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74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进征;明文义;吴旭东;戴海东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4例(97侧)KOA患者接受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并予玻璃酸钠局部注射,记录并发症,术后评定疗效,SF-36表及AIMS2-SF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仅3例患者出现关节内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4.05%;术后5周有效率为81.44%;术后SF-36表及AIMS2-SF表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疗效及生活质量均仍保持较高水平.结论 联合玻璃酸钠局部注射,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对KOA患者有较好疗效,且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

    作者:丁勇;孙宏慧;王育才;孙嗣国;廖博;李钊;马保安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5例(69膝)其中53例(55膝)得到随访.手术均先行膝关节镜检查,继于腓骨中段截断并截除1cm腓骨,胫骨结节近侧关节面下2 cm外侧闭合楔形截骨,一至二枚自制骑缝钉内固定截骨端,伸膝位石膏固定4周.结果 随访6~60(41±3.6)月,取得了90.9%的优良率.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术可改善膝关节负重力线,获得较佳的远期疗效,是治疗内翻型骨性关节炎的较好选择.

  • 膝关节镜术后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唐新桥;刘忠;梁培雄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术后注射玻璃酸钠(HA)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 54例膝0A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单纯膝关节镜手术.B组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HA.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疼痛、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采用Hs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B组优良率大于A组(P<0.05),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HA是治疗OA的有效方法.

  • 重建手术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愈合的影响

    作者:俞芳;陈游;谷绍芳

    目的 研究自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后对韧带损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兔双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于中段完全切断做成自身对照模型.实验组模拟人半腱肌腱重建术.术后4,12,16,24周通过大体解剖和天狼猩红偏振光法观察内侧副韧带愈合的情况.结果 大体解剖发现4周实验组内侧副韧带愈合组织比对照组多.术后4、12、16、24周,实验组内侧副韧带愈合组织的Ⅲ型胶原纤维与Ⅰ、Ⅲ型胶原纤维之和的平均比值分别为(0.263±0.075)、(0.235±0.041)、(0.210±0.045)、(0.197±0.0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310±0.072)、(0.286±0.045)、(0.261±0.046)、(0.236±0.043)(P<0.05).结论 半腱肌腱膝重建术可以在早、中期改善内侧副韧带的愈合.

  • 单髁置换术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观察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张子琦;李海涛;杨佩;王春生;党晓谦;王坤正;王伟

    目的 观察单髁置换术(UKA)对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MUKOA)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71例行UKA MUKO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54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围术期资料、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翻修原因.结果 本组女性患者数量是男性的3倍以上(54∶ 17),女性发病年龄小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术前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总显性失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54.06±6.24) min,(8.56 ±0.83) cm,(86.10 ±5.44) ml,(3.51 ± 1.01)d,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为:45.2±4.5、80.3±5.7和88.4±4.2,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无负重平地行走时膝关节VAS疼痛评分分别为:6.6±1.2、1.7±0.7和0.5±0.5,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翻修患者,翻修原因分别为感染及衬垫撞击.结论 UKA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创伤小、疗效确切,功能改善理想.对于单髁置换的病例适应证选择是影响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 Ilizarov技术微创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

    作者:杨华清;章耀华;彭爱民;韩庆海;张庆彬;赵殿钊;夏和桃;姚建祥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微创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2000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采用Ilizarov技术微创胫骨高位截骨治疗138例(148膝)临床诊断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手术前后拍摄患肢负重位全长X射线片,测量股胫角(FTA)、内侧胫股关节间隙,同时进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6.5 ±6.6)个月.术后FTA、内侧胫股关节间隙、HS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均P<0.05),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优良率为91.2%.结论 Ilizarov技术微创胫骨高位截骨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

  • 儿童X型腿、O型腿的评估与治疗进展

    作者:胡祖杰

    在儿童发育过程中,下肢的弯曲常常会让家长感到焦虑,膝内翻与膝外翻是家长容易发现的2个问题.膝内翻俗称"O型腿"、"罗圈腿",膝外翻俗称"X型腿"、"锁膝".绝大多数的"O型腿"与"X型腿"都是生理性的,随着儿童骨骼的发育,会得到自发的矫正,但仍有少数是属于病理性的,需要干预和处理.现将儿童膝内翻及膝外翻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综述如下.1 原因1.1 生理性因素 儿童下肢发育规律:儿童出生后主要以"O型腿"为主要表现,直到1岁半左右,儿童下肢会逐渐变直,到3~4岁的幼儿通常表现为"X型腿",在6~7岁左右接近于成年人[1],存在5°左右的膝外翻.在以上年龄段出现的膝内翻、膝外翻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不要太过担心,过于积极地处理往往容易导致矫枉过正.

  •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及膝关节功能评价

    作者:陈浩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SH)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 A)临床效果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11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给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后VAS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疗后Lysholm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Lysholm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疗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明显,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后疼痛更轻、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为显著.

  • 影响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疗效因素分析

    作者:徐思越;张廷;李浩鹏;贺西京

    目的:探讨影响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通过对483例接受关节镜下清理术的膝骨关节炎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利用Brittberg-Peterson评分,分析年龄、症状持续时间、临床症状和体征、髌下脂肪垫卡压、髌内滑膜皱襞卡压以及关节软骨损伤等因素,对于手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疗效将变差;症状持续时间在1年以下和1年以上,术后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与半月板、髌下脂肪垫和髌内滑膜皱襞相关的机械症状和体征,手术后缓解较好;随着软骨损伤的加重,术后效果将变差.结论:伴有局部机械性症状或者体征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通过关节镜下清理术可以得到较好的术后疗效.

  •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72例低分子肝素配伍巴曲亭抗凝效果观察

    作者:周绍春;陶国才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中加用巴曲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37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注射巴曲亭,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安慰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引流量,凝血水平,下肢静脉血流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术后引流量平均为432.45±112.20ml,212.47±75.33ml,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引流量平均为635.72±99.53 ml,275.61±107.40 ml,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引流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术毕及术后24h凝血水平:治疗组PT分别为11.14±0.75s,11.35±0.68s,11.27±0.82s;APTT分别为29.37±3.68s,30.57±4.42s,30.18±3.70s;Fbg分别为3.26±0.67 g/L,3.29±0.74 g/L,3.05±0.61 g/L.对照组PT分别为11.14±0.75s,11.33±0.79s,11.54±0.72s;APTT分别为30.08±4.16s,30.47±4.55s,29.79±3.65s;Fbg分别为3.25±0.62 g/L,3.14±0.73 g/L,3.12±0.77 g/L,两组患者术前、术毕及术后24h凝血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5d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观察组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发生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余患者的下肢深静脉回流速度和回流血量:治疗组术前、术后分别为6.38±2.19 cm/s,3.77±2.12 ml/s,6.09±1.87 cm/s,3.56±1.58 ml/s.对照组术前、术后分别为6.28±2.10 cm/s,3.82±1.97 ml/s,6.10±1.89 cm/s,3.56±1.56 ml/s.两组下肢深静脉回流速度和回流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应用巴曲亭能够明显减少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出血量,且不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不同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

    作者:党晓谦;张亮;王坤正;柏传毅;王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60例,使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予双醋瑞因(安必丁)、氨基葡萄糖和消炎镇痛药.选择合适病人20例给予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随访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四种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各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差异显著;认为安必丁组缓解关节疼痛与葡立组及乐松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主要是在缓解行走时疼痛方面安必丁组与葡立组及乐松组差异明显.四组在缓解静息疼痛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未观察到严重的或文献未曾报道的不良事件.结论: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和消炎镇痛药(乐松)、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方面均取得了满意效果,同时双醋瑞因(安必丁)对于缓解膝关节行走时疼痛取得更为突出的效果.

  • 关节镜治疗膝骨关节炎26例

    作者:陈鹏

    我院自2004~2010年,利用关节镜治疗膝骨关节炎2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膝骨关节炎诊断明确,经保守治疗2月症状无缓解者或有关节绞锁史且无严重心、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疾患的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56岁;一侧膝痛者21例,双侧膝痛者5例;病程长20年,短者6月.26例X线摄片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边缘尖锐或骨刺形成,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囊性变等征象.

  •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并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2例

    作者:雷志昌;凌鸣;郑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我们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2例,行关节镜下清理及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胫骨高位截骨Link槽式钢板内固定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18例

    作者:刘军政;张书艳

    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临床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常用的手术方法,但因内固定不可靠,术中截骨角度不精确而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我科自1999年3月~2008年12月应用Link槽式钢板内固定的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1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11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廷;徐思越;李浩鹏;贺西京;臧全金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围手术期处理要点及技术特点。方法:对11例(11膝)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10例为甲型血友病,1例为乙型血友病。于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 HSS评分情况。结果:11例(11膝)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优6膝,良4膝,尚可1膝。术前术后HSS总分及分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炎能够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 单髁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74例疗效对比

    作者:何少斌;刘平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在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TKA组与UKA组,每组各37例,分别给予TKA与UK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UKA组患者无术中转TKA 手术者;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膝关节屈曲角度均显著增大(P<0.01),HS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1),术后 UKA组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显著大于 TKA 组(P<0.01),但 HSS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UKA组术后膝关节屈曲至90度所需时间显著短于 TKA组(P<0.05)。结论:UKA 与TKA在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相当,但UKA术创伤较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 氨甲环酸降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姚舒馨;姚建锋;马建兵;李辉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降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失血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前瞻性纳入46例行单侧TKA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松止血带前15min给予1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术后3h再次给药;对照组均于相同时间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第1、3、5天复查血红蛋白。术后第9天安排患者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总失血量为818±352ml,对照组为1578±659ml。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显性失血量:实验组171±152ml,对照组388±274ml。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低剂量氨甲环酸降低术后出血量,且有效安全。

37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