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内胫骨平台骨折的MRI诊断:对骨折分型和伴随的软组织损伤的价值

    作者:

    目的:比较MRI和X线断层摄影评价急性胫骨髁骨折时骨折类型、关节面塌陷和骨碎裂的程度,并用MRI描述伴随的软组织损伤.方法:对27例急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X线断层摄影和MRI,后者应用T1W、质子密度自旋回波、STIR及T2W梯度回波等技术.按AO分型系统对骨折分型,测量关节面塌陷和骨碎裂的程度,并记录软组织损伤的情况.结果: MRI判断骨折为B1型7例,B2型6例,B3型6例,另8例为复杂的C型骨折.MR和X线检查的分型基本一致,2例MR分类为B3型骨折,而X线断层将其分为B1型.X线断层摄影低估了骨碎裂的程度.63%的患者有半月板撕裂或交叉韧带、侧副韧带的完全断裂.27例中诊断了9例共10个半月板撕裂,4例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2例后交叉韧带撕脱.结论:MRI可细致的评价急性胫骨平台骨折,可替代X线断层摄影.由于骨折伴随软组织损伤的高发生率,使MRI成为具有特殊价值的检查手段.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关键译郭俊渊校摘自Fortschr Rntgenstr,2000,172∶597-603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

    作者:何非;邵剑波;杨敏洁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形态学改变,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5年8月~1997年12月的78例眼眶CT中初诊发现的23例眶内软组织肿块,其中1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进行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另3例因其它原因放弃治疗.结果:11例患儿均具有典型的CT表现:①眼球突出;②眼球壁上软组织密度块影;③团块状钙化.结论:CT表现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分期及手术提供了客观依据.

  • 轮缘征在CT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价值

    作者:杜柏林;邓建林;梁小萍;范文辉;吴佐林;田丽娜;曾庆萍

    目的: 评价轮缘征对输尿管结石在CT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腹部平片无异常,在静脉尿路造影像上怀疑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51例,随后进行CT平扫来验证输尿管阴性结石的存在与否以及轮缘征的显示率.结果: 除2例因结石染色明确诊断外,49例CT扫描显示结石者43例,检出率为87.7%.其中输尿管结石伴轮缘征者29例,占67.4%,结石平均直径为3.7mm,CT值100~422HU.轮缘征大直径13.0mm,平均6.4mm,CT值为14~22HU.未出现轮缘征者14例,结石平均直径为5.8mm.结论: 轮缘征是诊断输尿管结石较可靠的CT征象,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此征还可与静脉石和其他性质的钙化具有鉴别意义.

  • 脾脏淋巴瘤的CT表现

    作者:朱正兵;黄其鎏;刘杏元

    目的:分析脾脏淋巴瘤的CT表现,评估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脾脏淋巴瘤的CT平扫和增强资料.结果:脾脏淋巴瘤的CT表现分3型:(1)脾脏均匀增大型;(2)单个或多个结节型;(3)弥漫浸润型.3型多伴有两处以上腹腔或腹膜后或表浅淋巴结肿大.结论:CT可较好地显示脾脏淋巴瘤脾内病灶和脾外淋巴结受累情况,对脾脏淋巴瘤的分期和分型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肝包虫的CT诊断

    作者:马立公;李文方;乔颖;鲍海华;尹桂秀

    目的:探讨囊型肝包虫和泡型肝包虫的CT表现特征和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通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7例肝包虫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囊型肝包虫在CT上因病程和病理的不同,表现为单囊型、子囊型、钙化、合并感染、破裂等;而泡型肝包虫则表现为不强化的肝癌样病灶,几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钙化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肝包虫在CT上有特征性的表现;CT不仅能发现早期病变,并可显示各种合并症的病理形态改变.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赵绍宏;蔡祖龙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表现的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对73例BAC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得到组织病理学证实.记录病灶边缘及内部特点,与病理切片对照.结果:在孤立结节型,CT显示病灶分叶63例,毛刺60例,胸膜凹陷54例,血管集束征47例,病灶内假腔33例,病灶与胸膜间气肿18例,磨玻璃改变12例.CT特征以肺泡型BAC显示典型,以粘液型显示不典型.肿瘤粗星状毛刺与肺泡间隔增厚和肿瘤细胞沿肺泡间隔生长有关.病灶内假腔除与支气管断面有关外,多为肺泡腔破坏融合所致.磨玻璃改变多见于肺泡型BAC.在弥散型,BAC在CT上可表现为实变或伴蜂窝改变,也可为多发结节.10例弥散型BAC中6例为粘液型.结论:认识BAC的CT表现和病理基础,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 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及疗效观察

    作者:俞同福;王德杭;陈家荣

    目的:观察CT引导下不同方法及不同大小肾囊肿硬化治疗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对198例肾囊肿CT引导下行无水乙醇(99.7%)硬化治疗,其中方法Ⅰ47例并随访42例为抽出囊液后直接注入25%囊液量的无水乙醇.方法Ⅱ151例随访79例为抽出囊液后根据囊肿大小每次用5~30ml不等量的无水乙醇反复多次冲洗,后留置5~30ml不等量的无水乙醇于囊腔内.其次将囊肿分为<5cm组108例(54.5%),随访67例;5~8cm组74例(37.3%),随访43例;>8cm组16例(8.2%),随访11例.结果:囊肿硬化治疗方法Ⅰ与方法Ⅱ疗效有差异性(P<0.05),囊肿<5cm组与5~8cm组及>8cm组,疗效亦有差异性(P<0.05).结论:方法Ⅱ疗效优于方法Ⅰ,囊肿越小,疗效越好.

  • 胸部创伤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附45例报告)

    作者:舒小钢;曾庆平

    目的 评价CT在胸部创伤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胸部创伤病人的CT表现.结果 单纯肋骨骨折12例,气胸12例,纵隔血肿和纵隔气肿分别为1例、3例,胸腔积血28例,肺挫裂伤30例,肺撕裂伤15例,支气管撕裂2例.CT表现为肋骨骨折,气胸,纵隔血肿和纵隔气肿,胸腔积血及肺挫伤等.同时发现脾、肝、肾脏、腰椎多发性损伤.结论 CT扫描对胸部损伤诊断价值高,是快速、准确评价胸部损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 胃癌的病理变化及术后复发的CT诊断分析

    作者:胡浩;张端莲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CT诊断价值.方法:将手术切取的40例胃癌经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结构改变.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组织切片确诊的40例胃癌术后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29例诊断为复发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肿瘤局部复发及脏器或网膜、腹壁等转移征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中CT诊断肿瘤复发(包括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29例,其中,胃壁明显不规则增厚或肿块13例,病变有不同程度强化;经病理证实为局部复发的有9例,4例未见局部复发.结论:CT对胃癌术后复发有较高价值,但对于局部复发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 球形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与诊断价值

    作者:王学宁

    目的:探讨球形肺炎多样化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证实的球形肺炎病人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球形肺炎CT主要表现:①病灶多位于肺野背侧,靠近或紧贴胸膜.②病灶中央密度较周围高,边缘较模糊.③病灶均单发,常呈球形,少数为楔形或方形,边缘可不规则呈锯齿状.④病灶周围血管纹理增多、增粗,呈"局部充血征".⑤病灶附近胸膜反应显著,胸膜明显增厚.⑥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⑦抗生素治疗后复查,病灶大多数较快吸收.结论:球形肺炎多层螺旋CT 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和周围型肺癌、结核瘤及其它良性肿瘤进行鉴别.

  • 咽喉异感症有关问题探讨

    作者:张伯垣

    从1999年3月~2000年3月,笔者对所碰到的"咽喉异感症"患者,进行了详询病史、认真地体检、X线食管钡餐透视及茎突正位断层摄影、血常规检查等几项观察,现将结果予以介绍.

  • 脊柱损伤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贵良;刘晓明;范友兵

    目的 探讨脊柱损伤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50例脊柱损伤的CT表现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 50例病例中,单个椎体骨折43例,多个椎体骨折6例,单纯附件骨折1例,骨折合并关节脱位17例,脊髓内血肿5例,髓内硬膜外血肿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损伤以胸腰段为主20例,占40%,椎管狭窄度:0°32节,Ⅰ°20节,Ⅱ°4节,Ⅲ°1节、狭窄率43.9%,神经孔狭窄34个,狭窄率28.9%,脊柱损伤中稳定型32例,不稳定型18例,其中17例手术治疗.32例行保守治疗.结论 脊柱损伤的CT检查能对脊柱骨折的分型,骨折的稳定性以及椎管、神经孔的狭窄程度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椎管内结构的损伤亦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估计提供依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分析

    作者:金科;袁友红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41例符合济南会议诊断标准的HIE患儿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E CT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内低密度灶,其中轻度13例,中度16例,重度12例,中、童度可伴有颅内出血,有21例.临床与CT分度对照总体符合率60.98%.结论:CT检查在HIE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同时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估计预后.

  • 螺旋CT扫描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价值

    作者:童石铭;刘辉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CT表现,了解CT诊断EBTB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诊断EBTB13例的CT表现。结果:支气管狭窄并阻塞性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5例;支气管壁不规则2例;肺内散在之小点片状高密度影4例;肺内及支气管未见异常改变2例。结论:CT检查可以确定EBTB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支气管镜检查定位。

  • 钝性脾损伤的CT诊断

    作者:王杏志;徐超

    目的 探讨CT诊断钝性脾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25例钝性脾挫损病人的CT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CT发现脾内血肿10例,脾撕裂5例,包膜下血肿12例,同时合并肾损伤3例.结论 CT检查能清楚显示脾损伤范围、程度以及周围其它器官的损伤.

  • 螺旋CT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智军;刘晓妹;田立善;程传明

    本文探讨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结果表明,螺旋CT扫描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安全无创伤敏感可靠的检查手段,应作为首选检诊方法.

  •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影像与预后探讨

    作者:邱国华;刁胜林

    目的研究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影像与预后.方法分析39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影像,对其影像变化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轻到中度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完全恢复正常,7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后遗症发生,主要表现为大脑性瘫痪、癫痫、智力发育不全等.4例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2~4天内死亡.结论 CT能及时诊断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根据其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对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脊椎转移瘤的X线平片与CT诊断

    作者:文勇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CT和X线平片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临床获得证实的脊椎转移瘤CT和X线表现进行分析,以总结其原发瘤与转移部位之间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转移部位以胸腰椎多,其次是骶椎与颈椎.原发瘤以肺癌(39.6%)和乳腺癌8例(15.1%)转移发生率高,其次是肝癌.脊椎转移灶的影象表现可分为3型: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结论常规优质的X平片对大多数转移瘤能做出诊断,而CT能显示普通平片难以发现的早期轻微骨质破坏,对随访观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脊柱骨折的X线及CT影像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李辉

    目的:探讨X线和CT影像在诊断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4例脊柱骨折的X线和CT影像.结果:X线片是诊断脊椎骨折的基本方法,CT扫描在脊柱损伤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在脊柱损伤诊断中应重视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 毛刺征对肺孤立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熊益敏;方庆和;马佩炯;许垂丰;王文献

    目的探讨毛刺征对肺孤立结节(≤3cm)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手术和穿刺活检等病理证实的肺孤立结节的CT表现,对毛刺征与肺孤立结节CT表现的病理基础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结果周围型肺癌的毛刺征发生率为86.3%(44/51),明显高于良性肺孤立结节(25%,4/16)(x2=22.51,P<0.005),肺癌短毛刺(95.5%)明显多于长毛刺(4.5%)(x2=30.55,P<0.005).结论薄层CT扫描毛刺征在肺孤立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401 条记录 9/21 页 « 12...6789101112...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