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poA Ⅰ-75 bp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普伐他汀调脂效果的相关性

    作者:纪璟峰;赵秀丽;武峰;王淑民;李嘉静;周辉;杨凌;尚军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 Ⅰ(apoA Ⅰ)基因-75 bp位点多态性与普伐他汀调脂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将83例患者分为口服普伐他汀组(45例)和对照组[38例,口服多廿烷醇(又名普利醇)组],于治疗后12周检测血脂水平.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 RFLP)分析患者apoA Ⅰ基因的 75 bp位点基因型.结果 载脂蛋白A Ⅰ(apoA Ⅰ)基因-75 bp位点A/A+G/A基因型服用普伐他汀12周后总胆固醇(TC)降低(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G/G基因型对TC的降低不明显(P=0.083),服用普利醇组的A/A+G/A基因型TC降低的亦不明显(P=0.257),G/G基因型服用普利醇TC降低(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poA Ⅰ基因-75 bp位点A/A+G/A基因型与G/G基因型影响高脂血症患者服用普伐他汀降低TC的反应性.

  • 普伐他汀与Ω3型不饱和脂肪酸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

    作者:巩维如;巩琰;王自珂

    Ω3型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和降低冠心病死亡率的作用.为探讨普伐他汀与Ω3型不饱和脂肪酸(脉乐康)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我们对59例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史冬梅;张文;张维君

    为探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我们对15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 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的效果

    作者:何立锋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伐他汀,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LDL-C) 、高密度脂蛋白(HDL-C) 水平的变化,并比较斑块缩小幅度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TC、LDL-C、HDL-C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斑块缩小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他汀类药物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普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对血脂水平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许贤德;饶大勇;许贤利;潘大虎;季明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对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131例高脂血症或高血压病、冠心病伴高脂血症及C-反应蛋白增高的患者,随机分成普伐他汀组65例和曲美他嗪组66例.普伐他汀组患者口服普伐他汀10mg,qn.曲美他嗪组普伐他汀10mg,qn,曲美他嗪20mg,tid.两组均口服8周.检测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脂蛋白-a(L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LDL-C、Lp-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尤其hs-CRP降低,曲美他嗪组hs-CRP降低显著(P<0.01),普伐他汀组(P<0.05).HDL-C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能增强普伐他汀抗炎及降脂作用.

  • 非诺贝特与小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亚群

    目的 探究与分析非诺贝特联合小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非诺贝特联合20 mg的普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非诺贝特联合10 mg的普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2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相比均发生变化(P<0.05),B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相比均发生变化(P<0.05).B组较A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改变得更加显著(P<0.05).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非诺贝特联合小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突出,在改善血脂各项指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普伐他汀辅助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作者:袁志波

    目的 对普伐他汀辅助治疗慢性新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自2008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120例慢性新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强心利尿剂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每日加服普伐他汀1次,每次20mg,连续服用6个月作为1个治疗疗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参数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通过6个月的持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心功能分级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FSD)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参数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没有发生肝脏和肾脏的损害.结论 临床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采用普伐他汀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而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 洛伐他汀对频发性TIA的疗效观察

    作者:卢光亮;吕冉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对频发性TIA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统计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的322例频发性TIA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结果 治疗组:停止发作≥6个月(102例),停止发作≥12个月(32例),发作频次减少(12例),发展至脑卒中(16例);对照组:停止发作≥6个月(75例),停止发作≥12个月(21例),发作频次减少(30例),发展至脑卒中(34例).结论 洛伐他汀能稳定并改善患者动脉硬化斑块,明显减少TIA的发作频次,改善预后.

  • 叶酸和普伐他汀对颈动脉狭窄患者CRP与FIB水平影响分析

    作者:于旭

    目的:通过在临床上观察和使用叶酸与普伐他汀针对患颈动脉狭窄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纤维蛋白原(FIB)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该院接受治疗患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共176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叶酸组和普伐他汀组以及叶酸+普伐他汀组,分别对患者在用药以前和用药8周以后,测定血清中CRP与FIB的水平,并加以对比。结果该三组患者治疗以前的血清FIB与CRP的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以后,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普伐他汀组和叶酸+普伐他汀组、叶酸组和叶酸+普伐他汀组的血清FIB与CRP水平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叶酸组和普伐他汀组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叶酸和普伐他汀对患者进行联合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炎症因子CRP与FIB的水平,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二者药物相结合具有协同作用,效果超过单独使用叶酸或者普伐他汀药物,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 普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卒中的疗效及复发的作用研究

    作者:钱世豪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卒中的疗效及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控制组(普伐他汀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以Barthel指数和Fegl Meyer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在接受2个月的治疗后,控制组的Barthel指数与Fegl 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卒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对于脑卒中的复发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中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玉芳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智力治疗高脂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0例患者进行回城分析.结果 服药8周后患者血清TC,TG,LDL-C均明显下降,HDL一C明显上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普伐他汀在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且安全,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醉.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

  • 普伐他汀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影响及其联合顺铂的抗瘤作用

    作者:张敏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作用及其联合顺铂对该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普伐他汀对SW199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顺铂、普伐他汀联合顺铂作用细胞48 h后,采用MTT法测定各处理组的OD值,并计算相互作用指数(cI).结果 1、5、10、15、25 μmol/L普伐他汀作用于SW1990细胞24~72 h,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处理组OD值不同程度下降(P<0.05),生长抑制率逐渐增大.0、5、15、25 μmol/L普伐他汀处理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逐渐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逐渐减少,凋亡率由(2.74±0.92)%增加至(27.85±1.56)%.普伐他汀联合顺铂作用细胞后,两者的CI值均<1.结论 普伐他汀具有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和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可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普伐他汀联合顺铂对SW1990细胞具有协同抗瘤作用.

  •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前景

    作者:李一石

    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制剂.其作用为抑制胆固醇的体内生成,降低血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幅为15%~60%,也有略弱于此的降血甘油三酯和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调脂作用及不良反应均与剂量相关.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等.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 卡托普利、普伐他汀联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帕丽达·莫尼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106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使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53例,在采用卡托普利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普伐他汀的治疗,比较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终点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心肌再梗死率,不稳定心绞痛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的治疗方案可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终点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普伐他汀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普伐他汀联合杏丁注射液早期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探讨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入院后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四组,①A组:常规治疗加普伐他汀20 mg组30例;②B组:常规治疗加普伐他汀20 mg及杏丁组29例;③C组:常规治疗加普伐他汀40 mg组28例;④D组:常规治疗加普伐他汀40mg及杏丁组31例.分别在确诊后、治疗后3周检查血脂和CRP的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分别接受上述治疗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C,LDL-C)、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其中与A组相比,其余三组的血脂、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D组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加用杏丁注射液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有所升高,在D组升高尤为明显(P<0.05).结论 不同剂量的普伐他汀均可通过降低血脂及CRP水平来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达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加用杏丁注射液后,其作用更为明显.

  • 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炎性介质的影响

    作者:李征;王拥军;梁德君;梁宪红;姜兰叶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普伐他汀7 d后血中炎性介质的变化,探讨脑梗死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方法 选择发病时间小于72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他汀组26例,对照组25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用药前后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含量及血脂变化.结果 两组hs-CRP、TNF-α、ox-LDL三项指标均较入院时升高.他汀组hs-CRP、TNF-α、ox-LDL升高的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早期给予1周的普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炎性因子升高的幅度,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及脑损伤的恢复.

  • 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作者:邱蔚;王文华;王贤军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31 例伴高脂血症及34例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CD62P、CD63及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对伴高脂血症患者用普伐他汀降脂治疗8周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伴高脂血症患者的CD62P、CD63及TG、TC、LDL-C、较血脂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0.01),ISI和HDL-C明显降低(P[ WTBZ <0.01);伴高脂血症患者经普伐他汀降脂治疗8周后TG、TC、LDL-C及CD62P、C D63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HDL-C及IS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普伐他汀对伴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调脂治疗的同时可降低血小板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 普拉固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宋建国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普拉固)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普伐他汀每日10mg,晚餐后服用,疗程共4周.治疗前后检查C反应蛋白水平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普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CRP水平,具有抗炎作用,这种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

  • 普伐他汀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升新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在平邑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伊班膦酸钠组( n=55)患者在给予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班膦酸钠治疗,联合组( n=52)在伊班膦酸钠组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水平则显著增高(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 TRACP-5b、s-CTX显著低于伊班膦酸钠组(P<0.05),BAP、骨钙素显著高于伊班膦酸钠组(P<0.05);联合组 L2~4、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三角区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伊班膦酸钠组(P<0.05)。结论普伐他汀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伊班膦酸钠。

  • 缬沙坦联合普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苗志宏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普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患者疗效.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缬沙坦联合普伐他汀)32例,对照组(单用缬沙坦)30例.观察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压、血脂的水平.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均较治疗前血压、血脂、24h尿蛋白有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普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尿蛋白,具有保护肾功能作用.

625 条记录 6/32 页 « 1234567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