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颈结合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作者:丁自海;于春江;田德润;李云生;于春水

    目的探讨颅颈结合区各结构的形态和毗邻关系,以提高颅内手术远外侧入路的安全性. 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0个尸体头颅标本颅颈结合区进行显微解剖;对20个颅底枕骨大孔区进行观测;4个尸体头颅标本切制成0.5~1.0 mm超薄断层切片,观测颅颈结合区有关结构.结果椎动脉第3段长21.6(15.3~31.9) mm.椎动脉沟呈浅沟者占80%,半骨管者占15%,骨管者占5%.两椎动脉穿硬脑膜处的间距为14.3(9.8~15.2) mm.枕髁长为26.8(25.1~28.2) mm,前、中、后1/3部的厚度分别为9.9(9.6~10.6)、11.2(9.2~13.1)和8.6(8.3~9.0) mm.枕髁后极至舌下神经管颅内口距离为9.9(8.6~11.4) mm,至颅外口距离为16.1(13.5~17.1) mm.寰椎横突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结论掌握该区椎动脉的走行、枕髁的形态及毗邻关系,有助于预防远外侧入路至靶区时重要结构的损伤.

  • 微穿刺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运韬;马志中;张晓丽;韩素义;王长观;徐航修;杨炳健;黄丽杰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微穿刺介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技术方法、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观察疗效.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眼超显微手术系统,实现活体视网膜静脉微穿刺;采用光动力学方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动物模型,在阻塞的视网膜静脉内注入溶栓剂tPA,观察溶栓效果和术中、术后视网膜及其血管改变.结果:超显微手术系统能够实现稳定的视网膜血管微穿刺,并向血管内持续注药.在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该方法能使血栓迅速溶解脱落,疏通血管,恢复静脉血流.病理结果显示,视网膜静脉微穿刺介入溶栓后,不但能够逆转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理改变,而且对视网膜及其血管无明显损伤.结论: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溶栓剂可能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早期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该技术的不断完善,不仅可望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而且还可用于清除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组织活检、视网膜肿瘤介入治疗以及视网膜细胞移植等操作精度较高的手术.

  • 显微切割-TRAP-银染法对食管癌端粒酶活性的分析

    作者:李淳;梁英锐;吴名耀;许丽艳;蔡唯佳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和不典型增生的端粒酶活性,同时研究端粒酶活性与癌的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显微切割-TRAP-银染法对45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上皮及切缘的正常粘膜上皮进行定点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食管正常粘膜上皮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5%(2/40),非典型增生上皮为79.3%(23/29),癌组织为82.2%(37/45).非典型增生上皮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上皮,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28例有淋巴结转移者的癌组织中有26例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92.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4.7%,11/1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其端粒酶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鳞癌及其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均明显增高.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癌的分化程度无关.

  • 应用显微切割TRAP法对食管癌端粒酶活性进行分析

    作者:李淳;吴名耀;梁英锐;许丽艳;蔡唯佳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食管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食管鳞癌中的变化,同时研究端粒酶活性与癌的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显微切割-TRAP-银染法对45例食管鳞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上皮及切缘的正常粘膜上皮进行定点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食管正常粘膜上皮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5%(2/40),非典型增生上皮为79.3%(23/29),癌组织为82.2%(37/45).非典型增生上皮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上皮,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同一癌组织中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癌巢的端粒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癌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术简介

    作者:杨天祝;李文镇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是继电镜之后的形态学先进研究工具,虽然有关介绍已不少,但是简明地了解其优点和特点,应做哪些技术准备,仍有必要写给初学者。

  • 视交叉池的显微观察及测量与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保护

    作者:丁继固;陈小武;钱月楼

    背景:有关视交叉池的显微观测指标不完善. 目的:探讨视交叉池的境界、池内各结构测值、特征及临床意义. 设计:抽样调查. 地点及对象:在咸宁学院医学院手术显微镜室观测制备好的视交叉池,男 16例,女 4例,估计年龄 30~ 60岁. 干预:在手术显微镜下剔除额叶,保留其额叶下面的软脑膜、蛛网膜及鞍区周围的结构,观察、测量视交叉池的境界及池内各结构的相互关系及相关值. 主要观察指标:视交叉池境界、池内各结构的相互关系、特征及相关值. 结果:视交叉池是由视神经之间、视交叉和鞍膈上面相互延伸的蛛网膜所围成.在池内,视神经颅内段左右侧长度为( 9.89± 2.63) mm ,厚度为( 2.96± 0.82) mm .视交叉前后径为( 10.87± 1.63) mm ,左右径为( 13.38± 1.52) mm,厚度为( 4.68± 0.72) mm;视交叉正常型 10例,占 50% ;前置型 7例,占 35%;后置型 3例,占 15%.垂体柄长度为( 5.98 ± 2.7) mm, 前后径为( 1.59± 0.42) mm ,左右径为( 1.96± 0.44) mm.纤维网直径小于 0.06 mm. 结论:视交叉池内结构以视交叉中心,前续视神经,后邻垂体柄,下隔鞍膈邻脑垂体等;池内各结构借纤维网和缠结在纤维网上的小血管彼此牵连;故使池内结构显得非常复杂.在鞍区手术中应重点保护好视神经和视交叉及池内血管等.

  • 单细胞显微操作法克隆技术

    作者:王雪岷

    普通和特殊单克隆细胞株(系)的选择与培育日益重要、广泛和普及.探索不用特殊设备、操作简单、高效并适合任意批量单克隆细胞株(系)的选育技术将有利于这一重要而繁重工作的简化和推广.在实验中作者曾试过多种细胞克隆技术[1].为了简化技术模式,争取一次性准确获得欲选育量的可靠单克隆细胞株(系)并节省耗材,提高效率,减轻工作量,作者探索了仅利用细胞培养室常规配置设备进行的单细胞显微操作法克隆技术.

  • 小鼠受精卵显微操作方法的改进

    作者:李建秀;胡卫江;胡以平

    目的:改进小鼠受精卵显微操作方法,提高小鼠受精卵的存活率、假孕母鼠生产率及得仔率.方法:以一定长度大小及浓度的DNA片段为材料,分别进行常规及改进的显微操作后,统计分析受精卵存活率、假孕母鼠生产率及得仔率.结果:经改进后缩短操作时间的显微操作法与常规显微操作法相比,小鼠受精卵的存活率由60.3%提高至79.5%、假孕母鼠生产率由35.7%提高至56.8%、得仔率由10.1%提高至14.1%,均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改进的显微操作法可推广应用于常规的转基因小鼠制备.

  • 显微操作法在获取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应用

    作者:徐可树;朱剑文;陈莉娟;潘群

    目的:探讨显微操作法对获取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NRBCs)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将妊娠6~38周41例孕妇的外周血进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将分离后的细胞进行制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识别NRBCs, 然后用微操作仪获取NRBCs,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基因水平进行验证.结果:41例孕妇有22例在外周血中检出NRBCs,检出率为53.7%,PCR结果显示22例中有10例呈现Y特异带,总符合率为95.4%.结论:显微操作法是获取孕妇外周血中NRBCs准确可靠的方法.

  • MED-Ⅱ型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臧晓方;杨辉芳;张朝跃;詹瑞森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中的方法和特点.方法: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microendoscopy discectory,MED Ⅱ)进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松解、神经根管扩大.结果:应用该术式治疗140例,追踪随访4~12个月,根据Nakai标准评定:优122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结论:该技术适应症较广,手术损伤轻微,较安全,其在LDH治疗中有不可比拟的优点.

  • 显微操作法提取混合斑中精子细胞方法的探讨

    作者:李鑫;胡兰;郭红玲;刘志芳;凃政;刘开会;米瑞华

    目的 尝试建立一种提取混合斑中精子细胞的检测方法.方法 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制备精液-阴道液混合斑,分别使用显微操作法与差异裂解法分离精子细胞,提取DNA,进行STR基因型检测.结果 采用显微操作法检测成功率11/12,差异裂解法成功率1/1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显微操作法可有效获取精子细胞,排除女性物质和其它杂质的干扰,STR分型成功率优于差异裂解法.

  • MiniFiler试剂盒进行微量细胞STR分型可行性探讨

    作者:苏芹;严红;李彩霞;于子辉;胡兰

    目的 探讨采用MiniFiler试剂盒进行微量细胞STR分型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显微操作法捕获微量口腔上皮细胞,采用MiniFiler试剂盒进行STR复合扩增,ABI 3130遗传分析仪检测STR分型.结果 10个口腔上皮细胞能够获得稳定的STR分型;1、3、5个口腔上皮细胞能够获得完整的STR分型,但存在随机性.结论 微量细胞进行STR分型具有不稳定性,目前还难以在实际检案中应用,但可以通过增加模板量来提高分型的成功率.

  • 混合斑中精子细胞分离及其DNA制备方法

    作者:李鑫;胡兰;冯雪飞;刘晓

    目的 尝试建立一种检测混合斑中精子细胞的方法.方法 使用显微操作法捕获精子细胞,全基因组扩增(多重置换扩增)精子细胞DNA.结果 对10管精斑检材的全基因组扩增,获得了高产、保真的产物.使用50μL体系对20个精子细胞直接进行全基因组扩增,省去了对起始模板的纯化过程,DNA扩增倍数达30000倍以上,片段长度大多在15 kb以上,其STRs复合扩增分型结果有可参照性.结论 显微操作法可以有效捕获精子细胞,排除干扰,多重置换扩增可以提供足够量的产物用于法医DNA分析,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