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整体护理

    作者:韩点;张喜晶;金彩霞

    股骨预骨折多发生于55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活动减少,内分泌紊乱,代谢机能减退等原因,引起骨质疏松,突然的暴力很容易造成股骨颈骨折,手法复位和各种内固定很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

  • 空心加压螺钉联合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肖波;何爱咏;曹志远

    目的 观察空心加压螺钉联合缝匠肌髂骨瓣嵌入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2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行Smith-petersen入路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2~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肢穿中立位鞋固定,保持外展30°,术后第1天开始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踝泵锻炼.观察患者术后3 d、术后1、2、3、6、12、24个月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并于末次随访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00 min,术中出血约150 mL.所有病例伤口均甲级愈合,无伤口感染.住院期间患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克氏针退出断裂、骨折移位、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2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访6~96个月,其中2例患者术后3个月因活动不当致克氏针断裂,复查X射线明确髂骨瓣固定在位、愈合良好,遂取出断裂克氏针.所有病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率100%;愈合时间3~10个月;其中2例患者骨折愈合后,于术后2年内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坏死率为7.69%.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0例,良13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88.46%.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联合缝匠肌髂骨瓣嵌入治疗股骨颈骨折能有效重建股骨近端血运,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

  •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CT、X线平片临床诊断对照探究

    作者:邱英良;王忠智;覃德睦;何建华;骆琼芳;彭述文;米霞

    目的 对MR、CT、X线平片技术对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评价以指导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取2008年4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接诊的ANFH患者76例,回顾其X平片影像学图像表现、CT和MR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并对X平片、CT和MRI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76例患者,X平片诊断结果发现ANFH病变47例,CT诊断发现ANFH病变58例,而MRI的表现显示所有76例患者均出现ANFH病变,其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8%、76.3%和100%;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I技术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准确率,而CT和X线平片诊断准确性相对偏低,应该将MRI表现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判断依据.

  • 改良银质针齐刺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观察

    作者:陈伟;姜兴鹏;谢寒

    目的:观察改良银质针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方法:109例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用改良银质针齐刺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6%,对照组7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银质针齐刺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孔丽华

    2007~2010年,我们对40例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0~85岁,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0例、骨性关节炎5例、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均行骨盆正侧位片检查及CT及生化检查确诊.

  • 郭剑华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五联法

    作者:刘渝松;马善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产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一类疾病.郭剑华主任中医师通过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对该病采用针灸、推拿、小针刀、中药、功能锻炼五联法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汉尧;齐振熙;吴敏瑞;周李学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属难治疾病,发病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临床上对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存在多种方案,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基础与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观察

    作者:刘保和;吕强;龚乐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方法:均为我院骨科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80例患者,随机分组就保守方案治疗(对照组)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资料进行对比,比较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iss评分.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选择病例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对照组12例,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股骨缺血坏死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率,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 20例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护理体会

    作者:曹辉琴;陈代鸿

    目的 探讨20例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是基于非手术治疗开展的一项新方法,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具有损伤小、出血极少、痛苦轻、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方法 患肢对侧肢体股动脉插入导管在DSA下造影,证实在旋股内动脉注入药物.结果 20例有效.结论 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前提.

  • 复方丹参加脉络宁综合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志学;冯明录;强晓军;冯纪川

    目的探讨非手术疗法(中成药)对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17例Ⅱ期或Ⅲ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用大剂量复方丹参及脉络宁长疗程进行综合治疗,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所有病人疼痛消失,行走正常,髋关节活动正常或接近正常,X线片示股骨头轮廓清晰,囊性变硬化或消失,骨小梁清晰,关节间隙正常或基本正常.结论大剂量复方丹参及脉络宁长疗程综合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不手术、疗效好、可靠、简便等优点.

  • 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评价

    作者:吴展羽;叶川

    目的 对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取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本次的56例探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坏死骨清除、股骨头髓心减压和同种异体骨植入手术,对患者手术后髋关节功能状况进行观察.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的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60.71%、69.64%、85.71%,明显高于手术前的1.79%,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取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成效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一定安全性,可广泛推广采纳.

  •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比较

    作者:席文

    随着车祸伤增多,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增大;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也使得股骨头缺血坏死风险增高.综合分析普通X线平片(DR)、CT及磁共振(MRI)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有助于临床及时诊断,随访观察疗效.

  • 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CT与磁共振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汪丽娜

    目的 比较CT和磁共振应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已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87例作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CT扫描和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准确率.结果 CT和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准确率分别为79.31%和97.70%,磁共振诊断效果明显优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中,效果显著优于CT,值得推广应用.

  •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与早期影像学诊断

    作者:黄纯莉

    目的 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与早期影像学的诊断方法 进行研究.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CT以及MRI等的检查,对比三种影像学的体现、诊断结果 以及分期表现.结果X线检查的检查阳性率为66.67%;CT扫描的阳性率即是88.89%;MRI检查的阳性率为100.00%.结论 针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和早期的诊断中,MRI的准确度更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使用.

  • 低场MRI对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文宇燕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行MRI图像分析,其中早期患者8人,中晚期患者22人。结果本组患者早期8人,MRI上表现为病灶多局限于股骨头前上部分,呈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T2WI上见“双线征”,中晚期22人,MRI上表现为股骨头不规则片状长T1长T2影,骨质碎裂、关节面塌陷,关节间隙狭窄,伴或不伴关节退行性变。结论低场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明确、可靠,对早期患者诊断较CT、X平片敏感,可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准确的客观依据,对临床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MRI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崔文彪;邹兴光;刘景丽;左宝庆

    目的 研究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X线、CT、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人行股骨头X线、CT 和MRI 检查,分析其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示能力.结果 42例患者X 线发现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7例,诊断准确率40%(17/42);CT 发现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4例,诊断准确率为57%(24/42);MRI 发现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3例,诊断准确率为78%(33/42).结论 X 线平片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表现有局限性,低场MRI结合螺旋CT扫描既可发现早期病变,又可进行分期,是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靠手段.

  • DSA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新阶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资料及方法:对23例经常规CT和/或MRI确诊ARC0国际分期Ⅰ-Ⅳ期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中行DSA造影,并分别在术后2-13个月复查DSA.运用Seldinger法穿刺对侧股动脉,将导管超选择送至患侧股深动脉的旋股内、外动脉及髂内动脉的闭孔动脉行DSA造影,造影剂总量8-12 ml,流率4ml/s,采集速率4帧/秒.结果:所有受检股骨头均成功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且图像清晰,能清楚显示相应股骨头区域的血供情况,包括靶动脉的走行、分支、实质期染色情况、病理改变的部位及程度、血管开通情况等.结论:DSA能实时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提供准确、直观的诊断依据,并引导介入治疗的操作,在从血供变化的角度评价疗效方面,DSA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诊断

    作者:陈爱丽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MRI征象,评价ANFH的MRI分期.方法:对58例股骨缺血坏死的患者进行双侧股骨头MRI检查并将ANFH的影像学分期与MRI信号特征对比.结果:①90个股骨头缺血坏死20个X线平片为阴性;27个在T2WI上"见双线征".Ⅲ、Ⅳ期22个在T1WI股骨头碎裂、塌陷、续发退行性变;②ANFH的MRI分期依据Ficat分期法共分为五期;③早期ANFH引起的关节积液多为2-3级.结论:MRI能够准确显示ANFH的范围程度及信号特征,尤其对早期ANFH的诊断尤其敏感是常规X线CT所不及.

  • 5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分析

    作者:赵崇清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X线、CT综合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及CT影像表现,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讨论.结果:X线平片发现ANFH48个部位均表现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骨小梁模糊.中晚期可见髋臼变浅,股骨头变形,沈通(SHENTON)氏线不连贯.CT平扫发现69个部位,早期见髋关节间隙增宽,股骨头"星征"并有小片状低密度影.中晚期股骨头内有坏死骨,股骨头塌陷、碎裂,部分明显变形,呈蘑菇状改变.

  • 微创术治疗5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康复护理

    作者:胡曦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微创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0月骨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微创术治疗50例股骨头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微创术治疗,术后护理组患者予以术后康复护理,包括功能锻炼、心理支持、并发症的预防及疼痛护理等个性化的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及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的比较上,治疗疗前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的比较,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上,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可提高微创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550 条记录 27/28 页 « 12...20212223242526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