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桥蛋白在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义齿骨界面改建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袁林;童心;李方舟;曹凯华

    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中骨桥蛋白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选用纯系动物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分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修复后不同时期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骨桥蛋白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免疫组化观察发现,种植义齿修复受载后,随着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改建,种植体-骨界面表达骨桥蛋白较未修复对照组明显增强.2周时界面骨桥蛋白有表达,但与对照组无差异;4周和8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8周时达到高峰;12周时恢复到与对照组相近.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均能经过种植体传递至周围骨组织,刺激种植体-骨界面骨桥蛋白表达.

  • 骨桥蛋白与口腔黏膜及牙周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弘驰

    骨桥蛋白(otesopontin,OPN)早分离于骨基质中,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磷酸化糖蛋白,近年研究发现OPN广泛分布在人体的组织及细胞中.大量研究表明,骨桥蛋白在免疫应答、组织破坏、组织修复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黏膜作为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依靠上皮细胞以及免疫细胞抵挡各种外来病原体的入侵,而骨桥蛋白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在黏膜疾病的免疫应答中起着调节作用[1].本文就骨桥蛋白与口腔黏膜疾病以及牙周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FGF-2对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FGFR和OPN表达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桥;汪敏;韦永珍;孙虹;潘乙怀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表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改良组织块培养法体外获得人牙髓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FGF-2作用下牙髓细胞FGFR的表达情况;应用Real Time-PCR法,检测不同浓度FGF-2作用下牙髓细胞OPN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GF-2在1~50 ng/mL浓度下均可促进牙髓细胞FGFR的表达(P<0.05),佳显效浓度为10 ng/mL.FGF-2在1~50 ng/mL浓度下均可诱导牙髓细胞OPN mRNA表达(P<0.05),OPN mRNA的表达在10 ng/mL的FGF-2作用下达到高峰.结论:FGF-2可促进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FGFR和OPN的表达,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修复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合成骨桥蛋白、骨涎蛋白的影响

    作者:杜岩;吴织芬;万玲;董广英;张贤华;袁乃梅

    目的:观察釉基质蛋白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合成骨桥蛋白、骨涎蛋白能力的影响.方法:乙酸法提取猪釉基质蛋白,改良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细胞合成骨桥蛋白、骨涎蛋白的能力.结果:人牙周膜细胞胞浆骨桥蛋白、骨涎蛋白染色阳性,200、100、50mg/L釉基质蛋白作用下可以使细胞胞浆骨桥蛋白、骨涎蛋白染色不同程度地加深.人牙周膜细胞在釉基质蛋白作用下,早从第3d开始骨桥蛋白表达增加、从第7d开始骨涎蛋白表达增加.结论:一定浓度的釉基质蛋白在特定的时间可以促进牙周膜细胞合成骨桥蛋白、骨涎蛋白.

  • 黄芪多糖对高糖环境下MC3 T3-E1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滕腾;孙鑫;张冉;柳忠豪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黄芪多糖(伯恩)对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将MC3T3-E1分别与含黄芪多糖浓度为5、0.5、0.05 mg/mL的高糖培养基(分别为HDA组、MDA组、LDA组)和单纯高糖培养基(对照组)共同培养后,分别通过MTT法、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法观察各组MC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超微骨架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骨活性相关基因 Runx-2、OPN、OCN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在高糖环境下 LDA、MDA 组更利于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与HDA组和对照组相比P<0.05; LDA组MC3T3-E1细胞的矿化程度及细胞超微骨架结构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 RT-PCR检测显示,LDA组能显著增加 MC3T3-E1细胞中OPN、Runx-2、OCN 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高糖环境下,LDA组有利于MC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与促进细胞骨架的排列、伸展和增加Runx-2、OPN、OCN的表达量有关。

  • 结肠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态学观察及生成机制

    作者:田翀;高青

    目的:探讨结肠癌血管生成拟态(VM)现象及其生成的相关机制.方法:体外三维培养结肠癌细胞株SW480,倒置显微镜下观察VM形成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采用MT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2-(4-吗啉基).8-苯基-4-1-苯并吡喃4-酮(LY294002)对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10 μmo1/L LY294002处理SW480细胞72 h,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VM密度,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检测骨桥蛋白(opn)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Y294002 10μmo1/L处理SW480细胞24~72 h后蛋白激酶B(PKB),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蛋白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细胞株SW480在体外三维培养条件下能够形成VM,电镜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VM的存在.LY294002作用后SW480细胞的生长明显减慢,抑制率为13.01%-67.55%(P<0.01)且呈良好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SW480细胞经LY294002 10 μmo1/L干预72 h后,VM密度由(12.50±3.27)个下降至(2.60±1.07)个(P<0.01),opn,mmp2 mRNA的表达强度分别为0.31±0.01,0.20±0.04,低于未干预细胞的表达强度0.75±0.03,0.55±0.05(P<0.01).PKB蛋白表达下降(P<0.01),p-PKB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LY294002通过下调opn,romp2 mRNA的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VM的形成,此过程与抑制PI-3K/PKB通路有关.

  • Osteopontin特异性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U251胶质瘤细胞中OPN的表达

    作者:晋雯;黄智勇;高美钦;李赞

    目的:观察慢病毒表达载体介导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对人胶质瘤细胞U251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为后续的以OPN基因为靶点的神经胶质瘤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筛选出2条针对OPN基因的RNAi靶序列,分别与pGCL-GFP载体连接,构建2个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LV-OPNshRNAl,LV-OPNshRNA2;将连接产物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胞,经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将LV-OPNshRNA,pHelper 1.0,pHelper 2.0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并测定病毒滴度.将包装产生的2种重组慢病毒分别感染U251细胞,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U251细胞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与未转染及空转染细胞进行比较.结果:2个慢病毒载体PCR和测序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经包装产生的病毒滴度为8×1010TU/L和5×1010TU/L.感染U251细胞后,OP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与未感染慢病毒的细胞组及空载体感染组相比均明显下降.结论:成功构建针对OPN基因的2个慢病毒载体OPN shRNA,体外感染U251细胞后可有效抑制OP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 Osteopontin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GC9811胃癌细胞中沉默效应的鉴定

    作者:唐红卫;潘阳林;聂勇战;孟凡平;谢华红;王均;吴开春

    目的:构建骨桥蛋白(OPN)特异性siRNA(small interfere 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对OPN基因的沉默作用. 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合成的特异性OPN RNA干扰寡核苷酸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mU6pro, 构建OPN siRNA真核表达载体. 以脂质体法将mU6pro空载体和2个(mU6pro/OPN-siRNA1和mU6pro/OPN-siRNA2)重组质粒分别导入具有高转移特性的GC9811胃癌细胞系. 72 h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实验组胃癌细胞内OPN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成功构建OPN siRNA 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OPN-siRNA的胃癌细胞,72 h后OPN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而以mU6pro/OPN-siRNA1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结论:构建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能明显干扰OP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为将其进一步应用于胃癌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 人脑胶质瘤骨桥蛋白的表达

    作者:孙长义;步星耀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人脑胶质瘤中的作用、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骨桥蛋白. 结果:骨桥蛋白在胶质瘤组织细胞中表达,而在正常脑组织细胞中无表达,而且OPN的表达浓度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人脑胶质瘤中OPN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 苯妥英钠对大鼠牙周膜干细胞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作者:巴晓晔;何珊;丁亚娟;杨亦婷;王宝彦

    目的 在体内微环境中研究局部应用苯妥英钠对大鼠牙周膜干细胞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54只SD雄性大鼠建立下颌骨创伤模型,创伤局部使用预定浓度的苯妥英钠,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通过舌下静脉注入BrdU标记的大鼠牙周膜干细胞,对照组于术后通过舌下静脉注入等量的PBS,每组每个浓度分别于术后1、2、4周时腹腔麻醉后脱颈处死大鼠3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创伤区BrdU、骨桥蛋白(OPN)、RUNX2的表达,并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40μg/mL PHT+ rPDLSCs组和100μg/mL PHT+rPDLSCs组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20 μg/mL PHT+rPDLSCs组与rPDLS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μg/mL和100 μg/mL PHT+ rPDLSCs与rPDLSCs相比、PHT和空白组相比、PHT+ rPDLSC与PH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μg/mL和100 μg/mL PHT组OPN和RUNX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μg/mL和100 μg/mL PHT在骨组织修复的早期可以促进缺损附近的牙周膜干细胞迁移至缺损区域,并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促进骨组织的愈合.

  • 华蟾素联合吉西他滨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焦敏;南克俊;张茜;孙海凤;卢创新

    目的 探讨华蟾素、吉西他滨及华蟾素与吉西他滨联合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的影响,研究华蟾素作用HepG2细胞后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epG2细胞对华蟾素、吉西他滨及华蟾素+吉西他滨的药物敏感性差异;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epG2细胞中OPN的表达.结果 华蟾素和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的增殖呈抑制作用且呈现时间与浓度的依赖性,并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联合组凋亡诱导作用强于单药组(P<0.05);华蟾素能下调HepG2细胞中OPN的表达.结论 华蟾素与吉西他滨联合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OPN的表达发挥抗癌作用.

  •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脑组织OPN分子的表达变化

    作者:黄元志;宋锦宁;金涛;李宇;李丹东;刘晓斌;马旭东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大鼠脑组织皮层、海马以及脑干部位的骨桥蛋白(OPN)分子的表达情况及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及损伤组(又分为3、24、48、72 h和7d共5个亚组,每组5只),采用大鼠头颅瞬间旋转装置制作大鼠DAI模型;免疫组化方法对相应时间点的大鼠脑组织进行染色观察,并行免疫组化评分来检测OPN表达量的改变.结果 DAI后大鼠脑组织各部位OPN分子3h时表达就开始升高,至72 h高峰后开始下降,7d时细胞外基质较其他各组染色深,结果显示OPN分子大多分泌至细胞外基质.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各时间点的免疫组化评分明显升高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OPN分子表达升高主要聚集在神经元胞体聚集的灰质以及脑干神经核团等部位,大脑以及脑干中白质、胼胝体部位胶质细胞也有少量表达.结论 OPN分子在大鼠正常脑组织中即有弱阳性表达,DAI损伤后脑组织中OPN分子的表达明显升高,它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损伤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 B7-H 1及骨桥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曾文;郑晨

    目的:研究B7-H1(B7 homolog 1)及骨桥蛋白( OPN )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病理特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2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B7-H1及O PN的表达情况。结果:B7-H1和O PN联合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的T N M分期和生存期有显著的相关性(分别为 P=0.015, P=0.028)。结论:B7-H1和O PN 的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侵袭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两者均阳性表达时对预测胰腺导管腺癌侵袭情况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判断胰腺导管腺癌预后的指标。

  • 福新普利和依普利酮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浆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丽敏;谭力力;高宁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PCI)后血浆骨桥蛋白(OPN)的影响。方法因冠心病接受 PCI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福新普利组(10 mg/d),依普利酮组(10 mg/d),联合用药组(各5 mg/d)。治疗1次/d,持续14d。因冠心病行冠脉造影但无需PCI术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d和术后14d测定血浆OPN浓度。结果各组间介入治疗前血浆OPN表达无显著差异,术后呈时间依赖性升高。给予ACEI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干预后,术后14d OP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以联合用药组下降为明显。结论 PCI术后血浆OPN水平升高,而ACEI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均能降低OPN表达,且联合用药为明显。 ACEI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可降低血浆 OPN表达,抑制血管内皮损伤,防治PCI术后再狭窄。

  • 丹参酮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蓓蓓;张静;常文静;蔡辉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anⅡA防治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在50只雄性6周龄SD大鼠中随机取42只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超负荷模型(手术组),另外8只大鼠行假手术(假手术组).4周后,手术组大鼠死亡12只,假手术组大鼠无死亡.将存活的30只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anⅡA高剂量组和TanⅡA低剂量组.给药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学改变,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容积分数(PCVF).碱水法检测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心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骨桥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anⅡA能显著减少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CVF、PCVF、 羟脯氨酸含量,降低α-SMA、CTGF、骨桥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且高剂量TanⅡA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TanⅡA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骨桥蛋白的表达有关.

  • 骨桥蛋白在人胆囊腺癌中的表达

    作者:刘开坤;米泰宇;李久澄;贾海明;张东生;王平凡

    目的 应用抑制差减杂交联合cDNA芯片技术筛选人胆囊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探讨筛选出的骨桥蛋白在胆囊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胆囊腺癌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作为对比材料进行抑制差减杂交,构建正、反向差减杂交文库,应用差减片断的PCR产物制备cDNA芯片,筛选胆囊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验证和分析筛选出的胆囊腺癌中高表达基因骨桥蛋白在胆囊腺癌和正常胆囊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胆囊腺癌差减文库.cDNA芯片杂交结果显示骨桥蛋白在胆囊腺癌中高表达,经实时荧光定量技术证实.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骨桥蛋白在胆囊腺癌和癌旁胆囊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胆囊组织中低表达(P<0.05),其表达部位主要在细胞核,在低分化胆囊腺癌中骨桥蛋白的表达有增高趋势.结论 抑制差减杂交方法构建的胆囊腺癌差减杂交文库富含胆囊腺癌差异表达基因.胆囊腺癌中高表达基因骨桥蛋白可能与胆囊细胞的生长、转移和侵袭能力有关.

  • 慢病毒介导RNA干扰沉默OPN基因抑制低氧引起的SD大鼠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作者:刘川川;刘辉琦;曹学锋;刘杰;吴穹;王生兰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RNA干扰沉默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因对低氧刺激下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四组: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低氧+空病毒组、低氧+ OPN沉默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各组细胞OPN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OP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2%低氧环境培养PASMCs细胞48 h,可使OP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常氧对照组增高,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慢病毒感染72 h后低氧培养48 h,可使OPN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低氧对照组和低氧+空病毒组,且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低氧刺激可使OPN表达量增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慢病毒介导RNA干扰沉默OPN基因可抑制低氧刺激引起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骨桥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任霖;徐鉴

    目的 探讨血清骨桥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依据研究对象的纳排标准,选择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HCC组),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114例研究对象清晨空腹8h肘静脉血,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AFP、VEGF、OPN水平.结果 对HCC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AFP、OPN、VEGF水平进行比较,HCC组血清AFP、OPN、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依据巴塞罗那肝癌分期标准,将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A期18例、B期27例、C期25例、D期14例,比较4期血清AFP、OPN、VEGF水平,血清AFP、OPN、VEGF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血清OPN、VEGF水平升高明显(P<0.05).结论 血清VEGF、OPN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且随病情进展逐渐升高,可能参与肝癌病情发展过程中的癌细胞异常增生、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等.

  • 骨桥蛋白在胸椎黄韧带骨化中的定位表达及意义

    作者:袁海峰;于乐文;杨生森;丁惠强;李旭生;赵浩宁;王自立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在骨化胸椎黄韧带中的表达情况和部位,探讨其在胸椎黄韧带骨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19例胸椎黄韧带骨化者为实验组,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成熟型与非成熟型骨化;对照组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为9例胸椎骨折患者,退变对照组为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无黄韧带骨化.手术切取标本行病理检查,并行免疫组化测定OPN表达情况及部位.结果 在实验组19例患者共46节骨化节段中,成熟型骨化15节,非成熟型骨化31节.骨桥蛋白主要在不成熟型黄韧带骨化中有大量表达,表达部位位于潮线附近肥大的软骨细胞内及临时钙化带表层的基质内;骨桥蛋白在成熟型黄韧带骨化中有少量表达,表达部位主要位于在破骨细胞内;骨桥蛋白在退变黄韧带部分软骨细胞内有少量表达;骨桥蛋白在正常黄韧带基质内有微量表达,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在骨化的黄韧带不同阶段中均存在表达,并且表达部位和表达量均不同,其可能参与了骨化的整个病理过程.

  • OPN与MMP-9在子宫腺肌症内膜上皮细胞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刘玉锋;哈春芳;马远

    目的 检测OP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分离培养的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特点,探讨OPN与MMP-9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测定分离培养的内膜上皮细胞中OPN与MMP-9 mRNA表达.结果 OPN mRNA在子宫腺肌症的增殖期和分泌期均高表达,无明显的周期变化;MMP-9 mRNA在子宫腺肌症分离培养的上皮细胞的分泌期高表达,较增殖早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与MMP-9 mRNA在人正常子宫内膜中分离的上皮细胞增殖期低表达,而在月经周期的分泌期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与MMP-9在子宫腺肌症上皮细胞高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1324 条记录 65/67 页 « 12...59606162636465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