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斜视性眼阵挛综合征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6岁,农民.主因"左眼球窜动15 d、双眼球窜动伴头部抖动12 d、全身颤动10 d"于2006年8月5日入院.患者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球窜动,3 d后扩展至双眼球,并伴有头部抖动,呈持续性,不能看书,噪音及强光刺激、坐位站起及情绪紧张时加重.10 d前出现颈部、四肢、躯干乃至全身颤动,不能行走,卧位时减轻.严重时伴恶心、呕吐,不能睁眼,闭眼时仍感眼球窜动,以至于患者被迫闭目静卧.
-
斜视性弱视佳治疗时机的探讨--斜视性弱视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动态研究
目的探讨斜视性弱视的佳治疗时机.方法斜视性弱视90例按年龄分为4~7岁组、8~11岁组、12~15岁组,共3组,每组30人.观察项目:术前和术后视力、PVEP P100、双眼视功能.治疗方法:手术矫正斜视,术后进行弱视和双眼视功能训练.术后随访时间1、3、6月.各项目结果经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4~7岁组视力、PVEP P100和双眼视觉和恢复均优于8~11岁组和12~15岁组(P<0.01),基本达到正常水平.结论4~7岁年龄组是治疗斜视性弱视获得双眼单视功能的佳时机.
-
副癌性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研究进展
Orzechowski于1913年将"与注视方向无关的双眼完全性无节律地快速、冲动性和多向性的不规则异常眼球运动"命名为斜视性眼阵挛(opsoclonus).此后发现斜视眼阵挛可作为神经症状单独存在,也可与肌阵挛(头、躯干、四肢、软腭、咽喉、横膈)及小脑性共济失调并存,故又称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
-
白内障术后的垂直性斜视
在眼科临床工作中,我们注意到一些白内障患者于术后出现复视现象,其受累肌几乎全是垂直肌,有资料表明其斜视的发生可能与手术性创伤和麻醉肌毒有瀰[1~9],为此我们对20例白内障术后所发生的永久性垂直性复视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例白内障术后所发生的顽固性垂直性复视患者,斜视度均在5△以上,以往无斜视、复视史,也无神经性疾病、甲状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病史.根据斜视性质将之分为眼球运动过强型、眼球运动受限型和眼肌不全麻痹型三类.分析白内障手术时所应用的麻醉手术方法与术后斜视的关系.
-
斜视性眼阵挛多发性肌阵挛综合征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以失迷、双眼球不自主跳动及四肢抖动1个月于1996年7月25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6月26日出现失迷,双眼球不自主跳动,不能看书,闭眼时眼球跳动也存在.失迷呈持续性、伴发作性眩晕,重时伴恶心、未吐.4~5天后出现全身不自主抖动,以四肢为重,卧位时减轻,站立或行走时加重,重时不能行走.其间有发作性视物消失,自述眼前一片空白,所有物品消失,数秒钟缓解.
-
弱视发病机理的临床视觉电生理研究进展
弱视是指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者[1].弱视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主要是在小儿视觉发育敏感期内由于各种影响视觉发育的眼病和/或视环境的不良,使双眼功能长期紊乱,视觉系统神经元功能形态和神经生化机制异常而致,为儿童较为常见的眼病.国外有学者统计[2、3],弱视的患病率为学龄前儿童及学龄期儿童的1.3%~3%.一般人群中2%~2.5%患者有弱视.我国1985年普查结果,儿童弱视的发病率为2.83%[4].弱视按照发病原因可分为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屈光不正性、形觉剥夺性及先天性五大类,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屈光不正性、形觉剥夺性统称为发育性弱视[5].
-
成人单眼斜视性弱视眼24例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分析
弱视是在婴幼儿时期,由于斜视、屈光参差或者形觉剥夺等造成的视力发育紊乱而形成的[1].弱视对视路的不同水平都可能产生影响,有报道[2,3]弱视眼相对应的外侧膝状体的神经元及其突触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和萎缩及视皮质眼优势柱的转移[3,4].
-
什么是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早被称为"正位视",早是由法国著名的眼科医生Javal教授发明,初是用来替代手术,消除斜视和其它双眼视、双眼运动的异常.后来经过英国的Worth医生、瑞士的Brock医生等人的改进和发展,使得视觉训练更加的具体化,更多的应用于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