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如意消肿散外敷治疗痛风性跖趾关节炎16例

    作者:蒋菁;单红君

    1 监床资料 本组16例患者均来自2010 - 01 ~ 2010 - 12门诊病人,均为男性,其中发病年龄小29岁,大59岁,平均44岁;病程短11天,长2年;16例患者跖趾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热,并伴有持续性疼痛,皮肤温度超过38℃以上,血尿酸检查超过正常范围,全部为单纯第1跖趾反复发作者,经服秋水仙碱、别嘌呤等药物治疗,跖趾关节红、肿、热、痛末见缓解.

  • 红外热像图在我院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田鹏;孙丽滨

    红外热像图(infraned thermogram)是利用红外光电转换元件,通过光扫描成像技术,接受人体自身辐射的红外线,把人体皮肤温度分布状态以图象的形式显示出来[1].该技术是医学影像界的一个新的分支.红外热像图检查具有无创性、无损伤、无辐射、灵敏、快速等特征,可以较准确地在热像图上显示数以万计的测温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我院自1999-04至今共检测3200余人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于诊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 基于红外热图像和热程的降温与舒适度研究

    作者:王冠南;何惠敏;罗娇;张果;申刘

    目的 研究热水擦浴与热水泡足两种操作对发热患儿体表皮肤温度及体温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65例发热患儿,按体温热程分为体温上升期和体温下降期,按日期分为泡足组(45例)和擦浴组(20例).在操作前后3次重复测量腋温、肛温和皮温(FUR红外热像仪摄图采温),同时利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价操作前、中、后的舒适度.结果 在上升期,热水泡足短时间内使腋温升高、皮温升高;在下降期,使各温下降曲线更平缓.热水擦浴则相反,两者差异只有上升期的面温有统计学意义(P=0.019).操作有效时间内,舒适度上升期热水泡足组高,下降期热水擦浴组其次,上升期热水擦浴组低.结论 发热时物理方法对降温无临床意义,对皮温和舒适度有影响.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热患儿体表温度研究

    作者:王冠南;王玲;何惠敏

    目的 探讨发热患儿体表温度的分布规律并绘制体表温度分布图.方法 选取80例自然发热热程(排除降温等医疗护理操作)中的患儿,应用FLIR红外热像仪E8对患儿进行检测,将收集到的红外热像图经tools+软件处理,应用软件等温线的功能,对体表的温度分区进行估计,确定大致分区;再按照分区采集所有红外热像图上对应区域的温度值(高值、低值、平均值)输入EXCEL表,应用SPSS 16.0进行t检验,验证分区.分析各温区的温差(高温-低温)和平均温度的情况,分析性别和年龄因素对各温区平均温度的影响.结果 将患儿体表按前后分为32个区,分部位各温区之间差异显著;足趾和足背温差大,脐区、脐周温差小.体表温度从高到低分为三组,高温组:眼区、颈区、上腹区、脐区、下腹区、腹股沟区、腹外侧区、肋外侧区;低温组:颊区、臂桡侧区、臂外侧区、手掌区、手指区、手背区、膝上区、膝区、膝下区、踝上区、大腿外侧区、小腿外侧区、足背区、足趾区、耳区为低温区;其余温区为中温区.不同性别、年龄发热患儿皮温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发热患儿体温分布具有共性,温度分区划分合理,性别、年龄对发热患儿皮温无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患儿体温变化、体表热交换、各部位供血情况提供了依据,为监测体温、调节体温提出了新的思路.

  • 股骨巨细胞瘤1例报告

    作者:张宝良

    股骨以溶骨破坏改变的主骨巨细胞瘤,文献报道较少,且易误诊为骨肉瘤,本文报道一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股骨溶骨型巨细胞瘤。 患者,女,22岁,学生。右下肢麻木伴疼痛5个月,局部肿胀、压痛,膝关节活动受限,皮肤温度增高,静脉曲张,体检:右股骨下段内侧略有肿胀,压痛明显,过伸,过屈时疼痛加剧。……

  • 10℃冷水试验方法在评价振动职业危害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春之;聂继池;曾晓立;林立;张凯;王林

    [目的] 研究10℃冷水试验方法在评价振动职业危害中的应用.[方法]对白指病人、接振工人及对照工人进行冷水试验检查,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冷试前后手部皮肤温度.[结果] 白指病人和对照工人比较,在冷试前后手部皮肤温度和各时间的复温率均明显降低,而接振组和对照组比较,在15min、20min、30min的皮肤温度降低,各时间的复温率均低于对照组.各组间恢复到冷试前的人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0℃的冷水试验方法能用于评价振动引起的外周循环功能障碍.

  • 肢体创伤血液循环监测仪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杨绍洲;陈亮;王胜军;田柯;裴国献

    皮肤温度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监测再植部位皮肤温度是观察肢体创伤术后血液循环状况为有效的指标之一.介绍一种肢体创伤血液循环监测仪,它采用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对温度的连续检测间接实现血液循环的监测.

  • 冷水负荷前后接振工人手部红外摄像的研究

    作者:曹明明

    该文使用红外摄像仪对22例接振作业工人及15例健康对照者在冷水负荷前后手部皮肤温度的分布进行观察,并对其红外热像图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接振作业工人与对照组手部皮肤温度的异同,分析振动作业对末梢循环等功能的影响,同时分析研究红外摄像仪应用于振动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 不同刺激量的捻转手法对健康人皮肤温度的影响

    作者:王彩虹;王银平;许建敏;刘堂义;杨华元

    目的 观察不同刺激参数的捻转手法对机体皮肤温度的实时影响,探讨针刺手法的量效关系.方法 应用在体捻转手法仪对50名健康人的外关穴施行大、中、小刺激量的捻转手法,以中冲穴皮温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时记录观测与分析.结果 (1)不同刺激量捻转手法的皮温在捻针期间明显降低(P<0.01,P<0.05)).(2)不同刺激量捻转手法的皮温均在留针中5 min略高于针前水平(P>0.05).(3)留针10 min后,中、小刺激量捻转手法呈现升温效应.中刺激量捻转手法的皮温在留针后5 min明显升高(P<0.01),而小刺激量则在起针中5 min和后5 min升温明显(P<0.05).大刺激量捻转手法的皮温升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1)不同刺激量捻转手法的皮温从捻针至留针10 min出现了降温和复温两个时相.(2)不同刺激量的捻转手法对健康机体的皮温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效应差异.

  • 不同皮温检测方法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许鑫;宋秋燕;王凤岩;孙雅妮;钱鸣鸣;胡三莲

    目的 探讨不同皮温检测方法 在穿支皮瓣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行择期穿支皮瓣移植术的患者456例,监测其不同组别术后1 h至术后10 d的皮温变化,并观察皮瓣色泽、毛细血管充盈程度、血管的充盈和搏动、局部出血和水肿等指标.各组间测试仪器、量程、压力、治疗、用药、环境等均相同.结果 患者在术后3 d内皮温变化活跃,第4天起趋于平稳.术后3 d每间隔2 h检测与4、8 h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l 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测试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试点远端、中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后3 d内测量皮温1次/2 h;发现皮瓣色泽等指标发生变化时,即刻测量直至稳定.术后4~l0 d皮温测量可1次/4~8 h,发生变化时即刻测量直至稳定.测量时注意保持测试笔体自然下落,在皮瓣中、远端测量30 s即可准确测得皮温,同时应遵循定位测量和健、患侧相同部位对应的原则.

  • 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皮瓣术后皮肤温度的应用

    作者:黄新艳;胡三莲;侯卫华;周玲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各类皮瓣移植手术是修复软组织缺失或瘢痕组织的主要方法,术后血运的观察极为重要,皮温作为衡量皮瓣血运的指标之一,是显微外科术后护理的重点,目前临床多采用接触式数字温度计.红外线测温仪作为测量体温的新型工具,在临床测量体温方面已得到广泛运用.

  • 以深静脉血栓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癌1例报告

    作者:茅届齐;张慈;江涛;裘正军

    l病例资料患者,女性,81岁.因左下肢突发肿胀1d来院就诊.查体:患者贫血貌,左下肢大腿中段以下非凹陷性水肿,轻度压痛,皮肤温度、色泽尚可,足背动脉可扪及搏动.多普勒超声提示:左下肢股静脉、胭静脉内可见血栓,血流中断,考虑左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收治入院治疗.患者平时生活自理,行动自如,无长期卧床史,既往亦无深静脉血栓或下肢静脉曲张病史.患者诉近1个月来间歇性排暗红色粪便,故予纤维肠镜检查,结果示升结肠癌.

  • 冬季皮肤温度变化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作者:许雅芳;胡琼

    目的:通过控制皮肤温度从而提高肌电图检查中周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精确性.方法:随机选择20名医务工作志愿者且肌电图检查无周围神经MCV及SCV异常者为研究对象,在行肌电图MCV和SCV检查的同时进行皮肤温度检测.实验组10名(皮肤度控制在20℃左右);对照组10名(皮肤温度控制在31℃以上).结果:对照组MCV:正中神经为(61.82±4.84)m·s-1,腓神经为(55.25±4.12)m·s-1;SCV:正中神经为(56.15±4.84)m·s-1,腓神经(52.66±2.74)m·s-1.实验组MCV:正中神经为(46.34 ±3.81)m·s-1,腓神经为(44.25±3.76)m·s-1;SCV:正中神经为(52.75±3.84)m·s-1,腓神经为(44.67±3.56)m·s-1.结论:被测者皮肤温度对MCV及SCV检测数据有一定影响.采取以下措施:①做肌电图检查前测量皮肤温度;②注意保暖,③肌电图检查室的室温保持在21~251℃.可以提高MCV及SCV检测的精确性.

  •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并发脊髓损伤三例

    作者:李红

    原发性肺癌95%以上血液供应来自于支气管动脉[1],随着介入影像的发展,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对肺癌有进一步诊断价值,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4]。  我院自1997~1999年为46例肺癌患者进行了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154例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其中有3例次发生了脊髓损伤并发症。现对这一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等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  本组46例肺癌患者行154例次BAI化疗,有3例次发生脊髓损伤并发症,占1.95%。均为男性,年龄在59~69岁。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股动脉穿刺插管作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BAI治疗,选用5-Fu、丝裂霉素(MMC)、顺铂(CDDP)联合给药。154例次治疗中,有3例次并发了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病例介绍  例1:男,59岁,右侧中央型肺癌。支气管A造影见右支气管动脉与右上肋间动脉共干。患者作BAI共5次,每次经右支气管动脉灌注CDDP 40mg、MMC 8mg、5-Fu 1250mg,间隔3~4周,患者症状消失,肺癌病灶由7cm×8cm,缩小至3cm×2.5cm。在行第3次BAI后的第3天,患者出现右侧下肢麻木、无力,肌力Ⅱ~Ⅲ级,下肢血管搏动及皮肤温度正常。经扩血管及神经营养等治疗1周后,肌力逐渐恢复正常。

  • 先天性动静脉畸形患者局部皮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廖洪跃;欧阳天祥;姥义;李军辉;刘军;张敬德;陈江萍

    目的:评价先天性动静脉畸形治疗前后局部皮温的变化,及其与手术治疗效果之间的联系.方法:从2002年9月至2006年4月,在22例动静脉畸形患者中,使用WMY-01型数字温度计,于周围血管缝扎和瘤体栓塞等手术治疗前、后对病灶区皮肤温度进行测定,并取对侧或邻近正常部位的皮温作对照;同时应用彩超检测手术治疗前、后瘤体内血流充盈和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2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病灶区皮肤表面平均温度为(34.76±0.63)℃,较手术前的(35.58±0.68)℃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后的皮肤温度仍高于正常皮肤温度(34.23±0.83)℃(P<0.05).彩超血流图显示,治疗前22例患者瘤体内血流充盈状况均为3级,治疗后为0级1例、1级14例、2级6例、3级1例,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血流速度由治疗前的(80.86±6.97) cm/s降至术后的(50.72±5.85) cm/s(P<0.01).结论:先天性动静脉畸形皮肤温度于手术治疗后可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皮肤.瘤体表面皮肤温度下降可作为判断手术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 皮肤温度用于评估超声引导下小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可行性

    作者:王春;曹译匀;王爱忠

    目的 研究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后皮肤温度变化及其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儿30例,喉罩全身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用0.33%罗哌卡因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入手术室后(T0)、全身麻醉后(T1),以及神经阻滞后0 min (T2)、5 min (T3)、10 min(T4)、15 min(T5)、20 min(T6)各时间点,测定患侧和健侧第一掌骨外侧的皮肤温度.在T0、T1、T4、T6、切皮(T7)、手术结束(T8)和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T9)各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术后4、6、8、12、16 h采用小儿疼痛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计算用皮肤温度变化评估阻滞效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和阴性似然比.阻滞后15 min时双手皮肤温度差≥1℃为皮肤温度变化阳性,术后4h疼痛VAS评分<3分为阻滞有效.结果 T0至T2时间点,患侧与健侧第一掌骨外侧的皮肤温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臂丛神经阻滞后,患侧第一掌骨外侧的皮肤温度明显升高,T3至T6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健侧(P值均<0.01);健侧第一掌骨外侧的皮肤温度在患侧臂丛神经阻滞前后无明显变化.与T0时间点比较,T1、T4、T6至T9时间点的MAP和心率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全身麻醉后各时间点间MAP和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儿术后12和16 h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4 h(P值均<0.05).用皮肤温度变化评估阻滞效果的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67%,阳性预测值为92%,阴性预测值为80%,阳性似然比为2.9,阴性似然比为0.06.结论 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后5 min阻滞侧第一掌骨外侧皮肤温度即升高,约15 min达大值.这种皮肤温度升高可作为评估小儿神经阻滞效果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患儿术中和术后的镇痛管理.

  • 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包经穴皮肤温度、血流灌注量及NE的影响

    作者:王丹;嵇波;赵国桢;严明娜;白红新;孙晓敏;戴健;路雅雯;刘翼天;葛云鹏;苏杭;游敏;吴娇娟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内关、天泉穴区皮肤温度、血流量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日组和3日组,2组再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组(2Hz,1mA)和高频电针组(100Hz,1mA),大鼠模型制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电针左侧内关穴每次20min,每日1次,分别治疗1次和治疗3次.在第1次和第3次电针治疗结束后,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和红外热像仪检测各组大鼠内关、天泉穴区皮肤血流量和温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内关、天泉穴区皮肤组织中NE含量;采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浓度评价心肌状态.结果:内关穴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日组和3日组的模型组皮肤温度、血流量显著下降(P<0.05),NE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1日组和3日组的低频和高频电针组皮肤温度、血流量显著升高(P<0.05),NE含量显著下降(P<0.05).天泉穴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日组和3日组的模型组皮肤温度、血流量显著下降(P<0.05),NE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1日组的低频和高频电针组皮肤温度、血流量、NE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3日组的低频电针组皮肤温度和血流量显著升高(P<0.05),NE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频电针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低频电针和高频电针提高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内关、天泉穴区皮肤温度和血流量可能与电针参与下调穴区皮肤组织NE含量有关.

  • 全身麻醉下小儿皮肤温度变化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

    作者:李艳;谢海;周期;符少川;马乃全

    目的 通过观察小儿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的阻滞区域内皮肤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 方法 选择小儿手部手术30例,全身麻醉喉罩通气,行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靠近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周围各注入1 ml/kg总量1/4的0.25%罗哌卡因.随机在阻滞的各个神经分支支配的皮肤区域内取一个测量点,记录神经阻滞前、阻滞后15 min皮肤温度的变化值.以阻滞效果作为评判的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阻滞区域内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反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寻找诊断临界值(cutoff值);Spearman相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 阻滞区域内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88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15~0.957];阻滞区域内温度变化幅度为0.65℃时,敏感度与特异性之和值大,其敏感度为86.4%,特异性为94.1%;Spearman相关系数:r=0.773(95%CI:0.656-0.840). 结论 皮肤温度变化对评估阻滞效果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用于全身麻醉下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后阻滞效果的评价.

  • 红外热像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宫庆娟;卢振和;罗秀英;刘少颜

    红外热像是根据人体表面温度分布以及在不同部位辐射出不同强度的红外线,并形成热图以了解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现代物理学检测技术[1].近年来,红外热像已在疼痛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阐述它在疼痛科几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及存在的问题.红外热像的理论基础红外热像反映的是人体皮肤温度的分布.医学上使用红外热像的生理基础是人体的皮肤温度通过皮肤、内部组织、局部血液循环、代谢活动、昼夜节律、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维持热平衡[2].人体患病时改变了这种热平衡,于是在临床上表现为与周围组织或未受影响的对侧组织相比,病变组织皮肤温度的升高或降低[2].红外热像仪接收人体表面不同部位辐射的不同强度的红外线,通过红外摄像头的光电效应转化为电磁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回归为热图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用以测量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

  •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消融治疗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应用

    作者:卢振和;陈金生;林少芒;翟利平;刘晓捷

    临床上监测患肢皮肤温度的变化可作为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效果的主要标准.我们在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中观察患肢足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波幅和足背皮肤温度的变化,以探讨应用SpO2仪监测和评价交感神经节阻滞疗效的可行性.

227 条记录 7/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