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nm23-H1基因产物表达与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许元鸿;郭仁宣;段有文

    nm23基因位于人17号染色体长臂(17q21.3),其产物为Mr 17×103的核苷二磷酸激酶(nucleotide diphosphokinase,NDPK),起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作用,但也有与此不同的报道[1].目前nm23-H1与原发性胆囊癌转移扩散与预后的关系尚未定论.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nm23-H1/NDPK在胆囊癌原发灶组织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胆囊癌临床生物学行为与预后的关系.

  • NM23/NDPK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作者:纪远中;聂卫;张志尧;戈以椿;匡朴;李德华;王士贤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NM23/NDPK的表达及其在NSCLC发生、转移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69例NSCLC NM23/NDPK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原发灶NM23/NDPK阳性表达率与NSCLC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NM23/NDPK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但与组织学分级及分化程度无关.NM23/NDPK阳性率在NSCLC伴淋巴结阳性组低于淋巴结阴性组(P<0.01).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阳性率逐渐降低(P<0.05).NM23/NDPK阳性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对NSCLC进行NM23/NDPK的检测,有助于预测NSCLC进展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以及评估NSCLC患者的预后.

  • 蓝氏贾第鞭毛虫核苷二磷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作者:袁义雪;郑国侠;王丹丹;专行;杜萌;王云华

    以蓝氏贾第鞭毛虫中国C2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蓝氏贾第鞭虫核苷二磷酸激酶(GlNDPK)基因编码序列,连接至pET28a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 JM109,挑取阳性克隆进行鉴定与测序.将pET28a-GlNDPK转化至E.coli BL21 (DE3),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情况.用8 mol/L尿素溶解包涵体并收集上清,镍离子亲和层析进行纯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显示,PCR扩增获得了长度约1 200 bp的蓝氏贾第鞭毛虫中国C2株GlNDPK基因编码序列.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GlNDPK经PCR鉴定、单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均与预期相符.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0 000,与预期结果大致一致.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可被His标签抗体识别.提示获得了蓝氏贾第鞭毛虫中国C2株GlNDPK基因编码序列及其重组表达蛋白.

  • NM23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关系的研究

    作者:郑雄伟;林贤东;力超;师怡;陈刚;陈德东

    目的 探讨中国福建地区汉族人群NM23基因NM23-1465T>C和 NM23-873C>T单核苷酸多态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福建地区经组织学确诊的胃癌患者274例及年龄和性别频数匹配的对照健康体检人群283例,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NM23-1465T>C和 NM23-873C>T多态性检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分析方法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以评估不同基因型与胃癌发病风险、病理特征的关系;运用SHEsis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单体型构建.结果 NM23-1465T>C位点携带纯合子CC基因型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携带TT+CT基因型患者的2.5倍(OR=2.5,95% CI:0.08~2.1,P=0.029).NM23-873C>T的基因型分布与肿物大小、组织分化、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均未见相关性.NM23单体型与胃癌的发生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NM23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预后密切相关,NM23-1465T>C的CC基因型有可能成为胃癌不良预后的分子指标.

  • HPLC法测定rhNDPK-a酶活性

    作者:钱垂文;王一飞;罗勇;张美英;熊盛

    目的:研究不同反应体系对NDPK酶活性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以(UTP+ADP)和(ATP+UDP)作为反应底物,加入自制的rhNDPK-A蛋白,以 100 mmol/L 磷酸二氢钾、20 mmol/L 乙酸、5 mmol/L 四丁基溴化铵,pH 5.0作为流动相A液, A液+25%乙腈作为B液,等梯度混合,C18柱,柱温 25℃,流速 1.0 ml/min,检测波长 254 nm.结果:以(UTP+ADP)和(ATP+UDP)作为反应底物测定的酶比活分别为 210 U/mg、860 U/mg.结论:不同反应体系对HPLC法测定NDPK酶活性有显著差异.

  • 血清核苷二磷酸激酶A(NDPK-A)含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作者:熊盛;李雪玲;王一飞;李冰;张美英;罗更新;朱康儿

    [目的]研究血清核苷二磷酸激酶A(NDPK-A)含量与白血病的相关性,探讨血清NDPK-A含量检测对于白血病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意义.[方法]应用重组人NDPK-A及相应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NDPK-A含量方法,应用此方法测定正常人和血液病患者血清NDPK-A含量.[结果]20例正常人血清NDPK-A含量为3.89±0.39μg/L,16例白血病患者血清NDPK-A含量为11.06±18.03μg/L,5例骨髓瘤患者患者血清NDPK-A含量为4.80±0.96μg/L,5例淋巴瘤患者血清NDPK-A含量为24.31±5.65μg/L.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DPK-A含量差异显著,7例治疗前患者NDPK-A含量为16.23±26.61μg/L,治疗后患者NDPK-A含量为7.05±6.10μg/L.[结论]建立的ELISA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地测定血清NDPK-A含量;NDPK-A含量检测可发展为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指标.

  • nm23与PCNA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少伟;林连兴;沈金辉;江远仕;陈恩河;施清仕

    目的探讨nm23、PCN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及放疗敏感性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7例鼻咽癌(NPC)患者的癌组织进行nm23基因产物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结果随着肿瘤浸润生长(T分级升高),癌组织nm23表达下降(P<0.01),PCNA表达则上升(P<0.01);PCNA表达较强者放疗敏感性增加,差别具有显著意义.结论nm23和PCNA均能很好反映鼻咽癌的增殖活性,PCNA的表达与放疗敏感性有关,可成为预测鼻咽癌局部转归和指导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

  • 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卫梅;刘建民;孙汝学;封琳;付刚

    目的:探讨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nm23基因产物核苷三磷酸激酶(NDPK)检测.结果: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淋巴结的转移,癌组织nm23表达下降(P<0.05),差别具有显著意义.结论:nm23在乳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参数.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春晓;张玉;师少军

    1988年,Steeg等分离鉴定出一种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即Nm23基因.Nm23是第一个被发现抑制肿瘤转移的基因,其表达与数种肿瘤的转移潜能病理学指标、淋巴结浸润及不良预后有关[1].该基因的蛋白产物为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是一种由数个16~20 kD的多肽组成的70~100 kD的蛋白质.

  •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红细胞内核苷二磷酸激酶活性

    作者:沈如飞;刘亚妮;曾繁典;师少军

    目的:建立测定人体红细胞(RBC)内核苷二磷酸激酶( NDPK)活性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稀释RBC中加入反应底物(dADP和dGTP)及其他反应混合液后,37℃孵育5 min,100℃灭活10 min,离心取上清液进样分析.以反应产物dATP定量分析NDPK活性.色谱柱为SymmetryShield TM RP18(150 mm×3.9mm,5μm),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25℃;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20 mmol·L-1 KH2 PO4-K2 HPO4缓冲液、加入离子对试剂5mmol· L-1四丁基硫酸氢铵(TBAHS)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结果:NDPK催化反应dADP+ dGTP←→dATP+ dGDP反应特异性良好,RBC内dATP的线性范围为4.33~43.34 μmol·L-1(r2=1.000),定量下限为4.33 μmol·L-1.日内及日间RSD分别小于5.53%和6.69%,准确度为98.4%~104.2%,平均绝对回收率大于83%;dATP样品在室温或4℃、- 80℃保存30d及反复冻融3次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可应用于人体RBC内NDPK活性测定,为研究NDPK活性与嘌呤类药物反应相关性提供基础.

  • Nm23/NDPK的多种生物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熊盛;邢少璟;钱垂文;王一飞

    Nm23家族共有8个成员,其蛋白产物为核苷二磷酸激酶(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NDPK).NDPK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前,作为一种管家酶,NDPK的首要功能是通过催化二磷酸核苷(nucleoside diphosphate,NDP)和三磷酸核苷(nucleoside triphosphate,NTP)之间的磷酸基转移反应来维持细胞内的NTP浓度.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DPK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1].研究NDPK的多能性及其调控机制对于阐明细胞增殖和分化、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甚至个体发育,都有重要意义[2-5].

  • 多角度激光散射测定重组人核苷二磷酸激酶A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

    作者:熊盛;钱垂文;黄立;王一飞;张美英;李久香;严玖凤;王小宁;张晓伟;毕志刚

  • 人红细胞内核苷二磷酸激酶的酶学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作者:杨春晓;师少军;沈如飞;周嘉黎;罗小梅;张玉;刘亚妮

    目的:探讨人红细胞(RBC)内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的酶学动力学特性.方法:利用NDPK催化反应底物二磷酸脱氧腺苷、三磷酸脱氧鸟苷生成三磷酸脱氧腺苷及二磷酸脱氧鸟苷(dADP+dGTP(←)dATP+dGDP)的酶促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温度、热处理温度、pH条件、底物浓度及抑制剂浓度进行NDPK酶学动力学研究.结果:底物动力学研究中,Linewever-Burk双倒数图为两组平行直线.产物抑制动力学研究中,固定反应底物dGTP浓度并改变dADP浓度时,dATP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固定反应底物dADP浓度并改变dGTP浓度时,dATP表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反应遵循乒乓机制.文中实验条件下,NDPK酶促反应大速度Vmax约为110 μmol·min-1· g-1,KmdADP=1.26 mmol·L-1,KmdGTP=l.94 mmol· L-1.dATP抑制常数Ki约为0.34~0.67 mmol·L-1.结论:NDPK为酶促反应dADP+dGT dAPT+dGDP的一种高亲和性催化酶.

  •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nm23表达与胃癌转移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姚乐;冯义朝;李梅

    1988年美国癌症研究所的Steeg[1]应用差别筛选cDNA文集库的方法首先从小鼠黑色素瘤的K-1735细胞株中分离出一种cDNA基因,并证实其与肿瘤的转移抑制有关,命名为nm23基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