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6例临床分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它是在严重疾病的基础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亢进,从而导致机体微血管因子继发的激活纤溶系统并伴有血小板功能障碍,引起全身性出血.产科DIC是许多致病因素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发病急骤,病情复杂而凶险,病死率高.如果早期诊断及时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1994年4月至2004年4月发生在本科和外院转诊的产科DIC共16例,抢救成功14例,死亡2例,现报告如下.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2例临床分析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围生期由多种疾病引发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将迅速危及母儿生命.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分娩产妇12,300例,发生DIC 32例,发生率2.6‰,现报告如下:
-
中期引产发生羊水栓塞临床分析
羊水栓塞导致出血、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虽不多见,但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其死亡率可达70%~80%.它不仅可发生于足月分娩,亦可发生于中期妊娠引产[1].现就中期妊娠引产发生羊水栓塞2例探讨如下.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M3)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快速的诊断方法和临床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自1973年3月-2002年5月经住院确诊为M3患者124例,合并DIC 33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M3并发DIC其出血症状为突出,若并发脑出血病死率高达100%(15例均死亡).简便、快捷、实用的实验室辅助检查有血小板计数(异常率97.0%)、3P试验(异常率91.1%)、D-二聚体检测(异常率93.3%)、凝血酶原时间(异常率78.8%)、纤维蛋白原定量(异常率87.9%).对M3的治疗以维甲酸联合DA(或HA)方案治疗缓解率较高,达68.8%,且较合理.治疗DIC的方案以抗血小板药联合抗凝药或抗凝药联合抗纤溶药或仅用抗凝药均补充血制品的疗效较高(治愈+显效率可达57.1-62.5%).结论:M3患者若出现明显出血症状,就应作DIC方面的实验室检查,以及早作出诊断,选择高效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致重型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的发病率在国外为1% ~2%,国内为0.46% ~2.1%,属于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1].胎盘早剥患者及其胎儿的预后与诊断的迟早、处理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1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外省籍来梅务工人员,孕2产1,因“停经36+5周,双胎妊娠,阴道流水1小时”于2015年11月20日上午10:15入住城郊卫生院.
-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5例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疾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5例产科DI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DIC患者都有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其发病因素中以产后出血、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重度)、死胎、胎盘植入引起者常见.15例均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祛除病因,对症治疗,果断积极的处理是抢救产科DIC的有效方法.
-
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收治的产科急性DIC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均有诱发DIC的高危因素,抢救成功21例,死亡5例,死亡率19.23%.结论:产科DIC发病急,强调早期诊断,重视临床特点,动态观察实验室的检查结果.治疗要及时,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祛除病因,防止DIC的发展.
-
瘢痕子宫中央性前置胎盘伴植入剖宫产术后死亡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25岁,G2 P1,因“剖宫产术后2+年,停经38+5周,胎死宫内,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要求终止妊娠”于2012年10月11日入院。G5 P1,人工流产术3次,2010年1月5日在当地县医院行剖宫产术,术后恶露1余月,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2年1月13日,预产期2012年10月20日。孕早、中、晚期均在当地医院产检,B 超示为宫内孕,单活胎;胎心、胎动一直正常;无阴道流血、流液。入院前2 d,自感胎动消失,当地B 超示:孕足月,胎死宫内,并中央性前置胎盘。入院检查:T 367℃,P 80次/分,R 20次/分,BP 120/70 mmHg,心肺无异常,腹软膨隆,下腹部见一长约10 cm 手术瘢痕,无压痛、反跳痛;产科情况:腹围99 cm,宫高32 cm,胎位LOA,无胎心,无宫缩;内窥镜检查:宫颈轻度糜烂,宫口闭,无活动出血。入院后血常规:Hb 110 g/L,WBC123×109/L,N 070,PLT 120×109/L;肝、肾功及凝血四项正常;血型A 型;超声示:胎儿大小约3400 g,羊水在正常范围,无胎心,中央性前置胎盘。入院诊断:(1)妊娠38+5周,LOA?G5 P1;(2)中央性前置胎盘;(3)胎死宫内;(4)瘢痕子宫。入院第2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中见部分肠管、大网膜与子宫前壁盆腔粘连严重,子宫前壁下段可见血管怒张,于原瘢痕处取子宫下段切口,此时创面出血汹涌,出血量达800 ml,血压降至80/60 mmHg,心率110次/分。立即改为全身麻醉插管成功,准备输血,继续切开子宫,见胎盘组织涌出,创面大量出血,穿过胎盘进入宫腔,取出死胎及部分胎盘,此时出血量达4000 ml,术中诊断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并植入。立即加压输入悬浮红细胞5 U,新鲜冰冻血浆500 ml,此时患者血压50/30 mmHg,心率45~55次/分,产妇全身出现瘀斑。血常规:Hb81 g/L,WBC 129×109/L,N 080,PLT 100×109/L;凝血时间延长,3P 阳性,不排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拟行子宫次全切除,但胎盘附着面出血仍然汹涌,止血极其困难,此时出血量达6500 ml,终抢救无效死亡。 -
宫腔填纱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23例
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1 h内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出血量常达到1500ml,或已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多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黏连、植入,凝血功能障碣,羊水栓塞所致,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我院在各种积极的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传统的宫腔填纱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6例临床分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孕产妇急重症之一,抢救不及时将危及产妇的生命.我们根据产科DIC的病理特点,在救治过程中重视补充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16例DIC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并评价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方法 在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CBP治疗方法 与非CBP治疗方法 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实施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基本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CBP技术在治疗DIC患者的凝血功能方面具有理想的疗效,小剂量肝素组的患者死亡率(8.0%)明显低于无抗凝剂组(31.2%)和体外抗凝组(33.4%)的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总体疗效,CBP治疗组要明显优于非CBP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BP治疗方法 简单易行,技术操作安全可靠,是一项治疗DIC的十分有效的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
健康孕妇不同妊娠期凝血指标的动态监测意义
目的:探讨健康孕妇不同妊娠期凝血指标的动态监测意义。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至我院门诊进行定期产检的健康孕妇200例分为妊娠早期组31例,妊娠中期组75例,妊娠晚期组94例;再将这200例孕妇按照年龄分为≤30岁组143例,>30岁组57例;另选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妊娠早、中、晚期组及对照组之间,以及不同年龄组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早期组的 PT及妊娠中、晚期组 APTT 显著缩短,FIB水平显著升高;与妊娠早期组比较,妊娠中、晚期组 PT、APTT 均显著缩短,妊娠中、晚期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而 FIB水平则随妊娠期的延长而显著升高。>30岁组妊娠晚期孕妇血浆 FIB水平显著高于≤30岁组。结论妊娠期间监测凝血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凝血功能的异常,可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的迹象,对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子痫前期等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年龄在30岁以上的孕妇更应加强监测。
-
论清热解毒是治疗热毒血瘀证的重要治法
热毒血瘀证是温病营(血)分证中常见的一个证候类型,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DIC的前期、败血症,是温病发展到营(血)分阶段而出现的火热毒邪与瘀血相搏的病理状态.临床报道指出,许多温热病发生"热瘀"病理变化时,投以清热解毒、生津养阴等法,均有助于活血化瘀.
-
藻酸双酯钠预防HFRS后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热期患者212例,在发热后期应用藻酸双酯钠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皮下、腔道出血均获满意疗效.
-
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验性治疗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索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临床特点及佳治疗方法,以便指导临床治疗.对APL合并DIC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初治APL患者25例,给予全反式维甲酸20mg,每日2次口服;三氧化二砷1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诱导分化治疗.待早幼粒细胞脱颗粒后加用化疗.在患者治疗同时给予血小板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适当应用氨甲苯酸、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DIC.根据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调整用药.应用多因素分析初诊时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年龄等因素与出血严重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5例APL患者中(低危组5例,中危组13例,高危组7例)合并DIC 22例,DIC发生率为88%. 22例合并DIC患者中经系统治疗后,DIC得到纠正21例(95.5%),死亡1例(4.5%).第1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23例(92%),平均CR时间为31.8±7.2d.诱导至完全缓解期平均输注血小板7.68±5.88 U,红细胞8.90±5.69U;发生DIC患者中平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21.92±19.32 U,血小板数恢复时间29.3±9.3d,PT恢复时间12.7±9.5d,APTT恢复时间为11.6±8.6d,FDP恢复时间16.0±9.3d,纤维蛋白原恢复时间12.3±8.3d.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时白细胞数>10×109/L及APTT延长为严重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初治APL易发生DIC,因此早期积极输注血制品,积极应用抗凝血及抗纤溶的药物及肝素,尽快使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水平,达到早期纠正DIC,可明显降低早期APL因DIC造成的死亡,高白细胞血症及APTT延长为严重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高白细胞血症 -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ADAMTS13活性和vWF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本研究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探讨相关的临床意义.收集73例初治AML患者缓解前后的血浆标本,荧光标记vWF73底物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FRETS-vWF73)检测患者血浆中的ADAMTS13活性,以ELISA试剂盒检测vWF抗原量.结果表明,初治AML患者治疗缓解前的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3.3±25.5)% vs (105.1 ±37.7)%,(P<0.01);vWF抗原则高于正常对照组(226.6±127.0)% vs (111.4±39.7)%,(P<0.01).经标准诱导化疗后缓解期患者的ADAMTS13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vWF抗原则明显低于治疗前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AML患者治疗前合并感染者的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无感染组:(52.2±20.6)% vs (73.9±24.7)%,(P<0.01);感染组vWF抗原明显高于无感染组:(262.2±135.7)% vs (193.8±110.2)%,(P<0.05).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的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无DIC组:(42.0±14.5)% vs (73.4±22.7)%,(P<0.01);DIC患者的vWF抗原明显高于无DIC组:(274.2±140.0)% vs (204.7±115.5)%,(P<0.05).结论:初治AML患者治疗前伴有ADAMTS13活性的降低和vWF的升高,以合并感染和DIC的患者表现显著.ADAMTS13和vWF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炎症和DIC的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改变的意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在多种较严重疾病基础上发生的临床综合征.以弥散性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为主要病理变化.广泛出血、微循环衰竭及多脏器功能不全为其临床特征.DIC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纤维蛋白原显著减低,故又称“去纤维蛋白原”血症,以往研究多着重于纤维蛋白原含量在DIC时的改变,而对纤维蛋白分子功能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本资料对42例DIC患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FMPF)进行了观测,现报道如下: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全血细胞组织因子活性改变的意义
目的 应用脂多糖(LPS,内毒素)刺激全血细胞组织因子(TF)的表达及促凝活性(TF-PCA)增强程度.观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TF-PCA的改变及在诊断DIC中的意义.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正常对照组(A组)38例,疾病组中相关凝血检查lF常病例(B组)8例,1~2项凝血检查异常组(C组)21例,疑似DIC组(D组,凝血检查3项或以上,但未达到DIC诊断标准者)12例,符合DIC诊断病例(E组)23例.采用用LPS刺激的全血复钙时间检测全血细胞TF活性(Tssue Factor Clotting Time,TiFaCr),即在抗凝全血中加入或不加IPS于370℃温育一定时间,然后复钙检查全血凝固时间,根据全血凝固时间缩短的程度(△s)来判断TF-PCA的强弱.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成LSD-t检验及双变量相关性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受检病例进行回顾性、描述性分析显示DIC、疑似DIC患者TF-PCA分别是(95.2±68.6)、(85.8±16.9)As与正常组(30.4±25.1)△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F mRNA检测、TF-PCA抑制实验结果 提示TiFaCT.测定TF-PCA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DIC和疑似DIC患者在LPS刺激后TF-PCA明显增强,TiFaCT 对于DIC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全血细胞组织因子表达 组织因子促凝活性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危重病患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临床线索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本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危重病患者并发DIC的早临床线索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26例,治愈11例,死亡10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 危重病患者DIC发生率高,死亡率高,ICU医生对DIC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早发现线索,及时抓住线索,及时诊断,及时综合治疗,才能提高对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大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水通道蛋白1基因表达与肾脏损伤的关系
目的 研究对Wistar大鼠滴注脂多糖(LPS)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后,肾脏细胞表面水通道蛋白1(AQP1)mRNA表达变化与其损伤的关系.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经鼠尾静脉持续4 h滴注10 mL生理盐水后直接取血及组织);DIC组:滴注LPS(30 mg/kg,溶于10mL生理盐水持续4 h鼠尾静脉滴注)后4 h,6 h,8 h,10 h组,在滴注LPS后4 h,6 h,8 h及10 h取血及组织.检测各组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各组.肾、肺组织苏木苏.伊红(HE)染色,观察肾、肺组织中微血栓形成情况及病理变化(结合血液学指标与病理变化判断DIC病程),提取各组大鼠肾组织总RNA,RT-PCR检测AQP1 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SNK-q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PLT计数、PT、APTT、FIB及D-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滴注LPS后4 h的AOP1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下调(P<0.01),6 h达低;滴注LPS后6 h肾小管细胞浊肿,8h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肾脏AQP1 mRNA表达下调先于肾小管细胞的损伤,表明AQP1参与了大鼠DIC时肾小管细胞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