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耐药基因检测联合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试验指导肺鳞状细胞癌二线化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单彬彬;杨卫华;郗彦凤;韩福才;韩松岩;张全卯;白艳红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检测联合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试验(ATP-TCA)对肺鳞状细胞癌二线化疗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行NP方案一线化疗出现病情进展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150例,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行耐药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RNA、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mRNA检测及ATP-TCA。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同时显示对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方案敏感者,行二线GP方案全身化疗(GP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同时显示对GP方案不敏感或结果不一致者,采用二线多西他赛+顺铂(DP)化疗方案(DP组),两组均行2~4个周期全身化疗。随访胸部CT,观察化疗有效率、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及中位生存期。结果GP组有效率为36.2%(17/47),DP组为28.1%(26/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5);GP组与DP组中位PFS时间分别为4.2个月(95%CI 3.485~5.348个月)和3.6个月(95%CI 2.685~4.6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与DP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6个月(95%CI 8.283~10.637个月)和8.9个月(95%CI 7.384~9.64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基因检测联合ATP-TCA对于晚期肺鳞状细癌二线化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分子标志物指导化疗药物选择的策略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张立;黄静;朱晓莉;魏晓莹

    背景与目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l(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核苷酸还原酶Ml亚基(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subunit M1,RRM1)等分子标志物已发现和化疗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并有可能成为预测疗效以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价分子标志物指导化疗药物选择的策略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73例Ⅲ或Ⅳ期NSCLC患者根据病理组织充足与否,分为免疫组化指导治疗组(A组)及对照组(B组),A组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RRM1以及Ⅲ型β微管蛋白,并根据分子标志物指导化疗药物的选择.B组则使用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57.9% vs 34.3%,P=0.043).A组及B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56 d和12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85 d和354 d;生存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A组及B组1年生存率、Ⅲ级以上化疗不良反应及化疗前后PS评分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71.4%vs34.3%,P=0.018).结论:免疫组化检测分子标志物指导化疗的策略能够提高化疗有效率,延长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在分子标志物指导化疗药物选择的策略下应用,将取得更高的治疗缓解率.

  •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及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含铂类化疗方案治疗疗效的关系

    作者:廖茂良;叶银燕;熊娅琳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和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表达与铂类标准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晚期NSCLC病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ERCC1、RRM1和β-tubulinⅢ的表达量,分析患者的基因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晚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内ERCC1低表达化疗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高表达的11.4%(x2 =15.762,P<0.01);RRM1低表达化疗有效率为72.6%,明显高于高表达的11.1%(x2 =14.986,P<0.01);β-tubulinⅢ低表达化疗有效率为76.6%,明显高于高表达的12.2%(x2=15.419,P<0.01).ERCC1、RRM1和β-tubulinⅢ的表达水平分别与铂类联合吉西他滨(GP方案)、铂类联合紫杉醇(TP方案)等化疗药物的疗效有相关性.结论 晚期NSCLC患者ERCC1、RRM1和β-tubulinⅢ表达不同,可能是标准化疗方案药物敏感性差异的重要因素,可为晚期NSCLC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 沉默RRM1可逆转乳腺癌细胞MCF-7/R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作者:田楠楠;周磊;杨丹妮;吴焕贤;马韵词;吕琳;吴少瑜

    目的 阐明沉默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对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R逆转耐药的作用.方法 通过高浓度紫杉醇诱导耐药株MCF-7/R;运用Kaplan-Meier Plotter绘制RRM1基因的生存曲线;通过siRNA沉默MCF-7/R细胞中RRM1基因表达,并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方法检测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筛选出高效特异的si-RRM1序列;将该si-RRM1序列转染MCF-7/R细胞,筛选得到能稳定抑制RRM1基因表达的细胞株MCF-7/R/siRNA;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法检测RRM1沉默后MCF-7/R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并观察周期、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沉默RRM1后给予紫杉醇治疗对裸鼠体内抑瘤效果的影响.结果 生存曲线分析显示RRM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P=0.000);MCF-7/R细胞中证实RRM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MCF-7细胞均显著升高(P<0.01);si-RRM1序列筛选中,转染si-RRM1-04组细胞的RRM1蛋白和mRNA表达量降低为显著(P<0.001);沉默RRM1后,MCF-7/R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显著增加,细胞晚期凋亡比例明显升高(P<0.001),同时降低Akt蛋白的磷酸化并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P<0.001);裸鼠实验显示,与si-NC组相比,沉默RRM1后给予紫杉醇治疗可显著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P<0.001).结论 沉默RRM1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增加提高MCF-7/R细胞化疗敏感性,逆转乳腺癌紫杉醇化疗耐药.

  • RRM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孟玲利;李晶;王艳娜;程艳芳;王慧;李娜;巩平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NSCLC初治患者96例,均接受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两药联合化疗方案,连续化疗至少2个周期(每28 d为1个周期).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患者总数与受试患者总数的比值来计算化疗敏感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法检测其RRM1基因型;分析患者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RRM1-37C>A的CC、C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5.42%、52.08%、12.50%,-524C>T的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8.75%、37.50%、43.75%,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96例NSCLC患者的化疗敏感率为37.50%.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吸烟与否、TNM分期、病理类型、化疗方案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与化疗敏感性无关(P>0.05).RRM1(-37CA)+(-524CT)、(-37CC)+(-524TT)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敏感率(57.14%、39.39%)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1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RM1(-37CA)+(-524CT)与(-37CC)+(-524TT)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RRM1的SNPs可作为评价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RRM1(-37CA)+(-524CT)和(-37CC)+(-524TT)基因型患者对该类化疗方案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 Ⅱ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RRM1蛋白的表达意义

    作者:赵美玲;杨海虹;张亚雷;何建行

    目的:研究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subunit M1,RRM1)蛋白在Ⅱ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患者中的表达及RRM1蛋白表达对辅助化疗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染色(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回顾性检测100例Ⅱb/Ⅲa期NSCLC根治术后患者肿瘤组织RRM1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状况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RRM1蛋白在不同的性别、吸烟状况、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不同治疗组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RRM1蛋白表达在鳞癌患者中高于非鳞癌患者,但无统计学差异(44.1%/30.3%,P=0.172);(2)在入组患者中,RRM1蛋白低表达较RRM1蛋白高表达患者DFS时间明显延长(中位时间,14月/8月,P=0.019 4);(3)亚组分析中,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辅助化疗组,鳞癌患者较非鳞癌患者DFS时间明显延长(中位时间,14月/11月,P=0.011 9);接受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辅助化疗组的患者中,RRM1蛋白低表达患者DFS较高表达患者明显延长(中位时间,13月/6月,P=0.021 7),但在单纯接受手术组的患者中不同RRM1蛋白表达的患者中DFS无明显差异(中位时间,15.5月/13月,P>0.05);(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RRM1蛋白表达和病理类型是Ⅱb/Ⅲa期NSCLC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05).结论:在Ⅱb/Ⅲa期NSCLC患者中,RRM1蛋白可能是患者吉西他滨/顺铂辅助化疗方案疗效的预测因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