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脾切除术后意外脾种植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涂灿;汪建华;邓生德;于志海;王玉涛;于亮

    目的 探讨脾切除术后意外脾种植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脾种植患者的影像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影像特点.10例中7例行CT及MRI平扫、动态增强,其中2例还行99mTc-DRBC扫描;另外3例仅行CT平扫、动态增强.结果 (1)7例患者表现为多发结节,3例表现为单发结节,其形态多为圆形、卵圆形.9例脾窝内见结节,4例胰尾部见结节,2例右肝部见结节,2例腹腔其他部位见结节.结节大小不等,94.6%结节大直径小于3 cm; (2) CT及MRI表现:均为均匀软组织密度结节,无囊变、坏死及钙化;1例胰尾结节呈稍短T1短T2信号,其余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均匀,轮廓均清晰光整.1例肝右后叶结节,CT动脉期可见腹主动脉发出的供血血管,结节周围有薄层低密度环,呈长T1长T2信号.CT及MRI强化特点相似,动脉期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明显减退;(3)18F-FDG PET显像:腹腔多发结节明显放射性浓聚.结论 影像学发现腹腔内多发结节,密度或信号均匀,轮廓清晰光整,强化特点与脾脏一致.结合脾外伤或脾切除的病史,应考虑到脾种植的可能.99mTc-DRBC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

  • 盆腔自体脾种植误诊一例

    作者:尚辉辉;赵亚群;马献林

    1病例资料男,56岁.因活动后心慌、气促伴双下肢水肿20天,间断发热4天入院.患者31年前因外伤行右肾、脾脏切除,肝脏修补及右肺部分切除.

  • 应用99mTc-硫胶体脾显像诊断自体异位脾种植1例报告

    作者:邹珍;晋建华

    脾种植是指由于脾外伤或脾切除术所引起的脾组织异位种植再生现象,又称自体异位脾种植(ectopic splenic autotransplantation, ESAT).常规影像学如X线、CT、超声等检查均无特异性表现,因此很难对其作出明确诊断.近年来,放射性核素脾显像被认为是诊断脾种植敏感的方法[1].本文报道脾破裂行脾切除术19年后,使用99mTc-硫胶体SPECT脾显像确诊腹腔脾种植1例.

    关键词: 脾种植 脾显像
  • 腹腔盆腔多发脾种植1例报告

    作者:周莹;王东;钟唐力

    脾种植是脾外伤破裂或手术后,脾组织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其他部位再生.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是由破裂的脾组织播散、种植造成.笔者现将腹盆腔多发脾种植1例总结报告如下.

  • 髂窝脾种植1例报告

    作者:董琴晖;朱健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9岁.因“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4d”于2013年3月23日入院.曾于23年前因车祸外伤行急诊脾切除术.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可触及约4 cm×3 cm类圆形包块,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右下腹及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肾区无扣击痛,肠鸣音减弱.

  • 腹腔多发脾种植误诊1例

    作者:杨旦君;王丰富;戚洪波;徐晓剑

    患者女,46岁.因血压突然升高且波动较大来院就诊.8年前曾因外伤脾破裂行脾脏切除术.临床疑嗜铬细胞瘤而行CT检查.CT检查:平扫发现腹腔内多发大小不一结节,CT值约55HU,部分聚集成簇,增强后结节明显均匀强化,CT值约95HU(图1~4).

  • 脾种植的CT和MRI表现

    作者:张斯佳

    目的 探讨脾种植的CT和MRI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腹部脾种植患者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7例患者均有脾外伤破裂或脾切除史,有19个脾种植结节,呈圆形或卵圆形.(1)1例脾种植位于腹膜后,1例2个病灶分别位于脾区和胰腺尾部,3例位于脾区.上述5例脾种植直径10~50mm.螺旋CT扫描2例,平扫表现为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为均匀稍高密度.MRI平扫5例,2例T1WI正相位均为等信号,T1WI反相位信号降低;3例T1WI正相位为稍低信号、T1WI反相位信号无明显降低.T2WI均为中高信号.MRI增强扫描1例,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为高信号.病理检查脾种植内无或少量含铁血黄素.(2)1例多发脾种植患者,5个病灶位于肝脏,7个病灶位于上腹部大网膜和肠系膜区;1例脾种植位于脾区;上述2例脾种植直径10~40mm,2例同时行CT和MR扫描.CT平扫1例为略高密度(脂肪肝背景),1例为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为高密度.MR平扫,T1WI 2例均为稍低信号,T1WI反相位1例信号无降低,1例信号降低;T2WI 2例均为不均匀低信号.增强扫描1例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肝脏病灶呈轻度高信号,延迟期呈低信号;大网肠和肠系膜病灶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呈中等高信号.1例脾区脾种植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呈低信号.病理检查病灶内见大量含铁血黄素.结论 脾种植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准确反映其病理学基础.

  • CT和MRI应用于诊断脾种植的临床分析与表现

    作者:王婷

    目的 分析脾种植的CT、MRI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腹部脾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总结其CT、MRI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0例脾种植患者,4例位于腹膜后侧,10例位于脾脏,3例位于脾区、胰腺尾部,2例多发脾种植中,14个病灶位于上腹部肠系膜、大网膜区,10个病灶位于肝脏,呈圆形或类圆形,大直径1.0cm-5.0cm,边缘清晰;CT平扫见稍低密度灶,边缘清晰,增强扫描强化均匀;MRI平扫T1WI序列正相位呈等或稍低信号,反相位信号降低或无变化,T2WI序列均呈等信号、高信号,肝脏脾种植区可见带状等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均可见非均匀稍高信号,延迟期呈低信号,包膜延迟期呈高信号,肝脏内带状影呈高信号,肠系膜、大网膜三期扫描均呈中等高信号.结论 CT、MRI影像学可作为脾种植诊断的辅助手段,其影像学变化与脾种植病理特点有较强的联系,但对部分影像学无特异性征象的脾种植者,则可配合穿刺活检、核素检查.

    关键词: 脾种植 CT MRI 特点
  • 胃周脾种植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莹;梁盼;高剑波

    目的 探讨胃周脾种植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表现、诊断和治疗等特点,以期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胃周脾种植患者资料,并复习检索1969年5月至2017年4月发表的关于胃周脾种植的文献.结果 共计21例胃周脾种植患者,均伴有脾切除史,14例位于胃底,20例伴有症状,其中消化道症状占65.0%(13/20),17例行手术确诊,仅4例进行非手术确诊,其中核素扫描阳性及穿刺活检各2例.结论 对有脾切除手术史的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胃周脾种植.

  • 3例女性盆腔脾种植超声图像分析

    作者:严霞瑜;罗红;张美琴;杨帆;田雨;唐英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脾种植超声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女性盆腔脾种植共计7个包块的临床及超声图文资料,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盆腔脾种植包块71.43% (5/7)位于右卵巢旁,28.57% (2/7)位于左卵巢旁;二维超声均表现为盆腔内稍强于子宫肌壁的实性均匀等回声,无囊性,边界清楚,有包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物内血流丰富:AlderⅡ级,占57.14% (4/7),AlderⅢ级,占42.86% (3/7);测量其中5个肿物的血流频谱,均呈中等阻力型(RI:0.55 ~0.63).结论 女性盆腔脾种植具有实性、均匀、稍强于子宫肌壁的等回声等超声图像特征,AlderⅡ~Ⅲ级,中等阻力,结合脾切术史,在诊断脾种植和鉴别妇科疾病时具有重要价值.

  • 右侧肾上腺区脾种植1例

    作者:曲龙嘉;王禾;袁建林;秦荣良;武国军;秦军

    脾种植是自身脾组织在异位生长而形成的占位性病变.一般继发于外伤后,由于脾破裂脾组织碎屑种植于腹腔,逐渐建立血液供给促进脾脏组织发育,形成具有脾脏功能的自体异位脾组织.较常见的脾种植部位位于肠系膜、大网膜及盆腔,位于右侧'肾上腺区的脾种植较为罕见,易误诊为右侧肾上腺肿瘤或肝脏肿瘤.今年我科收治1例右侧肾上腺区脾种植患者,现总结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 外伤致胸腔脾种植一例报告

    作者:崔翔宇;徐平;张志学

    胸腔脾种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常见于同时涉及脾脏和膈肌的胸腹联合伤后,创伤原因有火器伤、车祸伤等,造成自身脾组织在胸腔内异位生长而形成的占位性病变,属于外伤后的罕见并发症[1].由于胸腔内良、恶性病变在治疗、预后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明确的术前检查和诊断对于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报道了1例因外伤致胸腔脾种植患者的治疗过程.

    关键词: 外伤 胸腔 脾种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