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直肠癌误诊1例分析

    作者:张燕莹

    对结直肠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6岁.主因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d入院.患者间断便血30 a,诊为"痔疮"行3次手术治疗.2a前患者出现周身乏力、就诊医院经血液化验诊为缺铁性贫血,口服硫酸亚铁好转.之后周身乏力反复,均服硫酸亚铁自行治疗.

  •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策略

    作者:李世荣

    大肠癌是世界上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欧美国家大肠癌的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我国为第4~6位[20].10年前,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普查资料显示,大肠癌发病率为24.31/10万[7],少数大城市达30/10万,已相当于世界中等发病水平.根据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几十年内消化道癌谱的变化规律,以及我国各地区近20余年癌症发病率的动态,可以预见大肠癌有可能成为21世纪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2/3为中晚期癌,因而多年来大肠癌治疗后5年存活率始终徘徊于50%左右.为此,尽快提高大肠癌早诊率,改善大肠癌患者预后是当前大肠癌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务[1].

  • 血清CA125,CA19-9,CA50含量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跃;林明芳;邱小雪

    目的评价血清CA125,CA19-9,CA50含量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消化系肿瘤患者158例,其中肝癌38例,食管癌21例,胃癌56例,结直肠癌36例,胰腺癌7例;消化系良性疾病患者106例,其中肝硬变57例,消化性溃疡49例;正常对照者40例.全部受测对象均空腹抽静脉血,分离血清,-20℃贮存备测.采用RIA法测定血清CA125,CA19-9,CA50含量,使用国产SN-695型γ计数仪.数据均用()±s表示,以正常()±2s作为上限计算阳性率.结果肝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血清(CA含量均以kU/L表达)CA125(分别为222±116,79±17,135±79,69±23和72±26),CA19-9(237±108,281±132,838±224,252±136和273±146)和CA50含量(25±9,20±7,18±9,18±8和17±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消化道良性病变组(P<0.01).消化道肿瘤有腹腔及远处转移者,其血清CA125,CA19-9,CA50含量升高更为明显.结论血清CA125,CA19-9,CA50均为较好的肿瘤标记物,有助于诊断消化系统肿瘤.

  • 老年人大肠癌致急性梗阻的诊治

    作者:石玉龙;刘洪俊;李乐平;张敏;程序瑞

    回顾性分析62例老年人大肠癌致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积极术前处理,均在72 h内急症手术.结果:57例一期切除吻合,4例造口,手术死亡1例.33例出现并发症,与手术有关的17例,经治疗痊愈;与合并症有关的并发症16例,死亡9例.初步分析结果提示,对老年人大肠癌致急性梗阻患者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安全的,但老年人合并症多,手术后并发症多,应加强围手术期治疗.

  • 中国人遗传性大肠癌筛检标准的实施方案

    作者:全国遗传性大肠癌协作组

    遗传性大肠癌家系是研究我国大肠癌病因、遗传特征和分子改变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我国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收集和保存这些家系资源显得越发重要.

  • 螺旋CT和B型超声检查在大肠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南琼;董坚;陈娅蓉;珠珠;黄鉴;陈明清

    目的 探讨螺旋CT和腹部B型超声检查在大肠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0例经结肠镜检查和手术病理确诊的大肠恶性肿瘤患者的腹部B型超声及CT检查资料.结果 CT大肠恶性肿瘤阳性检出率为82.3%,明显高于B型超声阳性检出率24.7% (P <0.001).B型超声对右半结肠(横结肠和升结肠)的检出率高,CT对直肠和升结肠的检出率高.CT对器官转移诊断符合率为73.2%,敏感度为57.7%,特异度为94.7%,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为85.2%,敏感度为23.7%,特异性为97.6%;B型超声对器官转移符合率为72.2%,敏感度为35.1%,特异性为96.6%,对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63.6%,敏感度为10.5%,特异度为96.6%.结论 螺旋CT和联合腹部B型超声检查对大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价值.

  • 结直肠癌患者就诊和治疗延迟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冉建朝;周玉兰;郭金萍;朱琳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的就诊延迟(symptom to presentation delay,SPD)、治疗延迟(presentation to treatment delay,PTD)及诊治延迟即总延迟(total delay)情况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68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SPD、PTD和总延迟时间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5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SPD时间为3.0个月,中位PTD时间为11.0d,中位总延迟时间为106.0 d.结直肠癌患者的PTD时间在初诊年龄和KP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延迟时间在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预后在PTD、民族、KPS评分、Dukes分期和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TD是独立的预后风险因素(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PTD时间与初诊年龄和KPS评分有关,总延迟时间与TNM分期有关.PTD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 MRI常规序列联合DWI对结直肠癌病变的诊断意义

    作者:苏艳;龚永泉;刘振兴;王忠伟

    目的 探究MRI常规序列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对结直肠癌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结直肠癌病变患者132例.对照组(n=65)行MRI常规序列检查,观察组(n=67)行MRI常规序列联合DWI检查.比较MRI常规序列联合DWI检查与单独MRI常规序列检查结果.结果 通过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发现,术前观察组的检出率为91.0%,大于对照组的7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T分期和N分期的符合率分别为80.6%和88.1%,大于对照组的70.8%和6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联合DWI能提高MRI常规序列检查肠癌病变的检出率和术后的T分期和N分期的符合率.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瑛;郑树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外显率高达80%~85%,约占所有大肠癌的5%~15%.与一般散发性大肠癌相比,它在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和遗传背景上都有着独特的特征,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与家系表征而定.

  • 杭州城市社区自然人群大肠癌筛查实践

    作者:蔡善荣;郑树;周伦;张苏展

    目的在城市社区自然人群中开展大肠癌筛查,探索开展城市居民恶性肿瘤二级预防措施.方法应用中国癌症基金会推荐的筛查试行方案,以结合免疫法FOB和问卷调查为初筛,肠镜为复筛的方法对杭州一城市社区40岁以上居民开展大肠癌的筛查.结果在实际筛查的6 089人,FOB阳性157例,阳性率为2.6%,问卷调查阳性859,阳性率为14.1%.免疫法FOB合并问卷总阳性率为16.7%,大肠癌筛查方案可浓缩高危人群至15%左右.在FOB阳性的157例中,28例进行了进一步的肠镜检查,发现了5例结肠癌,8例结直肠腺瘤和息肉,12例慢性肠道疾病.在检出的5例大肠癌中,1例未手术,Dukes A期和Dukes C期各2例.结论大肠癌筛查方案可明显浓缩高危人群,大大降低筛查的工作量.免疫法FOB能比较有效地从无症状的城市居民中检出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

  • 结直肠癌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初探

    作者:甘丽虹;潘洁;陈淑洁;钟菁;王良静

    目的:观测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5对(包括癌和癌旁组织)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标本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ZIC1和KLOTHO mRNA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的关系.结杲:ZIC1和KLOTHO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下调(P均<0.0001);在25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ZIC1甲基化阳性率为80%,KLOTHO甲基化阳性率为76%,联合检测ZIC1和KLOTHO甲基化阳性率为64%.结论: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肿瘤组织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高频率发生,联合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甲基化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

  • 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结合生物信息学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益定;解磐磐;余建伟;周俊;郑树

    目的:应用SELDI质谱仪建立大肠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诊断模型.方法:测定182例血清标本(其中55例大肠癌、35例大肠腺瘤、92例健康人)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及支持向量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相应的指纹图谱诊断模型.结果: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大肠癌与健康对照中筛选出了4个质荷比位于5 911 Da、8 922 Da、8 943 Da、8 817 Da(M/Z)峰,用它们建立的诊断模型的特异性为93.3%,敏感度为90.9%,Youden指数为0.84242.从大肠癌与大肠腺瘤中筛选出7个质荷比位于17 247 Da、18 420 Da、5 911 Da、9 294 Da、4 654 Da、21 694 Da、21 742 Da的峰值,建立模型的特异性为83.2%,敏感度为89.3%,Youden指数为0.72484.结论:该方法在大肠癌的诊断中较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仿真结肠镜在结直肠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戴宁;王建国;高敏;孙蕾民;赵岚;章士正;姒健敏

    目的:探讨仿真结肠镜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电子结肠镜证实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仿真结肠镜检查,并将两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9例患者仿真肠镜检查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结肠癌的发现率仿真结肠镜与结肠镜相同,符合率达100%.结肠息肉:结肠镜发现25枚,仿真结肠镜检出16枚,两者符合率分别为:息肉直径>1.0 cm为90.0%,~0.5 cm为62.5%, <0.5 cm为28.6%.结论:仿真结肠镜检查迅速方便、无创伤,尤其对结直肠癌和直径>0.5 cm息肉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内镜粘膜切除术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建江;崔峻辉;毛伟芳;顾秀珍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6年6月~1998年2月间电子肠镜检出的34例38个病变行EMR,并比较EMR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对早期癌的检出率.结果:对34例38个病变施行EMR成功37次,失败1次,成功率97.4%(37/38).成功的37次中包括分割切除(Endoscopic Pi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9次.EPMR术中并发少量出血2例(5.4%).病理检查发现多发息肉癌变率(100%)高于单发息肉(29.41%),P=0.001.肿瘤大径<1.5 cm腺瘤癌变率为36.37%(8/22)、≥1.5 cm为73.33%(11/15),P=0.045;EMR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对早期癌的检出率分别是52%和26%(P<0.001),而且普通活检的漏检率达50%(8/16病变).结论:内镜下大肠粘膜切除术能够对常规圈套法不能摘除的肿瘤样病灶切取活检,以达到病理学诊断定性质、定范围、定深度的理想要求,且对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优于普通活检.

  • 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其龙;马新源;俞玲玲;姚开颜;马万里;薛峰

    目的:在人群中应用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提高大肠癌的早诊率,降低发病率.方法:采用数量化风险评估问卷调查加粪便隐血试验(FOBT)对40~74岁人群进行初筛,确定高危人群并进行电子肠镜全结直肠检查.根据筛查结果计算早诊率,分析筛查区大肠癌的发病率,并与筛查前比较.结果:现场应用优化序贯筛查方案,检出各类大肠病变1117例,其中检出大肠癌69例,大肠腺瘤701例,进展期腺瘤211例;大肠癌早诊率提高了58.19%,发病率下降明显.结论: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简便、经济、高效,值得在自然人群大肠癌筛检中推广.

  • 定量RT-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

    作者:徐栋;李旭芬;蒋文智;曹江;郑树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5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CK20 mRNA阳性率为27.45%,而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6.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表达率随之提高,但各分期间阳性率相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Dukes'C期与D期患者中>10拷贝/ml者高于A期与B期患者.结论: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水平可发现早期脱落的肿瘤细胞,对肿瘤微转移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 血清肿瘤标志物优化组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余捷凯;杨美琴;姜铁军;郑树

    目的:从目前已知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中筛选出用于大肠癌诊断的优化肿瘤标志物组合,并联合这组标志物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大肠癌智能诊断模型.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128例大肠癌患者和113例健康人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724(CA724)、癌抗原242(CA242)、癌抗原211(C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组织多肽抗原(TPA)共8种肿瘤相关标志物含量,用曲线下面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评价并筛选优标志物联合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大肠癌的诊断.结果:筛选出CEA、CA199、CA242、CA211及CA724 5个优肿瘤标志物的组合,建立了诊断大肠癌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用5倍交叉验证,该模型预测大肠癌样本的特异性为95%,敏感性为83%,阳性预测率为95%.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优肿瘤标志物组合诊断大肠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结直肠癌人群筛检策略

    作者:陈坤;金明娟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结直肠癌前痛变衍化为恶性肿瘤的潜隐期较长,早期结直肠癌和中、晚期结直肠癌的生存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结直肠癌开展早期筛检和诊治意义重大.目前,结直肠癌的主要筛检试验方法有粪便潜血试验、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和双对比钡剂造影检查,并陆续有仿真结肠镜检查和粪便DNA检验等技术方法的提出、发展、完善和应用.其中,粪便潜血试验应用为广泛.有关结直肠癌的人群筛检策略美国是世界上早推行该恶性肿瘤人群筛检的国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我国的结直肠癌人群筛检工作尚处在小范围试验应用中.

  •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诊治分析

    作者:骆红

    目的 探讨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目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28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占同期收治结直肠癌目的3%,其中以腺癌为主,癌肿位置以直肠、乙状结肠、升结肠居多.5年生存率为57.1%.结论 术前结肠镜检查,术中仔细探查,术后定期随访复查是提高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诊断率目的关键,积极手术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 大肠脂肪瘤15例报告

    作者:张思宇

    目的探讨大肠脂肪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年间手术治疗的15例大肠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大便次数增多和黏液血便.术前均经钡剂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前诊断为结肠良性肿瘤1例,大肠恶性肿瘤14例.15 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报告为大肠脂肪瘤. 结论大肠脂肪瘤易误诊为大肠恶性肿瘤,临床上当病人全身情况良好,且并发慢性肠套叠可考虑到有大肠脂肪瘤的可能.

53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