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等速率盐水预注射技术减少增强CT对比剂渗漏率的价值

    作者:朱倪琴;江丽萍;王振;袁琼;吴俊;王月燕

    目的:研究等速率盐水预注射技术减少增强CT对比剂渗漏率的价值。方法将541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2730例,采用护士人工预注射盐水技术;B组2689例,采用等速率盐水预注射技术。对比剂外渗>50ml为重度渗漏,<10 ml为轻度渗漏。观察和比较增强CT对比剂渗漏程度。结果 A组重度渗漏10例、轻度渗漏21例;B组重度渗漏1例,轻度渗漏9例,两组对比剂渗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率盐水预注射技术能预测静脉通路的通畅性,减少增强CT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

  • 螺旋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叶叔文;兰俊;林黎明;吴建超;周理余;黄蛟

    目的评价CT增强薄层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SPN强化程度和强化类型对良、恶性鉴别的意义.结果恶性SPN强化值(⊿CT值)≥25HU,良性强化值<25HU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增强薄层扫描能准确判断SPN的强化程度与类型,可提高SPN的诊断准确率.

  • 壁厚型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CT表现的研究

    作者:戴晓一;罗祖炎;毛颖民;袁建华;许茂盛

    目的探讨壁厚型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壁厚型胆囊癌与14例慢性胆囊炎,分成良、恶两组,对它们的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的CT征象有许多不同.14例壁厚型胆囊癌胆囊壁均不规则增厚,壁僵硬9例(64.2%),胆囊腔变小和形态失常8例(57.1%),胆囊边界不清10例(71.4%),9例(64.2%)见有不同程度的胆管扩张;而14例慢性胆囊炎中2例(14 3%)壁厚薄不均,2例(14.3%)壁显僵硬,2例(14.3%)胆囊挛缩变小,胆囊边界不请2例(14.3%).恶性组增强后见胆囊壁连续性中断5例(37.5%),7例(50.0%)见淋巴结肿大;而良性组均未见两征象.结论螺旋CT在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上述征象出现率高的病例有助于胆囊癌的诊断.

  • 孤立性肺结节CT征象的综合评价

    作者:戴晓一;罗祖炎;毛颖民;许茂盛;袁建华;刘子江

    目的探讨 CT征象的综合评价在孤立性肺结节 (SPN)的应用价值.方法 (1)参照文献中 SPN常见的 12种对其良恶性鉴别价值较大的 CT征象为评判依据. (2)用上述评判依据对回顾组 (1998年 1月~1999年 10月期间 )的 68例经病理证实的 SPN进行分析统计,得出良恶性两组各征象出现率分布情况;再对每一征象在两组的分布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征象发生率有明显差异,此征象恶性倾向为 1,差异较小或不显著者恶性倾向为 0.5,无此征象者为 0. (3)对回顾组的每个病例进行恶性倾向的得分统计,再与病理对照,发现良性组得分均≤ 4,恶性组 78.9%得分 >4,设定以 4分为良恶性界定线,得分≥ 4,考虑为恶性诊断. (4)对 1999年 12月~ 2001年 5月期间的 60例 SPN进行前瞻性研究,先用常规法诊断,再用上述综合评价的方法诊断,后与病理加以对照.结果 60例 SPN采用常规诊断法,符合率为 73.3% (44/60);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诊断,符合率为 88.3% (53/60).经统计处理 (p<0.05),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综合评价的诊断方法在 SPN的良恶性鉴别中有重要意义,应取得大样本进一步完善.恶性倾向的得分在 3.5~4.0之间的病例错判率为 50%,应为疑诊区.

  • 33例纵隔型周围型肺癌CT特点

    作者:朱红洲;张凌男

    [目的]探讨纵隔型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方法]收集分析33例纵隔型周围型肺癌CT表现.[结果]肿瘤侵犯前纵隔为主21例,侵犯中纵隔为主3例,侵犯后纵隔为主9例.瘤体大径3cm 30例,≤3cm 3例.瘤肺交界面模糊27例,清晰6例.纵隔大血管受压变形30例.[结论]纵隔型周围型肺癌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巨大纵隔肿瘤的CT诊断

    作者:刘克昌;项光涨;陈光华;肖彪;严志汉;周义成

    目的 探讨18例巨大纵隔肿瘤的CT诊断特征,以期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胸部正侧位片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重点观察和分析肿块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与内部结构、占位效应、主动脉内后角(PMA)、肿块心脏大血管接触面(MCI)、肿块肺接触面(MPI)、骨质、浆膜、肺野改变.结果 本组18例巨大纵隔肿瘤基本遵循纵隔肿瘤发生区域规律;除畸胎瘤和脂肪肉瘤外均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易囊变,且多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不具特征;占位效应以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为明显而致PMA失常;侵袭性胸腺瘤、淋巴瘤、纵隔转移性鳞癌、神经纤维瘤恶变表现为灌铸型MCI,以侵袭性胸腺瘤为常见;畸胎瘤及神经源性多表现为凸出型,以畸胎瘤著代表性;畸胎瘤易致MPI模糊呈"长毛征"且易牵拽前联合线移向患侧,胸、肋骨改变以胸腺瘤及神经源性肿瘤多见,浆膜腔积液以胸腺瘤、淋巴瘤为常见.结论 巨大纵隔肿瘤基本遵循纵隔肿瘤发生区域规律和内部成分特征,仔细分析其病变CT表现特征并密切结合观察PMA、MCI、MPI改变在鉴别诊断和对指导临床术式选择过程中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 急性胰腺炎性假囊肿的CT动态描述

    作者:李晓辉;李晋;曹文钊;姜正全;唐贵超;陈希奎;廖林森

    目的探讨CT动态扫描在急性胰腺炎性假囊肿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及增强CT扫描证实79例胰性假囊肿,行383次动态CT复查.结果发现64%的胰内假囊肿在急性胰腺炎病程4周内形成(n=16),6周内假囊肿自行吸收38%(n=30),而≥6cm的假囊肿仅吸收14.2%(n=4),继发感染6.3%(n=5).结论动态的CT复查可为急性胰性假囊肿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腰椎峡部裂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姚金顺;雷小勇;张方龙;李家胜

    目的 探讨腰椎峡部裂的X线平片与CT扫描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19例腰椎峡部裂X线平片、CT检查结果,比较两者对该病诊断的价值和限度.结果 15例病人进行了CR正侧位摄片检查,检出峡部裂4例,另3例加摄斜位片确诊;19例病人均进行了CT检查,检出峡部裂15例.结论 CT扫描比X线平片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更具优势,但X线平片投照技术和CT合理的扫描计划是发现椎体峡部裂的关键.

  • CT引导经腹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溶核术(附138例分析)

    作者:刘兆石;陈为霞;朱继东;王开平;潘洁;杨斐

    目的探索对L3-4、L4-5、l5-S1椎间盘膨/突出和突出并迁移的介入微创治疗新途径.方法通过对人体解剖及正常人模拟试验和CT影像对照研究,行靶椎间盘平面腹部压迫,经压迫定位器穿刺椎间盘,建立手术通道行椎间盘切吸溶核术.138例患者行CT引导经腹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溶核术(TALD).结果按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以治疗前后的分值计算改善率,>90%为优,112例占89.5%;改善率>80%为良好,26例占10.5%.优良率100%.结论CT引导下TALD可多角度直接钳取髓核组织或穿过纤维环侧后缘钳取椎管和椎间孔之迁移椎间盘组织,对椎管内残留少量髓核行胶原酶溶核.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高、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腰椎间盘膨/突出症理想根治手段.

  • 急性胰腺炎生化指标与CT分级的对比研究

    作者:项立;胡卫东;范义;王秀荣;张韶斌;娄明武

    目的研究CT表现与生化指标改变在急性胰腺炎病程病理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已确诊的急性胰腺炎75例,将CT图像改变分为5个级别,各级别分别与其相应的生化指标数值相比较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生化指标与CT表现对比如下:A级时,生化指标大多轻度升高,B级中度升高,C级显著升高,D级开始下降,E级显著下降.结论CT检查可以准确地反映B、C、D、E级的病理变化,明显优于血清、尿液淀粉酶值的改变,而对A级表现,CT诊断困难,此时应依靠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血清、尿液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来作出诊断.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附150例分析)

    作者:石英明

    目的为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的认识.方法选择有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经CT诊断为不同程度的HIE 150例,取得完整的临床及CT诊断资料加以分析.结果HIE表现为累及1~4个脑叶密度减低区,常累及额叶和顶叶;可合并各种类型脑损伤性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常见.结论HIE的临床症状和CT表现有差异;CT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熟悉新生儿的正常头颅CT表现,掌握新生儿的解剖结构特点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 肺CT与纤维支气管镜对116例肺癌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刘健;栾燕;焦深山;王小莲;熊政

    目的:探讨肺CT和纤支镜检查在肺癌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肺癌患者肺CT与纤支镜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116例肺癌患者中肺CT明确诊断103例,纤支镜明确诊断105例.结论:肺CT和纤支镜检查是肺癌诊断重要手段,肺内癌变可明确诊断,对单纯胸腔积液准确率不高.

  •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CT诊断(附63例报告)

    作者:鲍坤旺;廖凤翔

    目的:探索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形成的机制、出现的时间、某些早期征象及CT特点.方法:对63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形成过程进行跟踪,对脑内迟发出血的时间、大小、部位及CT影像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出现时间大多为外伤后18小时左右,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以额、颞叶多见,首次CT上有较重的脑水肿,局部挫伤,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占位特征明显者,容易发生迟发性脑内血肿,须随访、定期复查CT.

  • 鼻咽癌向周围邻近结构侵犯的CT与MRI对比分析(附56例分析)

    作者:欧阳晓明

    目的:探讨鼻咽癌向周围邻近结构侵犯的CT与MRI影像表现.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治疗前同时作CT与MRI检查的56例鼻咽癌.观察鼻咽癌向周围邻近结构侵犯的CT与MRI表现.结果:顶后壁软组织不规则增厚CT、MRI均46例;两侧壁不规则增厚及软组织肿块均49例;腭帆张提肌及颈长肌增厚CT分别为17例、14例,MRI分别为42例、26例;咽旁间隙狭窄闭塞均39例;颈动脉鞘区侵犯CT34例、MRI 23例;咽后淋巴结转移CT13例、MRI 24例;鼻腔软组织肿块均12例;颅底骨破坏CT 23例,MRI29例;颞下窝、翼腭窝、眼眶侵犯两者相同,分别为4例、3例、1例;副鼻窦侵犯CT9例、MRI 12例.结论:CT与MRI对显示顶后壁、两侧壁、咽旁间隙、鼻腔等有无肿瘤侵犯大致相同;对颈长肌、腭帆张提肌,颈动脉鞘区侵犯,咽后淋巴结转移MRI明显优于CT;MRI对显示颅底骨质浸润颅内、脑膜浸润、副鼻窦侵犯较CT优越.

  • 结节性硬化临床CT诊断

    作者:董其龙;丁跃军;张捷;柳健

    结节性硬化是种少见的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CT诊断水平,笔者将1989年3月~2000年6月临床遇到的9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9例均为男性。年龄14~32岁,平均22岁。临床上患者从小均有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史,7例因发作频繁、症状加重来院检查,2例因头部外伤就诊,9例均做了头颅CT扫描,其中7例采用Somatom CR型CT装置扫描。扫描方法用8 mm层厚,间隔2 mm从听眦线开始向头颅顶部连续扫描,2例采用PQ5000V型螺旋CT装置以螺距1.0,进床速度10 mm/s,扫描层厚10 mm,连续螺旋扫描。

  • 胆总管下段梗阻的CT鉴别诊断

    作者:陈月明;罗小平

    目的:探讨不典型小胰头癌的CT间接征象的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10例病例均先行CT平扫,再做CT动态增强扫描.其中4例小胰头癌及3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均已经手术病理证实,另3例胆总管下段炎症患者经抗炎治疗痊愈出院.结果:4例小胰头癌患者上中段总管及肝总管、胆囊管、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胆囊明显扩大,并有主胰管扩张,胰周间隙欠清晰.6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与结石患者胆道系统扩张不如前者明显,且上中段胆总管扩张由上至下呈逐渐缩小型.结论:不典型小胰头癌的CT间接征象在下段胆总管炎性狭窄、结石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 颅内上皮样囊肿CT和MRI表现28例报告

    作者:肖香佐;王敏

    上皮样囊肿又称为胆脂瘤,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残余组织演化而成,约占颅内肿瘤的0.2%~1.8%[1],为提高本病典型与非典型上皮样囊肿CT和MRI表现的认识,现将本院1990~1999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资料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术前符合率.

  • 鼻咽腔碘剂造影CT检查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附18例报告)

    作者:是德海

    鼻咽癌(NPC)在我国是高发地区,尤以华南地区为多见,是鼻咽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明确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急性胰腺炎的CT分析及诊断

    作者:汪和平;朱月华;李玉华;汪育林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23例经临床生化检查证实及临床治愈病例的CT诊断资料.结果 23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其中19例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局部或弥漫性增大、边界模糊,部分病例可见小网膜囊和左结肠旁沟少量积液,肾前筋膜增厚;4例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增大,并见点状和小片状高密度影或混杂密度影,其中2例见网膜囊和腹膜后腔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脓肿,1例胰腺见较大假性囊肿,1例有较多腹水.病因分析:胆道结石12例,酗酒暴食3例,胰头癌1例,外伤1例,过度劳累1例,无明显诱因5例.结论 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主要影像检查方法 ,能评估胰腺损伤病变的程度,明确胰腺周围脏器的病变及邻近结构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螺旋CT在贲门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涛;汪淳;赵坚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全部经手术或内窥镜活检病理证实贲门癌病例,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37例同时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 螺旋CT扫描显示贲门部明显软组织肿块27例,凹陷溃疡13例,侵及食道下段11例,周围组织受累12例,远处转移18例,淋巴结肿大32例.结论 螺旋CT在贲门癌诊断中能显示贲门癌的大小、形态、邻近组织的浸润,特别在淋巴结检出及其它脏器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

401 条记录 7/21 页 « 12...45678910...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