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浙江省聋儿康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 初步了解浙江省聋儿康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情况.方法 开展问卷调查.采用 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聋儿康复教师的年龄、教龄与工作满意度相关.20~25岁的聋儿康复教师在利益满意、工作负荷,工作与非工作冲突等方面的分数低,3~5年教龄的聋儿康复教师对报酬和晋升的满意度高;5~10年教龄的聋儿康复教师工作质量分数高.结论 聋儿康复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特殊、工作强度高的特点,亟需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关键字]聋儿康复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
广东省听障儿童康复评估工具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目的 初步了解广东省听障儿童康复教师使用评估工具的情况.方法 自编问卷,对广东省听障儿童康复教师使用评估工具的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层听障儿童康复教师评估手段单一,评估技能薄弱,评估与康复实践脱节,现任康复教师急需专业评估技能培训.结论 听障儿童康复教师的评估观念亟需更新,评估技能亟待提高.
-
康复教师入职适应期的培训与指导
刚入职的康复教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康复教育理论知识,但缺乏康复教学实践经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康复教师,还需要逐步适应的过程.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新入职康复教师尽快适应康复教学工作,应当引起康复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新任康复教师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榜样示范、搭建阶梯、学习反思4方面培训与指导的策略.
-
康复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
康复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康复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影响康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影响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只有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系统,妥善解决康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才能使康复教师更加投入地工作,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康复效果,促进听障儿童的健康发展.
-
论康复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聋儿康复事业必须保持可持续发展,其前提和关键是技术人员特别是康复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而康复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走教师专业化道路以及建设和发展康复教师文化.
-
广东省听障幼儿康复教师专业水平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初步了解广东省听障幼儿康复教师的专业水平现状.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参加广东省康复教师资格认证班学员的基本资料与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东省听障幼儿康复教师专业水平整体偏低,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同专业背景康复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地区康复教师的专业水平差异显著.结论 师资管理、工资待遇、专业培训等因素制约了康复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亟需提高.
-
听障并伴随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倾向儿童的康复教育对策
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易冲动和学习困难等症状.我国ADHD流行病学调查地区很广,次数很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ADHD发病率大致在3%~10%之间,男童发病率明显比女童高[1].由于听觉损失,一些听障儿童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中动等问题,给教师的教学造成较大困扰.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轻易地将存在这些问题的听障儿童都划归ADHD,确诊需要一系列科学的观察和评价,但也不能忽略这类儿童的针对性教育.本文拟通过对一个有ADHD倾向聋儿的观察、评价和教育经过来初步探讨这类儿童的康复方法,以唤起家长的重视和康复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
-
互动教学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由于听力语言康复教师所教授的对象具有明显的听觉或语言障碍,这就为教与学主体间的交往、沟通平添了一种阻隔.致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共同面对学习内容时,两个主体之间的沟通难以实现,自然就出现一种教师不停地"说",学生被动地"听"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严重滞阻教与学的效果.克林伯格(L.Klingburg)提出的"交互主体"(intersubjectivity)理论认为,没有主体双方的交往,就不存在信息的交流传递,教学过程就不可能发生[1].课堂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领域,其形态必然以师生间的互动作为基本活动方式.新教改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学形态,转换传统的教学方式.
-
测量与测验
康复教学的目的是培建或康复听障学生的听语技能,增长和丰富其知识,改善和塑造其行为和态度,进而促进听障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如果医师、听力师、康复教师或患儿家长仅凭直觉、随意或习惯性地判断进行干预,而不是为听障儿童个体充分收集、分析、利用一切相关证据、做出相对有效决定的基础上进行干预,这样的做法又怎能实现康复教学的既定目的呢?听障儿童康复教学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进行价值判断。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并非所有判断都同样重要,但是许多判断对听障儿童个体的康复与发展产生持久且重要的影响。仅这一点足以说明,要想实现听障儿童康复教学的目的,就离不开测量(measurement)与测验(test),它们为听障儿童康复教学评价功能的实现(既有利于康复教学对象属性鉴别、初始行为水平确定,又有利于康复教学目标修订、教学策略选择,以及康复教学效果价值判断)提供了根本的手段[1]。但是,测量与测验的内涵是有严格界定的,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其重要区别,可能导致混淆应用,甚至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其矫治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不安、行为冲动以及注意障碍.目前,许多康复机构接诊的听障儿童中,也出现了一些伴随多动症倾向的儿童,这使康复教师和家长感到束手无策.我们只有对这一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
家庭听能管理,帮助孩子听得更好
孩子确诊为听力障碍需要进行听力干预及康复时,家长就会接触到“听能管理”这个概念。听能管理就是对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和声学环境进行动态评估和主动观察,使听障儿童的听觉功能始终处于佳状态,为听觉言语康复打下良好基础。很多家长认为听能管理是听力师和康复教师的事,其实,听能管理需要听力师、康复教师、家长三方共同协作。由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接触为密切,观察孩子为细致,在掌握一定的听力学知识和技能后,往往是听能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家长在实施听能管理过程中如何帮助孩子听得更好呢?本文将就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
现代聋儿康复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应答
1现代社会对聋儿康复教师特殊劳动形象的企盼所谓劳动形象是指人们从事某项职业应具有的素质,包括精神风貌、业务能力、行为举止和身体状况等内容.在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分工也愈加精细,人们对任何职业的劳动形象都要求具有现代社会的气质风貌,对聋儿康复教师也不例外.这正是我们这一职业跨入21世纪以来所面临的一大挑战.现代社会对聋儿康复教师劳动形象的要求除了与对一般劳动者相同的内容(爱岗敬业,严守职业纪律;举止得体,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实事求是,善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以外,还有其特殊的期盼.
-
聋儿助听效果评估
0 引言助听器始终处于佳补偿状态是聋儿顺利成功康复的前提,然而聋儿由于自身特点所限,一般难以对其助听效果作出主观评价.因此,家长和康复教师掌握一些简便、易行的助听效果评估方法十分必要.