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患者31例皮肤交感反应结果分析

    作者:毕淑珍;赵丽丽;李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很高,任何周围神经包括植物神经均可受累,并且植物神经是早而且容易受累的. 皮肤交感反应能准确反映植物神经的早期变化,是一种有价值的早期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我们对3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皮肤交感反应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 中药内服加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田颖欣

    糖尿病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有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由其引发的神经病变是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而倍受医学界的重视.然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多隐性起病,患者开始往往无自觉症状,待其临床症状出现,周围神经已出现不可逆的病理改变,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研究显示,皮肤交感反应(SSR)是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1-3].我们采用此检测方法,对中药内服加外洗联合治疗DPN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 甜梦胶囊治疗失眠症期间皮肤交感反应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动态研究

    作者:郑旭宁;张玲菊;梁辉;陈炜;朱雄超;袁敏;柳扬

    目的:了解甜梦胶囊治疗失眠症患者期间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皮肤交感反应(SSR)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患者30例,年龄相对应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对照组.失眠症组给予甜梦胶囊,分别在服药4周和8周治疗后进行P300和SSR检测,比较药物治疗前后的P300和SSR的变化及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关系.结果:失眠症患者P300的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SSR检测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治疗前相比,P300仅在8周时Cz点波幅降低有改善(P《0.05);随着症状和PSQI分数的改善,SSR潜伏期、波幅在4周多数指标有改善(P《0.05),在8周时更为明显(P《0.01).结论:甜梦胶囊治疗失眠症期间事件相关电位P300有改善,而皮肤交感反应则有明显的改善,PSQI也有明显改善.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电生理检查结果及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丹;鲍海萍;黄山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电生理检查结果,分析患病危险因素.方法 354例T2DM患者均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和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根据结果分为合并DPN(DPN)组228例与未合并DPN(NDPN)组12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PN的危险因素.结果 NCV联合SSR检出DPN的异常率较单独应用NCV或SSR高(64.4% vs 56.2% vs 32.8%,x2=76.401,P=0.000);DPN组年龄、糖尿病病程、2 hPG、DR和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患病率均高于NDPN组(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合并DR是T2DM合并D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CV与SSR联合应用可提高DPN的检出率;高龄、糖尿病病程长、合并DR均可导致T2DM并发DPN的风险增加.

  • 皮肤交感反应与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蕊;潘晓丽

    目的 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对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SSR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lc)等多项生化指标,同时分析与SSR异常有关的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SSR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与病程<5年组比较,5~10年组、病程≥10年组上肢SSR潜伏期延长(P<0.05),而波幅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不同病程组间SSR异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周围神经病变组SSR异常率高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P<0.05),自主神经症状的有无对SSR异常率无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lc是2型糖尿病患者SSR异常的相关因素.结论 SSR可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HbAlc是2型糖尿病患者SSR异常的相关因素.

  • 血管神经因素在偏头痛发病中的协同作用

    作者:王晔;顾慎为;杨绍菊;陈遥丽;蒋荣芳

    目的 探讨血管神经因素在偏头痛发病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131例符合偏头痛诊断的惠者,同时进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ter,ICD)和皮肤交感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检测,根据TCD收缩期血流速度(peak velocity,Vp)作为分组指标,分析不同脑血流速度下交感活性改变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脑血流速度增高者(高流速组,Vp≥120 cm/s)87例,正常者(正常流速,80cm/s

  • 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皮肤交感反应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旭宁;陈炜;张玲菊;朱雄超;张侃;柳扬

    为探索抑郁症诊断、病情的发展和治疗观察有关的实验室指标,我们对30例抑郁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交感皮肤反应(SSR)进行检查,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残余头晕的皮肤交感反应研究

    作者:钱淑霞;张晓玲;官俏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常见的前庭疾病之一,占所有眩晕17%~22%,手法复位是首选治疗手段[1]。然而34%~61%患者在手法复位成功后仍存在残余头晕[2~4],表现为持续性或与体位改变相关的非特异性头晕、不稳、漂浮感,形成机制不明。本研究拟应用皮肤交感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电生理检查,探讨这一问题。

  • 定量温度阈值检测在糖尿病性小纤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祥云;王春芝;涂江龙;王卫东

    目的 探讨定量温度阈值检测(QTT)在糖尿病性小纤维神经病变的诊断应用.方法 对12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QTT,包括冷感觉阈值(CT)、热感觉阈值(TT)、冷痛觉阈值(CPT)、热痛觉阈值(HPT);神经传导研究(NCS)和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QTT、NCS、SSR异常率分别为90.83%、25.83%和57.50%,3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T、TT、CPT、HPT异常率分别为39.58%、47.29%、64.58%、71.67%,TT异常率高于CT,HPT异常率高于C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下肢CT、TT、CPT、HPT异常率分别为51.67%、94.58%、62.08%、85.00%;上肢CT、TT、CPT、HPT异常率分别为22.33%、34.59%、32.5%、58.33%,下肢CT、TT、CPT、HPT异常率均高于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糖尿病患者在无、轻、中、重症状4组中CT异常率分别为19.17%、31.25%、43.94%、76.19%;TT异常率分别为41.67%、58.33%、75.76%、90.48%;CT和TT异常率随临床症状递增,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T和HPT则无此现象.结论 冷感觉阈值、热感觉阈值是诊断DPN,特别是细小有髓和无髓纤维神经病变的敏感指标.

  • 力竭运动对胫神经传导速度及皮肤交感反应的影响

    作者:马振国;迟娜;刘克敏;阎平;马玲

    1 对象与方法1.1 测试对象大连市足球运动学校田径运动员24名.男14人,女10人;年龄13~20岁,平均16岁;专业训练年限1~3年.1.2 实验器材英国牛津产Synergy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瑞典产MONARK-839E电脑测功率计.1.3 实验方法实验前让受试者休息20 min,检查者通过解释实验过程,解除其精神紧张.测试均在平均室温23℃室内进行.实验前受试者静坐在功率自行车上10 min,然后开始踏车,运动负荷从25W (60 r/min)起,每3min递增25 W,直至力竭.踏车运动终止.

  • 60岁及以下脑血栓形成患者皮肤交感反应临床分析

    作者:孙丽艳;韩毅;王卓尔;赵婷

    目的 探讨60岁及以下脑血栓形成患者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变化.方法 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56例60岁及以下脑血栓形成患者(脑血栓形成组)双侧手心、手背及足心、足背四个部位的SSR.结果 对照组全部可以引出SSR波形,而脑血栓形成组在224条被检肢体中有21条肢体未能引出SSR波形,占9.4%,脑血栓形成组SSR异常肢体数为80条,异常率为35.7%,脑血栓形成组的SSR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波幅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脑血栓形成3d至2个月SSR即有明显的异常.结论 SSR是诊断60岁及以下脑血栓形成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一种敏感方法.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进展

    作者:宋玉强;张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多发性神经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起病隐袭,主要是感觉神经受累,感觉神经受累方式分为大纤维型、小纤维型和混合型三类,以小纤维型多见,主要表现为温度觉减退或消失.自主神经小纤维神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早期并发症,糖尿病早期累及的是无髓小纤维和有髓小纤维.糖尿病性交感神经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常不明显,通过临床表现判断较困难.

  • 帕金森病50例皮肤交感反应特点分析

    作者:冯新红;尹琳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应(SSR)的特点,并探讨其与自主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6月~2012年1月我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PD患者50例,同时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50例,均采用常规肌电图检查,测定其运动神经传导、F波、感觉神经传导(SCV)和SSR.结果 正常对照组SSR全部引出,50例PD患者中,上肢5例波形缺失,下肢16例波形缺失.SSR潜伏期:正常对照组上肢(1.33±0.04)s,下肢(1.99±0.38)s,PD组上肢(1.50±0.11)s,下肢(2.16±0.17)s,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SSR波幅:正常对照组上肢(3.31±2.15)mv,下肢(1.73±0.98)mv,PD组上肢(1.23±0.67)mv,下肢(0.72±0.45)mv,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50例PD患者中,SSR异常35例(70%),其中上肢异常10例,下肢异常35例,上肢SR异常的患者,其下肢SSR均有异常.下肢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二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D患者SSR异常主要表现在:波形消失16例,潜伏期延长7例,波幅下降19例.自主神经损伤症状组SSR异常率明显高于无自主神经损伤症状组.结论 PD患者可出现SSR的异常,SSR能为PD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提供依据.

  • 皮肤交感反应在慢性正己烷中毒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中的变化

    作者:司徒洁;吴建;王金林;朱德香;张健杰;刘薇薇;钦卓辉

    目的 通过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变化探讨慢性正己烷中毒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37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按照职业病诊断结果分为轻、中、重度中毒组,并选择30例健康对照组,做SSR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中毒组每l~2个月复查1次,观察各组SSR参数(潜伏期、波幅)的差异及重度中毒组SSR参数与NCV参数(传导速度、波幅)随病程动态演变的关系.结果 各组上肢SSR潜伏期及各组上、下肢SSR波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邻两组SSR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上肢SSR潜伏期及上、下肢SSR波幅在不同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R参数与神经传导速度动态变化一致;上肢SSR长潜伏期及上、下肢SSR低波幅较动作电位低波幅要提早1~2个月出现.结论 正己烷对自主神经损害程度随着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加重.自主神经损害与大纤维的髓鞘损害动态演变符合,和大纤维的轴索损害比较,时间提早1~2个月.SSR检查可以作为慢性正己烷中毒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客观检查的方法之一.

  • 神经肌肉电图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志学;陈立捷;李明静;李志超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是一种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国外报道女性发病率占96.2%[1],国内张菁等[2]报道为96.4%,主要侵犯泪腺和唾液腺,起病隐匿,临床以口干、眼干为常见症状,进展缓慢,少数进展较快,并可累及其他系统的损害.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及硬皮病等.PSS发病率较低,其引发的口干、眼干症状并未引起大多数患者的重视,加之临床医师对PSS的认识不足,因此PSS易被忽视,更有误诊或漏诊的可能性.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皮肤交感反应检测

    作者:张雪青;王世民;张丽萍;韩璞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是一种主要由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累及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自主神经损害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传统电生理检查无法评价自主神经功能,而皮肤交感反应(SSR)可反映交感神经节后C类纤维功能状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估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诊断价值.由于其操作简便,快速、无创,患者易于接受,可作为临床上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客观检测指标.

  • 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皮肤交感反应的研究

    作者:马晓伟;刘丽;杨洁;王彦永;郭记宏;王亚辉;王铭维

    目的 研究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抑郁状态和皮肤交感反应的改变,以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指标.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102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2组患者均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结果 原发性失眠组患者HAMD总分(15.54±5.56)分,对照组(8.23±4.01)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眠患者中女性患者占失眠总人数的70%,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患者的HAMD评分(17.17±5.33)分,男性患者(13.13±5.08)分,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性失眠患者中HAMD> 17分的SSR潜伏期比HAMD≤17分者显著延长(P<0.05),二者均比对照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原发性失眠患者中HAMD>17分的SSR波幅上肢与HAMD≤17分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均比对照组波幅显著减低(P均<0.01).原发性失眠患者的SSR潜伏期与HAMD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0.404~0.486,P<0.01);而下肢SSR波幅与HAMD评分具有负相关性(r=-0.295,P<0.01).结论 原发性失眠患者抑郁状态明显增高,女性有失眠及抑郁的易感性.原发性失眠患者皮肤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伴发抑郁程度重者变化更为明显.通过SSR检查可了解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对临床诊治具有较高价值.

  • 失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亚辉;郝淑芹;孙海民;王惠君;郭纪宏;孙秀巧

    目的 探讨失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等因素的相关性,尤其是皮肤交感反应是否可成为判断失眠患者严重程度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方法 对48例病例组失眠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A/HAM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SP)、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皮肤交感反应(SSR)评定,另选47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病例组与对照组ASP、SSR异常率比较,P值分别为0.015和0.02,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②病例组ASP与SSR,ASP与PSQI比较,P值分别为0.001和0.000,相互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①ASP可用于失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症状评估;②SSR可作为反映失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早期损害的较灵敏指标.

  • 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郝淑芹;孙海民;李德成;王惠君;郭纪宏;高辉;王亚辉

    目的 探讨失眠患者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与皮肤交感反应(SSR)、焦虑及抑郁等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例失眠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表达量表(Hama/Hamd)、PSQI评分和SSR检测.结果 失眠程度与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及躯体化焦虑互呈正相关;躯体化焦虑与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呈正相关;SSR与PSQI相关系数为0.323,无相关性.结论 失眠与焦虑、抑郁相互影响,相关性显著;女性易患失眠.

  • 皮肤交感反应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云茜;杨晓平;罗丽华;刘姚;王建林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有症状组)100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无症状组)100例,正常对照组60例,均进行四肢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S)和 SSR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异常比例高于运动神经,下肢神经损害的程度重于上肢(均P<0.05);四肢NCS正常的52例糖尿病患者中SSR异常率达67.3%(35/52)。无症状组与有症状组SSR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单独应用SSR检测的总异常率为81.5%,应用 NCS检测的总异常率为74.0%,两种检测技术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 SSR联合NCS检测的总异常率高达90.0%,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联合检测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NCS检测的异常率(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无症状早期即存在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均可受累,且以小纤维神经受累为主,随症状出现周围神经损害进一步加重。NCS是诊断 DPN的基本检查,将其与 SSR联合进行检测,能明显提高亚临床型DPN的早期检出率。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