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逆向关闭肌部室间隔缺损一例

    作者:周爱卿;高伟;余志庆;李奋

    先天性肌部室间隔缺损的外科修补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人们已尝试了多种装置以期替代外科经导管关闭这类缺损,但因先前的一些装置递送鞘大,不能回收及再定位,残余分流率高,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专为经导管关闭肌部室间隔缺损而设计,国外也已有成功应用于儿童患者的个例报道[1].本文报告成功应用该装置经导管逆向关闭儿童肌部室间隔缺损的方法学和疗效.

  • 连续性动态监测分流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价

    作者:张玉娇;尹承芬;鹿兴;徐磊

    目的 探讨连续性动态监测分流率(Qs/Q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成人ARDS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线特征、人口学资料及生理学参数,并按照28 d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入院后立即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连续监测ARDS患者7d内Qs/Qt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Qs/Qt判断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 共入选46例ARDS患者,死亡20例,存活26例.ARDS发病1周内,存活组Qs/Qt在早期呈上升趋势[1~3d分别为(23±6)%、(27±6)%、(28±9)%],4d起呈逐渐下降趋势[4~7d分别为(27±5)%、(25±4)%、(19±4)%、(16±2)%],而死亡组Qs/Qt呈逐渐升高趋势[1~7d分别为(28±7)%、(30±3)%、(33±6)%、(33±11)%、(34±5)%、(33±6)%、(35±6)%];5 d起死亡组Qs/Qt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两组氧合指数(PaO2/FiO2)于ARDS发病1周内波动均较小,存活组1~7 d PaO2/FiO2 (mmHg,1 mmHg=0.133 kPa)分别为167.37±43.98、180.55±39.90、174.27±35.47、188.64±39.74、252.54±49.22、239.35±25.63、248.93±45.64,死亡组分别为168.65±35.54、182.31±32.36、159.80±34.39、176.97±31.75、200.69±45.33、185.98±36.47、175.43±30.98;死亡组5d起PaO2/FiO2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5 d Qs/Qt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95%可信区间(95%CI)为0.777~0.999 (P< 0.000 1,Z=13.13);当Qs/Qt临界值为28%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90.0%.5 d PaO2/FiO2判断患者预后的AUC为0.790,95%CI为0.577~ 0.928(P=0.002 1,Z=3.08);当PaO2/FiO2临界值为223 mmHg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81.8%.结论 连续性动态监测Qs/Qt可以帮助临床医生综合判断ARDS患者病情变化,其预测价值优于PaO2/FiO2,可作为判断ARDS患者预后的重要评价指标.

  • 应用国产房间隔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作者:王学静;贾广志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10%.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进行开胸直视关闭术,虽然手术病死率低,但仍有一定的并发症,且手术创伤大[1].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20 a来相继研制出了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装置,由于这些装置递送鞘大、操纵复杂、难以回收及装置的支架断裂、移位和栓塞及术后较高的残余分流率等限制了它们的临床应用.

  • 肺灌注扫描在肝肺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附3例报告

    作者:杨吉刚;李春林;王惠吉;王海燕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以肝功能不全,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上升和肺内血管扩张为三大主征的综合征.及早诊断HPS并采取相应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很大的帮助.有报道认为99mTc-MAA肺灌注扫描是诊断肝肺综合征的一种方法,并利用99mTc-MAA肺灌注扫描显示肝肺综合征组肺外分流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1].现将我们遇到的3例HPS患者分析如下,以期进一步提高对HPS的认识.

  • TIPSS前后门脉闪烁显像法评估分流率与支架口径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福君;吴沛宏;黄金华;范卫君;顾仰葵

    目的:通过经直肠99mTcO-4门脉闪烁显像法评估分流率(SI)与支架口径的关系,并观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对肝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健康杂种犬19只,制做门脉高压模型.在TIPSS前后经直肠注入99mTcO-4,用SPECT测分流率(SI)及肝、心放射性活性(RI).通过统计学处理计算出SI与支架口径的关系.结果:SI与支架口径呈直线相关,回归方程:Y=0.301+0.221X,相关系数0.985,经t检验P<0.05.TIPSS术后分流道狭窄或闭塞,SI升高,心、肝放射性活性比值(H/L)升高.结论:分流率在40%时用10 mm口径支架;分流率在30%~40%时用8 mm口径支架;分流率在30%以下时用6 mm口径支架.99mTcO-4门脉闪烁显像法可以检测TIPSS术后分流道的开存性.

  • 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作者:高梅;侯应龙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种先天性的异常通道,多位于主动脉狭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9%~12%,男女比例为1:3.目前临床应用的PDA介入封堵治疗方法常用的为.Amplatzer法和弹簧栓子法两种,其中以Amplatzer应用较多.经导管Amplatzer蘑菇伞封堵术技术成功率为98%,与其他PDA封堵技术相比,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较大直径的PDA,且残余分流率低.

  • 不同通气策略对瓣膜置换术病人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

    作者:任飞;蔡宏伟;焦赫娜

    目的:比较不同潮气量及呼吸频率对瓣膜置换手术体外循环前后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潮气量(TV)=7 ml/kg,呼吸频率(f)=12次/分)],B组(TV=5 ml/kg,f=15次/分),C组(TV=7 ml/kg,f=15次/分),分别于全麻诱导通气30 min后、转流前10 min、术毕测定动脉及混合静脉血血气,计算肺内分流率及呼吸指数(RI).结果:术毕与全麻诱导通气30 min时相比,A组患者PaO2显著下降(P<0.05),P(A-a)DO2,RI,分流率显著增高(P<0.01),B,C组患者PaO2,P(A-a)DO2,RI,分流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B,C组与A组相比较PaO2,P(A-a)DO2,RI,分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毕C组PaCO2低于正常值(<35 mmHg),A,B组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呼吸频率15次/min,潮气量5 ml/kg的机械通气方式可改善瓣膜置换手术后肺内分流及氧合,是较适宜于瓣膜置换术病人的通气策略.

  • 单肺通气时预防低氧血症及肺内分流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武华;高婉菱;关健强;罗刚健;黎尚荣

    [目的] 探讨肺癌手术单肺通气时,不同潮气量对病人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及预防的措施.[方法] 择期行肺癌手术病人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4组.A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T,a=6 mL*kg-1;B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T,b=8 mL*kg-1;C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T,c=10 mL*kg-1;D组:单肺通气潮气量VT,d=6 mL*kg-1+非通气侧持续气道正压(pCPA=0.2 kPa),每组10例.并在仰卧双肺通气20 min,仰卧单肺通气20 min,侧卧单肺通气20 min,40 min和关胸即时,分别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分流率(Qs/Qt).[结果] 在单肺通气后20 min,40 min时,B,C和D组氧合明显高于A组,分流率(Qs/Qt)明显低于A组(P<0.05),气道压力A和D组明显低于B和C两组(P<0.05).[结论] 肺癌手术行单肺通气期间,潮气量应维持在8~10 mL*kg-1,如VT=6 mL*kg-1,建议非通气侧给予持续CPAP,有助于提高氧合,减少肺内分流,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 通气策略对腹腔镜手术病人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

    作者:包延丽;张学刚;黄中华;宁加娟

    目的:观察不同潮气量(VT)、呼吸频率(F)、吸呼比(I∶E)等通气参数对腹腔镜手术病人肺内分流及氧合情况的影响.方法:25例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麻醉诱导药物相同,呼吸机参数VT=8 ml/kg,F=15次/min,I∶E=1∶2.气腹后通气参数设定分别为A组VT=10 ml/kg,F=12次/min,I∶E=1∶3;B组VT=6 ml/kg,F=20次/min,I∶E=1∶2;C组同气腹前.分别于气腹前、后测定混合静脉血和动脉血血气,计算各组气腹前后的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P(A-a)O2]、呼吸指数(RI)、肺内分流(QS/QT)及氧摄取率(ERO2).结果:气腹后C组RI增加(P<0.05),A、C两组的P(A-a)O2升高(P<0.05),ERO2下降(P<0.05),而QS/QT增加(P<0.05),尤以A组QS/QT增加显著(P<0.01).但各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 3种通气策略对腹腔镜手术病人的P(A-a)O2、QS/QT、ERO2和RI等方面的影响无大差别.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