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我院急诊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林航;魏毅

    目的 探讨急诊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体会.方法 通过统计我院急诊外科2017年1月 ~4月的274例住院患者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中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急诊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37.74%,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27.8%,不合理率4.2%,基本合理,符合国家规定.

  • MEWS评分对急诊外科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意义

    作者:汤广恩;黄景祥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急诊外科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EW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好转回家、门诊治疗、入住普通病房和入住ICU病房4种去向,追踪所有患者的终转归(好转与死亡),比较4种不同去向患者的MEWS分值和死亡率,并对MEWS评分与死亡率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好转回家、门诊治疗、入住普通病房和入住ICU病房的患者的MEWS评分依次上升,且随着患者MEWS评分的增加,患者死亡率也在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的MEWS评分与死亡率之间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MEWS评分与其病情呈正相关,该评分方法简便有效,对急诊外科患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465例急诊休克病人硬膜外麻醉的体会

    作者:董莉萍

    本人原工作单位属贫困地区基层医院,来院就诊的急诊外科重度休克病人因生命垂危,经一般检查即送手术室,由麻醉医师急救处理后,行手术治疗.该院1986~1995年间共收治外科急诊休克病人518例,现就其中46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的体会总结如下.

  • 医用胶在急诊外科处理额面部皮肤裂伤中的应用

    作者:何显炬;王义兵;胡谦;吴利东

    目的 探讨急诊外科额面部皮肤裂伤特点与治疗经验,总结医用胶在处理额面部皮肤裂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更好提高急诊外科额面部皮肤裂伤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救治的额面部皮肤裂伤患者268例. 将其随机分为粘合组与缝合组,其中粘合组134例,男84例,女50例,年龄2-84岁,平均(31.5±2.3)岁,均采用医用胶清创粘合伤口;缝合组134例,男87例,女47例,年龄1-86岁,平均(33.4±1.9)岁,均采用常规清创缝合伤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指数、1周后患者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伤口愈合外观满意度指标.结果 粘合组手术时间(12.50±2.73)min与疼痛指数(3.57±1.61)明显小于缝合组[(18.74±4.85)min、(7.32±0.82)mi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合组1周后总并发症(12.7%)明显低于缝合组(23.1%)粘合组;术后伤口外观满意度:优良69.4%,满意25.4%,不满意5.2%,满意度为94.5%;缝合组术后伤口满意度:优良26.1%,满意46.3%,不满意27.6%,满意度为72.4%.患者对使用医用胶粘合后的伤口愈合满意度明显高于缝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缝合组采用医用胶粘合额面部皮肤裂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疼痛感低、伤口对合严密、瘢痕小、外观美观和无需拆线等优点,且无因缝合产生的反应红斑、硬结及瘢痕增生,其无痛与美观的特点深受儿童与妇女欢迎,值得推广.

  • 优质护理干预在急诊外科缝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游春葵;周桃花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急诊外科缝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急诊外科缝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外科缝合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心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应用于急诊外科缝合患者中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沟通技巧对外科急诊危重患者的影响

    作者:吴贵玲;陈穗颜

    目的:探讨外科急诊危重患者沟通技巧.方法:将60例外科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实施根据患者特殊情况而讨论制定的沟通技巧,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沟通.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总结沟通技巧在外科急诊沟通中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沟通技巧能及时、准确收集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变化信息,便于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救治方案,提高其急救存活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

  • 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曾淑芳;张琴麦;彩玲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实施危机管理两年内我院急诊外科6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07年11月~2009年11月实施危机管理前两年我院急诊外科59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针对影响急诊外科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建立和实施严格的危机监控和管理机制,并对危机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外科手术器械和药品完好率、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通过实施危机管理防范护理风险,使急诊外科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仪器设备更加完善,提高了护士的危机意识和对处理危机的能力,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改善了护理质量(P<0.05).结论:急诊外科实施危机管理制度对杜绝护理缺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急诊外科护理安全水平、改善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人严重创伤的救治

    作者:李元如

    随着社会向老龄化发展,老年人创伤进一步增多,如何提高老年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率,成为急诊外科面临的课题.我院急诊外科诊治老年严重创伤患者17例,总结报道如下.

  • 基层医院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的效果评价

    作者:母春华;李薇薇;王利江

    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创伤救治尚处于起步阶段,创伤救治没有固定的模式,影响了救治水平和效果.为此,我院结合基层医院自身特点成立了急诊外科急救中心,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创伤病房的一体化救治模式.现报告如下.

  • 善得定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谭雪敏;周新平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起病急、出血量大,急诊外科手术风险大.2004年5月~2007年6月,我们采用善得定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3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83例救护体会

    作者:张振美;白璐;王云芸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是急诊外科常见病,病死率高达26%~50%.2006年6月~2007年8月,我们共收治83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现报告救治体会.

  • 伤口感染1446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姜相明;游道锋;侯佳芳;杨芳;房桂珍

    自2000~2004年10月,我院急诊外科共处理各种伤口患者12852例,伤口感染1446例,伤口感染率11.3%.为了总结经验,提高医疗水平,降低感染率,缩短病人的病程,现对其感染原因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急诊外科治疗43例分析

    作者:冯新献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急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60岁以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43例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特征、手术时机与急诊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治愈42例(97.7%),死亡1例(2.3%),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胆总管结石残留1例.结论: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不符,应引起临床重视.急诊状态下,如有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术式应简单灵活.围手术期处理应全面检查,纠正内科伴发病,术后作好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护理,保证切口愈合.

  • 急腹症诊断中腹腔穿刺的价值 (附200例报告)

    作者:朱佩文;陈冠星

    在基层医院,急诊外科占居着相当大的范围,我们近三年收治的200例急腹症病人,均用比较简而易行的腹腔穿刺,结合B超而确诊,现报告如下.

  • 急诊外科护理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作者:胡雅贞

    本院作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担负着区域医疗急救工作.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工作节奏快.特别是急诊外科护理工作,涉及关联学科较多,工作中极易引发事故和纠纷.笔者现结合两年来急诊外科护理工作的实践,对急诊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 急诊外科患者心理紧张度调查及原因分析

    作者:王一民;黄爱军

    目的 调查分析急诊外科就诊患者心理紧张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9-01~2009-05我院急诊外科神志清楚、记录完整的1466例成年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结果 84.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与焦虑,患者紧张、焦虑程度在各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引起患者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有医务人员态度、疾病痛苦程度、诊治水平、诊治费用、后遗症等.结论 紧张、焦虑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医务人员因素的影响较大,与患者本身因素也有关系,缓解紧张、焦虑需医患共同来完成.

  • 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分析

    作者:刘郑和

    目的:分析急诊外科的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方法及结果,总结急诊外科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开颅手术治疗和非开颅手术治疗各25例,回顾分析2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开颅手术组基本病愈16例,残疾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非开颅手术组病愈9例,残疾6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4例。结论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是预防及控制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延长患者生命时长的重要手段。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急诊一期手术应用效果

    作者:茹靖涛;吴浩;王伟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方法对接诊的因外伤致小腿中下段胫前区及足跟、足底大部、足背、踝部等处软组织缺损的38例患者行急诊手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1150例临床分析

    作者:付翔宇

    目的 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登封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 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统计其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本研究中,1 150例患者中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78%;手术室环境、无菌操作、手术时间及术前准备与切口感染有关;层流手术室环境相较非层流手术室环境、无菌操作规范相较无菌操作不规范、夏季相较其他季节、术前准备充分相较术前准备不充分其切口感染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层流手术室环境、无菌操作不规范、手术时间为夏季及术前准备不充分是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冯永亨;蒋荣;王凯;郭援朝;孙晋

    目的 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相关预防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外科行创伤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对其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手术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手术操作熟练程度等均为诱发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影响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未应用抗菌药物应用、手术时间≥3 h、患者年龄≥60岁、BMI>24 kg/m2属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上要针对切口感染出现的各种原因,针对性地做好消毒、清理,术前对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应用,大程度上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346 条记录 10/18 页 « 12...78910111213...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