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有关呼吸事件的新判读规则

    作者:王菡侨;何权瀛

    睡眠的科学研究始于1928年,德国精神病学家Hans发现人在睡眠和觉醒时的脑组织不仅会产生脑电活动,而且这种脑电活动呈现不同的节律.1953年,Aserinsky和Kleitman发现了快眼动睡眠与非快眼动睡眠,随后的研究将睡眠阶段进一步细化.

  • 中风后抑郁多导睡眠脑电图研究

    作者:潘小平;李泽;郑浩;尹平;张建安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异常改变,与正常对照组及抑郁症组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仪(PSG)对20例PSD患者和2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整夜睡眠描记,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PSD组与正常组比较:睡眠潜伏期延长,醒觉时间增加,睡眠效率及维持率低,慢波睡眠减少,有显著性差异.REM睡眠时间及活动度明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REM周期数减少,有显著性差异;REM潜伏期、密度、强度无差异.结论 我们认为PSD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性变化是REM睡眠时间减少,原因可能与脑损害后大量兴奋性氨基酸等神经毒性物质释放和脑内5-HT含量减少有关.因其合并脑器质性损害等因素影响所以不能与原发性抑郁症一样以REM潜伏期(RL)缩短、REM密度增加作为PSD的诊断依据.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61) 滚针疗法治疗失眠症技术

    作者:李宁

    失眠症,包括入睡困难、反复或长时间觉醒、早睡、总睡眠时间不足,还包括白天功能的影响,如警觉性、精力、认知功能、行为和情绪的变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失眠症的发病率达10%~20%.持续失眠常使人沮丧、焦躁,是心境障碍的一个危险因子和先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治疗失眠,但95% 以上的服药患者会不同程度伴有慢波睡眠和快眼动睡眠缩短,且在药物治疗剂量下仍会产生依赖性、戒断症状和"宿醉"现象.

  • 抑郁障碍的睡眠脑电图研究

    作者:吕望强;胡若笑;朱建唯;陈冲

    目的 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睡眠脑电图的变化.方法 应用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21例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脑电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2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结果 抑郁障碍组PSG主要指标表现为睡眠维持率下降(正常组99%±3%,抑郁障碍组90%±5%,P<0.01),第二阶段睡眠降低(正常组57%±5%,抑郁障碍组45%±17%,P<0.05)及快眼动睡眠(REM)睡眠参数存在变异.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具有PSG多项睡眠脑电指标的改变.其中REM变化是本病的特点.

  • 快眼动睡眠调控机制及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的神经通路相关研究

    作者:王艺璇;刘丰韬;卜璐璐;于欢

    快眼动(REM)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以REM睡眠期骨骼肌弛缓能力障碍为特征的异态睡眠.患病个体因此在REM睡眠期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与梦境吻合的异常行为.至今与RBD相关的神经核团及通路尚未完全阐明,存在不同假说.文中从REM睡眠神经调控机制入手,结合猫和大鼠RBD模型发现,回顾近年来RBD相关神经通路研究的进展,并与人类RBD病例对照,综合阐述RBD产生的相关神经通路,为RB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提供线索.

  • 抑郁症患者客观睡眠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作者:张楼凤;孔晓明;郜见亮;陈领;王晨;孙艳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客观睡眠,探讨患者睡眠状况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34例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组,21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对抑郁症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总睡眠时间(TST)减少[(463.90±45.76) min比(426.57±83.85) min(P <0.05)],睡眠潜伏期(SL)延长[(20.47 ±5.94) min比(46.49±55.42) min(P <0.01)]、快眼动睡眠(REM)减少[(81.91 ±29.05) min比(55.66±39.76) min(P<0.05)]及快眼动睡眠比例(REM%)[(17.28±6.00)%比(12.91±8.65)%(P<0.05)]降低.(2)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组的HAMD-24得分与N3(r=-0.353,P<0.05)存在负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状况较正常存在明显变化;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越重,深睡眠时间就越少,睡眠紊乱状况也越重.

  • 脑卒中后睡眠结构变化的研究

    作者:刘昊;尉飞;郭崇伦;罗新明;张明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患者睡眠结构变化的特点.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图对53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整夜睡眠描记.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相关睡眠参数.结果 脑卒中后与对照组比较多项睡眠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卒中后患者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人睡后醒觉次数增多,睡眠效率低,快眼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睡眠时间和REM活动度减少.结论 脑卒中后患者睡眠结构发生改变,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差.REM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时间和REM睡眠活动度是评估脑卒中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客观参数.

  • 发作性睡病猝倒型患者与快眼动睡眠的关系

    作者:李冲;王夏红;杜好瑞;谭春英;贾福军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猝倒发作与快眼动睡眠(REM)的关系.方法采用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方法对27例猝倒型和21例非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相关睡眠指标分析.结果猝倒组入睡次数(3.82±0.73)和入睡初REM提前出现次数(2.48±0.80)明显高于非猝倒组(P <0.01),睡眠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效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发作性睡病伴猝倒与REM提前有关.

  • 不同发作类型的抑郁症与卒中后抑郁快眼动睡眠特征研究

    作者:程哲;杜好瑞;何益群;杨世昌

    目的 探讨抑郁症不同发作类型与卒中后抑郁的快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支持.方法 于河南省精神病医院纳入单次抑郁发作患者(A组,n=22),复发性抑郁患者(发作≥2次)(B组,n=26),卒中后抑郁患者(C组,n=19).将2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对4组人组时进行晚21时~次日晨6时的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描记,患者组经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6周末时进行HAMD评分及第2次PSG描记,对4组的REM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首次PSG检测,A组、B组REM睡眠潜伏期[A:(65.57±18.29) min,B:(66.32± 15.46) min]较C组[(79.17±20.18) mini、对照组[(87.24±16.55)min]显著缩短,REM活动度[A:(99.82±25.71)u,B:(104.70±28.23)u]、REM密度[A:(81.06±19.35)%,B:(86.61±23.83)%]较对照组[REM活动度:(79.61±18.40)u、REM密度:(68.11±17.54)%]显著增加;C组REM时间[(51.66±22.26) rmin]较A组[(71.43±20.70)mini、B组[(74.81±17.52) min]和对照组[(70.46±16.35)min]显著减少(R<0.05).患者组治疗前后两次PSG比较,治疗后A组REM睡眠潜伏期延长[(65.57±18.29) min,(81.71±21.62) min]、REM活动度降低[(99.82±25.71)u,(83.58±27.19)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密度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REM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REM时间延长[(51.66±22.26) min,(68.37±20.16) mi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发作类型的抑郁症患者在抑郁发作期大多表现为REM脱抑制现象,REM密度增高可能是抑郁症患者REM的特征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睡眠障碍以睡眠进程和睡眠连续性差为主,不具有抑郁症患者的REM特征.

  • 猫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损毁对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

    作者:潘胜军;李丽蓉;王雨若

    目的:损毁猫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观察其对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红藻氨酸(KA)微量注射入猫(6只)双侧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每侧6ug),损毁该区域.通过脑电活动和肌电活动测量损毁前后动物的觉醒-睡眠状态.统计损毁前后各时相数据占每次睡眠描记时间的百分比、每次睡眠描记的快眼动(REM)睡眠次数及每次REM睡眠时间.结果:损毁后觉醒时间的百分比从损毁前的(14.68±1.37)%增加到(20.78 4-3.37)%(t=-1.350,P=0.235);慢波睡眠时间从(65.07 4±2.73)%减少到(64.65±4.35)%(t=0.089,P=0.932);REM睡眠时间从(20.26±2.74)%减少到(13.65±2.25)%(t=3.843,P=0.012);REM睡眠次数从损毁前的(12.2±1.6)次/6 h减少到(10.0 4±1.4)次/6 h(t=1.976,P=0.119);REM睡眠时间从(6.3±0.6)min/次减少到(5.5 4±0.5)min/次(t=0.939,P=0.401).有4只动物在双侧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损毁后的REM睡眠过程中仍维持一定的肌张力,而在正常睡眠描记过程中肌张力完全消失,只出现时相性的肌肉颤搐.损毁部佗的组织学观察显示距损毁部位1-2 mm内的神经细胞消失.损毁区域的神经纤维破坏不明显.结论: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的神经细胞在REM睡眠的维持及其伴随的颈肌迟缓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 非神经递质因素对睡眠的调节作用

    作者:喻东山;汪春运

    腺苷、生长素释放激素、催乳素和神经肽Y促进非快眼动睡眠;卵泡刺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睾酮和血管活性物质促进快眼动睡眠;下丘脑分泌索、肾上腺轴激素和甲状腺轴激素促进觉醒;交叉上核是人体生物钟,通过控制褪黑激素的昼低夜高节律而调节睡眠-觉醒节律.

  • 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慧;许崇涛

    目的: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临床症状群,而睡眠又可以通过睡眠脑电图完整地反映出来.有关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研究和分析睡眠脑电图的方法上均有一定的进展,也得出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同时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某些睡眠指标对抑郁症进行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分析以及指导临床用药.本文就近几年国外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快眼动睡眠指标对抑郁障碍临床诊断的意义

    作者:孙学礼;张伟;李涛;张麒;李炎

    目的探索快眼动(rapid eye movements,REM)睡眠的一些指标改变在抑郁障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ICD-10作为临床诊断标准,以REM睡眠9项指标的改变作为判定抑郁障碍的电生理标准,分别对120例门诊和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筛查,并通过计算Kappa值对两种诊断方式的一致性进行评估.结果120例患者中,通过临床诊断确诊抑郁障碍患者52例,以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活动度、REM强度、REM密度以及REM睡眠次数增加等改变甄别出的抑郁障碍患者59例,两种诊断方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3,P<0.05).结论REM睡眠上述指标的联合改变,对抑郁障碍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