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超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 42例确诊DIC的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及超小剂量组:超小剂量组20例,以超小剂量肝素(普通肝素)皮下注射,剂量为6U/(kg·次),每6~8小时1次;常规剂量组22例,剂量为60~125U/(kg·次)静滴,必要时可4~8h给药1次;两组其他治疗原则相同.观察两组治愈率,治疗过程中每12~24小时监测凝血酶时间(TT)、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等出凝血指标.结果 超小剂量肝素组治愈率(85.5%)明显高于常规剂量肝素组(55.6%),P<0.05.超小剂量组17例治愈患儿用药24h后与用药前比较PT缩短(P<0.05)、Fib升高(P<0.05),48h后PT、APTT、TT与用药前比较均缩短(P<0.05),Fib升高(P<0.05),而常规剂量组12例治愈患儿用药24h后PT较用药前延长(P<0.05),APTT、TT、Fib无明显改变(P>0.05),用药48h后PT、TT均延长,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小板恢复较慢,两组用药24h及用药48h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用药24h后超小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PT、Fib差异有显著性(P<0.05),48h后两组PT、APTT、Fib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皮下注射超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急危重患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监测研究
目的 探讨急危重患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监测方法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与DIC的内在关系.方法 随机对我院PICU新入院的急危重患儿在入院24 h内进行首次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根据分值不同依次分成三组:非危重组(>80分)32例;危重组(71~80分)29例;极危重组(≤70分)23例.评分后按照试验要求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用ELISA法测定D-二聚体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 三组共收集病例84例,其中22例合并DIC,占26%.危重组和极危重组DIC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危重组(x2=6.32,12.82,P值均<0.05).而且首次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值越低,DIC的发生率就越高(x2=27.01,P<0.01).22例DIC患儿的AT-Ⅲ:A降低,而D-二聚体、P-选择素均显著升高,敏感性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x2=35.22,P<0.01).结论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可用于急危重患儿DIC的早期监测,对科学把握DIC早期实验室检测的有利时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AT-Ⅲ:A、P-选择素作为急危重患儿DIC的早期监测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浆AT-Ⅲ、D-二聚体的变化
目的观察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凝血系统功能紊乱情况,探讨凝血系统紊乱在SIRS/MODS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MODS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43例SIRS患儿及19例非SIRS患儿血浆AT-Ⅲ活性、D-dimer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做DIC筛查.结果 SIRS组与对照组和非SIRS组比较,AT-Ⅲ活性明显减低,D-dimer含量明显升高;SIRS合并MODS与SIRS未合并MODS者比较,AT-Ⅲ活性明显减低,D-dimer含量明显升高;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AT-Ⅲ活性明显减低,D-dimer含量明显升高;SIRS未合并DIC时MODS的发生率为32.0%,合并DIC时MODS的发生率为83.3%(P<0.01).结论 SIRS患儿存在凝血纤溶功能异常,DIC为其主要表现之一,其在SIRS发展成MODS中具有重要作用.
-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DIC的临床研究
目的 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患儿合并DIC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 26例初诊APL患儿以骨髓形态学及免疫学分型确诊.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进行诱导缓解,监测血常规及DIC指标.结果 23例患儿发生DIC(88%),诊断时即发生DIC 12例(52%),As2O3治疗2周内发生DIC 9例(39%),2周后发生DIC 2例(9%).DIC出血19例(73%),以皮肤出血9例(47%)为著,颅内出血2例(11%)均死亡.DIC指标以血小板下降为敏感(100%),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22例(96%),也有较高敏感性.DIC指标转阴需4~46d.结论 儿童APL合并DIC发生率较高,出血风险大,以诊断及治疗2周内为危险期,需积极监测DIC指标,在治疗APL基础上抗DIC治疗,以度过DIC期,保证诱导缓解期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儿童 三氧化二砷 -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 了解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PLT)及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的变化,为TPO在新生儿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30例DIC新生儿及35例足月健康新生儿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新生儿DIC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的TPO水平.结果 新生儿DIC急性期PLT(75±20)×109/L,MPV(6.0±1.5) fL,PCT(0.14±0.06)%,TPO(280±55) p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恢复期PLT(140±50)×109/L,MPV(8.5±0.5) fL,PCT(0.20±0.04)%,TPO(180±45) pg/L,与急性期比较PLT、MPV、PCT升高,TPO下降,差异显著,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仍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新生儿DIC TPO显著升高,短期内不能恢复正常,与PLT破坏及造血功能不良有关.
-
肾病综合征并发DIC早期防治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继发于很多基础病变的综合征,近年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肾脏疾病中并发DIC以肾病综合症(N.S)较为多见,但国内儿科有关报道较少,为提高认识,结合有关文献对其早期防治作一介绍.
-
小儿白血病和恶性肿瘤DI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小儿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较常见的并发症,在发病过程中并发的DIC,常造成治疗困难甚致导致死亡,故必须及早诊断及紧急抢救治疗,及时中止DIC的进一步发展,这对提高小儿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的生存率及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
新生儿溶血病并发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出血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占27.1%[1],属易感人群[2],其中新生儿溶血病(HDN)引发的DIC因前驱诊治手段的成熟,近年己较少见,但也正是如此,往往易被忽略而造成后者失治,不能不引起儿科医生注意.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进展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引起体内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性降低;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亦被激活,或继发于凝血异常,导致纤溶亢进.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
不同病因所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处理异同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原则[1]是序贯性、及时性、个体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1)去除产生DIC的基础疾病的诱因;(2)阻断血管内凝血过程;(3)恢复正常血小板和血浆凝血因子水平;(4)抗纤溶治疗;(5)溶栓治疗;(6)对症和支持治疗.既往多主张以上(1)~(5)治疗措施可酌情同时进行;近年来则倾向按序贯方案治疗,即按上述顺序逐项进行,只在前一项治疗未获满意疗效时再进行下一项治疗.
-
新生儿肺出血病因探讨
1995年以前,由于诊疗技术尤其医疗设备落后,我国新生儿肺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此期间探讨其病因的文章亦较多,提及的病因以围生期窒息/缺氧、低体温/寒冷损伤、早产/低体重、严重感染为主,尚有报道文献不多、例数较少的急性心力衰竭、高黏滞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枢神经损伤、核黄疸、机械通气不当、过量输液、氧中毒等[1].由于新生儿各系统发育均不成熟,患儿常有多种疾病并存,临床诊断多样化,又常与病理诊断不完全相符,所以过去的肺出血病因分析可能有偏差.近年来随着对肺出血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某些病因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去解释,因而本文对其病因又重新进行探讨,以便更能明确新生儿肺出血的防治.
-
新生儿ABO溶血病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成功一例
患儿,男,20 h,体重3 600 g.生后人工喂养,一般状况良好,全身皮肤中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前囟平坦,无饱满感,呼吸平稳,心率:136次/min,律齐,肝脾未及,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均正常.查血清总胆红素217 μmol/L,结合胆红素25 μmol/L,未结合胆红素192 μmol/L.血型B型,Rh(D)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游离抗体试验阳性,抗体释放试验阳性.
-
DIC前期诊治研究进展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严重的出血综合征,依据常规实验室诊断标准确诊DIC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抢救极为困难.建立DIC前期概念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DIC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危重患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随检测方法的灵敏与先进,其发病有增多趋势,且预后严重,甚至造成死亡,必须认识到DIC是危重患儿常见并发症.因此,及时发现DIC,作好诊治及护理是临床应亟待解决的问题.
-
脓毒症相关的凝血障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重症领域具有挑战性的综合征,临床诊断相对困难,不同患者的治疗决策迥异.脓毒症诱导的DIC是炎症与凝血系统互相对话相互作用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治疗较为困难.诊断可依据DIC评分系统,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抗生素合理使用及病灶清除,以及凝血障碍的纠正,防止病情进展和器官功能衰竭.
-
危重患儿DIC与肝素治疗的进展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凝血机能障碍的病理过程.既往认为危重患儿一旦发生DIC则预后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经笔者多年临床观察和DIC实验室血液学检测证明危重患儿并发DIC时若能在DIC早期(高凝期)给予肝素(普通肝素)等抗凝治疗预后多良好,而在晚期(继发纤溶亢进期),血液呈低凝状态,则多难以挽救生命.因此,DIC的诊断研究热点应放在早期.
-
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状态的研究
目的探讨窒息足月、早产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儿、44例窒息足月儿、32例窒息早产儿凝血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窒息足月儿PT、APTT、FIB、PLT无显著差异,D-D明显升高,且与窒息程度正相关.窒息早产儿与窒息足月儿比较PT、APTT延长,FIP、PLT降低,D-D无明显差异.结论窒息足月儿大都存有高凝为特征的前DIC或DIC早期;窒息早产儿更易发生DIC,且有向低凝期发展的趋势.
-
小剂量肝素早期应用在小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价值的探讨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多种疾病处于危重状态的一个病理学环节,以微循环障碍,广泛出血及全身脏器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正确,则可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本文对近年来应用普通肝素治疗的50例DIC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小剂量普通肝素在DIC早期治疗中的价值.
-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tocytic leukemia,APL)的发病率约为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10%,其高白细胞的发生率很高,PML/PARα融合基因常见.临床上,该病患儿往往具有严重出血倾向,甚至发生颅内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危及生命.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三氧化二砷(AS2O3)的出现极大改变了APL的治疗效果,使其成为各种ANLL中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的一种.目前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能治愈至少70%-75%的初诊APL.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获得性的临床综合症,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由于DIC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诊断和治疗尚有一定困难,本文仅就DIC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扼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