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膦酸盐对乳腺癌骨转移的防治

    作者:郑丽华;赵亚恒;刘运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肿瘤中已位居第二位[1],每年有130万新发患者,大约46.5万死于乳腺癌[2]。尽管手术与辅助治疗不断进步,但是仍不能有效防止乳腺癌复发。晚期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风险高达70%,骨转移增加乳腺癌的死亡率[3],未经过治疗的患者随访期间50%出现骨转移[4]。在骨髓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癌细胞是复发的根源,这些细胞来源于骨髓中播散的癌细胞( DTCs )和血液中循环的癌细胞( CTCs )。研究证实骨髓微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无骨髓微转移的患者,并且微转移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远期无病生存期都明显缩短。

  • 术前检测骨髓中肺特异性X蛋白基因对肺癌微转移诊断的价值

    作者:齐学远;陈余清;张恒

    目的 探讨肺特异性X蛋白基因检测对肺癌骨髓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荧光定量逆转录(RT)-PCR法检测51例肺癌、13例肺外肿瘤(乳腺癌4例、胃癌6例、肝癌3例)、22例良性疾病(结核性脑炎4例、伤寒2例、流行性脑炎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粒细胞缺乏症7例)患者术前骨髓标本中LUNX mRNA,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骨髓LUNXmRNA表达阳性率及中位拷贝数分别为58.8%(30/51)、35拷贝/ml;其他疾病组则均为0,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12,Uc=3.7329,均P<0.01).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肺癌微转移患者骨髓LUNX mRNA表达的特异性为100%;而且肺癌患者骨髓标本LUNX mRNA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LUNX mRNA是诊断肺癌骨髓微转移特异性较高的分子标志.

  • 检测结直肠癌骨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康强;何双梧;刘宝华;王代科

    本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用细胞角蛋白(CK)、膜上皮抗原(EMA)、癌胚抗原(CEA)单克隆抗体对结直肠癌骨髓微转移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食管癌骨髓微转移分子检测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辉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984年WHO将其列为世界第7位常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30万.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居世界之首,其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居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第2位[1].随着消化道外科领域的发展,食管癌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但远期生存率却无明显提高.

  • 骨髓微转移在乳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作者:刘运江;刘现义;王丽

    目的 探讨骨髓微转移状况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生物学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骨髓组织中人乳球蛋白(hMAM)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102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骨髓组织hMAM mRNA表达阳性率38.2%.骨髓微转移率随乳腺癌肿块的增大而增高(P=0.000);骨髓微转移与淋巴结转移状况相关(P=0.001);临床分期越晚,骨髓微转移率越高(P=0.001);组织学分化越差,骨髓微转移率越高(P=0.001);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的骨髓微转移率较低度恶性乳腺癌组高(P=0.032).乳腺癌组织ER蛋白表达阴性组中,骨髓hMAM mRNA表达率高(P<0.05).乳腺癌患者骨髓hMAM阳性者易发生远处转移(P=0.009).结论 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癌组织中某些生物学因子有一定相关性;微转移阳性者发生远处肿瘤转移的概率高,预后差;骨髓微转移检测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 肋骨骨髓微转移检测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远处转移中的价值

    作者:卢殊明;伍硕允;梁伯进;黎红;周伟;马良赟;叶敏;庞文广

    目的 研究肋骨骨髓微转移检测技术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远处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168例NSCLC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行肋骨骨髓微转移检测.计算该技术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168例NSCLC中50例患者骨髓微转移阳性,其中术后24例(29.76%)肺癌患者出现远处转移;118例骨髓微转移阴性患者中术后15例(12.71%)出现远处转移.肋骨骨微转移检测技术的灵敏度为61.54%,特异度为79.84%,假阴性率为38.46%,假阳性率为20.16%,总的阳性和15月性预测值分别是48.00%和87.29%,约登指数为74.33%.结论 通过ROC曲线评价,肋骨骨髓微转移检测在NSCLC中可以预测远处转移,但还需提高临床检测敏感性.

  • IMB联合SEM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作者:齐义新;胡洁;武中林;徐海波;刘运江

    目的:探讨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MB)联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bone marrow micrometastasis,BM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MB富集联合SEM鉴定的方法检测106例乳腺癌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上皮来源细胞的阳性发生率,分析其与原发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雌孕激素受体蛋白(ER、PR)表达及术后1年远端转移发生情况等常用病理学观测指标的关系.结果:106例乳腺癌骨髓标本中,37例检测到肿瘤细胞,骨髓微转移阳性率为34.9%;乳腺癌BMM阳性率与原发肿瘤大小正相关(P<0.05);临床分期越晚,出现BMM的概率也越高(P<0.01);BMM不仅与腋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且随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加,BMM阳性率亦增高(P<0.05);此外,乳腺癌BMM阳性率还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正相关(P<0.05);与ER、PR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负相关(P<0.05);与术后1年内患者是否发生远端转移正相关(P<0.05).结论:IMB联合SEM检测骨髓微转移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和预后指标.

  • hMAM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及其意义

    作者:刘运江;刘现义;刘巍;单保恩

    目的:检测乳腺癌骨髓中hMAM mRNA表达,判断骨髓微转移状况,探讨其与生物学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骨髓组织中hMAM mRNA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Cath-D及VEGF的表达.结果:102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骨髓组织hMAM mRNA表达阳性率37.3%.ER、PR阴性及弱阳性的患者骨髓hMAM mRNA表达率高(P<0.001,P<0.05);骨髓hMAM mRNA表达随Cath-D、VEGF蛋白表达增强而呈增高趋势(P<0.05,P<0.05).乳腺癌患者骨髓hMAM阳性者易发生远处转移(P<0.05).结论: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癌组织中某些生物学因子有一定相关性;骨髓hMAM阳性患者发生远处转移机会高,微转移检测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CK19和LUNX mRNA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和意义

    作者:刘毅梅;张鹏;陈洁;陈刚;杨萍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K19 mRNA和LUNX 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初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2例,以肺部良性疾病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和普通RT-PCR技术,检测肺癌、良性病变肺组织和骨髓的CK19 mRNA和LUNX mRNA的表达.结果:肺癌和良性病变肺组织RT-PCR检测结果显示CK19 mRNA和LUNX mRNA表达阳性率为100%;62例NSCLC患者骨髓标本FQ-RT-PCR检测结果显示,NSCLC患者中骨髓CK19 mRNA表达阳性率45.2%(28/62),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10%(1/10)(f=0.037),NSCLC组骨髓LUNX mRNA表达阳性率38.7%(24/62)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0%(0/10)(P=0.017);骨髓CK19 mRNA表达阳性率随病理分期升高,接近统计学意义(P=0.06),而与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无关;骨髓LUNX mRNA表达阳性率随分期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与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无关;骨髓CK19 mRNA和LUNX mRNA表达明显相关(P<0.001).结论:CK19 mRNA和LUNX mRNA可作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转移特异、敏感的分子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转移,从而指导临床分期和治疗.

  • 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状况与ER PR VEGF 及Cath-D等因子的关系

    作者:刘运江;吴凤云;刘巍;吴祥德

    目的:检测乳腺癌骨髓组织CK19 mRNA的表达,判断骨髓微转移状况,探讨其与各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一步法)检测骨髓组织中CK19 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Cath-D、C-erbB-2及VEGF的表达.结果:102例乳腺癌患者骨髓组织CK19 mRNA表达阳性率56.9%.骨髓CK19 mRNA表达随乳腺癌组织中ER及PR蛋白表达增强而降低(P<0.05,P<0.01);随Cath-D、VEGF蛋白表达增强而呈增高趋势(P<0.005,P<0.05);但与C-erbB-2表达状况无关.结论: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癌组织中某些生物学因子表达有关;这些因子决定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 基于癌细胞骨髓微转移诠释恶性肿瘤治疗瓶颈

    作者:马原野

    基于恶性肿瘤隐匿快进的发病特点,因果"链条"递进的病程特点,脏腑病住相传的演变特点,风毒痰瘀的病机特点的病理生理基础,结合癌细胞骨髓微转移研究新进展与恶性肿瘤的治疗现状误区,从中西医双线视网诠释恶性肿瘤治疗瓶颈,理清恶性肿瘤治疗新思路.

  • 肿瘤特异性CTLs的制备及其对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运江;张香梅;杨超

    目的:制备乳腺癌患者自体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auto-tumor specific cytotoxicity T lymphocytes,CTLs),观察其对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治疗作用.方法:以CK18、CK19为标志物、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2007年3-12月间治疗的82例原发性乳腺癌(Ⅰ~Ⅲ期)术前患者(参加本实验的患者全部知情同意)骨髓微转移状况,将23例术前骨髓微转移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肿瘤特异性CTLs治疗组17例,IL-2治疗对照组6例.术中取治疗组患者腋下淋巴结及外周血体外诱导培养肿瘤特异性CTLs,于术后10~14 d回输,观察特异性CTLs对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2例乳腺痛患者中23例(28.05%)骨髓微转移阳性.骨髓微转移的阳性率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高,随ER、PR蛋白表达增强而降低.自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成功分离、诱导培养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并经自体肿瘤抗原致敏,与患者腋窝淋巴结来源的淋巴细胞共培养后诱导产生自体肿瘤特异性CTLs.治疗组17例患者经特异性CTLs治疗后,14例转为阴性.转阴率为82.35%;对照组6例中仅1例转为阴性,转阴率为16.67%;肿瘤特异性CTLs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治疗(P=0.00028).结论:成功制备的肿瘤特异性CTLs对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胃癌骨髓微转移细胞数量与增殖性的研究

    作者:陈一丁;刘福坤;祁晓平;黎介寿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骨髓微转移(BMM)细胞数量和增殖性,观察根治手术和术后化疗对其影响. 方法:以CK-18作为BMM细胞标记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作为细胞增殖性标记抗原,采用免疫组化双染法同时定量检测胃癌患者BMM与增殖性,分析根治术后微转移细胞数量和增殖性的变化. 结果:BMM细胞检出率、BMM细胞数及BMM增殖率均与术后TNM分期(pTNM)相关.手术+化疗组BMM细胞数量和BMM增殖率治疗后明显下降. 结论:检测胃癌BMM对确定肿瘤分期、预测复发及指导辅助治疗均有重要意义,并为研究转移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了良好的临床体内模型.

  • GalNAcT和CK19 mRNA表达与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相关性

    作者:佘明金;秦凤展;吴穷;郑荣生;汪子书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骨髓中的β1,4-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GalNAcT)mRNA和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初治乳腺癌患者40例,在化疗前抽取骨髓,利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骨髓中GalNAcT和CK19的基因表达;另选择血液系统良性疾病患者10例和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40例乳腺癌患者GalNAcT mRNA和CK19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42.5%(17/40)和27.5%(11/40);10例血液系统良性疾病患者和5名正常人骨髓GalNAcT mRNA、CK19 mRNA均不表达.两者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病理类型以及激素状况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GalNAcT mRNA和CK19 mRNA可作为标志物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联合检测可增加骨髓微转移检测的敏感性.

  • 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佘明金;秦凤展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据统计患者就诊时约50%~70%已有转移.发病率占妇女肿瘤的31%,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乳腺癌[1].多变量分析的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ALN)是有价值的预后因素,虽然约40%ALN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达10年,但是20%~25%的ALN阴性患者却出现了全身转移[2],说明血行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免疫组化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使血行转移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临床转移征象的乳腺癌患者中,骨髓和ALN的微转移检测率分别为30%和15%[3].近年来,对乳腺癌患者处于亚临床阶段的骨髓微小转移灶(BMM)的检测愈来愈受到肿瘤学家的重视.本文就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及意义作一综述.

  • 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宏亮;沈康强;刘宝华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细胞的检测,研究骨髓微转移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联用CK、EMA、CEA单克隆抗体检测乳腺癌骨髓血标本.结果 35例乳腺癌患者骨髓检测13例查到阳性细胞,其中Ⅰ、Ⅱ、Ⅲ期阳性率为23.1%(3/13)、42.9%(6/14)、50%(4/8),各期之间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骨髓阳性率为47.6%(10/21),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的21.4%(3/1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定期检查骨髓,能动态监测病情,评估预后.

  • 免疫磁珠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骨髓微转移

    作者:杨小文;孙杨安

    目的 探讨免疫磁珠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将70例大肠癌患者按组织类型分为高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19例,低分化和黏液腺癌33例;按病理分期分为Dukes A期13例,B期36例,C期21例.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大肠癌患者及对照组骨髓血5 mL,进行免疫磁珠技术敏感性测定,检测骨髓微转移阳性情况.结果 大肠癌患者的骨髓阳性检出率为38.6%(27/70);对照组骨髓检测全部阴性.Dukes分期A、B、C期患者骨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33.3%和66.7%,Dukes分期B、C期患者骨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A期患者(均P<0.01).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和黏液腺癌患者骨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1%、21.1%和63.6%,低分化和黏液腺癌患者骨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患者(均P<0.05).结论 免疫磁珠技术是一种有效检测肿瘤细胞的方法,对于早期发现肿瘤患者出现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大肠癌临床分期越晚和分化程度越低,越易发生骨髓微转移,恶性肿瘤患者定期复查骨髓微转移,能动态监测病情,评估患者预后.

  •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

    作者:张香梅;刘运江;焦传东;杨超

    目的 检测原发性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状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可手术乳腺癌病例82例,术前未经化疗及放疗,抽取骨髓液,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骨髓有核细胞中CK18、CK19 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 82例乳腺癌患者骨髓标本中,23例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到CK18+、CK19+/CD45-细胞.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阳性率为28.05%.骨髓微转移的阳性率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高,随激素受体蛋白表达增强而降低.结论 原发性乳腺癌可以发生微转移,骨髓微转移与某些临床病理指标有关.

  • 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运江;吴凤云;吴祥德

    目的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一步法)检测骨髓中CK19 mRNA表达.结果102例乳腺癌患者骨髓CK19 mR-NA表达阳性率56.9%.骨髓CK19 mRNA表达率随乳腺癌肿块增大而增高;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增高;随组织学分级增加而增高.但与腋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亦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月经状况及病理类型无关.结论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某些临床病理学因素有关.癌细胞播散无固定模式,早期乳腺癌亦可发生远处转移.骨髓微转移应作为常规检测方法,以更早、更准确地预测全身转移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 结直肠癌骨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康强;何双梧;刘宝华;王代科

    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用细胞角蛋白(CK)、膜上皮抗原(EMA)、癌胚抗原(CEA)单克隆抗体对结直肠癌骨髓微转移进行检测。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