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路减压RF、Luque固定及前路减压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何贵生;耿孟录

    胸腰段是常见的脊柱骨折损伤,多伴有脊髓和马尾损伤.近几年来各种不同类型的内固定器械的发展使疗效有了明显提高.我们现将1990年以来应用的后路减压Luque棒固定、后路减压RF钉固定、晚期单纯前路减压术的效果分析如下.

  • 榫状植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义生;翟福英;许建中

    目的: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采用榫状植骨,以取得更好的植骨效果.方法:86例采用环锯法完成相应颈椎节段前路扩大减压,2或3个间隙者,去除两减压孔间的椎体骨,沟通成一长槽,在槽两端的椎体边缘中部各开一个小凹槽.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制成榫状,使榫状植骨块的突出榫部正好卡在上述小凹槽中.术后用皮革颈围领或石膏颈围领固定.结果:随访0.5~8年,平均4.5年, 均无植骨块移位、脱出或陷入,一般在术后2~3个月内植骨完全融合.结论:榫状骨块卡入牢固,增加了骨块的抗旋转与屈伸应力;在术中击入植骨块时或术后,该榫状植骨块不会陷入压迫脊髓,且植骨愈合较快.

  • 开窗减压治疗L1椎体爆裂骨折致马尾神经损伤1例报告

    作者:李旻;张国川

    椎体爆裂性骨折伴有神经症状的经典治疗方法为后路椎板切除、骨块摘除和打压嵌回手术,或前路减压术,损伤大,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大.2010年10月我们治疗1例L1椎体骨折,骨块突入椎管,压迫一侧马尾神经,手术通过直径1cm骨窗彻底减压,术后患者神经症状恢复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农民,47岁,因腰背部伤后左下肢无力19小时入院.驾驶拖拉机坠入路旁2米深地沟受伤.查体:腰背部未见明显畸形,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右下肢运动和感觉大致正常,左下肢肌力0级,自L1平面以远麻木,感觉减退.

  • 前路减压手术治疗晚期脊髓损伤的初步报告

    作者:陈琳;黄红云;王锐;修波;孙君昭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手术治疗晚期脊髓损伤的手术指征和时限.方法晚期脊髓损伤伴脊髓压迫症患者56例,由受伤至本次手术的时间为0.5~31年,平均3.6年.脊柱骨折部位:颈4~胸1为19例,胸2~胸9为9例,胸¨~胸2为28例.瘫痪程度:完全瘫痪46例,不全瘫10例.所有患者均行脊髓前路减压术,脊柱失稳者同时行内固定手术.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完全去除脊髓腹侧压迫,恢复椎管直径.随访20 d~6个月(平均30 d),53例(有效率94.6%)获得不同程度脊髓功能改善,表现为肢体痉挛减轻、泌汗功能改善、根性疼痛减轻、感觉平面下移、肌力增加、肛周感觉部分恢复以及排尿功能改善.结论①脊髓前路减压能准确、彻底地解除脊髓腹侧之压迫,改善晚期脊髓损伤包括全瘫患者同一平面神经根和脊髓长束的功能.脊髓、神经受压时间长短在临床上只具有相对意义,不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②晚期前路减压的手术指征应放宽,凡影像学检查证实脊髓腹侧存在压迫和(或)严重后突畸形者均应彻底减压.③减压时应注意保持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必要时内固定.

  • 前路减压术治疗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效果回顾分析

    作者:江加义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术治疗高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80例行前路减压术手术治疗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实际所行术式不同分组,其中行经椎间盘间隙减压术植骨融合术者46例(观察组)、行锥体次全切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者34例(对照组),分析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时两组JOA评分、颈椎总活动度、融合节段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融合段Cobb角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前路减压术治疗高龄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肯定,相对行经椎间盘间隙减压术植骨融合术对于颈椎曲度恢复效果优于锥体次全切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但相对手术难度较大.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呼吸道护理

    作者:魏红梅;任生富;王霞;祝丽萍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切开减压术,由于其病损部位特殊,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相对较大,并发症较多,特别是手术后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

  •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并术后康复训练治疗胸腰椎骨折及神经学检查评价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王群波;张东;李智

    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常见的是骨折椎体或椎间盘后突造成脊髓前方压迫。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我院从 1997~ 1999年间对 21例胸腰椎骨折截瘫患者采用经前路为入路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术,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应用 CT、 MRI及神经学检查评价减压效果,并作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1例患者男 15例,女 6例;年龄 25~ 55岁,平均年龄 40岁。伤后时间 1周~ 1个月,有 18例, 1~ 2年 3例,损伤部位均为 T11~ L2椎体。骨折类型:单纯压缩 2例,爆裂 19例。截瘫程度:完全截瘫 16例,不完全截瘫 5例。

  • 前路减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探讨

    作者:梁军伟

    目的:探讨用前路减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石家庄市藁城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后路组(n=64)和前路组(n=64).为后路组患者应用后路减压术进行治疗,为前路组患者应用前路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后其VAS评分.结果:与后路组患者相比,前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后其VAS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前路减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的改进及临床应用的观察

    作者:张海;李浩宇;胡春明;苏云

    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植骨方法选择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尽管Bailey技术、Smith-Robinson技术、Keyston技术等,进行不断的努力和探讨,解决具有稳定性能支持轴向的载荷,但前方移植骨块与相邻椎体上下板之间的剪力,常导致移植骨块的移位、脱出,成为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 前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效果观察

    作者:王勇;郑文标;肖柏松;阮建伟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效果.方法 将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减压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前路减压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5周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伤椎高度及Cobb's角.结果 观察组术后5周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伤椎高度及Cobb's角均要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前路减压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路减压手术,前者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 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

    作者:张海波

    目的总结前路减压榫状楔形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或混合型颈椎病(本文指脊髓和神经根合并型颈椎病,即CSM+CSR)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9例CSM或CSM+CSR采用前路减压、榫状楔形增高植骨及固定带锁钢板进行治疗.结果经平均11个月随访,按照JOA评分及Hirabayashi恢复率评定,疗效优良率为82.8%.CSM+CSR的8例中,7例臂丛神经压迫症状和体症消失或好转.术后3~5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内植物并发症.重建的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无丢失.结论前路减压榫状楔形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SM或CSM+CSR具有下列优点:前路减压彻底的同时后路间接减压、植骨块固定牢靠且融合率高、有效维持重建的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37例的呼吸道管理

    作者:苏晓军;曹豫

    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后有效的呼吸道管理经验,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方法:对37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术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呼吸道评估,禁烟、酒,进行咳嗽、呼吸和气管推移训练。术后予环境的准备,体位护理,呼吸系统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颈部切口情况,加强饮食指导和用药管理,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措施。结果:37例患者均未发生窒息、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全面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是保证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患者顺利康复的必要措施。

  • 经口咽入路枕大孔前部减压术1例的护理

    作者:张红霞

    1病例简介患者女,46岁.因上肢麻木乏力15年,加重伴下肢麻木3年,诊断为枕大孔区畸形,1998年10月行枕肌下减压术,术后患者麻木、乏力症状好转.1999年5月又感觉四肢麻木、乏力症状加重,并行走不稳,以左侧肢体为重,同时伴左侧肢体及左面部发凉,症状加重.入院查体示双上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5月17日行经口咽入路枕大孔前路减压术,手术顺利,术后病情好转,术后15d治愈出院.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支架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性肌萎缩

    作者:王华磊;甄平;汤立新;李果;王海羽;叶向阳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n-HA/PA66)生物活性支撑体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性肌萎缩(CSA)的中期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采用前路减压,n-HA/PA66生物活性支撑体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性肌萎缩患者1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2.31±12.34)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及SF-36评分评定疗效,X线片评定颈椎曲度、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术后支撑体下沉率,CT三维重建评价融合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4.32±22.25) min;术中出血量(120.80±46.44) ml.术后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者1例,吞咽困难2例,经保守治疗3~6个月后恢复.随访时间(52.24±9.82)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小,而JOA评分和SF-36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肩胛带肌肉肌力和肌肉萎缩情况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功能明显改善.影像学方面,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和融合节段椎间高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融合率为100.00%,支架下沉率为18.7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生物活性支撑体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性肌萎缩可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高度,促进症状改善,显著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 颈椎病前路减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吴守宇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科自2001年3月以来,实施该术101例,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 前路减压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

    作者:李伟;全仁夫;王建岳

    近年来,由于微创理念的普及和推广,对于脊柱手术节段的固定呈减少趋势,特别是后路椎弓根固定,单一节段的固定成为临床首选.自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作者采用前路减压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前路减压椎体融合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伴截瘫

    作者:丁士河

    胸腰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是常见的脊柱损伤,治疗方法很多,而对于胸腰段陈旧骨折伴截瘫,临床治疗比较棘手,我院自1998年至今,采取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12例,疗效尚可.现介绍如下.

  • 前路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多节段连续性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对比

    作者:刘大栋

    目的 对比分析前路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多节段连续性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100例多节段连续性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前路减压术治疗)和B组(后路减压式治疗),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以及主要手术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JOA评分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手术指标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连续性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不同,但是在没有手术禁忌的情况下,颈椎前路减压术的疗效更好.

  • 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效果分析

    作者:曾凯斌;胡优威;谭益云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术与后路减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后路减压术;观察组:采用前路减压术。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术前2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以上指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后路减压术来说,前路减压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脊髓功能,且具有较好的内固定力学,明显缓解患者脊髓压迫,总体疗效较好。

  • 胸腰段脊柱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观察

    作者:姚杰;李飞翔;岳璠

    目的 探讨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8-2015-08本院收治的104例胸腰段脊柱神经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均经临床CT、X线、MRI等检查,确诊为胸腰段脊柱神经损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前路减压术)与对照组(后路减压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触觉评分、运动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前、后路减压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前路减压术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力学较好等优势,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