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eriostin在过度增生性瘢痕的表达及其与TGF-β1和受体的相关性

    作者:王齐;聂芳菲;赵霞;秦泽莲

    目的 检测periostin在过度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研究其与TGF-β1和受体的相关性,探讨periostin与瘢痕过度增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正常皮肤组织中periostin、TGF-β1及其受体Ⅰ、Ⅱ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eriostin的蛋白表达.结果 在基因水平,periostin在瘢痕疙瘩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TGF-β1在瘢痕疙瘩的表达高于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TGF-β RⅠ在瘢痕疙瘩的表达高于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 RⅡ的表达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蛋白水平,periostin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皮肤(P<0.05).periostin和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periostin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增高,是瘢痕相关基因;其在瘢痕疙瘩形成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该作用与TGF-β1密切相关.

  • 细胞信号传导在激素和干扰素诱导的增殖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徐少骏;滕建英;谢菁;吴艾竞;陈东明;鲍卫汉

    目的 探讨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激素和干扰素α-2b(IFNα-2b)作用后是否产生凋亡,以及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或抑制是否一致.方法 对6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6例皮肤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凝胶电泳及FACE ELISA方法通过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特异性DNA梯状条带以及激活(磷酸化)的ERK1/2和JNK的吸光度A值,对不同成纤维细胞在地塞米松(0.1 mg/ml)和干扰素α-2b(1000U/ml)作用后的细胞凋亡及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进行了研究.结果 地塞米松可通过激活ERK1/2和JNK细胞传导通路诱导三类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干扰素α-2b不能诱导这三类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发生明显细胞凋亡,且IFN α-2b抑制增殖瘢痕的ERK1/2通路,而对JNK通路无影响,其不引起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ERK1/2和JNK通路的变化.结论 激素类药物和干扰素α-2b对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机制不同.

  • 小分子干扰RNA抑制CyclinD 1表达诱导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研究

    作者:梁大宁;高建华;鲁峰

    目的 探讨RNA干扰阻断细胞周期蛋白DI(CyclinDl)基因表达后,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针对CyclinDl基因设计并合成特定的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入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测定CyelinDl 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FITC-Annexin V/PI细胞平均百分率为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NA梯型观察凋亡细胞DNA变化.结果 特异性siRNA能在mRNA水平下调成纤维细胞的CyclinDl基因的表达.转染特异性siRNA 24、48、72 h后,Gl期细胞平均百分率分别为(59.80±3.06)%、(66.01±4.03)%和(67.43±5.35)%,高于对照组(54.50±5.35)%;S期细胞平均百分率为(18.40±1.42)%、(17.21±1.76)%和(11.07±1.00)%,低于对照组(22.33±1.4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82±0.45)%、(15.71±1.06)%、(18.32±1.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68±0.12)%,细胞DNA断裂成片段状.结论 特异性siRNA分子能够抑制细胞CyclinDl基因的表达,使细胞阻滞于Gl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为应用RNA干扰技术治疗瘢痕疙瘩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

  • miR-194-3 p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迁移的作用

    作者:徐志山;回蔷;李伟;马书丹;郭冰玉;常鹏;陶凯

    目的 研究miR-194-3p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基因芯片方法,筛查出8份人瘢痕疙瘩与正常组织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选取下调表达明显的miR-194-3p进行研究,通过miRDB预测其与RUNX2结合作用,并在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 keloid fibroblasts,HKFs)及第3代瘢痕疙瘩细胞中,分别通过荧光报告基因验证miR-194-3p与RUNX2间的作用.在2种细胞中分别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94-3p对成纤维细胞迁移的作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分析HKFs细胞中miR-194-3p对RUNX2及迁移相关蛋白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eptidase 2,MMP2)的作用.采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非配对t检验对各组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iR-721、miR-21-3p、miR-382-3p、miR-194-3p、miR-3107-5p和miR-144-5p在瘢痕疙瘩中存在异常表达的现象;miRDB软件分析显示,miR-194-3p与RUNX2存在靶向结合位点;报告基因实验证明,与对照组相比miR-194-3p能够抑制约50%的RUNX2活性(t=2.7764,P=0.0005).基因和蛋白水平实验发现,miR-194-3p能够显著抑制RUNX2及MMP2的表达,进而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迁移(t=2.7764,P<0.05).结论 瘢痕疙瘩中miR-194-3p可能通过抑制RUNX2的活性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迁移.

  •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学研究

    作者:王春梅;百束比古;张启旭;严笠;中泽南堂

    目的寻找瘢痕疙瘩致病相关基因,探讨瘢痕疙瘩的发生机理.方法利用含1 100个人类肿瘤相关基因的cDNA芯片(cDNA-microarray)对耳垂和胸部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检测,初步分析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基因总体表达的差异,并筛选出差异基因.结果在耳垂及胸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分别有8种和17种特异性表达基因被检出.在正常皮肤中特异性表达的细胞增殖抑制基因Mda-7,在耳垂及胸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均未被表达.结论多种基因参与了瘢痕疙瘩的形成过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之间存在基因表达的差异,增殖因子受体PAR-1和增殖抑制基因Mda-7可能参与瘢痕疙瘩的形成.

  • 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与部分中国人瘢痕疙瘩关系的研究

    作者:严笠;吕晓岩;王春梅;曹蕊;尹艳花;贾春实;庄强

    目的 探讨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分布与部分中国人瘢痕疙瘩易发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检测60例瘢痕疙瘩组织和102例非瘢痕体质健康对照血液标本的p53基因第72密码子的基因型分布.结果 瘢痕疙瘩与非瘢痕体质患者血液标本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分布无统计学意义(x2=2.910,P=0.233);两组Arg和Pro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也无统计学意义(x2=0.882,P=0.348);中、日两国健康人群和瘢痕疙瘩人群的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分布无统计学意义(x2=3.942,P=0.139;x2=3.260,P=0.196);对于肩背部瘢痕疙瘩,与Pro/Pro基因型相比,Arg/Arg基因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非瘢痕体质患者相比,p53基因codon72部位多态性分布与中国部分人群瘢痕疙瘩发生无明显关系;但与其它基因型比较,Arg/Arg基因型可能对肩背部瘢痕疙瘩的形成具有影响,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调查p53基因codon72的多态性与不同部位瘢痕疙瘩发生的关系.

  • 染色体1pter-p36.21杂合性缺失与瘢痕疙瘩的关系

    作者:张刚;邱晓莉;罗少军;汤少明;梁杰

    目的 寻找瘢痕疙瘩1pter-36.21中可能存在的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瘢痕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5例瘢痕疙瘩组织和外周静脉血标本进行微卫星分析.结果 瘢痕疙瘩组织在所选的位点上的LOH发生率为60%(15/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的4%(1/25,P<0.05),在所选的位点上均未发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SI).D1S243位点、D1S468位点、D1S507位点、D1S199位点的LOH发生率分别为28%(7/25)、40%(10/25)、52%(13/25)、12%(3/25),其中D1S243、D1S468、D1S507的LOH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在D1S243-D1S468-D1S507位点的LOH存在与瘢痕疙瘩有关的潜在瘢痕抑制基因(SSG),而1pter-36.21上LOH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瘢痕疙瘩发生的关系不大.

  • CDglyTK双自杀基因腺病毒系统的构建及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徐斌;马道新;蔡景龙;刘振中

    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和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基因整合形成的双自杀基因CDglyTK,通过适当的载体导入靶细胞内,同时给予两种基因前体药物,前体药物在自杀基因表达产物作用下转化为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通过干扰DNA和RNA的合成抑制细胞增殖,促进靶细胞凋亡.我们利用改良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CDglyTK双自杀基因的腺病毒,并观察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杀伤效应,为进一步研究重组CDglyTK双自杀基因对瘢痕疙瘩的治疗作用提供依据.

  • 胸部大面积瘢痕疙瘩切除联合乳房整形术六例

    作者:尹琳;王春梅;任敏;百束比古;范金财

    自2001年9月至今,我们采用前胸部大面积瘢痕疙瘩切除联合乳房上提术共治疗6例女性患者,术后辅助电子线照射、局部加压和瘢痕敌外用等治疗,效果满意.

  • C-erbB-2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朱世泽;郑志芳;王朝阳;王少清;吴文艺;杨维群

    病理性瘢痕分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病理性瘢痕与肿瘤有共性;在细胞学上,它们都是以细胞增生为主的疾病;就其本质而言,可能都是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

  • 病理性瘢痕中丙二醛、黄嘌呤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作者:李伟人;岑瑛;李晓红

    通过对病理性瘢痕中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变化的研究,初步探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自由基水平升高[1,2]的机制,为病理性瘢痕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患者的顽固性痛痒观察

    作者:王琳;邰宁正;傅敏刚;范志宏

    难忍的疼痛和瘙痒是瘢痕疙瘩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且部分患者经正规激素治疗后痛痒仍无明显缓解,我们采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A)注射治疗27例此类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基金项日: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07JC14038)

  • 90Sr同位素动态治疗在病理性瘢痕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杨娥;张恒术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联合90Sr动态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对323例病理性瘢痕患者,于手术切除术后,根据瘢痕的生长特征设定初步治疗方案,根据治疗进展行90Sr同位素动态治疗,并与采用传统方案治疗的252例患者(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进行比较,包括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使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治疗2年后对2组瘢痕温哥华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动态治疗组增生期吸收率为(4.32±0.00) cGy.s-1.cm-2,高于传统治疗组的(3.24±0.00) cGy.s-1.cm-2(F=1.742,P=0.000).治疗后2年,动态治疗组评分为(2.94±1.22)分,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的(4.21±1.68)分(F=93.841,P=0.000);动态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0.9% (3/323)和0.6%(2/323),传统治疗组分别为11.1% (28/252)和9.5% (24/252),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7.69、P=0.000,x2=457.70、P=0.000).结论 手术联合90Sr同位素可有效治疗病理性瘢痕,但90Sr同位素治疗没有绝对一致的治疗方案,须根据患者个性化特征进行动态治疗.

  • 瘢痕疙瘩上皮细胞增殖和免疫诱导与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

    作者:姜笃银;付小兵;盛志勇;陈伟;孙同柱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K)上皮细胞生物学行为对毛囊-皮脂腺(HFSG)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K边缘部位和正常皮肤(NS)标本,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结构正常和异常的HFSG上皮细胞表达免疫黏附分子和细胞角蛋白14(CK14)以及局部活性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与NS不同,K-HFSG上皮细胞异常增殖,结构畸变、解体或形成复层鳞状上皮(皮岛样)结构,其密度随着结缔组织增生、成熟而逐渐降低;在强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D-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位点(HLA-DR)和CK14的K-HFSG周围,有相应的CD4、CD45RO和γ-干扰素(IFN-γ)阳性免疫细胞浸润,二者之间统计学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K-HFSG结构破坏与反应性上皮细胞增生免疫诱导增强有关.

  • Tenascin-C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研究

    作者:韩春茂;贺肖洁;马奇

    目的探讨Tenascin-C基因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方法取正常成人皮肤组织RNA,构建正义、反义Tenascin-C(Tn-C)mRNA探针,运用原位杂交技术,观测10例瘢痕疙瘩、10例增生性瘢痕和5例正常成人皮肤组织中Tn-C mRNA的表达.结果Tn-C 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中无表达,真皮中表达稀少,局限于乳头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和皮肤附属器;10例瘢痕疙瘩表皮均有表达,真皮分布较广,如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和皮肤附属器;Tn-C mRNA在3例增生性瘢痕表皮表达,7例无表达,真皮中表达与瘢痕疙瘩相同但较弱,比正常皮肤增多,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enascin-C mRNA在瘢痕疙瘩表皮和真皮中有高表达.

  •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α调节胶原合成作用的反应

    作者:何威;刘荣卿;钟白玉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发病机理及其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处理体外培养正常皮肤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采用3H-脯氨酸掺入、胃蛋白酶消化法检测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量.结果103U/ml的TNFα能显著减少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量,且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反应不同,当TNF-α浓度增至104U/ml,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量却未进一步减少.结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TNF-α下向调节胶原合成作用的反应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 瘢痕疙瘩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周期分析及P53基因突变检测

    作者:段红杰;高建华;沈光裕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周围皮肤中是否有生物学活性异常的成纤维细胞,以期进一步了解瘢痕疙瘩的发展机制.方法对所取新鲜组织标本进行细胞培养,通过碘化丙啶(PI)染色、激光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比较各组成纤维细胞处于增殖期细胞的百分比.采用PCR技术对P53基因外显子4、5、6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瘢痕疙瘩周围皮肤增殖期成纤维细胞百分比与瘢痕疙瘩中央部相似(P>0.05),介于瘢痕疙瘩边缘部与正常皮肤之间,与两者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体外培养瘢痕疙瘩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6/6)均存在P53外显子4的点突变,有2例(2/6)P53外显子5存在移码突变,均与同病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基因突变一致,而两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则未发现有任何形式的基因突变.结论瘢痕疙瘩周围0.5 cm皮肤内存在生物学活性异常成纤维细胞,这可能为瘢痕疙瘩浸润性生长的结果及其治疗后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 反义TGF-β1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

    作者:商庆新;袁荣;王炜

    目的应用反义技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体外增殖,为应用基因治疗手段改善创伤愈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脂质体将反义TGF-β1转染至KF,通过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动力学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①转染反义TGF-β1的KF体外增殖明显降低.②与未转染反义TGF-β1的KF相比,转染反义TGF-β1的KF凋亡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反义TGF-β1可抑制体外培养的KF增殖,并促进KF的凋亡.

  • Skp2和p27kip1蛋白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吴文艺;朱世泽;吴瑞兰;邹承浩;王朝阳;黄种心

    目的研究Skp2(S期激酶相关蛋白2)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p27kip1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Skp2、p27kipk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kp2蛋白表达增高,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27kipk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P<0.05);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kp2蛋白和p27kipk蛋白呈负相关(P<0.01).结论Skp2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通过调节p27kipk等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降解而促进瘢痕组织中细胞的增生,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一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定位分析研究

    作者:严欣;高建华;陈阳;宋玫;刘晓军

    目的 采用连锁分析方法探讨瘢痕疙瘩(keloid)家系的疾病易感基因与15q22.31-q23及18q21.1区域的连锁关系.方法 1个中国东北地区5代keloid家系,采集家系中32名成员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选择位于15q22.31-q23及18q21.1区域7个微卫星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扩增产物片断,测定PCR产物片段大小,得到每个样本的基因型,运用连锁分析软件Linkage 5.11的MLINK程序计算每个标记的LOD值,根据两点间LOD值判断连锁关系.结果 D15S108、D15S216、D15S534、D18S363、D18S846五个位点的两点LOD值在重组率为0时均小于-2,可以排除连锁关系,而D18S460、D18S467两位点在重组率θ为0.05和0.10时的两点LOD值均大于1,D18S460在θ=0时大于2,提示此家系keloid易感基因与这两个位点存在一定连锁关系.结论 此汉族keloid家系的易感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18q21.1区域内,初步确定SMAD2和PIAS2基因为可能的易感基因.

1601 条记录 10/81 页 « 12...78910111213...808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