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作者:陆萍

    目的:探讨导管直接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总结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导管直接接触溶栓治疗术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溶栓导管,且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血栓溶解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下肢动脉闭塞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护理体会

    作者:毛兴芬

    闭塞性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周围动脉并引起慢性闭塞的一种疾病.多见于腹主动脉下端的大、中型动脉.由于动脉粥样斑块及其内部出血或斑块破裂,导致继发性血栓形成而逐渐产生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患肢缺血等临床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以及血管外科诊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率在中国有增加趋势.采用经股动脉溶栓术,患者痛苦小、成功率高、恢复快等特点.我科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采用经留置导管治疗下肢动脉闭塞1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8例,年龄38至88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左下肢10例,右下肢5例,双下肢3例.病程1天到2月,15例合并高血压,12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4例.每例患者均出现5P征(疼痛、苍白、麻木、运动障碍、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 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腔内介入治疗(附32例)

    作者:陈千益;胡晓曼;费哲为;王华

    目的:探讨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原因及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及球囊扩张(PTA)或联合支架植入(髂静脉狭窄≥50%时)治疗32例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CDT前均置入腔静脉滤器(VCF),溶栓时间为(5.3±2.6)d,尿激酶用量(320±130)万U,溶栓后下肢深静脉平均通畅率为(83.7±16.9)%,溶栓期间仅3例出现轻度出血,调整用药后消失.13例髂静脉狭窄≥50%行支架植入治疗,共植入支架17枚;11例髂静脉狭窄在30% ~ 49%之间仅行PTA;8例髂静脉狭窄<30%未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期间无症状性肺栓塞(PE)发生.3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3.6±5.4)个月,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其中1例支架内血栓复发,4例血栓复发原髂静脉狭窄在30% ~49%之间,1例血栓复发原髂静脉狭窄<30%.均再次CDT联合PTA及支架植入治疗成功.结论:盆腔恶性肿瘤及放疗是发生急性下肢DVT、血栓复发的危险因素,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当髂静脉狭窄超过30%时,我们建议支架植入治疗.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前进;张博;刘进华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3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行常规溶栓治疗,治疗组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经股静脉置管溶栓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的健、患侧下肢周径差值、血栓溶解程度以及溶栓药物用量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健、患下肢周径差值均明显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健、患下肢周径差值较对照组减小更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栓溶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溶栓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几种途径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作者:曹生军

    目的:探讨几种途径置管方法行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优缺点。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10月69例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各种途径置管溶栓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不同途径置入溶栓导管致深静脉血栓部位,各有优缺点。结论:几种置管方法行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直接穿刺胫后静脉的方法简单、方便、并发症少、术后管理方便、处理髂静脉病变简便,值得推广。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动脉栓塞的策略探讨

    作者:余浩;万圣云;孔令尚;程云生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并发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血管外科2014.01~2015.12诊治的189例下肢DVT患者,其中并发PE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单纯抗凝治疗12例(A组),下腔静脉滤器(VCF)+抗凝治疗40例(B组),抗凝+VCF+导管溶栓(CDT)治疗28例(C组),并对以上患者进行跟踪性随访3~12个月.结果 右下肢DVT患者并发PE的发生率为82.3%,高于左下肢的31.2%.在治疗方面,A组4位患者再发PE,B组4位患者再发PE,C组无再发PE;导管溶栓治疗前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分别为为(4.26±2.75)cm、(3.22±1.63)cm,导管溶栓治疗后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分别为(1.0±0.90)cm、(0.90±0.80)cm.结论 右下肢DVT栓子脱落导致PE的发生率较左下肢高;下腔静脉滤器(VCF)+导管溶栓(CDT)能有效降低PE的复发率,并能有效改善DVT患者症状.

  • 经腘静脉或胫后静脉两种不同入路行导管溶栓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红刚;黄小明;李达;李保磊;李欣蓉

    目的 对比经腘静脉或胫后静脉两种不同入路行导管溶栓术(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3年9月~2015年5月150例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腘静脉入路和胫后静脉入路并施行导管溶栓术,以术前、术后肢体的围径差以及静脉通畅情况评估疗效.结果 经腘静脉入路置管行导管溶栓术患者组,溶栓导管平均置放时间为(494±0.91)d;经胫后静脉入路置管行导管溶栓术患者组,溶栓导管平均置放时间为(5.14± 1.02)d.两组患者术后静脉通畅率均显著改善,小腿围径差显著降低,期间无出血、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腘静脉或胫后静脉入路行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且疗效相当.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的护理

    作者:赵红云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52例急性 DVT患者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的观察及护理。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滤器并行溶栓治疗,患肢肿胀消退,术后10~14 d出院。均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疗效好而且安全,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 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导管溶栓疗效观察

    作者:朱吉海;李勇;武建英;杨佳;马伟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共29例,在介入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将溶栓导管置入形成血栓的深静脉内,自溶栓导管持续进行溶栓治疗,并给予抗凝、扩血管、袪聚等治疗.测量治疗前后双侧下肢周径差,并通过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评估深静脉再通率.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中有28例经导管溶栓后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导管溶栓前后双侧下肢周径差及深静脉通畅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导管溶栓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 高原地区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马彦华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观察分析护理措施及效果,总结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高原地区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导管置入局部血栓处,微量泵持续、匀速输注尿激酶进行溶栓.结果:28例中治愈11例,显效15例,无效2例.在溶栓及住院过程中,发生导管移位1例、皮肤瘀斑及牙龈出血2例、急性肺栓塞1例.其余患者溶栓过程均顺利,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导管溶栓过程中,需随时监测凝血指标、加强溶栓导管护理、患肢及静脉血管的保护、戒除烟酒、饮食调理、室内湿度的调整等.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保证溶栓过程顺利,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 腹主动脉瘤EVAR术后并发分支狭窄并血栓形成的诊治

    作者:秦士勇;李桂杰;王明海;王坤;李光新;张曙光

    腔内治疗技术使得腹主动脉瘤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目前,对于符合特定解剖标准的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修复术是佳治疗方式。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与开放手术相比,施行血管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 EVAR)的患者,明显减少了术后30天死亡率、缩短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周期[1-3]。但是仍不可小视EVAR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内漏、肾动脉闭塞、缺血性肠炎、分支狭窄或闭塞等[4]。我科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施行EVAR术后并发分支狭窄及血栓形成,经导管溶栓等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

  • 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师胜楠;李秋蕾

    目的:探讨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硬化闭塞症的护理特点.方法:将54例下肢动硬化闭塞症结合后置导管溶栓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病人做好术后护理,加强导管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54例患者中34例恢复较好.结论:术后加强对溶栓导管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 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

    作者:舒向阳;李阳;王亚平

    目的 研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应用导管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系统溶栓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导管溶栓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应用导管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使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观察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动静脉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价值

    作者:韩涛;张树顺;郭亚民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采用动静脉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动静脉联合导管溶栓方法实施治疗,回顾分析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后完全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期间1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出现轻微出血 、1例患者出现脓血症,通过综合对症治疗,相关并发症得到缓解.结论:动静脉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在治疗期间依靠综合护理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急性肺栓塞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分析

    作者:陈杰

    目的 急性肺栓塞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7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行CT造影诊断.通过导管溶栓、碎栓进行介入治疗.分析疾病检出率、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包括呼吸频率、疼痛评分、患者7d内死亡率、6个月复发率.结果 疾病检出率为98.25%(56/57),经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由(24.2±1.4)次/min降至(19.8±0.4)次/min,疼痛评分由(4.1±0.4)降至(2.4±0.3),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无复发、7d内无死亡患者.结论 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行动脉造影、血管造影,可准确诊断急性肺栓塞,采用导管溶栓、导管碎栓,可保证介入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

  • 比较血液透析导管溶栓后不同封管方法的应用研究

    作者:冯继红

    目的:研究比较血液透析导管溶栓后不同封管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6例/组,两组均进行导管溶栓治疗,前一组单用尿激酶封管,后一组应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将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导管情况、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血流量、溶质清除指数、尿素清除指数、导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静脉压、导管再堵率、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导管溶栓后采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的效果优于单用尿激酶封管,更有助于溶栓治疗效果的提高,可降低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

136 条记录 7/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