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命名性失语的汉语普通话语料库构建

    作者:陈珍珍;林枫;邓宝梅;张芹;吴亚岑;周亮;江钟立

    目的:以命名性失语症为例,构建符合国际失语库标准的普通话失语症语料数据集.方法:根据国际失语库标准,采集9例命名性失语症患者自发性言语的多媒体样本,采用CLAN软件进行转录、编码和校验,并对所建立的样本数据集进行语言分析.结果:在失语库测试的整体水平,患者产生句子数96.89±22.45,耗时为709.1 ±283.78s,词类187.2±58.89个,词次563.67±286.15个,名词103±56.39个,动词99.67±44.65个.在单项语言任务水平,这些参数还支持语言任务间比较.在看图说话和命题任务中,名词和动词的产出量呈显著正相关(n=9,r=0.765,P<0.05;n=9,r=0.945,P<0.001);在命题任务中,动词的产出量与AQ值呈显著正相关(n=9,r=0.686,P< 0.05).结论:命名性失语症患者名词和动词的产出量相同,动词更能反映言语改善程度.国际失语库为汉语失语症提供了有效的语料分析工具.

  • 旋律发音配合治疗性演唱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案例分析

    作者:张晓颖;刘松怀;王春雪

    1病例介绍患者,男,72岁,因“语言不能、右侧肢体无力2个月”于2015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于2015年8月18日13时午饭时突发神志不清,伴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具体量不详。同时伴有视物不清,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等症状。家属将其送至当地医院,急查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未见明显异常,经对症治疗后于当晚19点30分神志转清,症状缓解,呼其名有目光对视,但仍言语不能。2015年8月19日复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双侧小脑梗死,继续给予溶栓抗凝药物对症治疗。2015年8月21日患者再次突发神志模糊,伴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查头颅CT提示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继续予以输液及康复等治疗后病情较前好转。2015年9月25日出院回家自行康复训练,目前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右侧肩关节可有轻微活动,右手活动不能,言语不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部分依赖,为进一步康复于2015年10月8日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良好,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既往无头部外伤史,无其他基础疾病,否认家族史。

  • 汉语普通话人工耳蜗使用者对声调识别的分析研究

    作者:亓贝尔;古鑫;刘子夜;傅新星;刘博

    目的 初步确定人工耳蜗使用者声调感知的特点,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利用自主开发的噪声下声调识别测试材料(tone identification in noise test,TINT)在Speech Performance测试平台的控制下对20例母语为汉语普通话人工耳蜗使用者声调识别能力进行评估,获得各声调识别成绩以及声调识别混淆矩阵.采用χ2检验(chi-square test)对本组人工耳蜗使用者汉语声调识别成绩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本组人工耳蜗使用者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总成绩(百分制得分)分布48.75%~98.75%,平均成绩(76.38±17.29)%;②各声识别成绩平均值差异显著(χ2=2358.357,P<0.01),由高到低分别为T3(85.75%)>T4(85.25%)>T1(69.75%)>T2(64.75%),即本组人工耳蜗植入者感知T3、T4较为容易、感知T1、T2较为困难;③声调识别混淆矩阵提示T2(35.35%)、T1(30.25%)混淆度明显高于T4(14.75%)、T3(14.25%),并且各个声调之间的混淆趋势不同,T1易被混淆为T2(18.25%)、T2易被混淆为T3(24.00%).结论 时域特性明显的声调更易被人工耳蜗群体识别,因此应根据声调感知难易程度制定针对性的声调康复训练方案,综合利用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改善声调,特别是一声、二声的识别能力.

  • 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作者:张华;王硕;陈静;李玉玲;胡墨绳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传达信息、交流情感及表达思想意识的工具,其基本、重要的形式是用口说的言语。在日常生活中,言语的识别理解能力是判断听觉功能状态重要的指标,同时人类的听力康复和干预技术均以改善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为主要目的。言语测听是以言语信号作为声刺激来检查受试者识别言语能力的听力学检查方法,其结果不仅是重要的临床诊断依据,同时也反映出听力障碍者的残疾程度和社会交往能力。随着相关设备及技术的发展,言语测听技术已呈现出兼顾系统化及实用性的新模式。本文针对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人工耳蜗植入与汉语语音特点的听觉效果

    作者:张道行

    人工耳蜗植入技术自国外引进已有10余年,数以千计的中国聋人从中受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大量的临床经验证实:对语前聋患者来说,年龄愈小,人工耳蜗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愈好[1].但在同年龄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中仍存在着个体差异.汉语普通话言语的语音存在哪些特性?这些特性是否与英语言语的语音特性相同?人工耳蜗的言语处理特性是否适合汉语普通话?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 汉语为母语者在安静和嘈杂噪声下的听觉能力研究

    作者:叶意;Catherine V. Palmer

    该研究对于讲中文和讲英文的人分别在中文和英文嘈杂声中的沟通能力做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讲中文的人能从嘈杂环境引起的大声用力讲话模式(Lombard speech)中获益,得到比在安静环境下交流明显不同的信噪比。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为沟通都会提高音量,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者似乎通过大声讲话而使一些言语特征在噪声中得以保留,从而有利于交流。这一特征在英语条件下并不明显。

  • 语后聋多通道人工耳蜗使用者的普通话言语识别

    作者:郑振宇;曹克利;金昕;魏朝刚;邢奋丽;王林娥;王轶

    普通话是我国的规范语言,其语音学特点有别于西方语系,特别是声调[1].人工耳蜗植入作为治疗重度感音性聋的重要手段,目前多为基于西方语系设计的国外产品,能否充分地体现汉语、特别是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学特点,一直备受关注.我国多通道人工耳蜗使用者、特别是更具代表性的语后聋使用者的普通话言语识别状况,目前仅报道5例[2,3].

  • 听力正常人对正弦波汉语普通话的识别

    作者:冯艳梅;徐立;周宁;杨光;殷善开

    目的 通过听力正常人对正弦波处理的汉语普通话的音调及句子识别,探讨正弦波汉语普通话的识别机制。方法 测试包括正弦波处理的汉语四声调识别及句子识别。45名听力正常的年轻人,首先进行正弦波处理的汉语四声调及句子训练,然后进行测试。在训练过程中,给予受试者反馈,使其适应,学习正弦波处理的信号。正式测试中,不给予受试者反馈。声调识别测试中,受试者需要在四个声调中选择所听到的声调,在训练和测试过程中,每个声信号只能播放一次,以受试者答对的百分数计分。句子识别采用MHINT,受试者可以反复听测试材料,直至受试者完全识别正确或识别不出为止。以受试者答对的百分数进行评分。结果 正弦波四声调识别的正确率平均值为32.6%,仅稍高于机率得分(25 %)。受试者得在23.5% -42.3%之间,其中绝大部分得分在25%至35%之间。在四声调识别中,一声的识别正确率高,为42.3%;三声的识别正确率次之,为34.9%;二声和四声的识别正确率则均分别为23.5%和29.6%。正弦波汉语普通话句子识别的正确率平均值为92.3%,受试者得分在78%至100%之间,绝大部分在90%以上。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正弦波汉语普通话四声调识别和句子识别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汉语普通话经过正弦波处理后,声调识别较差,句子识别很好,从上向下机制在正弦波汉语普通话句子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 采用Cool Edit Pro 2.0软件分析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词四声的时域及频域

    作者:周晓琴;陈浩;钱宁虹;郭梦和

    背景:目前国内使用人工耳蜗的言语编码方案是基于西方语言特点设计,未考虑到汉语语音特点,故其声调识别效果欠佳.目的:对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词声调的音素从时域和频域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汉语语音声调识别的因素.设计、时间和地点:多样本观察,于2008-04、06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中心完成.材料:语音材料取自<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评估方法指导手册>,选用同音单音节词声调识别部分,共lO个音节,4种声调,合计40个词.方法:采用Cool Edit Pro 2.0软件对汉语单音节词进行时域分析.用快速傅罩叶转换行单音节词的幅值谱分析,用有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分别行0.5 kHz高通,0.5~4.0 kHz带通和4 kHz低通、2 kHz低通数字滤波.主要观察指标:各单音节词声调包络线特征及音长特征及频域分析结果.结果:时域分析发现,波形图和包络线显示不同单音节词无论声母韵母是否相同,只要声调相同其基频包络就具有高度相似性,说明时域信息对汉语四声的识别起很重要的作用.频域分析显示:汉语单音节词主要由F0、F1、F2和F3组成.其中F0是基频,F1和F2是F0的二倍频和三倍频.F3足语音的高频成分,对言语的清晰度起重要作用.结论:汉语四声辨别主要在于时域和频域信息.

  • 非正常院外呼救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处理

    作者:武秀昆

    众所周知,120电话不仅是沟通院外与院内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还是信息交汇和上传下达的终端和中枢,调度话语事关中心形象,调度工作事关病人生命安危,所以调度岗位非常重要,调度人员责任重大.正常的院外呼救是指通过拔打120电话用汉语普通话或地方方言所进行的与出诊要求有关的通话过程.

  • 中英文测试材料对正常青年人可接受噪声级影响的研究

    作者:苏俊;李文靖;张文波;邵科峰;张云美

    目的:用难易程度不同的中文测试材料和英文测试材料进行可接受噪声级(acceptable noise level , ANL)测试,探讨不同测试材料对ANL测试的影响,为汉语普通话测试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编制出汉语普通话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三种测试材料,对54例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 A N L 测试,分别获得舒适响度级(most comfortable loudness ,MCL)和大背景噪声级(background noise level ,BNL),根据ANL= MCL -BNL计算出ANL值,对汉语普通话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三种测试材料测得的ANL值,ANL相关性,MCL、BNL与ANL的相关性及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与英文ANL的相关性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汉语普通话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三种测试材料测得的A N L值分别为2.61±3.65、1.85±3.69、0.31±3.71 dB ,白话文与文言文、白话文与英文、文言文与英文的ANL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 P<0.05);但三者间 ANL值的差值仅为0.76、2.3和1.54 dB ,均<3 dB ,无临床意义。白话文与文言文、白话文与英文和文言文与英文测试材料测得的A N L值均呈现明显的相关趋势,r值分别为0.83、0.81和0.86(P<0.05)。三种测试材料测得的MCL与ANL均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1、-0.07和-0.08(均为 P>0.05),BNL 和 ANL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1、-0.54和-0.56(均为 P<0.05)。英语理解能力、英语表达能力与英文A N L值均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04和-0.03(均为 P>0.05)。结论汉语测试材料的难易程度对ANL值无影响;中文和英文测试材料对ANL值也无影响;受试者对英文的熟悉程度与ANL值无相关性;受试者接受背景噪声的能力越强,其ANL值越小;编制标准的汉语普通话ANL测试材料时需谨慎考虑测试材料的难易程度。

  • 3岁听障与健听儿童叙事中主动发问能力比较

    作者:申敏;李甦

    目的 探讨汉语3岁听障与健听儿童在自发叙事中主动发问能力的特点.方法 对3岁听障儿童16名(语言年龄达到3岁)和同龄健听儿童14名采用图画引发叙事技术,分别测查其在自发叙事中发问的频次、特定类型问题的数量和发问人数百分比,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 3岁听障儿童在叙事中主动发问的频次和发问人数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同龄健听儿童(P<0.05).健听儿童提出的问题为10种,主要为“是什么”、“干什么”类型的问句和原因问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问题的内容多涉及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而听障儿童提出的问题类型仅有4种,主要关注的问题局限于较窄的范围,如单一的人、物或事件本身(如“是什么”、“怎么了”).此外,听障儿童“干什么”问句(P<0.05)、“是什么”问句(P<0.05)和处所问句(P=0.09)的数量或人数百分比明显较健听儿童偏低.结论 与健听儿童相比,语言年龄达到3岁的听障儿童采用疑问句提问的语用交流行为显得滞后,这可能与听障儿童听力状况带来的输入性语言信息不足和父母不适宜的输入环境有关.

  • 正常儿童普通话词汇相邻性词表言语测听结果分析

    作者:刘畅;刘莎;张宁;孔颖;朱小娟;郭媛嫒;郭连生;杨宜林;王素菊

    目的 从词汇学及语言学方面分析正常儿童言语识别的发育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同一幼儿园中4~、5~、6~6.9岁三个年龄组正常听力儿童各39、33、24名,以普通话词汇相邻性词表(Mandarin lexical neighborhood test,M-LNT)为测试材料,采用录音给声后听说复述的方式进行言语识别率测试,分析各年龄儿童不同词表的言语识别率以及声母和声调的错误特征.结果 同一年龄组双音节词得分高于单音节词(P<0.05).难词和易词表得分随年龄增长而提高,4~岁和5~岁组间得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7),5~岁组和6~6.9岁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17).4~岁组儿童声母错误率>10%者依次为z、c、s、p、n、r、ch、l、zh、b、g、t;5~岁组儿童声母错误率>10%者依次为p、s、n、z、c、ch、r、zh;6~6.9岁组儿童声母错误率>10%者为n和ch.声调的错误现象在4~岁组儿童的发生率很低,在6~6.9岁组没有发生.结论 年龄及词汇语音学因素对儿童言语测试得分有显著影响.从发音方式看,通音错误率高,塞擦音错误率低;从发音部位看,卷舌音错误率高,唇齿音错误率低,声调习得早.

  • 汉语普通话学龄前儿童日常生活口语词库的建立

    作者:刘莎;韩德民;张宁;吴璇;盛玉麒;莫玲燕;杨宜林;孔颖

    目的 采集学龄前3~6岁听觉言语发育正常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口语资料,建立正常儿童口语词库,作为编制儿童言语测试材料的选材来源.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地区3~6岁儿童20名,以录音的方式采集儿童日常生活言语,采用汉语词法分析系统(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hinese lexical analysis system,ICTCLAS)进行自动分词和词性的自动标注,参考国际儿童语言数据交流系统(child language data exchange system,CHILDES)的建立方法获得词库,计算每个词在词库中出现的词频数.结果 建立了汉语普通话3~6岁儿童日常生活口语词库,包括单音节词1 979个,双音节词2 745个,三音节词384个,四音节词42个.结论 儿童日常口语词库可以作为儿童言语诊断词表编制的选词基础,也可用于编制儿童不同言语发育时期康复材料的素材、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资料,为儿童语言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 正常儿童单音节词语音发展状况调查

    作者:郑振宇;孔维佳

    目的 调查正常儿童常用单音节词语音发展状况,为聋哑儿童康复提供参考;探讨不同年龄阶段之间、常用单音节词之间有无差异.方法 2 029名3岁3个月~6岁2个月的正常儿童按年龄段分为三组,简称小、中、大班组;选择常用单音节词945个,采用听说复述法,测试各组儿童不少于50人/词.结果 小、中、大班年龄组对945词的复述正确率分布区间分别为:0.40~1(中位数0.94)、0.42~1(中位数0.95)、0.76~1(中位数0.97).各年龄组间及测试词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6岁儿童单音节词语音发展状况存在年龄差别和词间差别,言语测试时应考虑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和测试词库.

  • 汉语测听材料的研究现状与等价性评估

    作者:辛忠海;王宁宇

    迄今为止,虽然有一些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问世,但言语测听在我国受重视的程度还非常有限.尽管普通话在我国渐渐普及,但是在我国各地区还存在着大量的方言,要为这些复杂的方言创建言语测听词表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

  • 语音学理论在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编录中的应用

    作者:张华;曹文;王硕;陈静;梁思超;邵广宇;郭连生

    目的 探讨以汉语语音学理论为依据编制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 (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 MSTMs) 单音节小词表,从全新角度建立更适用于临床应用的评估材料.方法 以语音学理论为基础,将声母、韵母进行归类缩减后拼合.按照拼合后的音节选择日常生活中常用字,编制完成单音节小词表.对编制材料进行数字化录音以及音频处理,形成CD测试材料,并对词表进行初步等价性评估.结果 编制出体现语音学特征的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小词表24张,每表20个单音节字.结论 体现语音学特征的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小词表可以明显缩短测试时间,但在临床推广前尚需等价性评估.

  • 腭裂语音的元音语图模式特征

    作者:温波;徐勇忠;吕明臣;王双维

    对腭裂语音异常机制的研究是腭裂序列治疗的前提.近年来,应用语图分析语音受到病理性语音研究者的重视,但结合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特点的腭裂语音研究尚未见报道. 作者对腭裂术前患儿和健康儿童的语图模式进行比较,了解腭裂语音的变化及语图模式的发展规律,分析其发音异常所在,对语音矫治提供理论基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