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延胡索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延胡索又名延胡(《雷公炮炙论》),玄胡索(《济生方》),元胡索(《药品化义》),元胡(《中药志》).为紫堇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部分种类的干燥块茎.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1].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通经、产后瘀阻、跌打肿痛等.现在,临床主要集中用于各种疼痛、心血管疾病及痛经等[2].
-
治疗回乳,莫忘麦芽薏仁饮
[偏方1]炒麦芽500克,慧仁30克,蚕蜕3克,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偏方2]取芒硝粉200克,用纱布包裹好,分放于两侧乳房上,用布条或乳罩固定,24小时(夏季12小时)后取下.若1次未见效,可继续敷一两次.麦芽有回乳功效,几乎是医学界公认了的.《药品化义》就曾介绍说:"若女人气血壮盛,或产后无儿饮乳,乳房胀痛,丹溪用此二两,炒香捣去皮为末,分作四服立消."从中医上讲,麦芽主要的作用是消食健胃,引气下行.而妇女的乳汁是气血津液所化,是脾胃的营养上行所致.当哺乳的妈妈吃了麦芽后,自身的气血就会下行,不能再升化为乳汁,后乳汁自然也就停止生成了.
-
威灵仙治疗跟骨刺有效
跟骨刺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以痰、湿、瘀多见。我们以威灵仙为主治疗此症每获良效。威灵仙,性辛温。《药品化义》日:“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血滞痰阻,无不立豁”。《本草正义》亦日:“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而性颇锐利。”但必配伍“性温燥去湿逐邪,辛散气雄”(《药品化义》)的苍术,方可奏效。
-
雪域野生大黄茶润肠通便的实验研究
雪域野生大黄茶是由熟大黄提取物经科学加工精制而成.大黄苦寒,具有泻热通腑,凉血解毒等功效,我国古代名医张仲景即以大黄为主要原料与不同中药配伍,治疗各种类型的便秘[1].大黄<药品化义>中说,大黄制熟以酒,性味俱减,仅能缓以润肠[2].本次试验我们选择了小鼠小肠墨汁推进试验、排便试验两项指标检测,为正确评价该产品的功能学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皮的药用(二)
芸皮芸皮学名橘红,又名芸红,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干燥外果皮.取新鲜橘皮,用刀削下外层红色果皮再除去橘白,晾干或晒干即可入药.芸皮干燥后,形成纸状薄片,为止咳化痰的常用药.其性温,味辛、苦,入肺、脾、胃三经,具有消痰、利气、宽中、散结的功效,用于冶疗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等症.《药品化义》载:"橘红,辛能横行散结,苦能直行下降,为利气要药.盖治痰须理气,气利痰自愈,故用入肺脾,主一切痰病,功居诸痰药之上."
-
治老人小便不禁方
山茱萸6克,益智仁3克,人参、白术各2.4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山茱萸性微温,味酸,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功效.《药品化义》曰:“山茱萸,滋阴益血.肾乃肝之母,肾喜润恶燥,司藏精气,借此酸能收脱,敛水生津,治小水不节,即子令母实之义也.”
-
论姜的药用价值
姜不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调味品,也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药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1.生姜:始载于<名医别录>,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辛,微温.入脾、肺、胃经.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名医别录>有:"生姜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祛痰下气".<药品化义>有:"生姜辛窜,药用善豁痰利窍,止寒呕、祛秽气、通神明".用生姜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可与红糖煎服或泡服,也可加入辛温解表剂中增强发汗解表作用;治胃寒呕吐,可单用,还可随配伍之不同,治疗各种呕吐;取其温肺止咳之功,用于风寒客肺,咳嗽痰多;又可解鱼蟹中毒致吐泻,单用或配紫苏同煎.
-
续断在中医骨伤科中的应用
续断,又名川断,川续断,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来源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cides CY.Cheng et TMAI)的根.因其能使断裂的筋骨接续而得名.如<药品化义>云:"续断……善理血脉伤损,接续筋骨断折,故名续断."民间别名为接骨草(<卫生易简方>).
-
大黄的炮制与骨伤科临床应用
大黄,别名黄良、火参、肤如(<吴普本草>),将军(<药录>),锦纹大黄(<千金方>),川军(<中药材手册>),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根及根茎.<本经>谓其:"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为治疗热结积滞便秘之要药,亦为伤科所常用.<金匮要略>一书中提出以大黄、桃仁为主逐瘀止痛法治疗"马坠及一切筋骨损方”.不少以大黄为主药的著名活血祛瘀方剂,如大黄牡丹汤、桃仁承气汤、大黄虫丸、下瘀血汤、复元活血汤等,至今仍为伤科所广泛应用.<药品化义>称:"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大黄诚为良药,然世人恐其有泻下力猛之虞,是有"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之说.此虽为偏颇之辞,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若运用不当,大黄也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如何正确运用大黄,扬长避短,医者不可不知.本文就炮制对大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方面加以阐述,以期能为骨伤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些许参考.
-
牛膝"下行"理论之涵义
历代本草多谓牛膝"性善下行",如<本草经疏>载牛膝"走而能补,性善下行",<本草通玄><本经逢原><药品化义><本草衍义补遗>均有类似记载,但对牛膝"下行"的涵义,以及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历代本草均未做详细的解释.为便于中医教学及指导处方用药,笔者对其涵义及临床意义总结如下.
-
风燥肝火旺菊花茶来调
各类结膜炎患者占九成以上.明代药学著作《药品化义》中记载菊花能治"暴赤眼肿、目痛泪出".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夏承志介绍说,暴赤眼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研究表明,菊花水煎剂及水浸剂对多种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