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局部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

    作者:刘林;杨治;姚建锋;许鹏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对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外科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100例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9例,女性61例.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25例;B组静脉滴注组25例;C组局部注射组25例;D组局部注射联合静脉滴注组25例;记录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12h血红蛋白减少量、隐性失血量,术后14 d彩色超声多普勒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隐性失血量B、C、D组明显低于A组(P<0.05),其中D组低.术后12h血红蛋白保持水平B、C、D组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输血量D组明显低于A、B、C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超声检查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氨甲环酸局部注射联合静脉滴注可以显著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失血量,联合应用并不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 氨甲环酸在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量的应用

    作者:和佳;张志红;宋恒义;董智;王晨;宋春晓

    目的:研究分析氨甲环酸在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观察组在术中给予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未采取任何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以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D-二聚体指标水平.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总失血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指标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指标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中D-二聚体指标均有显著升高,且对照组升高幅度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能够有效降低围手术期的引流量与出血量,改善患者体内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D-二聚体的指标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积极应用和推广.

  • 氨甲环酸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伤后隐性失血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马会旭;王海若;许泽翔;陈小华;王炜;李明晋;隆晓涛;刘曦;刘敏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伤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间8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65岁,受伤时间≤6 h),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n=41)与对照组(n=40).入院后即刻,氨甲环酸组一次性给予氨甲环酸10mg/kg或总量1 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刻、伤后1~3 d检查血常规,术前行下肢静脉彩超探查深静脉血栓.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隐性失血量、术前输血率和术前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骨折AO分型,人院即刻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后1~3 d,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逐渐降低,隐性失血量逐渐增加(P<0.000 1).受伤后1~3 d,氨甲环酸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00 1).氨甲环酸组术前输血率低于对照组(P<0.000 1).两组术前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伤后隐性失血量,降低术前输血率,且不增加术前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体外循环后使用氨甲环酸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静;陈长伟;黄豆;罗丹;杜磊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后使用氨甲环酸(TXA)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择期体外循环下瓣膜手术和/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成人患者(≥18岁),将患者分为TXA组(n=2 062)和对照组(n=4 236),前者均在体外循环后接受TXA的输注,后者均未接受任何TXA的输注.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死亡、大量失血、缺血性事件和出血性事件)、ICU时长及住院时长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研究TXA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TXA组患者大量出血率和心包纵膈引流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死亡率、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和出血性事件发生率两组相似(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后使用TXA可降低术后大出血风险(OR:0.55,95%CI:0.49~0.62,P<0.001)和死亡风险(OR:0.55,95%CI:0.30~0.98,P=0.044),但不影响缺血性事件和出血性事件.结论 体外循环后使用TXA可降低术后大出血风险和死亡风险,但不增加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刘凯;张慧伟;王永才;王泽容;马利群;王红川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8月,收集所有比较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采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对照组为不应用氨甲环酸或应用等渗盐水,比较两组间的总出血量、输血率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采用RevMan 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8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氨甲环酸组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 =-360.27 mL,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412.68,-307.87)mL,P<0.000 01].氨甲环酸组输血率低于对照组[比值比(odds ratio,OR) =0.22,95%CI(0.14,0.33),P<0.000 01].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8,95%CI (0.41,5.34),P=0.5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安全有效,可减少出血量及输血率,且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 氨甲环酸在腰椎后路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庆;曾建成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静脉在减少腰椎后路融合术围手术期失血量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分为氨甲环酸组(n=36)和对照组(n=32).氨甲环酸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照组术中未使用促凝药物.比较术前及术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人数及输血量.比较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中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引流量氨甲环酸组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氨甲环酸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未发现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在腰椎后路融合术中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安全有效,能显著减少术后失血量,且不增加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 氨甲环酸用于脊柱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硕;蒋电明

    骨科大手术常常伴随大量失血及术中术后的输血治疗.而输血存在诸多风险,如发热、感染、输血反应、输血相关传染病等.近的十多年时间里,氨甲环酸作为一种围手术期止血及减少输血的药物得到广泛应用.综合国外有关氨甲环酸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文献可以发现,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的失血和输血,降低住院费用,减少住院时间,同时并未增加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在脊柱手术中氨甲环酸使用的佳剂量、给药方式及使用时间尚无定论,需进一步研究.

  • 氨甲环酸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莉;曾利辉;李鹏程;宁宁

    全髋关节置换术于髋关节多种疾病中应用广泛,由于其手术中出血量往往较大,因此如何减少手术引起的出血已成为越来越关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氨甲环酸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价值得到肯定,但目前国内外文献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氨甲环酸使用时间、给药方式和剂量上存在争议,甚至对于氨甲环酸是否能够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隐形失血也存在分歧.而目前文献的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的例数不足,标准不统一,现在综述上述文献,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报道.

  • 氨甲环酸减少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德军;梁刚;钟晓;李跃辉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TXA)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术期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分析我科2011年12月至2016年6月80例伴有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男39例,女41例,平均年龄52.3岁,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椎管减压处理,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主刀完成,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A组为TXA组,TXA组患者手术切皮前30分钟以15mg/kg体质量的初始量,维持量为1mg/kg·h输注方法,B照组为对照组,B组对应时间点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观察记录两组术中的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情况,术后24h、48h的引流量及术后1天Hb、HCT、APTT、PT、INR、FIB,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氨甲环酸组患者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24h、48h引流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APTT、INR、FIB、H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结论 氨甲环酸能够可以安全有效减少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出血,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 氨甲环酸减少耻骨上前列腺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泽有;罗强;何坤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在耻骨上前列腺术后止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在前列腺切除术后应用氨甲环酸治疗,2g/d,共4d;B组35例,术后应用止血芳酸治疗,0.3g/d,连续4d.血球计数仪BC-2000测定4d的出血量,及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A组4d的出血量为(90.20±40.87)ml,B组4d的出血量为(159.20±60.26)ml,两组术后4d每天出血量和总出血量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耻骨上前列腺术后止血中,应用静滴氨甲环酸止血是安全有效的.

  • 氨甲环酸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胡弋;葛衡江;闫红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在开胸手术中的止血作用和对开胸手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罹患肺或食管肿瘤的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氨甲环酸组(A组,n=20)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静脉滴注10mg/kg氨甲环酸,术中持续泵注1mg·kg-1·h-1至术毕;对照组(B组,n=20)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中3h,术后第1天和第3天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常规,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胸腔引流量.结果T组术中、术后C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LY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组术中和术后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1);T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C组(P<0.01).结论氨甲环酸抑制了纤溶活性的增强,改善了开胸手术后早期的低凝状态,显著减少了开胸手术围术期的血液丢失.

  • 氨甲环酸联合圣愈汤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林峰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联合圣愈汤治疗黄褐斑(chloasm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黄褐斑患者336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A组(n=168)口服氨甲环酸和圣愈汤,对照组B组(n=168)口服氨甲环酸0.25,2次/d.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64.2%,对照组总有效率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氨甲环酸联合圣愈汤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明显优于氨甲环酸组.

  • 氨甲环酸结合术后引流管夹闭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奉国成;王均;陆维;徐伟;梁金龙;陆声;徐永清

    目的 评估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结合术后引流管夹闭降低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后路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椎板小关节处植骨、未进行截骨矫形治疗的5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手术前15 min静脉注入15 mg/kg氨甲环酸,术中静脉予以10 mg/(kg·h)维持至术毕,术后夹闭引流管8h;对照组术前15 min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术中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夹闭引流管8h.比较两组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异体输血率、置管时间和术后1、3、7d血红蛋白值及术后伤口感染率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术后引流量、总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输血率、置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1~7 d,试验组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 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结合术后引流管夹闭8h,可有效、安全控制脊柱侧凸矫形术围手术期出血量.

  • 氨甲环酸对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及血液黏滞度的影响

    作者:施学莉;陈永红;赵敏

    目的评估术前静脉输注氨甲环酸对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失血的效果及对血液黏滞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拟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 A 组( n =50)和 B 组( n =50),在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开始分别输入10 mg/kg的氨甲环酸或等剂量生理盐水,输液的时间超过10 min。输液完毕20 min后,实施相同标准的麻醉与手术。观察初产妇术中术后的基本情况以及血液学指标,包括术后24 h复查产妇的血液常规、凝血时间及围手术期催产素的使用总量,测定术后72 h内不同时间点的血液黏度。结果 A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血色素下降以及催产素的使用总量上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相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20 min给予10 mg/kg的氨甲环酸,可显著降低术中和术后早期失血量,并且不会带来血液黏滞度的升高。

  • 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作者:周林;李乃戈;周鹏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2月,选取92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男34例,女58例;骨性关节炎62例,类风湿关节炎30例.病程2~10年,平均5年.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6例.A组在膝关节假体安装后松止血带时,将氨甲环酸1 g稀释于250 ml生理盐水后静脉点滴,第一次给药3 h后以相同剂量再次给药;B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点滴.以术中失血量、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术后血红蛋白和术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等为评价指标,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并于术后14 d进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术中失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A组均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血红蛋白值,A组明显大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松止血带和术后3 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 氨甲环酸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冰;农维昌;蒙政初;周德勇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多种髋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围手术期出血已引起骨科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证实氨甲环酸能安全有效地减少THA手术失血量.就THA围手术期出血的危害性、氨甲环酸的作用机制、应用时机及用法、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价等方面进展作一综述.

  • 关节腔内使用氨甲环酸对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作者:张权;孙立;胡如印;韩伟;田晓滨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TXA)对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同期双侧THA患者42例,关节腔内使用TXA 21例为观察组,使用生理盐水2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并观察患者3月内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及肺栓塞(PE).结果:观察组术后总的失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病例.结论:THA关节腔内使用TXA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失血量并减少输血率,不增加术后PE及VTE的发生率.

  • 干骺端氨甲环酸注射对单侧膝关节置换动物模型失血控制可行性研究

    作者:张营;赵滨;杨晓秋;范士洁;何立民

    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少数创伤性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到了晚期,常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来重建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TKA术中股骨及胫骨截骨会造成较大量的失血,研究[1]发现,TKA患者实际失血量可达1 498mL,大量出血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减少失血仍是膝关节置换手术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氨甲环酸(TXA)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抗纤溶剂,通过可逆性地与纤维蛋白原上的赖氨酸结合位点结合,防止血凝块的快速溶解.研究[2]表明,TXA在TKA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术中显性失血量,进而显著降低输血率,且不会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风险.但关于氨甲环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尚无统一观点[3].本实验自行设计TKA动物模型,以研究干骺端直接注射TX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下一步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氨甲环酸对骨盆骨折术中及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作者:杨晓秋;吕信息;陈洪强;田智勇;赵滨

    骨盆骨折往往由高能量损伤引起,除了因创伤引起的失血多,甚至可引起休克,而在术中 及术后的失血量也很多.由于骨盆血管丛十分丰富,一旦破裂,难以止血;还有骨盆系松 质骨,断面渗血多.故对于骨盆骨折,我们需使用一种止血药物来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失血量.而氨甲环酸(TXA)是一种抗纤溶止血药物,本文观察 TXA 对骨盆骨折术中及术后失血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卡络磺纳治疗肺结核病并发咯血60例临床观察

    作者:汤泗玲

    目的:观察卡络磺纳治疗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氨甲环酸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络磺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络磺纳治疗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962 条记录 41/49 页 « 12...38394041424344...48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