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列地尔脂微球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高颖;闫济民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LEAD)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下肢血管病变常导致间歇性跛行、足部缺血、溃疡形成、坏疽等,是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1],约50%的糖尿病患者发病10年后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概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踝肱指数(ABI)在外周动脉病变、心脑血管疾病中有确定的诊断价值,其早期主要用于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检测[2],现作为诊断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AD)的标准和筛选手段[3].国际糖尿病足组推荐将ABI<0.9作为诊断PAD的标准,与动脉造影比较ABI对诊断PAD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9%~100%.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5例,采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硫辛酸配伍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 三种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孙玉华

    我院三年来共收治脑血栓病人500余例。为了筛选有效治疗方案,曾在临床上进行了药物疗效的比较研究。现将我院应用蝮蛇抗栓酶、维脑路通、丹参治疗150例本病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临床表现、CT扫描、微循环检查、脑血流及脑动脉造影等确定为脑血栓形成。依据起病情况分为急发与缓发两类。依据受累肢体肌力情况分为四型。轻型:只有无力、麻木、不灵活等自我感受,无明显肌力改变。中型:肌力2~3级之间。较重型:肌力1~2级之间。重型:肌力0级。根据病程时间分为早期(三个以内),恢复期(超过三个月)。治愈标准: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有一定工作能力者为临床治愈;肌……

  • 肝动脉造影在原发性肝癌精准肝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

    作者:尧茂付

    目的 探讨在肝癌精准肝切除术之前应用经肝动脉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接受常规检查,观察组在该基础上给予经肝动脉造影,两组均依据患者术前的影像资料行术中的定位切除治疗.分析术前造影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面积、AFP测定以及Child-Pugh分级标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 cm病灶检出率为88.10%,高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蛋白值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肝癌精准肝切除术前应用动脉造影可有效提升病灶检出率,对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以及术后的预后均有很大临床价值.

    关键词: 肝癌 切除 动脉造影
  • 动脉造影对于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疗效价值分析

    作者:何斌

    目的:探讨动脉造影对于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接诊的35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出血动脉患者27例,10例手术治疗,17例实施介入治疗,其中5例采取栓塞治疗,另12例给予止血药或者灌注血管加压素。结果随访发现10例手术切除,8例内科止血治疗,2例反复出血,17例实施介入治疗。结论动脉造影对于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肝部病变CTA显示技术

    作者:马炳莲

    目的 探讨肝动脉造影螺旋CT扫描技术(CTA)血液供应特点分析,研究CTA显示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本院小肝癌灶(直径≤3.0cm)的肝部病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分别应用肝动脉造影CT(CT,hepatic arteriography,CTHA)和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 arterial portography,CTAP)等CTA显示技术进行检查.结果 CTAP病灶检出率为93.1%,CTHA病灶检出率90.6%.可以检出0.2~0.5cm的微小癌灶.结论 CTA可以提高CT的图像质量,提高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双期增强扫描,提高显示程度,造影剂用量也显著减少.对微小肝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临床上结合AFP升高和碘油的CT表现,并且通过CTAP和CTHA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显著降低假阳性率.

  • Moya-Moya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君;丁成云

    Movamova病(MD)是一种慢性阻塞性和病因未明的脑血管疾病,是以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脑基底部异常血管网形成为特征,在脑动脉造影中呈烟雾状改变,又名烟雾病.我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了76例MD病人,均由DSA、MRA确诊.笔者就其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病例中剃除了单侧Moyamoya表现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MD.1 一般资料

  • CO2气体与碘造影剂在子宫肌瘤动脉造影中的双对比

    作者:柯要军;谭伟;叶杏萍;张杰;戴友爱

    目的 探讨医用纯CO2气体作为动脉造影剂的成像质量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技术,将导管分别插入到患者双侧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采用国产一次性医用CO2气体造影袋行CO2气体动脉造影及碘剂动脉造影.设定造影图像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图像质量的评估标准及图像质量比较的优良率和有效率两个比值.结果 髂内动脉造影:CO2气体图像质量优良率及有效率均略逊于碘剂造影.子宫动脉造影:CO2气体造影图像的有效率不及碘剂但图像的优良率明显优于碘剂.结论 CO2气体用作动脉造影剂在盆腔血管的使用上是安全的,图像质量令人满意,完全可以满足诊断要求,在临床上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 高位无名动脉表现为颈部包块1例

    作者:王朝华;谢晓东;郑洪波;蒋毅;李肖

    1 病例简介患者女,63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月"入院.查体:血压150/96mmHg,颈部正中稍偏右见一2.5 cm×2.5 cm大小搏动包块,质地软,有弹性,边界清楚,与周围无粘连,无压痛,搏动频率与脉搏一致.彩色多谱勒超声示:无名动脉包块,有血流信号,疑为动脉瘤.无名动脉造影见:无名动脉迂曲延长,上缘平第1胸椎水平(图1).未予特殊处理,准予出院.

  • 腔内隔绝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闭塞1例

    作者:刘向东;赵家宁;邵新中;吕鹏飞;梁玉龙;张英泽

    患者男,29岁。因“左锁骨骨折术后左上肢麻木、活动受限5 d”,于2014年9月10日入住我院手外科。患者2014年9月5日不慎摔伤左上肢,当即肿胀疼痛,于当地医院行“左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出现左上肢麻木、活动受限、间断性左后背痛5 d。查体:左上肢诸肌肌力Ⅲ级,未见明显萎缩;左肘关节及腕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受限;左手“爪形手”畸形,鱼际肌及内在肌萎缩,小鱼际区皮肤及环指尺侧和小指皮肤干燥、感觉迟钝;2~5指内收外展活动受限,环小指末节屈曲力弱;左尺、桡动脉搏动减弱,左手皮温稍低。患者入院时提供的当地医院检查资料如下:(1)左锁骨正位 X 线片,提示左锁骨中段骨折术后、断端复位欠佳;(2)左上肢动脉彩超,提示左上肢动脉血流频谱异常、血流速度低;(3)左上肢动脉造影片,提示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假性动脉瘤合并局部动脉闭塞。患者入院后于2014年9月15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锁骨下血管、臂丛神经探查修复加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术中可见:左锁骨至胸小肌后方腋动脉处局部膨大,可触及搏动,表面光滑菲薄,与臂丛神经束支部粘连,远端动脉未触及搏动。考虑假性动脉瘤形成致局部动脉闭塞,拟行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术。但术中发现瘤体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分离暴露血管困难;为免发生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术中请血管外科医师急会诊并协助手术,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改行择期血管腔内隔绝术,故对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暂未作处理,复位锁骨骨折。患者于2014年9月23日局部麻醉下行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开通术+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中动脉造影可见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假性动脉瘤致局部动脉闭塞(图1)。顺行开通闭塞段时由于导丝反复进入假性动脉瘤瘤体内,未能通过闭塞段;为避免导丝刺破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经左桡动脉鞘逆行穿入导丝,成功通过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段及假性动脉瘤建立通路(图2)。利用导丝通路将5F 右股动脉导管鞘置换为10F 动脉鞘,沿导丝置入8 mm ×60 mm 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导管(Bard Rival)对左锁骨下动脉狭窄段扩张(图3)。撤出球囊导管,沿导丝置入10 mm ×80 mm 血管覆膜支架(Fcmluency Plus Bard),根据造影结果及骨性标记将支架释放覆盖假性动脉瘤,再行造影可见支架位置适当,假性动脉瘤未见显影,左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血流通畅(图4)。右股动脉10F 动脉鞘拔出后用2把6F 血管缝合器(Perclose ProGlide Abbott )缝合右股动脉穿刺部位。术后第5天复查:左上肢麻木、左上肢活动受限有缓解(左上肢抬高>90°~<120°),左背部疼痛消失,左手2~5指伸展幅度增大,但仍不能完全伸展,左侧尺、桡动脉搏动明显增强。术后4个月随访,患者左上肢麻木、左上肢活动受限缓解(左上肢抬高>120°~<180°),左手不能完全伸展,左尺、桡动脉搏动正常。

  • 紧急血管内栓塞救治骨盆骨折大出血

    作者:桑显富;鲍光欣;武钢;陈东升;吕圆仙;李兴星;李彦豪;陈勇;潘雨亭

    目的了解严重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来源和高病死率的原因,为降低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和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致伤因素、伤情程度、伤后至就诊的时间、就诊时的生命状况、就诊至栓塞的时间、盆腔动脉造影、血管内栓塞结果、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院前失血过多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紧急盆腔血管造影血管内栓塞止血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下肢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作者:蓝海;伍淑文;何瑾云;叶有强;陈秀浪

    本文作者探讨38例下肢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讨论了术前心理护理、患肢皮肤的护理、动脉和静脉造影的护理、术后护理.结果表明术前对动、静脉造影的护理配合和术前、后对患肢的护理是手术成功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

  • 巨大腹主动脉瘤并假性动脉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梁凤伟

    患者男,77岁.3年前发现上中腹部搏动性包块而到外院行动脉造影证实为腹主动脉瘤.近半年在右下腹部又扪及一搏动性包块,遂来我院就诊,自诉无外伤史.采用Aloka 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2.5~3.5 MHz,常规扫查腹部:腹主动脉失去常态,起始段内径2.1 cm,自腹腔动脉干水平至髂总动脉分叉处明显增宽,呈长梭形膨大,大内径5.8 cm,增宽段显示长度9.8 cm,彩色多普勒显示扩张的腹主动脉内血流缓慢,大血流速度0.67 m/s,频谱为动脉充填型湍流,梭样扩张远端相当于髂动脉分叉处明显向前右下方呈囊袋样膨胀,大小5.7 cm×4.4 cm,其前下壁可见7.0 cm×3.4 cm附壁中弱回声团,轮廓欠规整,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可见血流绕行.血管膨出部右下壁可见两处连续性中断,大小分别为1.0 cm及0.3 cm,裂口后方相连处分别见大小7.0 cm×3.4 cm及2.0 cm×1.0 cm囊性肿物,囊壁较厚,中央呈囊性暗区,有搏动,彩色多普勒见蓝彩自裂口流向上述液腔,腔内见色彩较暗淡的红蓝各半涡流,大血流速度0.33 m/s,下腔静脉受压变瘪,左、右髂总动脉内径分别为1.7 cm及2.0 cm.超声诊断:巨大腹主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假性动脉瘤形成.

  • 超声诊断脾梗塞1例

    作者:梁宇彤

    患者,男性,38岁.以左季肋区突发性疼痛进行性加重就诊.查体:左季肋部压痛、反跳痛.超声检查显示:脾脏明显增厚约6.6cm,长径约14.5cm,脾指数为25cm2.包膜光整,于脾实质内近脾包膜前缘可探及一大小约3.0cm×2.2cm异常低回声区,边界清楚,呈楔形,尖端指向脾门处,内回声暗淡,分布欠均匀.CDFI示:其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脾门处脾静脉内径增宽0.85cm,脾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超声诊断:脾实质内近包膜前缘低回声区(图1),考虑为:脾梗塞.后患者在上级医院作CT检查及脾动脉造影,确诊为脾梗塞.讨论脾梗塞是由于脾动脉分支栓塞,血流被阻断而引起的.常见原因有:左心系统血栓脱落、动脉硬化、白血病、淤血性脾肿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近年来开展的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脾动脉栓塞术、经回肠、胃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等.梗塞部位常好发于脾实质周缘,其病理改变为:梗塞局部组织水肿、坏死,并逐渐机化、纤维化,终形成疤痕.超声诊断要点为:1.脾肿大;2.梗塞区呈典型的尖端指向脾门部的楔形低回声区;3.CDFI示无彩色血流信号.

  • 32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

    作者:曹磊;赵宁军;陈可;翟丽梅;燕宪亮;许铁

    目的:总结并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分析32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病因、诊断方法、临床治疗和转归。结果32例患者中保守治疗12例,急性结肠镜治疗8例,介入治疗9例,手术治疗3例,无临床死亡患者。结论下消化道出血首选药物保守治疗,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出血不能控制者,宜积极选用急诊内镜或造影检查治疗,以及时救治、挽救生命。

  • CTPA与V/Q扫描诊断肺栓塞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少娟;郭佑民;李洪伦;金晨望;杨健;张毅力

    目的以肺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CT血管造影(CTPA)和肺通气灌注扫描(V/Q扫描)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关于CTPA诊断肺栓塞的中英文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将入选研究和一项多中心的V/Q扫描的研究结果进行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汇总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两种检查方法与肺动脉造影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8篇评价CTPA的文献符合纳入标准.CTPA的汇总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和0.90,V/Q扫描的汇总灵敏度和特异度为0.82和0.60.二者的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43和81.90.CTPA与金标准肺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 CTPA诊断PE在准确性和确定性方面较V/Q扫描的价值高.鉴于CTPA的无创性及其与肺动脉造影结果的一致性,CTPA可作为肺动脉造影不能使用时的首选检查方法.

  •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作者:陈兴灿;俞锦清;陆雪华;郑筱祥

    目的评价经动脉介入法和介入置管法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治疗作用.方法经临床、X线平片、CT或MRI检查证实的ANFH 30例,经动脉介入治疗法采用Seldinger技术,插至患侧旋股内、外动脉开口,灌注溶栓剂、解痉剂及血管扩张剂;介人置管法为骨穿刺针在X线监视下从股骨大粗隆稍下方进针,进入股骨头坏死区,放置硬膜外导管,然后灌注上述相同药物.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后动脉数目和静脉回流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变;定期X线摄片随访.结果动脉数目的变化:9例行介入置管法,治疗后7例静脉回流通畅;2例静脉回流稍通畅.临床症状的变化:经动脉介入治疗的21例,除2例未做治疗后的第2次动脉造影,另19例治疗后动脉数目增多10例、有所增多5例、不增多4例;静脉回流的变化:9例行介入置管法,治疗后7例静脉回流通畅;2例静脉回流稍通畅.临床症状的变化:21例行经动脉介入治疗后疼痛改善14例、缓解4例、未改善3例.9例行介入置管治疗后疼痛改善6例、缓解3例.X线平片复查:于治疗后1年复查,21例行经动脉介入治疗者,14例复查显示10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9例行介入置管治疗者,5例复查显示4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结论经动脉和介入置管治疗ANFH,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股骨头的新生骨形成及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 膈下动脉参与肝肿瘤供血的介入治疗研究

    作者:王茂强;王仲朴;刘风永;王立军;李志坚;高育璈

    目的评价经导管做膈下动脉(IPA)栓塞化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148例IPA参与肝肿瘤供血患者进行了196例次TACE,其中主要栓塞IPA占11.5%.做肝恶性肿瘤TACE时先用碘油-抗癌乳剂栓塞肿瘤末梢血管,然后注入明胶海绵碎粒.观察内容有既往治疗史、IPA参与肿瘤供血的表现、肿瘤部位、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首次接受TACE者22例(14.9%),既往曾做多次TACE者87例(58.8%),曾接受其他治疗(超声波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肝脏外科手术)者占26.3%.肿瘤位于接近肝脏表面者占91.9%,其中位于第7段者占54.7%.栓塞IPA的技术成功率为100%,异常造影表现有IPA管径增粗、肿瘤染色(100%)、非肿瘤性染色(43.2%)、IPA与其他动脉形成交通支(37.8%)和IPA-静脉瘘(10.8%).治疗后复查CT显示肝肿瘤完全被碘油充填者占94.6%,血AFP下降至正常范围占82.7%.与栓塞IPA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1%.结论任何位于接近肝脏表面的肿瘤都可能接受IPA供血.对参与肿瘤供血的IPA进行化疗栓塞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结辉;游箭;牟伟;李强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管造影结果.结果本组检出阳性率为63.64%;选择性动脉造影出血活动期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出血间歇期,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病理结果为对照,本组定位诊断率为80.64%,定性诊断率为64.52%;本组无明显并发症,也无死亡病例.结论为了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急性大出血时选择性动脉造影是首选方法;慢性间断少量出血时,如果常规无创检查方法皆为阴性,行选择性动脉造影也是必要的.

  • 中国人膈下动脉血管造影解剖研究

    作者:李志坚;王茂强;白启才;邵如宏;王立军;刘凤永

    目的:观察国人膈下动脉(IPA)的血管造影解剖.材料和方法:对168例患者进行了选择性IPA造影,其中男性116例、女52例,年龄平均52.7岁.用手推或高压注射器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入速度2~3ml/s、总量8~12ml.投照位置以正位为主,少数病例辅以斜位、侧位取像.结果:做右侧IPA造影162支,左侧99支.左、右IPA 以共干发自同一血管者占42.9%;右侧IPA 单独起源者占59.3%:发自腹主动脉占37.0%,右肾动脉开口占17.9%;左侧IPA 单独起源者占18.2%:发自腹腔动脉占12.1%、腹主动脉占6.1%.96.7% IPA开口位于胸-12~腰-1椎体水平.结论:IPA起源、开口位置及分支走行等,对介入治疗医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膈下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肝肿瘤的价值

    作者:李强;王茂强;刘凤永;段峰;宋鹏;王志军

    目的:评价经导管做膈下动脉(IPA)栓塞化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材料和方法:对370例经血管造影确认有IPA参与肝肿瘤供血者进行了487例次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结果:肿瘤接近肝脏表面229例,其中位于右叶裸区(S7)137例.栓塞IPA的技术成功率为100%.异常造影表现IPA主干及前后分支管径增粗、肿瘤染色(100%)、非肿瘤性染色(29.7%)、IPA与其他动脉形成交通支(33.5%)和IPA-静脉瘘(10.8%).肝肿瘤完全被碘油充填占94.6%,血AFP下降至正常范围占82.4%.术中主要并发症是肩区疼痛(96.5%).结论:膈下动脉是供养肝肿瘤的重要侧支血管,对参与肿瘤供血的IPA进行化疗栓塞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426 条记录 1/22 页 « 12345678...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