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院外护理在健康体检临界高血压人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焦淑宇

    目的:探讨院外护理在健康体检临界高血压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筛查出的临界高血压人群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院外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健康行为状况及干预前后血压。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不良生活方式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血压受情绪与过度紧张等影响、肥胖人易患高血压、减肥及有氧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需终身服药治疗、高血压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等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调节情绪、定期监测血压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临界高血压人群实施院外随访等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血压,有助于提高其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积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等。

  • 社区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研究

    作者:周玉宜

    目的:研究中老年出现临界高血压病症在社区护理干预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东莞市中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高血压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经过护理后,对患者的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检查,分析其合格率,以此来分析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血压和血脂情况较之治疗之前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恢复正常的患者数量不同。对照组恢复正常者15例,观察组恢复正常者32例,正常率分别为37.5%和80%,而所有患者的血压指标分别从其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等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对照组护理前SBP为(147.5±19.1)mmHg,DBP为(93.9±12.1)mmHg,护理后SBP为(140.1±13.7)mmHg, DBP为(84.7±6.7)mmHg;观察组在执行社区干预护理前SBP为(146.1±23.4)mmHg,DBP为(95.7±7.6)mmHg,在干预护理后SBP为(129.1±7.7)mmHg,DBP为(76.8±6.8)mmHg。其治疗的正常率、血压变化情况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界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社区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因此采用社区护理针对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60例临界高血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张弦

    目的 探讨临界高血压体检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60名符合临界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1个月后生活习惯改变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60名临界高血压患者经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后生活习惯和血压均得到显著改善,明显好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健康指导能够增强临界高血压患者健康保健意识,并能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 蒙医放血疗法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其其格娜日娜

    目的:探讨蒙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临床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10例,其中临界高血压患者65例,高血压病患者45例,给予放血疗法治疗。抽取三个阶段的血液做化验:放血前一周,血液粘稠度高;放出的血液,血液粘稠度与之前相同;放血一周后,血液粘稠度较第一次化验明显降低。结果经过临床检查,110例患者经蒙医放血疗法,其中治愈10例(9.09%);显效34例(30.90%),有效60例(54.54%),无效为6例(5.45%),总的有效率为94%。结论蒙医放血疗法经证明无任何副作用,能够广泛应用于治疗患有临界高血压及高血压病的患者。

  • 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施行社区护理服务的意义探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施行社区护理服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按照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施行社区护理干预。对护理前、后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并对护理干预后血压恢复正常的患者进行统计。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观察组的血压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恢复正常的患者明显更多(P<0.05)。结论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施行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血压有效降低,促进血压恢复正常。

  • 多因素干预对临界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况锦;龚梅金;赵春辉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临界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S)病变发展的影响。方法 将90例临界高血压合并M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定期监测各项临床指标;常规治疗组根据病情服用相关药物;强化治疗组制定达标目标,予控制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及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各组均随访治疗1年,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治疗1年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24h尿微量白蛋白(24 h mAlb)、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FPG、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颈动脉IM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FPG、2hPG、TC、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4 h mAlb、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踝臂指数(AB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强化治疗组ABI、HDL-C升高,SBP、DBP、PP、TG、hs-CRP、24 h mAlb、HOMA-IR、颈动脉IMT下降(P< 0.01或<0.05)。结论 临界高血压合并MS,一般药物治疗可获得部分临床指标的好转,给予综合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延缓血管病变。

  •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临床分析

    作者:赵惠珍

    一、资料与方法2002年对我社区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1096人,其中40~59岁(非老年组)224人,60~95岁(老年组)872人.按1988年美国全国联合委员会(JNC)制定标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收缩压(SBP)≥160mmH8,舒张压(DBP)<90mmHg,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SBP<140mmHg和DBP>95mmHg,SDH:SBP≥160mmHg和DBP≥95mmHg,有高血压病史,但血压正常,近两周内曾服抗高血压药者列入临界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按中华医学会第2次脑血管病专题会议标准进行检诊.

  • 健康指导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谢呈惠;孔庆莉;于珠珠

    目的:分析健康指导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体检的16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但进行跟踪登记,观察组实施健康指导,分析两组血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指导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指标显著下降,分别为收缩压(135.0±4.9)mm Hg及舒张压(83.0±6.9)mm Hg且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健康指导可有效降低临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并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

  • 健康指导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张延艳

    目的:分析和研究健康指导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临界高血压患者126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干预组63例与参照组6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指导,将两组患者干预半年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水平值及体重指数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指导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在确保患者遵医行为提高的基础上,改善了患者血压水平和体重,避免病情加重。

  • 临界高血压患者中健康指导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刘相红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对于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实验组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并每周进行随访指导,比较两组降压效果及健康知识掌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明显降低(P<0.05);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健康指导能够明显降低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并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

  • 非药物治疗和护理对临界高血压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红;薛凤英

    目的 观察非药物治疗和护理对临界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78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针对性非药物治疗和护理,并每周进行随访指导、记录血压水平,测血压1次/周;对照组每周测血压一次并记录.结果 观察组血压显著下降,对照组血压略有上升,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通过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达到了稳步降压的目的

  •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作者:方燕娜

    目的:探讨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12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步行方法训练,观察组采用降压舒心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训练前(P<0.05);且观察组训练后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训练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训练前(P<0.05);且观察组强迫症状、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舒心操应用于临界高血压患者中,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生活方式干预对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的影响

    作者:杜蓓莉;何路明;周爱君;叶俊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汪下滩社区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患者112例,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的方法,评价干预前后血压值变化、生活习惯及代谢指标改变.结果 干预后,临界和Ⅰ级高血压的DBP、SBP基本恢复正常,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及肥胖人数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定期检测血压人数较干预前明显增加,血糖、TG、BMI指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对社区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人群集躯体、心理和社会于一体的全方位干预手段.

  • 解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作者:邢绣荣;华琦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技术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动态血压监测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各时间点的血压状况,而且揭示了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及昼夜变化规律,较偶测血压有诸多优点,有助于筛选临界高血压及轻度高血压,鉴别"白大衣高血压",预示靶器官损害程度,还能更好地评价降压药的疗效,指导合理降压治疗[1],但是动态血压不能取代诊所血压测量.

  • 运动干预对社区中老年临界高血压血压调控及脂肪分布的影响

    作者:许卫红;曾惠涛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社区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调控及脂肪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运动干预方案,对照组则未进行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及皮下脂肪、腰臀围比值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随访6个月时发现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皮下脂肪厚度显著薄于对照组(P<0.05),腰臀围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临界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运动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治疗疾病信心与热情,控制高压,调整脂肪分布。

  • 单纯运动疗法对临界高血压控制效果分析

    作者:童文芳

    目的 探讨单纯运动疗法对临界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56 例患者,实施单纯运动疗法,并随访12个月,比较运动干预12 个月前后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并统计运动干预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运动干预后12 个月患者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干预前(P < 0.05),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干预前(P < 0.05),发生头晕3 例,心悸5 例,呼吸困难3 例,未出现心脑血管卒中等严重意外.结论对于临界高血压患者,有规律的运动干预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患者平均动脉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临界高血压在中老年人患者中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作者:祝君艳;刘镇江

    目的:本文就中老年患者在临界高血压时,进行社区护理的价值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与研究。方法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社区随机抽取了300例临界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后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护理对比来看,实验组的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的认知、药物的服用、体质量的有效控制以及患者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度为8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界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在接受社区护理干预模式下,有效的控制了血压的升高,并且中老年患者也能够按时服药和规律性的生活,这对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 社区人群高血压管理及其效果分析

    作者:朱丽红

    目的:研究社区人群高血压管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武汉市某一社区35岁以上的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普查和为期3年的干预。结果干预组中各项管理指标均达标,临界高血压管理率均高于80%,控制率位于40-50%之间,对年龄研究发现,75岁年龄组管理率高,35岁年龄组低。结论对老年人应进行个体化干预,对中年人通过改变营养结构和常规药物治疗,便能切实有效的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汉中农民临界高血压262例12年随访分析

    作者:叶凤鸣;辛天珍;高保林;王庆莲;杨睿海

    临界高血压为不稳定高血压状态,一部分会演变为确诊性高压血病.据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临界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90%,深入研究这部分人的血压转归及其危险因素,有助于高血压易患因素识别及早期防治.本文报告262例汉中农民临界高血压患者12年随访结果.

  • 对当前我国高血压研究战略策略的几点商榷

    作者:赵光胜

    1991年高血压患病率较11年前升高了 25%,尤其临界高血压飚升118%[1].其变动特征[2]:农村升幅较城市大,例如上海在1979年前20年患病率始终保持城市高出农村2~3倍,一下锐降至仅高出0.68倍.它只能从近期我国经历历史大变革、农村生活方式和社会心态改变相对较城市更剧解释,看不出单基因主宰的轨迹(至多只有"遗传易感性");其次,男性特别是青年的增幅也较女性大(30~50岁男性临界率攀升100%),这与以往发现"男性可放大其他升压因子对血压的影响"[3]及"与本病发生有关的细胞膜阳离子转运异常也较多"等[4]相吻合,男性也是本病的危险因子.所以,(1)当前我国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应落在农村、属低发区和近期的开放地区及"多危险因子聚集的高危者".(2)环境影响比遗传更重要;尤其是神经精神性应激在国家大发展阶段升幅变动尤大;通过有效干预以扼制本病的高发势头是大有可为的,即使对遗传的探索,也应从"遗传易感性"着手.(3)应把心血管病的性别流行病学和"性激素与升压反应性关系"研究提升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147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