道排液,在当地医院宫颈活检示宫颈恶性肿瘤,故转入我院治疗.
-
三阶梯式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观察
子宫颈病变是妇女常见疾患,若不及早发现和治疗,部分患者有恶变的可能,可发展为宫颈浸润癌.由于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sy test,TCT)防癌普查等新技术的应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三阶梯式诊断方法(细胞学、阴道镜与组织学活检)是筛查宫颈病变的程序.结合近年来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82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规范宫颈病变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宫颈病变 新柏氏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阴道镜检查 宫颈活检 -
前期病变是宫颈癌前身吗
四川绵阳 刘蓉我前不久体检,发现有子宫癌前病变,请问这与癌有什么区别,该怎么办?陈跃 主任医师子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病变本身并不是癌,也不一定必然转化为癌,但在这些病变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条件下,有可能转化为癌.从子宫颈活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来看,如果子宫颈活检鳞状上皮中发现有不典型增生者,则称之为癌前期病变.
-
宫颈癌前病变并不是癌
所谓癌前病变,是指病变本身并不是癌,也不一定必然转化为癌,但这些病变在适当的条件下,有可能转化为癌。从子宫颈活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来看,如果子宫颈活检鳞状上皮中发现有不典型增生者,则称之为癌前期病变。动态观察子宫颈癌组织的发生和发展,于生理变异中可见有子宫颈上皮细胞化生现象;在活跃的化生过程中,加上某些外来致癌物质的刺激,可以使活跃的未成熟细胞或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向不典型增生方向发展,此时的上皮细胞可以不同于正常细胞,但不足以诊断为癌。据统计,上述病变如不给予治疗,有10%~15%的轻中度和75%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将会转变为浸润癌。宫颈癌前病变具有可逆性,即一部分病变可自然消失。你目前需要做的是,根据医嘱进行必要的治疗,定期复查,并注意妇科卫生保健。
-
宫颈活检及诊断性刮宫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意义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指绝经一年后子宫出血,这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 .现对绝经后出血的诊断,仍采取宫颈活检,子宫内膜分段性诊刮.本文就此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意义.
-
子宫切除手术方式的个性化选择
子宫切除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本院两年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的子宫切除方式,既能达到切除病灶治疗目的,又尽可能保持原有的盆底解剖结构,促进术后妇女的生殖道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本院因妇科良性疾病做子宫切除331例(子宫肌瘤245例,子宫腺肌症51例,顽固性功血19例,子宫脱垂16例),平均年龄(45.6±5.2)岁,均无生育要求.术前常规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如有可疑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有阴道异常出血者行子宫分段诊刮.
-
环形电刀切除术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从2005年1月起应用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手术治疗117例各种类型宫颈病变,短期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经妇科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息肉)67例,宫颈湿疣8例,各级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42例,共计117例.患者年龄21~56岁,平均(37±7.8)岁.
-
450例宫颈活检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的分布特征
[目的]了解阴道镜检查患者的宫颈活检组织中HPV的感染率和亚型分布.[方法]对宫颈脱落细胞学异常的患者450例进行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活检组织同时行HPV基因分型和病理诊断,HPV基因分型采用斑点杂交方法进行.[结果]在450例宫颈活检患者中,其HPV感染率为65.3%.在HPV-DNA阳性患者中,检出率高的HPV-16占36.7%,依次HPV-58为22.1%,HPV-18为18.7%,HPV-52为16.0%.在宫颈炎、CIN Ⅰ、CIN 、Ⅱ、D,CIN Ⅲ中HPV-DNA阳性率分别为55.6%、69%、82.7%和88.9%.在宫颈炎、CIN Ⅰ、CIN Ⅱ、CIN Ⅲ组织中均检测到HPV-16、-58、-18和-52.[结论]本研究中的宫颈活检组织中不仅检测到HPV-16和-18,还检测到HPV-58和-52感染,后者的发现为开发宫颈癌多价复合型疫苗提供了事实依据.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7 296例门诊患者行HPV-DNA检测,其中4206例行液基细胞学检测,其中101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 HPV感染年龄段分布:31~40岁、41~50岁患者感染率分别为1.51%和2.58%,30岁以下及50岁以上HPV感染者均在20%以上.良性细胞改变、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ISL)、高度上皮内病变(HISL)的HPV-DNA检出率分别为16.73%、48.33%、69.23%、76.92%,即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PV阳性率也增加(P<0.05).HPV病毒载量分阴性、低、中、高4组,慢性宫颈炎以病毒载量阴性组构成为主,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CIN Ⅱ)、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 Ⅲ)及宫颈癌以高病毒载量组构成为主.结论 HPV-DNA定性和定量测定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可能性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
年轻宫颈鳞癌IA1期术后1年复发一例报告
1 病例患者,女,34岁,2013年11月因“体检发现宫颈病变1个月”入院.生育史:1-0-0-1,足月顺产1女,16岁体健.既往史及家族史无殊.入院妇科检查:子宫颈重度糜烂,质地偏硬,无接触性出血.入院前辅助检查:2013年10月浙江省宁海县妇幼保健院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TCT)提示高度鳞状上皮病变;阴道镜检查活检病理报告:(宫颈活检及颈管刮出物)颈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累及腺体;外院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HPV 16型阳性;入院后辅助检查:鳞状上皮细胞抗原(SCCA):0.64 ng/ml;妇科B超:子宫后壁低回声20 mm×21 mm× 14mm,双卵巢未见明显异常.
-
hTERC扩增检测联合宫颈活检对HPV-55和HPV-83致病能力的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HPV-55和HPV-83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为确定HPV-55和HPV-83型的高低危分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hTERC的扩增情况,联合传统金标准宫颈活检技术对HPV-16、HPV-18、HPV-55、HPV-83、HPV-6及HPV-11单独阳性病例的宫颈病变情况进行检测.以HPV-16和HPV-18为高危组,HPV-55和HPV-83为实验组,HPV-6和HPV-11为低危组;另选取20例HPV全阴的病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宫颈活检结果和hTERC的扩增情况.结果 (1)宫颈活检水平:HPV-55和HPV-83型在高级别病变与高危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TERC的扩增情况:HPV-55和HPV-83型与高危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危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55和HPV-83型在宫颈中诱导的主要是低级别的上皮内病变,其致病能力更倾向于低危型.
-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低诊断CIN2及以上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1的准确性,分析低诊断CIN2及以上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1,短期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病例资料,对照比较术前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LEEP术前后CIN1的符合率为53.17%(67/126),CIN2及以上病变低诊断为CIN1的比例为46.83%(59/126)。绝经、HSIL及以上病变、HR- HPV阳性是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低诊断CIN2及以上病变的独立高危因素,其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3.442、3.747、2.368。结论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1中存在CIN2及以上病变的低诊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CIN1时要重视绝经、HSIL及以上病变和HR- HPV阳性等因素,参考细胞学诊断进行确诊。
-
CINⅢ行全子宫切除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 通过比较宫颈活检、锥切及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分级转化情况,探讨CIN Ⅲ行全子宫切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因CIN Ⅲ行全子宫切除术的227例临床资料,对各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宫颈活检相比,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升级20.51%,一致62.18%,降级17.31%;宫颈锥切后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子宫标本病灶残存率38.51%;宫颈锥切切缘阳性率8.62%,切缘阳性及阴性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子宫标本病灶残存率分别为66.67%和35.85%.结论 对于无生育要求、年龄偏大、随诊条件差的CIN Ⅲ患者,全子宫切术可有效降低复发及浸润癌的发生.
-
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P16蛋白检测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病人中的意义
目的 评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病人宫颈做活组织病理检查及P16蛋白检测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收集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二联筛查的病人资料,对其中226例HPV阳性病人随后进行宫颈活检及免疫组化P16蛋白联合检测.结果 226例HPV阳性病人中,宫颈活检诊断为炎症/萎缩、低级别上皮病变、高级别病变分别为73、98、55例,P16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5.6%(26/73),83.7%(82/98)和100%(55/55).P16蛋白表达在炎症/萎缩组、低级别病变组及高级别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9,P<0.001);三组病变间P16蛋白表达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C2法检测高危型HPV可作为临床宫颈病变筛查的常规手段,高危型HPV阳性病人应及时行病理活检,其与P16检测的联合应用将大大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62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定位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23例细胞学阳性或临床可疑宫颈病变者经阴道镜下对可疑区域行宫颈多点活检,依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 活检病理发现慢性宫颈炎374例,CIN 71例,宫颈息肉102例,浸润癌10例.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平均检出率为89.4%.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定位活检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是宫颈癌筛查,宫颈疾病诊断的安全、可靠、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阴道镜定位下宫颈活检1624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本院门诊2010年7月~2011年1月期间应用电子阴道镜检查的2 313例患者资料,并对在阴道镜定位下宫颈活检的1 6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阴道镜检查2 313例,诊断为慢性宫颈炎652例,宫颈炎症912例,CINⅠ:660例,CINⅡ:29例,CINⅢ:4例,宫颈癌5例,宫颈尖锐湿疣14例、正常宫颈37例.阴道镜下定位活检1 624例,病理诊断结果发现:宫颈炎症882例,CINⅠ:614例,CINⅡ:24例,CINⅢ:3例,宫颈癌5例,宫颈尖锐湿疣14例.结论 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宫颈疾病的诊断符合率达100%,是宫颈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
阴道镜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宫颈病变是已婚妇女的常见妇科病[1],但大部分是炎症病变,发展为宫颈癌的过程是相对漫长的[2],因此每年行妇科体检,可以预防和治疗宫颈病变.阴道镜是妇科内窥镜之一,是一种活体病理诊断技术,对于宫颈的检查非常直观、准确[3].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接诊的1023例接受阴道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筛查,并对筛查出的可疑病变者实施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现总结如下.
-
液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临床分析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诊断,大大提高了宫颈病变筛查的阳性诊断率[1].我院采用TCT配合阴道镜及宫颈活检联合检查,对早期宫颈病变早期进行筛查,现报道如下.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宫颈活检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宫颈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癌前期病变又是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防治宫颈癌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来实现.现将我院宫颈癌筛查情况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