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期前路钛板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位颈椎严重骨折脱位

    作者:贾卫斗;杨飞;郑铁钢;许英杰;云得才;孙华

    目的 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位颈椎严重骨折脱位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8月~2008年2月对119例下颈椎严重骨折脱位一期前路行椎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融合,同时行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前应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以下简称PACS),采用X线片及64排CT片对下位颈椎椎弓根的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进行精确测量,得出椎弓根的宽度、高度、向内侧倾斜、向尾侧倾斜角度、螺钉直径及长度数据值,术中根据术前测得的数据值,应用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打孔、置钉、固定.结果 定期复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采用ASIA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98例获得随访,时间18~72个月,平均24.7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骨折脱位均完全复位,损伤节段稳定,颈椎椎体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融合率为100%,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髓功能评价平均提高1.15级,22例术后神经症状无变化.结论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彻底的减压和即刻三维稳定性的重建,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前后入路治疗Pipkin骨折

    作者:张晓东;张永丰;陈献韬;高书图;刘又文

    Pipkin骨折是指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颈骨折,近年随着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的增多,此类患者呈增多趋势.自2001年10月~2006年10月,笔者应用前后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缝匠肌骨瓣植人术治疗11例青壮年Pipkin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一期前后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8例

    作者:孙宏志;卓祥龙;李兵;陈耀辉;熊健斌

    目的 探讨一期前后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1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一期行后路弓根内固定系统撑开复位,前路椎体次全切钛脊柱重建融合.结果 本组访17例,随访时间13~30个月,平均24个月.后凸畸形矫正由40.5°(30°~45°)达到8°(5°~15°),矫正角度丢失1.5°(0°~10°),椎体高度恢复90%,融合率100%.结论 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一种优秀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畸形矫正和维持.

  • 手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前后入路的探讨

    作者:梁显球;黄绍贤;谢广文;陈志军;余斌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优点及适应征的选择.方法:对14例腰椎间隙感染采用经前后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总结、随诊分析.结果:前入路操作较复杂,但症状缓解快,一期植骨愈合率高.后入路操作简单,症状缓解较慢,椎体间植骨较困难.结论:重型患者选用前入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轻型患者可采用后入路病灶清除术.

  • 腹膜前间隙的解剖和手术的发展史

    作者:李基业

    腹股沟疝和股疝的腹膜前修补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腹膜前间隙的解剖历史和腹膜外疝修补术的手术历史.外科手术又可分为两种手术入路:经腹膜入路(后入路)和经腹股沟入路(前入路).由于腹膜前间隙解剖认识上的日益完善,经腹股沟手术入路取得很大进步.反之,外科手术也进一步加强解剖上的认识.上述两方面的知识导致了腹股沟手术自经腹入路到经前后入路到腹膜前间隙的手术方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也是腹膜前修补方法之一.

  • 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前后路手术术式的选择及疗效

    作者:周先爱;马双;苏波;章玉国;彭翠云;熊春梅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7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前入路手术组(A组,n =36)和后入路手术组(B组,n =36)两组.A组予以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予以后路复位减压内固定、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A组术程、术中出血量及总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角及水平位移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JOA评分则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③两组患者植骨融合率均为100.0%,但A组平均融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予以前、后不同入路的植骨融合术,均可获得理想的复位及植骨融合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脊髓损伤位置及类型选择佳入路以提高其预后质量.

  • 不同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比较

    作者:黄晓魏;颜志坚;麦伟;张维成;方文焕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前后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及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术中入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前入路(n=22例)和后入路(n=21例),两组患者术后按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融合时间和术后1年Cobb角的平均值和红细胞沉降率及术后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前入路组手术时间短于后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融合时间、术后1年Cobb角和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入路组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1.82%,后入路组优良率为71.4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81,P>0.05).结论 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前提下,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前后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均具有可靠的疗效.

  • 脊柱外伤结核手术前后入路选择的对比研究

    作者:郝应文;蔡佳

    目的:研究脊柱外伤结核手术前后入路固定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脊柱外伤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依据患者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前路内固定组和后路内固定组,每组各50例。前路内固定组经前路进行病灶清除,并行植骨融合术和前路钉棒或钉板内固定术;后路内固定组行经前路进行病灶清除,并行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行椎弓根后外侧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植骨融合时间和矫形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畸形矫正率、植融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治疗脊柱外伤结核安全有效,内固定的前后入路应综合患者病变部位、术前Cobb角、患者体质等具体情况选择。

  • 前后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25例分析

    作者:林钊雄

    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髋臼骨折逐年增多.髋臼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复位要求较高,治疗困难,其中髋臼双柱骨折治疗更为棘手.我科从2000年4月-2012年6月采用先髂腹股沟入路后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切开复位、钛质重建钢板固定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2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疗效观察

    作者:周次生;陈建强;丘国际;钟建荣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临床上较少见,由Hotchkiss于1996年早提出,它指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是肘部严重的高能量损伤.由施加于上肢伸展位的纵轴方向压缩和剪切暴力引起,多见于高处坠落伤和车祸伤.针对该种损伤,手术治疗可以使大部分患者获得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肘关节功能.目前,手术治疗一般选择单纯外侧入路(Kocher入路)[1],如果显露或操作困难,可考虑加用内侧人路,进行切开复位克氏针或螺钉内固定[2].

  • 改良侧卧位在骨科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中的运用

    作者:舒舟;刘军春

    随着骨科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的增多,对手术室护士合理摆放受术者体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在术中常需多次改变手术体位,常规的摆放方法是先平卧位,接着重新铺单摆侧卧位,后再铺单摆平卧位.为了更好地配合手术,有效地减少人力、物力、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皮肤破损感染的发生率,我科2011年2月至12月对48例骨科前后入路手术患者的体位摆放进行了改良,经临床验证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对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高臻斌

    目的:探讨使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对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为这36例髋臼骨折患者使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这些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复位的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这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未出现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螺钉钢板断裂等并发症。我们对这36例患者进行了骨折复位Matta评分[1],其中评分结果为优的患者有26例,评分结果为良的患者有8例,评分结果为可的患者有2例,骨折复位Matta评分的优良率为94.4%。对这36例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d’Aubigne-Postel评分,其中评分结果为优的患者有24例,评分结果为良的患者有9例,评分结果为可的患者有2例,评分结果为差的患者有1例,髋关节功能d’Aubigne-Postel 评分的优良率为91.7%。结论: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对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杨瑞峰;谭俊铭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手术策略的选择.方法:选取收治的16例新鲜Ⅱ型(Anderson-D'Alonzo分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治疗:其中10例行前路齿状突空心螺钉固定术,6例行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术+二期内固定取出术.通过收集两组患者临床、影像学及随访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椎活动度、JOA评分、颈部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 36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其中后路一期术后随访12~ 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CT复查显示6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旋转功能,后入路组一期65.35°±10.17°,后入路组二期83.16°±6.12°;屈伸功能,后入路组一期63.02°±9.12°,后入路组二期手69.13°±6.28°.结论:新鲜ⅡA、B型齿状突骨折首选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方案;对于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及手术禁忌症的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或非融合)+二期取出的方法可保留寰枢椎的旋转功能.

  • 前后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技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自庆;马琳琳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技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腹股沟疝患者,数字抽取分为 Kugel 组与 M - K 组,Kugel 采用 Kugel 手术治疗,M - K 组采取 M - K 补片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Kugel 组切口疼痛、阴囊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 M - K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Kugel 与 M - K 补片各组具有一定优缺点,Kugel 手术使得患者更具有舒适感,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入路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东光彬;贾舜

    目的:探讨和分析前后入路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20例,采用前后入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手术治疗后椎体高度的前缘和后缘的椎体高度与术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手术治疗后神经症状恢复良好,好转率达到85%.结论:前后路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肯定,是一种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的优秀方法,有利于愈合后进行畸形矫正和维持.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林妙艳;叶云清;陈映红

    报告了23例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做好体位训练、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加强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体位护理、切口疼痛的管理,进行并发症的观察及有效预防、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本组病例无1例神经损伤、感染及并发症.髋关节恢复:优9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2.6%.

  • 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手术配合

    作者:孟萍;于结;周会

    多节段脊髓型或脊髓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多采用颈椎经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恢复颈椎的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植骨的配合,重建颈椎生理序列的稳定性,具有减压充分、固定稳妥、出血量少、安全有效、创口小等优点[1].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本院骨科对21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椎非特异性感染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利斌;李爱国

    目的:观察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椎非特异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纳入手术标准的12例腰椎非特异性感染采取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间自体骨移植.术后持续使用抗生素治疗6~12周,直至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正常2~4周后停用抗生素.对病人门诊治疗、术前及术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ESR及CRP进行对比.结果:术后病人症状明显改善,12例病人切口均甲级愈合,无窦道、瘘管形成及感染复发.随访18~30个月,术后5~7个月植骨均骨性融合,无椎体明显塌陷及假关节形成.病人术前、术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CRP水平较门诊治疗时均降低(P<0.05~P<0.01),而病人术后1、2和3个月的ESR水平均较门诊治疗时及术前降低(P<0.01).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间自体骨移植治疗腰椎非特异性感染效果明显,内固定避开感染病灶,减少潜在感染复发风险,促进病情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前后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双柱骨折

    作者:邓信昌

    目的 探讨前后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技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患者术中采用健侧可前后翻转的“漂浮”健侧卧位,对于不规则骨折,做前后路2个切口,由髂嵴开始,初步复位移位较多的大骨块,经髂腹股沟入路显露、复位和固定前柱和前壁骨折,对于高位骨折使用2块短钢板固定髂嵴内侧缘,根据髂耻嵴形状,使用1块钢板预弯固定,低位骨折沿髂耻嵴使用1块钢板固定,K-L入路显露、复位和固定后柱以及后壁骨折.结果 本组手术平均时间(3.5±0.5)h,术中平均失血(1 135±230)ml,解剖复位达到67.9%,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为96.4%,治疗后总优良率为89.3%,总共发生坐骨神经牵拉伤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4例,髂腹股沟神经损伤1例,未出现腹股沟斜疝以及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 前后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髓臼双柱骨折术中显露充分,其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术后内固定稳固,并发症影响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手术方式.

  • 经前后入路术式一期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

    作者:程仁发;雷刚刚;戴闽

    近年来,胸腰椎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发病时的年龄趋向成年人.我们从2000年5月至2001年10月共收治22例胸腰椎脊柱结核病人,采用前后入路术式一期手术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4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