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结核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肝结核常继发于体内其它脏器的结核病,当发生于肝脏的粟粒性结核融合成单个或多个结节时,即形成肝结核瘤[1].肝结核瘤临床少见,诊断困难,误诊较多.本文总结了我院1982~1998年诊治的5例肝结核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现讨论其声像图表现及误诊原因,以探讨超声检查对肝结核瘤的诊断价值.
-
艾滋病合并肝脏巨结节型结核瘤的2例诊治分析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肝结核瘤是一种少见的腹内脏器结核.艾滋病合并巨大肝脏结核瘤更是鲜见报道.我们手术切除2例艾滋病合并肝脏巨结节型结核瘤,现报道如下.
-
肝结核瘤的诊治六例体会
肝结核瘤是肝脏结核的一种少见类型,缺乏典型症状、体征及特异性检查手段,诊断困难.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共收治6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现报告如下.
-
肝结核瘤12例诊治体会
肝结核系指肝脏的结核感染,临床少见,主要是本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而导致漏诊或误诊.据统计在以发热为表现的消化道疾病中,本病占4.2%~1.5%,在活动性结核尸检中占2.7%,肝结核瘤是肝结核的一种少见类型[1].自1996年9月至2007年6月,鲁西南十个医院共收治肝结核瘤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
-
肝结核误诊为肝癌4例分析
我们自1996年3月至1999年3月共收治肝结核7例,其中手术治疗4例,术前均误诊为原发性肝癌,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肝结核,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病例介绍例1,男,58岁。因右上腹隐痛1个月入院。无发热、纳差,无消瘦。曾在外院B超检查示肝右叶实性占位。20年前曾有胸腔积液史,病因不明,经抽液、对症处理后痊愈。一弟患有“肝硬化”。查体:T36.2℃,巩膜不黄,腹软,无压痛,肝剑突下4cm,质中,无触痛,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辅检:血红蛋白157g/L、白细胞74×10.9/L,肝功能、γ球蛋白、AFP、CEA正常,HBVM阴性。B超、CT均提示肝癌,胸片示两肺陈旧性结核灶。术中见肝右叶7、8段交界处与膈顶形成陈旧性粘连带,分离粘连后,见肝表面有一白色肿块3.0cm×2.5cm大小,囊性感,穿刺抽出很稠的干酪样物,行肝结核瘤切除术。病理证实为肝结核。术后12天治愈出院。
-
超声诊断转移性肝癌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本科超声初诊肝实质性占位病变266例为转移性肝癌,后经CT、MRI和/或超声引导下组织穿刺活检、手术、病例证实,转移性肝癌244例、原发性肝癌3例、肝血管瘤7例、肝脓肿4例、肝囊肿3例、肝结核瘤2例、肝细胞腺瘤1例、肝炎性假瘤1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本文通过分析超声误诊的可能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肝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正确率。
-
57例肝脏少见良性占位病变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肝脏少见良性占位病变的病历资料,探讨诊断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近十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7例肝脏少见良性占位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多数患者无明显的既往史,无或者轻度具有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异常,24例有典型影像学表现,但只有6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术前诊断.结论 部分肝脏少见良性病变在CT和MR动态扫描下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遵循诊治流程,完善常规检查,掌握疾病特点,可提高术前确诊率.
-
肝结核瘤1例
肝结核瘤诊断困难,超声常不易与肝癌、海绵状血管瘤及其它实质占位性病变鉴别,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33岁.因右上腹隐痛乏力,消瘦月余入院.当地B超示"右肝占位性病变".既往无结核、肝炎史,无饮酒嗜好.查体:消瘦,无巩膜皮肤黄染及淋巴结肿大.肝脾肋下未及,肝区轻叩痛.无腹水征.血常规正常,ALT<35 U/L,LDH 64 U/L,GGT 28 U/L,AIP 139 U/L,A 39.7 g/ L,G 30.8 g/ L,TP 70.5 g/L ,TB<20 μmol/L, CEA 8.6 mg/ml, AFP<31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