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以双侧肾脏多发进行性囊肿生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较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疾病.虽然近年来ADPKD成为肾脏病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举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没有定论.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患者贫血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患者的贫血状况,对贫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采取相应对策改善患者贫血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多囊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合并贫血,分为贫血组72例和非贫血组32例,对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肾小球滤过率、血白蛋白、癌胚抗原、CA199、血清钙差异有显著性,贫血组的女性比例、尿蛋白发生率、肿瘤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多囊肝发生率高于非贫血组.结论 肾性贫血是ADP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更应重视在ADPKD中非肾性贫血原因的发生.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贫血 危险因素 -
低气腹压下后腹腔镜多囊肾去顶减压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低气腹压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成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低气腹压及20例正常气腹压条件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ADPKD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对比术后疼痛恢复情况、血压水平及肾功能变化。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无明显差异;低气腹压组术后并发症少,肠道恢复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低气腹压组能有效缓解腰腹部疼痛、降低血压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在术后GFR改善方面,低气腹压组优于正常气腹压组(P<0.05)。结论低气腹压下多囊肾去顶术是治疗中期ADPK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腹腔镜 气腹压 -
MLPA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MLPA对20例ADPKD患者的PKD1基因和PKD2基因进行检测.MLPA检测结果显示单-外显子扩增或疑似扩增者采用RT-PCR检测验证;MLPA检测结果显示单一外显子缺失或疑似缺失者采用PCR检测验证,存在扩增产物者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MLPA检测显示:1例患者单一外显子缺失(PKD1 Exon40),5例单一外显子疑似缺失(PKD1 Exon1、PKD1 Exon25、PKD2 Exon8、PKD2 Exon8、PKD1 Exon25),3例单一外显子疑似扩增(PKD1 Exon6、PKD1Exon7、PKD1 Exon7).经RT-PCR检测验证,1例患者单一外显子扩增(PKD1 Exon6);经PCR检测与测序验证,1例患者单一外显子错义突变(PKD1 Exon40),1例单一外显子缺失(PKD2 Exon8).结论 MLPA为ADPKD的基因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基因突变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
多囊肾病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目的:建立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 方法: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经FuGENE6介导转染pSV3质粒,并以G418筛选转染成功的细胞.转染后的第48代细胞予以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率测定,细胞染色体检查,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等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第48代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抗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单克隆抗体反应阳性;形态学特征,细胞生长率与未经转化的第2代细胞相比也无明显差异;但大部份转化细胞染色体为异倍体. 结论:经鉴定,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已建立,可用于ADPKD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囊肿衬里上皮细胞 鉴定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病变以双肾多发性进行性充液囊泡为主要特征.囊泡损伤肾组织,引起肾功能改变,终导致肾衰竭.除透析和肾移植治疗终末期肾衰竭,尚无有效疗法延缓多囊肾病程进展.抑制囊泡液体分泌,抗囊泡上皮细胞生长和减轻继发病变是治疗该病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多囊肾病治疗 多囊蛋白 抗细胞增殖 抑制囊液分泌 -
3.0T MRA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随访分析
目的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患者有较高的颅内动脉瘤(IAs)的发病率,本研究拟利用3.0T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ADPKD人群进行筛查及随访,观察ADPKD患者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的大小变化.方法 采用3.0T磁共振对30例ADPKD合并UIAs患者进行了MRA随访,所有患者两次检查至少间隔36个月.记录UIAs横径或上下径的大值为动脉瘤大小.MRA随访U1As增大的标准为:直径小于5mm的动脉瘤增大超过1mm;或者直径大于5mm的动脉瘤增大超过2mm.结果 随访30例ADPKD合并IAs的患者中,共发现3例患者(10%)的UIAs符合MRA随访增大标准.所有随访患者第二次MRA检查前UIAs均未有过治疗或者破裂史,且UIAs直径均小于10mm,平均直径为(3.64±2.25)mm.结论 3.0T 31-T(OF MRA适用于肾功能受损的ADPKD合并IAs患者进行随访.ADPKD患者UIAs的3年总体增大率没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颅内动脉瘤 随访 风险评估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一家系报告
目的:报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一家系的调查分析结果,探讨该病的家族聚集性及患病规律.方法:采用家族系谱图追溯该家系,共追溯四代.结果:(1)先证者家族中共有11例患者(男5例,女6例),患病特征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0例能提供完整病史.其中5例患者因尿毒症死亡,平均生存年龄52.00±2.97岁;7例发生高血压(63.64%),发病年龄40.00±7.35岁,6例发生血尿(54.55%),9例出现肾功能不全(81.80%),发病年龄42.80±2.23岁,6例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阶段(54.50%),发病年龄51.30±3.39岁;伴发肾结石1例;反复泌尿系感染1例.(2)对患者家系中具有患病风险人群进行超声筛查,成功诊断先证者之子为多囊肾患者.结论:ADPKD家系调查对早期诊断和干预、改善预后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优生优育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谱系图 -
3例多囊肾病合并原发性IgA肾病病例分析
目的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发病率为1/1000~1/400,是主要由PKD1或PKD2基因突变而引起的遗传性肾病.ADPKD 合并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病例临床上较为少见,可伴有肾病综合征.本研究旨在探讨ADPKD合并原发性IgAN的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 对3例ADPKD并IgAN患者的临床表现、ADPKD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病理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发病年龄31~53岁,均以少尿、水肿、大量蛋白尿为主要症状,肾穿刺活检术后诊断为1例HassⅡ型IgAN和2例Hass Ⅰ型IgAN.病例1给予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病例2给予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病例3单用泼尼松治疗.经过免疫抑制治疗后,患者大量蛋白尿和血尿均得到缓解.虽然患者随访时总肾脏体积仍出现增长,但长期肾功能保持良好.结论 ADPKD伴大量蛋白尿根据囊泡位置尽可能开展肾活检.ADPKD并IgAN的患者应根据分型给予循证支持的免疫抑制治疗,可以减少蛋白尿,有助于预防肾衰竭的发生.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泼尼松 血尿 -
总肾脏体积在评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进展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核磁共振测量肾脏总体积(TKV)来观察与评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患者的疾病进展.方法 纳入166例未进入终末期肾脏病的ADPKD患者,采集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测结果,并行腹部核磁共振(MRI)检查,对MRI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精确测算TKV.对TKV与各项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TKV年增长率分析肾体积快速增长的原因.结果 女性患者的TKV显著低于男性患者(P<0.05),且TKV年增长率略低于男性患者(P>0.05).ADPKD患者的TKV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TKV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显著负相关(P<0.01).TKV缓慢增长型(TKV年增长率≤5%)和快速增长型(TKV年增长率>5%)相比,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与缓慢增长型相比,快速增长型的基线TKV明显增高(P<0.01).结论 精确测量ADPKD患者的TKV可用于评估疾病的进展以及ADPKD潜在治疗方案的疗效.
关键词: 肾脏总体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核磁共振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
广西环江苗族人群染色体16p13.3多囊肾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目的 探索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基因PKD1连锁的微卫星KG8、SM6、CW4、CW2四个DNA位点在广西环江县苗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分布规律,为家系连锁分析和临床基因诊断提供有用的遗传标记.方法 采用PCR体外扩增KG8、SM6、CW4、CW2四个位点的DNA片段,然后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等位基因,以标准DNA片段为标识进行比较,作直线回归计算等位基因片段的大小.结果 在KG8位点,被检的58例广西环江苗族人正常个体中共检出16种等位基因,片段长度在96~136 bp,其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907;在SM6位点,被检的57例正常个体中共检出29种等位基因,片段长度分布在74~160 bp,PIC为0.945;在CW4位点,被检的61例正常个体中检出25种等位基因,片段长度在122~214 bp,PIC为0.911;在CW2位点,被检的60例正常个体中共检出17种等位基因,长度在115~153 bp,PIC为0.890.结论 广西环江苗族人群与PKD1连锁相关的微卫星KG8、SM6、CW4和CW2四个基因位点属于高杂合度和高多态信息含量的基因座,是理想的遗传标记,在连锁分析和群体遗传学中具有较重要的价值,可用于ADPKD的基因诊断.
-
两个中国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家系的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目的研究中国人多囊肾病基因1(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1 gene, PKD1)突变的特点,检测基因突变位点.方法 25例多囊肾患者,正常对照16名,扩增PKD1基因的第44、45外显子幕蚱危?性梯度凝胶电泳突变检测系统进行初筛,然后测序.结果发现1个移码突变(12431delCT)、1个无义突变(C12217T)、1个多态性(A50747C),突变检测率为8%(2/25).结论检测到2个新的可能的致病突变:1个移码突变(12431delCT)、1个无义突变(C12217T).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多囊肾病基因1 基因突变 -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家系的PKD1基因新剪切位点突变
目的:确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家系的PKD1基因突变。方法用测序方法检测先证者PKD1基因,并验证家系中其他成员及40名正常对照,再用反转录-PCR 技术检测相应的 mRNA序列的变化。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5例患者均发生PKD1基因 c.8791+1_8791+5delGTGCG(IVS23+1_+5delGTGCG)突变,mRNA 序列分析证实该突变造成该基因 mRNA 的第23外显子3′端插入8个碱基序列。在表型正常亲属及正常对照中均未检测到该突变。结论本研究发现的PKD1基因c.8791+1_8791+5delGTGCG 突变可影响 mRNA 的剪切,导致移码突变,可能是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家系的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PKD1基因的突变谱。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PKD1基因 剪切突变 -
小鼠多囊蛋白1氨基端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其生物特性分析
目的 制备针对多囊蛋白1(PC1)胞外区的抗体,为分析PC1胞外区生物特性和功能提供工具.方法 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PCR扩增编码小鼠Pkd1的氨基端474E-640L的e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GS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上,在IPTG诱导下产生小鼠Pkdl抗原(mPkd1-N).纯化浓缩目的蛋白并制备兔抗PC1氨基端多克隆抗体(mPkd1-Np),并以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以及免疫荧光方法分析该兔抗PC1氨基端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mPkd1-N片段真核及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实现表达,并制备了抗小鼠PC1氨基端的多克隆抗体mPkd1-Np.通过生化和细胞学方法证实了该抗体针对PC1的特异性.结论 成功制备了高效价、特异性的兔抗mPkdl-Np多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