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滑石粉尘对陶瓷工人的健康效应

    作者:陈安珞;刘建安;陈镜琼

    目的探讨滑石粉尘对陶瓷工人呼吸系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全体队列成员按是否接触矽尘和滑石尘分为不接尘组、矽尘组和滑石尘矽尘组,运用优势比(Odds Ratios, OR)方法作计算分析.结果滑石尘矽尘组工人的非恶性呼吸道疾病(如尘肺)和肺心病的死亡危险度与矽尘组类似,但其癌症的死亡危险度,特别是肺癌死亡比不接尘组明显超高,OR=4.73,P<0.01.结论认为颗粒型滑石可能是瓷厂工人中致肺癌因子,滑石粉尘对矽肺发病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陶瓷企业工人高千伏X射线胸片与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徐娜;陈伟波;邓雪凝;姚艳;吴玉群;黄继荣;李旭东

    目的 分析陶瓷企业粉尘作业工人高于伏X射线胸片和肺功能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佛山市三水区3家陶瓷企业从事粉尘作业的3 076名工人为调查对象.收集其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危害检测结果和肺功能、高千伏X射线胸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陶瓷企业工作场所总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标率为18.26%,呼吸性粉尘CTWA超标率为10.43%.调查对象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16.38% (504/3 076),高千伏X射线胸片异常检出率为26.17%(805/3 076).出现高千伏胸片异常的风险在男性工人高于女性(P<0.01),年龄越大者风险越高(P<0.01),工龄≥5.0年者风险高于工龄<5.0年者(P<0.01);女性工人出现肺功能异常的风险高于男性(P<0.01).结论 陶瓷企业粉尘可导致工人肺部损伤,性别、年龄和工龄是协同影响因素.

  • 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章中良

    随着人工关节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取得的成功,关节界面磨损以及磨损碎屑诱发的骨溶解随之成为制约人工关节假体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由此,努力降低关节磨损关节碎屑的产生并寻找低磨损率的界面材料已成为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随之出现了金属对聚乙烯,金属对金属,陶瓷对陶瓷人工关节假体,在临床实践中,陶瓷对陶瓷关节假体成为人工关节置换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主流材料,本文就陶瓷对陶瓷关节假体手术操作的技巧及并发症做一综述.

  • 纳米陶瓷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肖建德;熊建义;欧阳侃;柳海峰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纳米陶瓷人工骨的骨缺损修复作用及相关问题,为其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依据.方法 青紫兰兔45只在单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然后用纳米陶瓷人工骨材料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作为实验组,以植入陶瓷人工骨为对照组,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分别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X线检查、扫描电镜(SEM)测试,比较三组间骨缺损区的成骨情况.结果 纳米陶瓷人工骨成骨作用明显优于陶瓷人工骨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纳米陶瓷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降解率,是一种替代自体骨修复骨缺损较理想的材料.

  • 人工踝关节假体改进与临床进展(一)

    作者:毛宾尧

    随着人工踝关节运动载荷概念的援用、踝关节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的深入研究,促进了人工踝关节的设计,促进临床疗效迅速提高.其疗效从第1代的3年生存率17%~32%、第2代的24%~44%提高至第3代的78%~96%.以STAR(Scadinavian total ankle replacement)假体为代表的第3代、3件套、双关节和半限制型的临床疗效在世界各国的大宗报告8~14年优良率为64%~91%,生存率为79.7%~100%,获得各国医生的广泛认可.此外,Agility、Salto、HINTERGRA和陶瓷等假体的疗效十分可喜.

  • MC氧化铝陶瓷可切削性分析

    作者:李勇;赵云凤;王华蓉;付强

    目的分析MC切削陶瓷的可切削性能.方法测量MC氧化铝块和Vita In-Ceram Alumina Block的三点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维氏硬度,计算陶瓷可加工指数,记录用两种瓷块在CerecⅡ型CAD/CAM机上加工下颌第一双尖牙底层冠所用时间.结果 MC氧化铝陶瓷的三点弯曲强度为(100.59±2.77) MPa,低于Vita In-Ceram Alumina Block的(112.47±9.37) MPa,两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C陶瓷可加工指数为1.01,高于Vita In-Ceram Alumina Block的0.79;在CerecⅡ型CAD/CAM机上加工下颌第一双尖牙底层冠,两种瓷块的磨削时间都是(465±0) s.结论 MC氧化铝瓷块与进口的氧化铝陶瓷性能相当,可以满足牙科CAD/CAM加工的需要.

    关键词: 陶瓷 氧化铝
  • 一种新型切削陶瓷材料弹性模量的测定

    作者:付强;严伟浩;覃峰;李彦;赵云凤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切削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方法采用应力应变曲线法和虎克定律,测量四组不同晶化处理的切削陶瓷的弹性模量.结果四组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为(48.9~54.7)GPa.结论采用应力应变曲线法测量切削陶瓷的弹性模量是可行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切削陶瓷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陶瓷 弹性模量
  • 金属烤瓷修复体脱瓷修补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卢宇;陶金兰;陈珏英

    20世纪50年代,金属烤瓷修复体(PFM)问世,因其兼具金属的强度及陶瓷的美观等优点,很快在口腔修复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PFM作为比较普及的齿科修复体,尽管制作工艺和材料性能日臻完善,但陶瓷质地较脆及金、瓷材质不同影响界面结合仍是临床脱瓷的常见原因.损坏后,金属基底很难从基牙上完整取下而造成损失.重新制作PFM既费时、费力,又给患者带来额外负担.因此,PFM损坏后的修补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 五种色系氧化锆陶瓷的颜色测定

    作者:温宁;邵龙泉;伊元夫;邓斌;刘洪臣

    目的 以Vita In-Ceram YZ染色液比色板颜色作对照,对烧制的IL1~IL5氧化锆材料的色度值进行测定.方法 向添加3Y-TZP陶瓷粉体中添加氧化铁、氧化铈和氧化铋等金属氧化物.配制出5种具有颜色梯度的牙科着色氧化锆陶瓷,分光光度计进行颜色测定,计算与染色液比色板对应色片的色差值.结果 着色氧化锆的颜色空间范围是L:67.76~77.78;a:-2.19~3.80;b:12.13~25.01.其中IL1~IL3与LL1~LL3的色差值较小,IIA与LL4在色品上的色差可以通过饰面瓷的配色来补偿,而IL5与LL5的明度差异则不易通过饰面瓷来调配.结论 对氧化锆粉体进行着色处理,可配制出具有一定颜色梯度和半透明性的本体着色氧化锆材料,颜色空间与Vita In-Cerarn YZ染色液比色板近似,可用于临床上与饰面瓷颜色匹配.

  • 成人内倾性深覆( )上前牙牙体缺损缺失修复治疗48例

    作者:谢黎

    成人前牙内倾性深覆在修复临床中较为多见.内倾性深覆患者前牙的干扰严重阻碍下颌的正常运动,影响颞颌关节和咀嚼功能,破坏了口颌系统的平衡和协调,容易引起前牙牙体、牙周和颞颌关节疾患.

  • 纳米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洪晓武;窦骏

    纳米技术(nano scale technology)是一门在0.1~100 nm量度范围内利用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特性,研究其相互作用,并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具有特异功能的产品,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的综合交叉技术体系.现将纳米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作如下综述.1 纳米技术在医学材料中的应用纳米材料技术包括纳米相材料技术和纳米复合改性技术.其特点是因为纳米颗粒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其在力、磁、热、光、电等性能也发生了变化.纳米材料是指由纳米级的结构单元构成的任何类型的材料,例如金属、陶瓷、聚合物、半导体、玻璃和复合材料等,其物理性质与常规状态相比有着巨大差别.这些纳米级的结构单元,如纳米粒子、纳米管、纳米层等,又是由原子/分子组成,通过改变纳米结构单元的大小,控制内部和表面的化学性质及原子/分子之间的组合,因而赋予其特异的功能.纳米无机非金属生物材料,如复合型生物陶瓷、含骨生长因子复合陶瓷韧性好,人体免疫系统对其排斥反应弱,并能促进组织生长.人工关节面、关节腔、美容植入物、口腔正畸物、人造骨、人造牙齿等生物医学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亲水性、润滑性、防组织黏附性、抗炎性、抗凝性等.这些性质可使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恢复病变组织的功能、免疫识别能力、生物催化活性等.而某些单个纳米结构可直接用作特定用途的材料,如疫苗和药物等[1].

  • 某陶瓷项目职业健康风险管理应用初探

    作者:谭强;顾春晖;郭垚;陈松根;董雪梅;曾文锋;刘移民

    目的 选取某陶瓷项目初探职业健康风险管理应用.方法 通过卫生学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检测、专家咨询等收集资料,综合采用MES法、职业卫生管理质量评估法和职业健康风险分级分类进行风险管理.结果 MES法显示该项目职业健康风险分级为3级,属显著危险;职业卫生管理质量评估法Q值为0.52,其等级为不合格.MES法和职业卫生管理质量法综合评价显示,该项目综合风险分级为D级,需跟踪整改,重点改进卫生管理.结论 MES法及职业卫生管理质量评估法应用于陶瓷项目职业健康风险管理结论客观合理,适用性较好.

  • 城乡结合部食品卫生监督初探

    作者:林启明;曾开露;林立新

    德化县地处闽南山区,全县人口30多万,城区常住人口12万,是著名的古瓷都.城乡结合部分布着1000多家陶瓷生产厂家.促进了城乡结合部食品行业的发展,为了解其食品卫生状况,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提出几点意见供探讨:1方法2001年2月10日~2月25日随机抽取城乡结合部食品店120家进行调查.

  • 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陶瓷碎裂的研究进展

    作者:代辉;江祖炘

    陶瓷-陶瓷负重界面具有超高的硬度、极佳的润滑效应、出色的耐磨性和组织相容性,不释放有毒的金属离子,目前已广泛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但陶瓷是易碎材料,碎裂后将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本文从陶瓷碎裂的发生率、原因、发生机制、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为陶瓷-陶瓷负重界面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CT球管日常保养与故障分析

    作者:李伟;兰勇;罗学毛;龙晚生;郭云峰

    CT球管是CT扫描仪系统的重要部分,其基本作用是把电能转化为X射线,现在生产的CT机多采用旋转阳极X射线管,可满足扫描时间短,连续扫描时热容量大的要求,同时发出的X射线不随旋转阳极靶摆动,还具有双轴承、靶盘直径大、金属管壳陶瓷绝缘、油循环冷却等特点.

  • CEREC椅旁CAD/CAM诊室技术25年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林虎

    25年来,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技术在口腔诊室中的应用不断发展,口腔材料的改进也加速了CAD/CAM技术的革新,这些使得口腔医生几乎能迅速、精确地为每位患者提供高品质、高美观的修复体.基于CAD/CAM技术在口腔科应用的不断增加,制造商对CEREC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材料进行了大量改进,口腔医生可以在诊室内不受工艺流程的干扰制作出技工室水平的修复体.本文就CEREC椅旁CAD/CAM系统支持材料及AC系统创新发展作一综述.

  • 牙科陶瓷材料的增韧技术和测试方法

    作者:熊芳;于海洋;朱智敏

    增韧是牙科陶瓷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系统总结了牙科陶瓷材料的增韧技术及其机制、研究进展,并对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和进展作了全面介绍.

  • 氧化锆应用于全瓷修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蕾;张富强

    氧化锆陶瓷因其优越的机械性能越来越受到牙科材料界的重视,但其化学成分和结构与传统的陶瓷有很大不同.因此,其加工工艺与临床应用方式也与常用的牙科陶瓷有所区别,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固定修复中瓷材料颜色的研究

    作者:罗云;巢永烈

    陶瓷修复材料是临床修复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非金属牙科材料,陶瓷修复体颜色是修复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国内外固定修复中陶瓷材料颜色方面的研究状况,为全面了解固定修复中陶瓷颜色的研究进展和所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固定修复 陶瓷 颜色
  • 氧化锆增韧陶瓷材料及其在修复学领域的应用

    作者:何帅;陈吉华

    本文对各种氧化锆增韧陶瓷材料及其机械性能作一简单介绍,并回顾了试用于临床的氧化锆瓷桩冠修复系统的操作及临床效果,结论认为氧化锆增韧陶瓷材料有着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氧化锆 陶瓷 修复
235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